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想重返“教科文组织”,目标中国!
美国宣布自己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滚蛋,已经六年了,当时可是一副苦大仇深,受尽委屈的模样。
可美国现在又想滚回来。
3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同时,他还呼吁国会同意拨款1.5亿美元以使美国重新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这1.5亿美元是拖欠的会费,而且还只是一部分金额,总欠费在5亿美元左右。
老赖突然想还钱,可不是老赖良心发现,而是美国在外面要急出病了。
美国重返教科文组织的最大目标就是: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它会员还得感谢中国,要不是中国,这笔欠款还真要不回来。
布林肯告诉那些智商有所欠缺的议员们:“他们(中国)正在制定人工智能的规则、规范和标准。我们想参与进去。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大的单一出资国。这分量很重,而我们甚至都不在场。”
法兰西24电视台就直接说了,布林肯是为了“对抗中国”,担心中国“制定规则”而急于重返教科文组织。
美国重返教科文组织不是问题,因为是一国一票制,没有一票否决权。
但美国回来后会发生什么?这里面水就很深了。
布林肯说的最重点是“人工智能的规则、规范和标准”。
中美两国谁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事关美国全球领导地位是否能续继存在。这既是中美国力比拼,也是未来科技之战。
但美国信心已经在动摇了,否则,它也不用急着重返教科文组织。中国科技超越美国是早晚的事,布林肯要做的就是延缓这一天的到来。
那么,人工智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什么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潭池水,水底下藏着的就是“智慧和科技”。
欧洲、美国、苏联
在一百年前,现代科技根本轮不到中国说话,虽然中国有科技人才,但远远构不成综合国力,甚至这些人才还要为西方所用。
在上个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在巴黎组建了“国际智力合作研究所”,以保持在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
二战爆发后,纳粹德国横扫欧洲,各国科学家就流亡到了英伦三岛和北美大陆。
在英国的知识分子们重新组建了一个多边合作组织--盟国教育部长会议(CAME)。
它的主要职能是:
一、在战时维持高等教育水准,保持科技人才不断代;
二、加强各国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为科学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CAME下设十几个专门委员会,如书籍借阅、敌占区教育、文物保护、文化传播等等。
英国成了CAME主导者,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勋爵成为了该组织负责人。
这时,全球科学家分成了四个部分:德国一批、英国一批、苏联一批、美国一批。
1943年,随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战局逆转。
美苏英三国都意识要提前争夺科学家,美国因为本土避免了战火的优势,成为了科学家们最理想的去处。
美国是不择手段地在挖人,后来它连日军“731部队”的骨干都敢秘密接纳。
苏联伤亡惨重,它能做的就是留住科学家,迅速恢复科研工作。
1944年,成立联合国被提上了议程。
CAME何去何从就成了一个问题,英国希望它成为像国际奥委会之类的专业跨国组织,说白了,英国想继续拥有主导权。
美国是1944年3月才加入了CAME,美国国务院给驻伦敦大使馆的指令是:与CAME保持合作,等待联合国成立。
美国意图是:从英国手里夺过主导权,在联合国主导一个新的科学组织。
美国国会领袖富布赖特成为了推动CAME转型的负责人,也就是“联合国教育、科技重建组织”的文件起草委员会主席。
英国不甘心,极力阻止CAME“转型”,它需要支持者。
但苏联既不反对,也不支持。苏联相信自己的科技力量,也不指望从西方挖人。
法国向来喜欢拆英国的台,法国佬认为“国际智力合作研究所”本来就在巴黎,要不是打不过德国佬,轮得到你英国佬?所以,法国支持CAME转型。
中国获得了联合国五常席位,国民党已经很满足了,科技的事,你们聊,我随着。
英国孤立无援,只好认栽。
1945年11月1日,联合国首批成员国有44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会议,准备将于CAME正式转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英国首相艾德礼在开幕式上引用了美国诗人麦克利什的一句话:
战争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须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路。
这句话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组织法)的开篇辞。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开始就不愿意卷入政治斗争。
就在伦敦大会顺利进行的时候,法国却跳了出来,提出了一个针对美国的反建议,法国不同意新组织的名称,它建议的名称为:联合国智慧与知识组织。
区别在于,“智慧与知识”没有政府色彩,而“教育、科学、文化”各国都有相应的政府部门。法国是担心,谁国力强,谁就能在政治上主导新机构,获得科技规则制定权。
但最终获胜是美国和苏联,于是就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接着,美国代表团就提出要将“信息通讯”列入工作领域。
美国代表团副团长(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毫不掩饰地告诉大会,“大众传播是教科文组织的重要工作领域。”
在美国一再坚持下,所谓的“思想自由流动”被列入了《组织法》第一条。
美国成功地将“媒体宣传”加入了教科文组织工作之中,这跟美国霸权策略完全吻合,它要利用新组织来推行美国意识形态。
没想到美国验应了一句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主导权问题
新组织的常设机构为:大会、执行局、秘书处。
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所有成员国一国一票,一年召开一次会议。
执行局由大会投票选举产生,并为大会推选总干事。
一国一票,是民主精神的体现。美国这么民主的国家,应当支持对不对?
但美国在第一任总干事产生的问题上就开始闹了。
英国学者朱利安.赫胥黎,成为第一任总干事,这跟当时英国工党执政有关系,
但美国死活不同意,它反对的理由:
一、赫胥黎是唯物主义者。
二、赫胥黎是无神论者。
欧洲很愤怒,但美国就是一味地闹,要否决执行局确定的总干事。
闹到最后,大家只好跟美国妥协,赫黎胥只能当两年,再由一名美国公民为副总干事(负责财政、人事、行政)。
美国满意了,实权在它手里。什么叫霸道,什么叫无赖?淋漓尽致。
1947年12月8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N-A号秘密文件,决定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秘密宣传战,到今天也没停过。
同时,认定赫胥黎为“亲共分子”,共产主义已经渗透到教科文组织之中。
1950年4月,杜鲁门在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会议上指出,美国媒体要发动“真理运动”。苏联不是有《真理报》吗?那美国媒体说的也都是”真理“。
美国国务院直接向教科文组织施压,副国务卿本顿很直白地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必须放下自己的高贵,要与美国政策保持一致,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政治工具,与美国合作最终赢得人类的思想和忠诚。”
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7月,美国要求教科文组织与“真理运动”站在一起,向全世界揭穿中国的“侵略行径”,否则就非正义。
总干事博德(墨西哥人)把美国顶了回去,表示教科文组织只为南北朝鲜儿童提供教育帮助,不参与“真理运动”。
美国就逼博德辞职,但执行局坚决反对美国的做法。
1953年1月9日,杜鲁门下达10422号行政命令,要求建立国际组织雇员忠诚局(IQELB),麦卡锡主义兴起。
FBI在教科文组织中发现美国籍雇员大卫.勒夫等7人为”共产主义分子“,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洛奇要求教科文组织开除这7人,被教科文组织拒绝。
这时,苏联还没有加入教科文组织。
就在美国准备对不听话的教科文组织动手时,1954年,苏联带着社会主义兄弟国家进场了。
所以从1955年开始,美国反过来高喊教科文组织要“非政治化”,再也不敢说”真理运动“了。
等到70年代,新中国恢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席位后,美国在投票时更是处于下风。
美国对付教科文组织杠杆只剩下一招:卡会费。
1976年8月,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中国和不结盟国家提出了“新闻新秩序”观点,既然“思想自由流动和信息自由交流”是美国主张的,那么,大家也可以宣传自己的观点,用美国石头砸美国的脚。
1978年在巴黎会议上,中国等国代表谴责四大通讯社垄断了全球信息传播,总干事姆博谴责西方“新闻自由”实质上是文化侵略。
1980年,教科文组织制定措施来限制美国宣传霸权:
一、验发外国记者从业执照。
二、制定外国记者道德和行为准则。
三、核查身份证件。
这是一场争取话语权斗争。
1981年共和党里根上台,美英警告:如果“新闻新秩序”被实施,那么美英将退出教科文组织。
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坚持要求获得“信息传播平等权利”,1984年美国宣布退出教科文组织,1985年,英国跟进。
美英认为它们的英语系媒体已建立了不可动摇的舆论主导地位,不需要在教科文组织内让步。
接着,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与CIA建立了一个盎格鲁-撒克逊人控制的宣传组织--“记者无国界”。
直到911事件后,美国才回到教科文组织。
2016年10月,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一份决议,称以色列是占领国家,并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巴勒斯坦的考古活动。
以色列扬言退出教科文组织。
2017年,美国指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以色列存在偏见”,再次宣布退出,然后,以色列跟进。
美国以为联合国会求它回来,但六年过去后,美国发现有它没它,大家无所谓。5亿美元欠款,卡不死教科文组织。
拜登上来后,美国终于找到了自己当年推动成立教科文组织的“初心”--智慧与科技。
这才是最重要的,再不回来阻止中国,美国要悔青肠子了。
美国起灶、抬锅、下汤、烧肉……如果被中国整碗端走,这忍得了?
所以,灰太郎臭不要脸地回来了。
但这六年已经证明,美国滚就滚吧,没有它地球照样转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照样干活。
如果再过两年,美国发现阻挡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它又会滚蛋。
总之,美国爱滚哪里就滚哪里,想埋哪里就埋哪里。
只要它不碍我们的事,我们会给它烧点纸钱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xxhq/bm/2023-03-26/80887.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