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宾:谷歌事件与全球化反向收缩周期
作者:张庭宾来源:江南app网址日期:2013-05-02 点击:
谷歌事件与全球化反向收缩周期
张庭宾
未来10年将是全球化反向收缩周期
谷歌事件不出意外地升级,美国国务卿克林顿21日就“互联网自由”问题发表演讲,其中认为中方限制互联网自由。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则坚决反对。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再次挥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对我国输美的钻杆产品提出反倾销,其税率也创下了前所未有的之高——429%至496%的关税。这已经是一个难以给出任何合理理由的税率,其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美国不欢迎中国钢铁,要重振自己的钢铁产业。
对此,全球舆论主题大多集中在中美重新划分权力上。它暗含了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仍是未来方向,现在中美间的摩擦是短暂波澜,并不影响这个未来的大势。
对于这种全球化趋势的乐观情绪,特别是由《世界是平的》在国内热卖所代表的热情洋溢讴歌,本人实在是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的。因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判断,一旦出现错误,它将导致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战略选择方向的错误,其付出的代价将是难以估量的。
以“庭宾透市”观察——全球化至少阶段性地达到了历史高峰,其未来有两种可能:一,出现阶段性的调整,全球化将在未来至少10年的时间里下跌回调,等待筑底反弹,并再创新高;二,2007年已经是全球化的历史高峰,美国金融危机实际已经是全球化的拐点,以后将一路下跌,甚至会倒退回小国寡民的状态,甚至有美国预言家更悲观地预测——人类退回原始社会。
在这两种全球化的未来可能中,起决定作用的将是人类对氢核聚变的和平利用。但是,鉴于氢核聚变是上天创造太阳系的核心机密——太阳及整个太阳系的能量之来源,人类在10年来攻克并和平利用之,其可能性相当的低。那么,未来最大的可能是,全球化至少会发生一个至少10年的反向收缩周期。
“全球化甘蔗”的甜头已经快吃光了
或许有人会质疑:你凭什么作出如此武断的判断呢?
那我们就从全球化扩张来谈起。从利益机制上看,全球化是跨国公司、金融资本和强势国家利益所推动和主导的。说白了,全球化是资本家利益最大化所推动的。本轮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美国成为全球金融货币中心、西方成为全球消费主体、中国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澳大利亚、巴西等成为全球资源供给中心。
这种新全球化结构中,产业和金融寡头,跨国公司是主要的赢家——它们节约了极大的劳工费用——一个制造阿迪达斯鞋的工人,在美国的年薪可能要4万美元,每周工作36小时;但是,在中国的话,一个制鞋工的年薪长期是1万元人民币,工作时间可能长一倍,两者间天壤之别。
这么大的劳工成本的节省中,其中一小部分是支付了运输费和关税,大部分的利益被谁拥有了呢?一部分是被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获得;更大的份额被跨国公司的老板和投资者获取,因为节省的成本其实都是利润,这刺激了这些公司的销售和利润的成长,让老板们获得了更丰厚的股票资本溢价。
另外一个大赢家是国际金融寡头。随着产业跨国资本的全球化,金融资本的全球化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峰,2007年中国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可以看作它的历史高点事件,国际热钱在全球的自由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不仅表明美元的势力范围最大化的扩张,其无本万利的商业模式也达到了在全球的最大规模。这构成了华尔街历史性盈利高峰的重要支持。
全球化的扩张需要有几个现实条件:1,有一个全球性的强势货币尽可能降低全球化的金融成本;2,全球一个强势政治文化中心下的各国协调关系,降低其社会政治成本;3,低廉的石油和能源价格,这使得跨洋的矿产和商品运输的成本很低;4,全球互联网和IT技术的进步使得跨国公司管理成本最小化。
在苏联解体之后,这四个条件都陆续具备,在强大的跨国资本利益的推动下,世界越来越平,全球化不断推进,直到2007年达到其历史的高峰。但这也是它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时刻。
全球化“成亦萧何败亦萧何”
所谓“成亦萧何,败亦萧何”。笔者之所以判断全球化将在未来10年出现反向收缩的周期。也恰恰是因为这四个全球化的支柱都出现了萎缩的趋势。
——在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美元的国际交易和储备货币的地位岌岌可危,欧元、黄金等不断挑战其主导地位,汇率和金融市场越来越动荡,正常的国际贸易所产生的财富,越来越多被汇率波动淹没。
——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衰落,全球多极政治格局日趋明显,其它大国不愿再顺从美国和西方利益最大化的“全球化”已经成为常态,即国际政治社会沟通成本越来越高。
——地球上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已经告别了廉价时代,国际油价不可能再回到每桶30美元以下,随着人类消耗不可再生的能源近半,石油供给在未来将进入下降通道,人类将在不远的将来不得不习惯100美元以上的石油价格,这会使洲际航空和远洋运输变的非常昂贵和奢侈。
——互联网对于全球化的贡献也已经达到其发展瓶颈,就像孙悟空进入蟠桃园一样,人类这个孙悟空总会从最大最红的桃子开始吃,这使得现在剩下的都是小而青的桃子,即互联网已不可能为全球化提供新的加速力量,即相对贡献率将减速。本次谷歌事件表明,文化价值观的分歧已经影响到互联网的效率,当然这种效率可能加速提高生产率,也可能加速人的堕落。如果是后者,中国当然有权力加以限制。
简言之,全球化甘蔗的甜头已经吃的差不多了,而它的苦涩才刚刚开始。
中国的全球化幻想可以休矣
全球化的苦涩首先由西方的劳工阶层所品尝。
在“世界工厂”向中国,“世界办公室”向印度转移的过程中,美国和西方的制造业空心化和服务业外包不可避免,它也把大量的工作岗位转移出去了,美国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失业。2009年12月,美国最新的失业率达到了10%,广义失业率达到了17.2%,如果按照民间最广义测算出来的失业率,则已经达到了22%。均达到了1930年代大危机以后的最高水平。
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失业率上升是过去20年来不断推进的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当美国劳动收入的下降超过了进口廉价商品带来的福利后,即美国劳动者在全球化的收益出现绝对值下降时,他们必然成为全球化最坚定的反对力量。
尽管美国政治对跨国资本和金融资本本质负责——它们是全球化的主要得益者,但国内人数众多的劳动者的越来越强烈反全球化浪潮,是任何要靠选票选出来的政治家所不可能漠视的。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权力的多极化深入,随着金融虚拟经济进入反向收缩阶段,其对实业利润侵蚀越来越严重,加上中国劳动者提高收入和保障的要求。全球化带来的总体福利已经开始绝对下降,而它的成本越来越高,全球化的反向收缩周期几乎不可避免。
展望未来,唯一能扭转全球化颓势的是——氢核能源的和平利用,只有它实现了,人类才可以获得取用不尽的低廉能源,人类也因此消失了发动战争的最主要的动机——争夺能源。
不过在此之前,全球化的反向收缩周期是不可避免的。对此,中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大力压缩产能扩张,加速扩张国内需求,尽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否则,未来的日子将会比绝大多数中国人想象的更艰苦。
(注:随着“庭宾透市”改为“庭宾透世”,本专栏所关注问题更加宏观,一些读者来信来电呼吁希望能够沿袭一定的“透市”风格,给予必要的金融市场提醒。为此,本期增添“大势点金”和“透市风铃”两个小小栏目,仅供参考,投资者决策风险自负,联系邮箱ztb6006@sina.com)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xxhq/qq/2013-05-02/15671.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