习近平经济发展新常态重大论断,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六年前的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重大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阐述了 “新常态”的内涵,即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深刻剖析,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战略指导。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不仅强调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还明确提出“六保”任务。4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说:“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如同一个人,10岁至18岁期间个子猛长,18岁之后长个子的速度就慢下来了。”这是经济发展客观的、必然的、趋势性现象。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6.8%,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但数据同时显示,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势头,降幅明显收窄。
2月23日,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我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6日公布,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加快,市场需求不断释放,4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6%,较上月回升2.1个百分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这是总书记为我们指明的方向、提出的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而中断或延迟,相反将迈出更大的步伐。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造了更多元、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中央在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要在当前形势下化危为机,培育发展新动力,必须靠创新。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逐步演化。习近平在中国经济发展上所做的这一重大战略性判断和部署,不仅引领当前经济发展,也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我国经济经受住冲击,展现出巨大韧性。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真抓实干、稳中求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迎来更好发展。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zyxw/gn/2020-05-11/62844.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