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打印

巴菲特之子撰文抨击“慈善殖民主义”

【观察者网按】富人做慈善是好事吗?著名投资人巴菲特高调宣布99%的财富捐给慈善事业,他儿子彼得•巴菲特(Peter Buffet)上月却在《纽约时报》刊文,高呼慈善是富人“洗涤良心”的虚伪产业。这引发“市场派”媒体《金融时报》的不满,给小巴菲特扣上了“输出列宁精神”的高帽。观察者网翻译并刊登双方文章,供读者参考。

  下文为彼得•巴菲特发表在7月27日《纽约时报》的文章:

慈善-产业综合体

  作者:彼得•巴菲特

  我大多数时间是在给广告、电影和电视节目写曲子,对于富豪阶层的慈善世界一无所知。直到2006年发生爆炸性事件。那年,我父亲沃伦•巴菲特履行诺言,将他的绝大部分财富捐献社会。我父母多年前创建了三家基金会。除了若干笔巨额捐款,父亲还资助了这三家基金会,并让三个孩子各经营一家。

  我和太太开始踏入慈善事业后,才体会到所谓的慈善殖民主义。我能感受到,捐款者有某种“拯救世界”的冲动。大家(包括我自己)对某个地方知之甚少,却自以为能帮当地人解决问题。不管是种田技术、教育、职业培训或商业,在我耳边不断听到的是,把甲地的成功模式生搬硬套到乙地,根本无视文化、地理和社会风俗的巨大差异。

  我们的决策常常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为预防艾滋病,在红灯区散发安全套,结果却抬高了无防护措施的性交易价格。

  但我现在觉得,还有一桩事情危害更大。

  由于父亲的名声,我占据着一些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位子。你去参加任何高层次的慈善会议,都会看到国家首脑与投行经理、商业领袖交头接耳。大家都在讨论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是因为坐在左手边的人失职造成的。很多数据表明,不平等的状况仍在加剧。同时,根据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的研究,非营利部门的规模却正在稳步增长。2001年至2011年间,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增加了25%。其增长率超过商业部门和政府部门。这是一桩大生意,单单美国2012年的规模就达到3160亿美元,雇佣940万余人。

  慈善已经成为消除差距的“独门法宝”,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会议、工作坊和各种交流团体。

  这个体制创造的大部分财富供极少数人享用,它摧毁的生命和社群越多,就越是大公无私地宣扬“回报社会”。我称其为“洗涤良心”——坐拥正常人一辈子享用不完的财富,然后做慈善撒出一点点,保证自我感觉良好。

  但这只会维护现行的不平等体制。富人晚上可以睡个好觉了,其他人只能保证不造反。每每有人通过做慈善换取心安理得的感受,世界的另一端就会有人牺牲在不公正的体制之下。

  随着越来越多具有商业头脑的人物踏入慈善界,商业原则也成为慈善活动的重要元素。我听到有人问“投资回报率多少”,仿佛投资回报率是唯一的成功指标,而那是有关疗救疾苦的事业。小额贷款和金融知识普及率(我可能会得罪一些大人物和好朋友)——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大家必然会融入我们的债务和利息贷款体制。人们会超越每天2美元的水平线,然后购买更多商品和服务。可是,这不是在给老虎提供食物吗?

  我不是在呼吁制止资本主义;我是在呼吁人道主义。

  我常听人说:“要是他们和我们一样就好了”(拥有洁净的饮用水、医疗服务、自由市场、优质教育、安全的生活环境)。是的,这些都很重要。但任何“慈善”(我憎恨这个词)事业都不可能解决以上任何一个问题。它只能把易拉罐踢到路边而已。

  我和妻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解决方案,但我们知道如何倾听。我们将一点点学习,支持体制变革的每一小步。

  现在亟需新的操作系统。不是什么2.0或3.0,而是从头做起。采用新的代码。

  我们正在经历想象力的危机。爱因斯坦说过,你不能用创造问题的思维解决问题。基金会的资金是最好的“风险资本”。

  有人正在努力实践,创造另类的生活方式,真正让所有人共同繁荣(我的意思不是为更多人创造更多商品)。

  金钱应该用于创造新的概念,撼动这个把世界改造成大市场的现行体制。每个街角都有无线网络就是进步吗?不。进步应该是,世上没有一位13岁小女孩被迫上街出卖肉体。但只要人们还在为自己的慈善行为沾沾自喜,贫困机器就仍然主宰着这个世界。

  这已是老生常谈。我们需要新的传奇。

  (本文原刊美国《纽约时报》2013年7月27日,作者Peter Buffet,原标题The Charitable-Industrial Complex;朱新伟译)

  下文为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8月2日刊发的批评彼得•巴菲特的社论:

还有你吗,彼得?*

  沃伦•巴菲特以史上最成功的投资家闻名。他赚钱能力之高超,回馈社会意愿之强烈,让我们对他儿子的慈善批判言论感到无比震惊。

  苛刻的批评家可能会将彼得•巴菲特在《纽约时报》上的“慈善殖民主义”批判当作不忠不孝之举。2006年,老巴菲特许诺99%的财富投入慈善事业。他还谈到,最富有的富豪阶层应以同等力度捐款。对于小巴菲特来说,“慈善无用论”是对自己被剥夺继承权的优雅抗议。当然,父子俩都很清楚,两人的开销仍然非一般人能比。

  巴菲特指责“慈善-产业综合体”用心虚伪、效果逆反。“富人晚上可以睡个好觉了。”他说。另外,他还提出,富有的商人想要疗救的疾苦,恰恰是这些人自己创造的。实际上,慈善行为“只保证不造反”,把穷人捆在不公平的体制上。慈善不是解决方案,它恰恰是问题的根源。

  这是小巴菲特在输出内心的列宁精神吗?十月革命的设计师认为,资本主义为加重了阶级矛盾。缩小阶级差距不利于革命政党。

  死了这条心吧:小巴菲特不是“真心”反对资本主义。他只是盼望慈善事业更彻底一些。他是对的:无论公共援助还是私人援助,常常吃力不讨好,或者事与愿违。但慈善再怎么改革,也不可能终结贫困现象。只有高效的市场和有能力的国家才能做到:贸易和公共品,不靠援助。如果慈善能让失败国家认准“看不见的手”,那也挺好。

  *凯撒遇刺时,他的养子布鲁图拿着匕首,凯撒绝望地说:“还有你吗,布鲁图?”

  (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8月2日社论,原标题Et tu, Peter;朱新伟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zyxw/gj/2013-08-08/22349.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8-08 关键字:慈善资本主义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