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的大智慧
融通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世界大同理想和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指导中国和平发展和崛起,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文化功底,把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世界大同理想、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发展大势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打通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联系,指导中国和平发展和强劲崛起,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发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留下了丰富的社会理想建构,其中大同社会理想内容完整、源远流长。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对大同理想高度重视,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1925年,毛泽东同志讲到共产党人要“消灭全世界的帝国主义,建设一个真正平等自由的世界联盟”,其核心就是“人类平等、世界大同”。1949年,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他把共产主义、阶级的消灭与世界大同相提并论:“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应该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它的现代性改造,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
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理解和坚定信仰。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历史发展规律,揭示了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最终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作了科学预测。他们提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当然,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不是主观想象,是科学分析后的科学结论而不是道德义愤下的空想,它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之上,具有三大标志性特征即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精神境界的高度发达、人的发展自由而全面。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思考当代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者是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空想主义者,不论大同世界还是人类解放都不能限于抽象的论证,而是要在实践中实现。如何把大同世界的理想、人类解放的思想同当今世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科学判断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既能够领导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又能够引领全球治理发展,在实践中逐步推动理想走向现实,是需要大智慧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就是这种大智慧的重要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是我们判断世界发展大势、指导中国外交工作、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指导,而且为世界和平发展、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方案,能够有效抑制当今全球化发展中的负面影响,阻止非和平因素的发生或蔓延,形成对抗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世界性合力。
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维、义利观思想同当今世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扫除中国和平走向世界的障碍,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平发展的全球性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娴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入把握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和合思维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用于制定当代中国的外交方略,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在打破各种霸权主义、回击各种恶意攻击的同时,凝聚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大共识,日益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思想引领。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发展水平和治理理念、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国家民族发展模式,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式来发展。同时,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因此,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实现优势互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正确的选择。
正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和时代特征下,习近平总书记将“和而不同”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合思维进行创造性转化,提出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只有合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赢效果,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道义与担当,表明了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的郑重承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坚定捍卫者和时代潮流的坚定推动者,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国家发展道路多样化,努力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不断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努力推动各国互利共赢;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梦同世界梦相贯通的思想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是破解霸权主义政治思维、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利器,凝聚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共识。长期以来,霸权思维、零和思维、冷战思维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安全理念,某些国家总是渴望充当世界警察、干涉他国内政,强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治理模式,成为世界动荡和局部战争的根源,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倡导合作共赢就是要突破“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势,超越“国强必霸”的历史覆辙,反对和抑制各种各样的霸权主义,更好实现共同、开放、创新和联动发展,使各国都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使各国人民共同享受生命尊严、发展成果和安全保障。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是对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挑战论”的有力回击。一些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和平崛起,总给中国的和平发展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甚至谋求对中国进行颜色革命或政治颠覆。在这些企图不能成功后,又开始在舆论上污化中国,把中国维护合理合法的国家权益说成是“咄咄逼人”“傲慢”“强硬”“秀肌肉”等,企图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削弱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的提出,就是呼吁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与威胁。那些所谓的“威胁论”在这种新理念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不攻自破。
树立正确义利观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传统义利观思想在外交工作和国际关系领域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包含了丰富的义利观思想,一方面强调道义至上、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另一方面又强调义利兼顾、取利有道、见利思义。习近平总书记这种传统义利观思想同现代国际关系相结合,提出了“坚持正确义利观”的理念。他多次讲道,“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这些重要论断,首先强调了国际关系中的平等、道义、公正的重要性,坚持以义为先、道义至上、重义轻利,坚决维护国际正义,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同时强调了国家利益上互助、互利、互惠的必要性,谋求在多极化的国际关系中实现共建、共赢、共享,坚持义利兼顾、取利有道,在维护我国核心利益的基础上承担国际义务,展现了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外交担当。
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和宝贵遗产,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总体态势,寻求破解问题挑战的方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形成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以丰富的世界历史知识,深刻总结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涵,直面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契合沿线国家的需求,对古代丝绸之路宝贵遗产进行当代重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凝聚共同发展动力,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和平交流、理解包容、互利共赢,形成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在古代,中国人开辟了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路从洛阳起,经河西走廊、中亚各国、阿拉伯地区抵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海上丝路从东南沿海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是古代中国与其他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促使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在当代,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大势日益强劲,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异常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更加丰富;与此同时,当今世界又是一个挑战频发、问题丛生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发展不平衡严重,贫富差距鸿沟亟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严峻挑战摆在全人类的面前。
面对重大历史机遇和问题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以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大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开辟了重要路径,对中国发展繁荣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为沿线国家乃至全球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合作平台;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为实现全球和平发展打造了一道牢固的屏障。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中国文化功底,娴熟地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分析方法,深刻把握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总体态势,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大势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系列关于搞好外交工作、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为指导当代中国和平崛起的行动指南,引领世界和平发展的内在文化基因。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新华网,2017年5月14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pegstown.com/wzzx/zyxw/gn/2017-08-14/45668.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