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小小寰球>

全球

打印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记(二)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记(二)

马也

2008年1月

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2008年,美国即将走出拐点?》,认为2007年是美元遭遇近年来最惨痛的一年,但是美国经济将在新的一年里恢复强势。

西班牙《起义报》发表《美国城市饥饿与无房人口增加》。

3日,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下一个作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管理者》,作者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哈罗德·詹姆斯。文章提出应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新兴盈余国家的很大一部分储备资产”。

8日,日本《经济学人》发表《美国新自由主义的穷途末路》。

世界银行发布《2008年全球经济预测》,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动乱,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从2006年的3.9%降到3.3%。

12日,希腊发生10万人参加的工人总罢工,反对当局削减退休金和推迟退休年龄。

14日,日本《经济学人》发表《2008年世界恐慌——美中“基轴经济”的崩溃》。

15日,花旗集团宣布,由于次贷损失,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98.3亿美元。

16日,摩根大通公布,2007年第四季度因次贷损失1.3亿美元。

美国《大西洋月刊》1月号刊登资深记者詹姆斯·法洛斯《1.4万亿美元的问题》。文章说,中国长期以来将巨额外汇储备中的大部分用于购买美国国库券。中国每个星期向美国输入几十亿美元,“总额1.4万亿美元,且每天增加约10亿美元。事实上,(富裕的)美国的每个人。在过去10年左右,都向(贫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某个人借了大约4000美元”。文中举例说,“假定你在美国的一家CVS公司花30美元买了一支欧乐-B电动牙刷。所以选择这个例子,是因为我见过中国的一家工厂好像生产这种牙刷。这30美元的大部分留在了美国,由CVS、销售商和欧乐-B本身各得一份。最终约有3美元——小商品的平均比例——回到了中国南方。”

21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美国的衰退局面难以扭转》。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如潮的诉讼席卷动荡的美国抵押市场》,说在遭受巨大的经济打击后,美国人开始考虑怎样把自己的损失转嫁到别人身上。“私房屋主起诉抵押放贷机构,抵押放贷机构起诉华尔街银行,华尔街银行起诉贷款专家,投资者起诉所有这些相关的人和机构”,“雷曼公司也起诉了数家抵押放贷机构和中介,声称它们向雷曼公司销售了有问题的贷款”。

22日,全球股市恐慌气氛弥漫,继21日出现“小型股灾”之后,亚太股市继续暴跌。全球股市蒸发5万亿美元。俄罗斯《晨报》刊出《世界危机开始了》。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感觉房价被误导,买房者起诉中介》。

23日,阿根廷新闻社发表特约记者爱德华多·安德拉德·博内文章《衰退已经开始》。文章说,花旗银行出现成立以来第一次季度亏损,存在价值181亿美元的待偿还贷款和其他危险债务。2007年12月份,美国零售业销售额下跌0.4%。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宣布裁员4.5万人。西班牙建造行业将减少35万个工作岗位。“美国的经济衰退,开始影响到世界其他新自由主义经济体。资本主义高级阶段走入了死胡同”,“全球范围的有效的地缘政治措施,是解决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危机的唯一方法”。

30日,瑞士银行宣布,受140亿美元次贷资产冲减拖累,去年第四季度亏损114亿美元。

31日,德国《时代》周报发表记者对格林斯潘的专访《对成就的巨大讽刺》。原文提要为:“创造富裕者也促进金融泡沫的产生。艾伦·格林斯潘谈当前危机的原因、政府的软弱无能和东亚的崛起。”

2008年2月

1日,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评论》双周刊发表《2008年: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死亡》。

3日,《华盛顿邮报》发表《日本漫长而缓慢的下滑》。《洛杉矶时报》发表《缩小我们的优势》:

一直有人错误地以为,西方在冷战中取得的胜利,标志着“历史的终结”。事实上,历史已经重现,而且来势凶猛。

如今已经不是美国的黎明,但是也没有到黄昏时分。下一届美国总统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在这个支离破碎的新世界里面美国力量有限的同时,恢复美国的影响力和地位,随之而来的一个更大的政治挑战将是,公开承认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

4日,布什向国会提交2009年财政年度预算。这是美国历史上首度超过3万亿美元大关的年度预算。财政赤字将创新纪录,布什被同时称为“高预算总统”和“赤字总统”。

美国《商业周刊》发表《过去的繁荣有多真实?》,说目前危机中华尔街的公司在投资方面总共亏损大约1000亿美元,2001年以来美国人超支数额已经达到3万亿美元。利润率的增长,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领域。“实际上,后技术时代的泡沫繁荣到底有多少真实成分,次贷危机又造成了多大影响,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

本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发表美国《外交》杂志前总编辑、《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法里德·扎卡里亚《世界拯救我们》,说美国和西方的政治及经济影响力降低,世界在拯救美国,全球权力中心正在从西方国家向新兴市场转移。

8日,《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美国和欧洲5个国家民意调查结果,说“人民对各自的国家抱有同样的悲观情绪”:“4年多来,美国人一直说自己的祖国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存在普遍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尤其集中在经济领域”。

10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刊载《日本将是次级债的下一个爆发点》。

11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美国经济下滑打击亚洲服装制造业》

12日,德国公交部门大罢工,要求提高工资。

美国政府和六大房贷商提出“救生索计划”。

13日,布什签署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主要内容是大幅退税,目的在刺激消费。

18日,布什发表声明,承认美国经济有“减速危险”。

香港《南华早报》刊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努里尔·鲁布尼《对金融危机的剖析》——这位教授因成功预测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而享有盛名。他说,美国经济危机导致的严重信贷紧缩加剧了经济衰退,越来越深重的衰退正在引发金融市场更大规模的损失,从而损害更广层面的经济。“房地产市场的衰落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并且每天都在持续恶化,将最终导致房地产价格下降20%,使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失去它们的住所”,“一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会引发美国和全球更明显的风险,已经从理论上的可能性变成了越来越可能出现的情况。”

20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走向金融灾难的12步》:

艾伦·格林斯潘在《动荡年代》里写道:“我将告诉人们,我们面临的不是一个泡沫而是一团泡沫——许多局部的小泡沫,它们永远不会发展到足以威胁整体经济健康的规模。”

这曾经是格林斯潘对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看法。可惜,他错了。那么这种低迷能有多严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当请教一位真正的悲观人士。我最喜欢的一位,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教授努里尔·鲁比尼。

最近,鲁比尼教授对美国经济的假设令人不寒而栗。而他的想法值得我们认真对待。2006年7月,他率先预测了美国的衰退。当时,他的观点极具争议。如今已经不再是这样了。现在他声称,“产生‘灾难性’金融和经济后果的可能性不断加大”。他提出,这一假设的特点,是“恶性循环,即深度衰退导致金融亏损更为严重。反过来,不断加剧的大规模金融亏损和金融崩溃,又会令衰退更为严重。”

文章列出鲁比尼指出的走向金融灾难的12步:(1)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房地产市场衰退;(2)次级抵押贷款进一步亏损,超出预计的25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3)无担保消费贷款出现巨额亏损,其中包括信用卡、汽车贷款、学生贷款等;(4)债务保险公司评级被下调;(5)商业地产市场崩盘;(6)大型区域性或全国性银行破产;(7)草率的杠杆收购出现巨额亏损:(8)一波企业违约浪潮;(9)“影子金融体系”垮台;(10)股价进一步下挫;(11)一系列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12)亏损、资本减少、信贷收缩、被迫清算和低于基本面价格廉价出售资产的恶性循环。文章说,金融系统的损失加起来将超过1万亿美元,经济衰退将影响更深远、持续时间更长、更加严重。那是一种“噩梦般的结局”。

25日,沙特阿拉伯《生活报》载文《世界经济捏在美元手里》:“美元相对于世界其他货币的贬值,把负担甩给了世界经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抑或是石油出口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战略,都受到了干扰。”

29日,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美国通用公司日前表示,房价下跌、整体经济疲软,导致汽车销量下降和工人罢工,它将关闭部分工厂。

美国《外交政策》网络版3月号发表该刊主编莫伊塞斯·奈姆的《金融危机的三大悖论》,介绍西方主流对当前金融危机的相互矛盾的看法:

占星术恐怕无法帮忙拨开疑雾。但是看起来金融专家们对于未来的把握,并不比占卜家大。上个月,我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时候,焦虑的情绪弥漫会场。以金融家乔治·索罗斯和纽约大学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为首的极端悲观主义者认为,我们已经踏入60年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他们相信世界可能将会发生深远且永久性的改变。另外的人,如《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却认为这只是又一场危机,毫无疑问非常严重,但还没到灾难性的程度。根据这个群体的观点,世界经济增长将会放缓,却不会陷入衰退。

自达沃斯以来的几周中,专家们情绪不一。比方说,制造业的主管们,就比从事金融业的人乐观得多。后者中的许多人,正在为接下来凄惨的几年做准备。但是,达沃斯论坛与会人中的压倒性多数,包括工业界的杰出领袖、政治领导人、备受尊敬的媒体评论员甚至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坦言对未来的走向毫无头绪。

本月,美国就业岗位再度减少6.3万个,为最近5年最大减量。自去年12月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保持在接近5%的历史高位。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2月发表努里尔·鲁比尼《全球都能感受到的衰退》。文中列入“输家”的是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台湾、韩国、智利、巴西、阿根廷、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在“少数赢家”栏下,列出美国、欧洲与日本和中国的进口商。

2008年3月

2日,《华盛顿邮报》刊出《新兴市场的风险有所降低》:

忘记“脱钩”一说吧。这种说法以为,即使美国进入衰退期,新兴经济体也会繁荣发展。在全球化的世界,没有什么能脱钩。

但即使没有脱钩,主要新兴市场的抗冲击能力看来比以往要好。我们没有看到九十年代初令它们遭受重挫的恐慌或暴跌。尽管仍然动荡不定,新兴市场作为一个资产类别,看来风险有所降低。

4日,韩国《韩国时报》发表法国前总理米歇尔·罗卡尔《资本家溶化》,认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及社会动荡的要素“都已经就位”,“看起来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幸免”。他还说:“我们在发达国家中的人生活在民主制度之中。每隔4年到5年,体制的合法性需要经过选举来加以确认。但是经济和社会动荡消除了这一制度的合法性。选举还能够维持吗?现在这一体制还具有合法性吗?”

5日,德国服务业罢工,导致交通瘫痪。参加者包括公交、铁路、环卫、水暖航运部门的工人和公务员。

《纽约时报》刊登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长斯蒂芬·罗奇发自香港的《双重泡沫,双重麻烦》,认为美国正经历第二次“泡沫后”经济低迷时期,此次萧条缘于资产和信贷泡沫双双破裂。

《纽约时报》还有《布什和美联储一步步开始拯救次贷危机》,说布什政府尽管在意识形态上反对政府干预市场,但已开始政府救助,包括要求银行免除部分抵押贷款、建议联邦住房管理局扩大保险范围以促使将昂贵的次级贷款转为联邦政府保险的贷款、敦促政府资助的抵押贷款公司收购更多贷款等。“但是怀疑者担心,这些扩展联邦住房管理局规模的计划,将使纳税人处于风险中”。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银行亏损可能给消费者造成9000亿美元的资金短缺》,预测住房和汽车贷款坏账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

美联储发表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褐皮书),称始于房地产市场形势最为恶劣的美国部分州的经济衰退,正在向全国各地各行业蔓延。褐皮书由美联储所属12家联邦储备银行针对全国企业的调查汇编而成。此前1月中旬发表的褐皮书曾经说,美国部分州和行业有衰退迹象,“美国经济整体保持良好”。

6日,《华盛顿邮报》发表《美国经济衰退向全国蔓延》,评论5日美联储的褐皮书。

英国海岸警卫队因对工资水平和通货膨胀不满,发起历史上的首次罢工。

8日,《纽约时报》发表记者文章《就业急剧减少使经济前景更加暗淡》。同时有一篇新闻分析《美好时光的结束》说,“如果历史可资参考的话,现在2008年的衰退已不可避免。”

11日,美国能源部情报局月度能源预测报告说,“今年上半年,美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略有下降,然后开始回升,2008年总的增长速度为1.3%,是2001年以来增长率最低的一年。”这是美国政府第一份关于经济衰退的预测报告。

13日,西班牙《起义报》发表《石油——粮食——衰退鸡尾酒,全球的的泰坦尼克号?》。原文提要为:

金融危机——美元疲软——石油及其对世界粮价上涨造成的影响,正成为引发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关键因素,并已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化资本主义体系的最大“历史性威胁”。这些因素是否能得以解决,关系到由华尔街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未来。

14日,布什在纽约经济俱乐部演讲,说美国经济是“有活力的经济”,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正处于“艰难时世”。同日美联储决定,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通过摩根大通银行,向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等公司提供应急资金。《华尔街日报》发表该报最新调查,题为《多数经济学家称美国已经陷入衰退》。

15日,《纽约时报》网站报道美联储紧急援助贝尔斯登的消息说:“像贝尔斯登这样的华尔街公司,与许多个人、公司、金融机构、退休基金和对冲基金都有着业务联系。这些公司、机构彼此间的生意往来,每天都有数十亿美元。它们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证券的借贷,进而维持着资本主义市场的运行。”消息援引一名对冲基金经理的话说:“如果贝尔斯登真的垮台了,那将会引发极大范围的恐慌,并有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16日,摩根大通公司试图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贝尔斯登员工所持该公司股份估值从鼎盛时期的63亿美元下跌到7990万美元。股价从100美元降到30美元,再降到2美元。它在全球约有员工1.4万多名。预计将裁减2/3。报载纽约审计署的一个报告称,2007年华盛顿年终红利比上年减少239亿美元,每个员工平均减少13.6万美元。

17日,由于“贝尔斯登效应”,全球股市大跌。

18日,美国财长保尔森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说美国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急剧下滑”。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该报首席记者戈登·雷纳《英国正面临数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发表《美国经济不景气传染世界,全球泡沫开始破裂》,说世界处于“尾巴指挥脑袋的年代”。尾巴指金融经济,脑袋指实体经济。文章写道:

全球的存款加上包括股票和证券等的金融资产,已经达到了实物资产(名义GDP)的3.2倍。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前的时代,前者只是后者的1.7倍。由此可见金融经济的膨胀是多么迅速。而世界性的IT产业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也随之产生。

次贷危机或许是引发10多年来积累的88.5万亿美元金融资产大幅缩水的契机。也就是说,世界规模的泡沫经济解体由此引发。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发表三菱UFJ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师水野和夫《美国经济不景气传染世界,全球泡沫开始破裂》。

19日,希腊公务部门再次举行大罢工,抗议当局退休制度改革,全国陷入瘫痪。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受到破坏性的经济?专家评估金融危机的真实代价》,说美欧官员和经济学家认为全球经济“前景似乎暗淡”,但金融危机仍然基本上控制在美国和西欧某些地区,没有迹象表明波及中国、印度或大多数这类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势头,在困难时期对美国来说是乐观的源泉”。

24日,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央行21日公布的《2007年国民账户》显示,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突破2万美元,达到2.00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9%,是继1995年突破1万美元之后的新高度。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房地产价格、家庭负债、教育费用支出增长4至5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未见提高,“幸福指数”反而下降。

31日,保尔森宣布一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计划。作为这一计划的一部分,布什准备很快颁布行政命令,扩大“总统金融市场工作小组”的权限。

截至本月,美国金融业已裁员3.4万人,是2001年网络泡沫破裂以来金融业裁员最多的。

2008年4月

1日,《纽约时报》网站发表《各种疑问笼罩美国财政部的改革计划》,说各行各业的议员和游说者反对上月31日保尔森的改革计划,认为这一改革的很大部分,将“见光死”。英国《独立报》发表《美国2008:大萧条》,说始于2007年10月的财政年度里,美国2800万人使用政府食品券购买食品杂货,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实行食品援助计划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

8日,《华尔街日报》刊登《格林斯潘的业绩受到抨击,而他替自己辩护——美国金融改革的未来岌岌可危;“我是对的”》。格林斯潘认为,房地产市场泡沫“是经济强劲发展不可避免的特征”,“罪魁祸首是全球储蓄量激增”。

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认为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2.2%降至0.5%,“陷入轻度衰退”。

10日,保尔森向机构投资人委员会发表演讲说,美国经济已经“大幅向下反转”。

11日,《华尔街日报》发表《美国经济何时才到触底时?》,说最新调查表明,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日渐疲软的美国经济还将跌得更惨”。德国《商报》发表《超级大国的跌落》,说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下滑趋势,在克林顿时期就已经出现。文章提要为:

美国总统竞选人不停宣扬美国强大。事实上,美国正在失去政治和经济实力,而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影响力和自信则在增加。美国总统竞选至今在竞选活动中回避这一话题。

12日,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发表《美国经济大衰退》。提要为:“衰退或许并不像许多人担心的那样严重,但复苏的过程可能比预想的要长——这是危险所在。”

16日,巴基斯坦《每日新闻报》刊登努里尔·鲁比尼《美国衰退的形状》。文章说,美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条件,远逊于原来预期的状况,经济将陷入时间更长、程度更深的“U”型衰退。中国和亚洲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尤其脆弱,一旦美国紧缩和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商品价格,新兴市场将遭受重创。

15日,日本《经济学人》文章《二十世纪经济大萧条前与“今”有何不同》,认为“新兴国家”可能“陷入类似美国次贷危机的困境”。

17日,香港“星岛环球网”刊出《保尔森沽空次贷发大财,年赚37亿超过索罗斯》。文章说,《IAA》杂志公布2007年50大最赚钱的对冲基金经理,居于首位的财长保尔森净赚37亿美元,居于第二位的索罗斯赚29亿美元。2007年,这50大最赚钱的对冲基金经理共赚得390亿美元,平均8.92亿美元,入榜门槛最少3.6亿美元。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保尔森公司”资产由2006年底6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80亿美元,2008年1月聘请格林斯潘为顾问。

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美国全国实业经济学协会最新调查显示,认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经济学家有所增加。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花旗私营银行和英国房地产业咨询机构菜坊公司联合撰写的报告显示,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市场震荡,2007年,世界“高净资产值个人”——指包括豪宅价值在内的可投资资产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人数增加4.5%。新兴经济体国家增长最快。美国仍是富人最多的国家。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表《回归大政府》,说次贷危机可能促使美国回归大政府时代。

22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毁灭之路?美国预估经济衰退的深渊到底有多深》,说经济学家正在争论,美国经济衰退到底是“V”、“U”还是“L”型。

24日,沙特阿拉伯《生活报》发表埃及作者艾哈迈德·迪亚布《解析美国经济与战争之间的亲密关系》。文章说,美国战争期间国民产值的增长大大超过军费的增长。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梅雷尔说,“我们每打一场战争,我们的经济就会复苏。”美国有关机构透露,在战争期间,美国每支出1美元,相当于美国工业产值提高8美元。

但是2001年的‘9·11’事件,成为瓦解美国经济与战争亲密关系的开始。不是因为这是1812年英国人进攻白宫以来美国本国领土遇到的第一次外来攻击,也不是因为世贸大楼坍塌使美国经济遭受了约达1000亿美元的直接损失,而是因为这种攻击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一些灾难性的影响。

3/4月一期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发表努里尔·鲁比尼《即将到来的金融流行病》,认为再就美国是否在走向衰退进行争论,已经没有意义。美国金融危机不可能被遏制。事实上它已经在感染其他国家。“现在是面对现实的时候了——美国经济不再仅仅是对付一点感冒;它现在处于痛苦而顽固的肺炎早期阶段”,“美国的金融病毒可能标志着一场全球经济传染病的开始”:

贸易会下降

美元下跌会使事情更糟

全世界的房地产泡沫都会破裂

农矿产品价格会下降

金融信心会动摇

金钱无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xxhq/qq/2013-05-02/15830.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金融危机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