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问题:重回老路 以压促变
伊核问题:重回老路 以压促变
2010年01月20日 来源:人民网
1月16日,在美国纽约欧盟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外,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 (右二)在会谈结束后离开。来自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6国的外交官当天在美国纽约就伊朗核问题开始举行会谈。 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随着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一份草案规定的最后期限的到来,美欧开始紧锣密鼓地酝酿对伊朗进行新一轮制裁。伊朗核问题六方日前在纽约举行会议,会议发布的纪要重申将继续坚持制裁与接触相结合的双轨策略,但同时表示已开始考虑采取“进一步的适当措施”。
所谓“进一步适当措施”,其实就是新的制裁措施。美国计划推动针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回“胡萝卜加大棒”的老路。不过,美国政府此番推动制裁的时机和对象选择,值得关注。
近几个月来,伊朗国内反对派不时发动示威活动,去年大选的争议余波未了。去年年底穆萨维侄子被杀,反对派与政府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一些美国外交官甚至公开表示,伊朗目前的政治混乱,与1979年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有很多相似点。
如何逼迫伊朗就范,一直是令美国头疼的问题。当前伊朗高层矛盾公开化,在某种程度上为美国实施“以压促变”提供了机会。去年10月在伊朗东南部发生的一起恐怖爆炸案,造成包括伊朗革命卫队地面部队副司令在内的数十人死亡,宣布对此事负责的伊朗反政府武装“真主旅”领导人公开宣称,其组织得到美国支持,并按照美国指令在伊境内发动恐怖袭击。去年年底,伊朗反对派支持者在首都德黑兰举行示威活动,并引发冲突。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讲话,称在冲突中被逮捕的示威者是无辜的,并要求伊朗政府放人。日前伊朗德黑兰大学一名核专家遭暗杀后,虽然美国方面坚决否认与此事有关,但伊朗议长拉里贾尼坚持认为幕后指使者是美国、以色列情报机构。
这次酝酿对伊朗进行新一轮制裁,美国同样是“拉一派,打一派”,有意将制裁矛头指向伊朗政府领导层,对伊朗政府和革命卫队有关人士实行冻结资产和旅行限制。这样既可打击伊朗当权派,也可进一步分化伊朗民众。美国国务卿克林顿日前表示,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制裁伊朗统治阶层的精英。当前伊朗政府面临内外压力,考验严峻。
从全局来看,美国这种多管齐下做法似乎还难以撼动伊朗政权根基。内贾德政府对内为中低收入阶层谋福利,对外坚定捍卫伊朗国家利益,赢得了多数民众的支持。这与巴列维王朝时期对内推行权贵资本主义、对外亲美媚美全然不同。美国自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就对伊进行单方面制裁,此后又通过联合国对伊进行过多轮制裁,革命卫队此前也曾被列为制裁对象,但均未能改变伊朗强硬立场。要解决伊朗核问题,归根到底还要靠平等对话。(作者:田文林)
奥巴马对伊朗政策的另一面 欲从其内部进行分化
随着美国为伊朗设定的“最后期限”过去,美国下一步如何行动,便成为世人关注焦点。此前美方已然放话,将推动对伊进行新一轮制裁。但l月l6日在纽约举行的六国会谈,并未能就制裁伊朗问题达成一致。但会议纪要重申将坚持制裁与接触相结合的双轨策略,并表示己开始考虑采取“进一步适当措施”。观察家认为,这实际就是采取新的制裁措施。此前还有消息称,美国为确保对伊制裁,准备将制裁决议推迟到2月份提交联大,以避开担任本月联大轮值主席的中国。此外,美国中东司令部还传出已制定军事打击计划的消息。这些信息表明,奥巴马政府执政l年来,在向伊朗频频释放善意无效后,开始重拾制裁大棒。伊朗人对此十分不满,抱怨奥巴马的对伊政策出现重大倒退。而媒体倒一点不奇怪,早在去年3月,美联社一篇文章就预言:“一旦入主白宫,总统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只是政治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这一系统的驾驭者。他们认识到为了成事就必须作出妥协,必须取悦各方。和前任一样,奥巴马在逐渐转向现实。”奥巴马的核政策在绕了一圈之后,又重回“胡萝卜加大棒”的老路。
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以来,奥巴马的核政策又与布什时期有何不同?从本质上说,美国两任总统对伊政策的最终目标显然是一样的,就是要软化、迟滞乃至解除伊朗的核计划。就此而言,奥巴马与布什的核政策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但正如“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美国当前的国际处境的不同,加之奥巴马与布什的个性差异,由此决定了两届政府对伊政策仍有很大不同。
布什执政时期,美国正处在冷战后最强大的时期。那时候,美国人提得最多的,就是“仁慈帝国”、“美国治下的和平”、“新罗马帝国”等等充满霸权味道的词汇。而布什也有心在全球大干一场,到处树敌,到处插手。而9•ll事件恰好为美国进行全球扩张提供了机会。在伊朗问题上,本来伊朗在阿富汗战争后主动示好,提供情报帮助,并暂停核计划,但美国不为所动,将伊朗戴上“邪恶轴心”和“暴政前哨”等大帽子。由此使伊朗认识到对美友好,不能换来相应回应。因此内贾德一上台,就重启核进程,并从此走上不归路。内贾德曾宣称,伊朗核计划是“一列没有刹车的火车”。而美国则因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大战场,无能力强制阻止伊朗核计划,因此不得不硬着头皮与伊朗坐下来谈判,一面继续高举大棒,同时也尝试使用“胡萝卜”。
但布什对伊朗政策的最大问题就是:一方面,美国为伊朗提供的胡萝卜不够大,不足以诱惑伊朗真正让步。布什多次强调与伊朗对话,并且高官也尝试进行相互接触,但美国同时又态度傲慢,要求伊朗率先停止核计划作为谈判前提。这让伊朗无法接受,认为美国根本没有诚意,因此每每使谈判无果而终。另一方面,美国虽时时对伊朗挥舞制裁和动武大棒,但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动真格的”。我们知道,使用威慑手段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具有足以压倒对方的强制能力,二是有使用这种强制能力的意图和决心。但对当时的美国来说,在其已经开辟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个战场,并深陷泥潭之后,已经无力开启第三场战争的能力了。也就是说,美国手中压制伊朗的王牌并不多。美国明明没有足够的强制手段遏制伊朗核计划,但却偏要摆出霸气十足的样子,不仅多次启动制裁,还曾数次扬言动武,结果每次都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反让伊朗看透了美国“纸老虎”的本质。其最终结果,就是美国两手并用,结果和谈非但未取得任何进展,反而使伊朗得以借和谈僵局拖时间,为发展核计划赢得时间。最终使伊朗核计划从无到有,并初步建立起完备的核燃料循环体系。事实证明,布什政府这种“制裁为主,和谈为辅”政策已经完全无效。
奥巴马接手的是布什留下的烂摊子。布什时期没能力对伊朗用强,奥巴马政府同样如此。而奥巴马的好处是,他明白“有多大饭量吃多少饭”的道理,并深谙国际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因此其政策更明智,更灵活。在和谈问题上,奥巴马宣布不设前提,承认伊朗核进程已经发展到浓缩铀阶段的现实。只是要求伊朗在境外进行铀置换,从而既使伊朗获得和平利用核能需要的低浓缩铀,又防止其独自进行浓缩铀生产,而撇清了制造核武的嫌疑。这种姿态一定程度和谈取得一定进程。内贾德一度同意在境外置换,并认为伊朗与国际社会合作的时机已经成熟。伊朗核问题一度出现难得的缓解迹象。即便伊朗核立场后撤,也没有完全放弃在境外进行核置换的方案,不久前还提出可在土耳其、日本或巴西作为置换地点。这表明谈判解决问题仍未走入死胡同。而美方也始终声称,并未放弃与伊朗和谈的努力。
即便奥巴马现在加大制裁力度,重拾“胡萝卜加大棒”那套东西,但其在时机把握和制裁对象上也拿捏得十分精准。近一段时间来,伊朗国内当权派与反对派之间的权力斗争日趋紧张,伊朗政坛已经乱成一锅粥。反对派在大选争端后一段时间里,本来出现偃旗息鼓迹象,但架不住内贾德政府秋后算账,对反对派打压过狠,结果把反对派逼到墙角,被迫反击。当前,伊朗局势出现几个新现象。一是利用重大节日举行反政治集会。二是由穆萨维与内贾德之间的个人权力之争,日趋上升为国内部分人对现行伊斯兰政体的抗议。游行人群中多次出现反对最两领袖哈梅内伊的口号。三是求助国际社会。如去年9月l8日游行时,反对派高呼“奥巴马,你应与我们会谈,而不是与政府会谈”。ll月4日游行中,反对派又向奥巴马发出公开信,为30年前伊学生占领美驻伊大使馆、扣留美使馆外交人员事件道歉,暴露出某些反对派试图与西方势力里应外合的想法。而政府的强力镇压导致的流血冲突,尤其是去年l2月27日穆萨维侄子被杀,使反对派与政府矛盾进一步激化,由此使伊朗出现了自革命30年最严峻的政治危机。
伊朗国内变局使美国意识到,伊朗看似铁板一块的伊斯兰政权已出现巨大裂隙,因此美一改最初的谨慎观望,开始有意识支持伊朗反对派,试图从伊朗内部谋求变革。奥巴马公开要求伊朗政府释放反对派,不断给反对派打气。同时,这次美国制裁的主要目标,就是堪称伊朗政权军事支柱的伊斯兰革命卫队,这样既打击了伊朗当权派,同时也进一步分化伊朗民众。
长远看,既然布什时期“强硬为主”的政策已经被证明行不通,因此奥巴马对伊政策没必要、也没能力越来越强硬。看过一则寓言,说是太阳与风比本事,就谁能把路上行人的外衣脱下来。大风使用“强硬手段”,对着行人使劲吹,结果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紧。后来太阳使用温暖的阳光,使行人感觉暖洋洋地,最后主动脱下了外衣。这个寓言的启示意义在于,强硬手段并不总是管用,尤其对内贾德这种看透了美国“纸老虎”本质的领导人,更是如此。奥巴马此前的缓和政策好不容易使伊朗“紧攥的拳头”松开一点,如果重回布什时期强硬老路,只会前功尽弃。因此说来说去,和谈和对话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田文林)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xxhq/qq/2013-05-02/15495.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