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如此歇斯底里地打压华为?
美国为什么如此歇斯底里地打压华为?
李子旸
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固然是两国之间的利益之争,但同时也是两条发展道路之争。
01
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打压,已经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直接的理解,认为美国政府这么干,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公司,但实际上,美国并无和华为直接竞争的公司。华为的主业是通信设备。美国国内的通信设备公司,即使还有几家,也都无足轻重。美国打压华为之后,让瑞典的爱立信和芬兰的诺基亚来供应美国所需的通信设备,尤其是5G通信。
既然如此,美国为什么要如此歇斯底里地打压华为呢?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包括中美两国之间的大博弈。我重点谈谈经济方面的原因。
要想理解这个经济方面的原因,我们得回头看看日本是怎么失去液晶产业的。
液晶技术是美国人发明的,但日本人才是液晶技术的发扬光大者。他们发明了彩色液晶,把液晶用到电子表、计算器、笔记本式计算机的显示屏等领域。日本由此成为液晶行业的领导者。1990年代中期,日本占据了全球液晶市场的95%以上。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企业的轮番冲击之下,日本的液晶生产,可谓节节败退。到现在,日本仍在生产的大型液晶面板企业,只剩JDI一家了。至于在全世界所占的份额,可见下图。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是因为什么在液晶行业如此大溃败呢?
02
这其中的原因,简单说就是:日本在显像管(CRT)时代太成功了。
年纪比较大的读者,可能还记得索尼的“特丽珑”和三菱的“钻石珑”显像管。这两种显像管,由于有特殊技术,色彩等方面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显像管。一分钱一分货,所以,价钱也特别贵。尤其是索尼的“特丽珑”显像管,一枝独秀,简直就是CRT中的奢侈品。
带着这种巨大成功的辉煌,日本企业进入了液晶时代。
以往的巨大成功和超高利润,当然意味着高收入。这样一来,日本企业的后继者,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维持这种高利润、高收入。因为高收入反过来会造就高成本,大家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都节节升高。这些都是只能提高不能降低的。企业继任的领导者,上来就给大家降工资,那还能干得下去吗?
在CRT时代的巨大成功中,日本人得出的经验就是:高价格、高利润来自于独门技术。于是,在液晶时代,日本人也执着地去研发独门技术。
03
大家可能还记得,平板电视刚出现的时候,有液晶和等离子两个技术路线。日本企业特别热衷等离子。松下、先锋等都大力发展等离子技术。弄得很多消费者左右为难,不知哪个更好。
其实,液晶虽然在初期显示效果不如等离子,但长远看,液晶优势明显。因为液晶是半导体控制,根据摩尔定律,半导体技术可以迅速提升。所以液晶从2K,到4K,现在已经发展到了8K,无论是显示效果,还是功耗,都已经把等离子技术远远甩在身后。
而等离子属于真空管技术,本质上和CRT是一码事,已经无法进一步发展,充其量只能发挥“工匠精神”精细打磨,在细节上有所改善。所以,虽然初期等离子在色彩显示上有些优势,但很快就赶不上液晶的飞速发展。松下、先锋等选择等离子路线的企业,也因此一败涂地。
日本人热衷等离子技术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想要找到“独门技术”,发扬“工匠精神”,以高质量保持高价格高利润。同样的指导思路下,即使是选择了液晶技术的日本企业,比如夏普,也竭力要开发自己的“独门技术”,比如超大面板,并且,夏普一直拒绝对外销售面板,只给自家的平板电视使用。独门秘笈嘛,只能独门用。他们认为这样以来,就能让夏普电视继续保持高价。
但是,到了液晶时代,相比CRT,整个行业的基本逻辑已经彻底变化。对于液晶面板来说,并无什么独门技术,各家企业生产出来的液晶面板,没有什么大的差别。重要的就是投资,尤其在行业周期的低谷期、亏损期坚持投资,扩张产能。
韩国和中国的液晶企业,都是在行业低谷期坚持投入巨资,迅速提高产能,然后迅速迭代发展,就这样一步步把日本液晶企业逼到绝路。在这个过程中,韩国和中国液晶生产企业都曾经忍受过行业周期中的巨额亏损——中国的液晶领导企业京东方甚至一度濒临破产,而这种难受劲儿,是一定要保持高价格高利润的日本企业,绝不接受的。
三星等韩国企业大局进军液晶行业时,日本液晶企业坚持说,日本的液晶面板有独门技术,显示效果比韩国液晶面板好。有一个日本记者半信半疑,到家电卖场盯着日本和韩国的电视机看,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有什么区别。这记者去问日本液晶企业,日本和韩国的液晶面板到底有什么区别?我怎么看不出来?日本企业答道:那是因为你看的时间还不够长。
一心要找到“独门技术”,发扬“工匠精神”的日本企业,就是这么自欺欺人的。
04
当然,市场是毫不客气的。坚持要保持高价格高利润,对抗产业规律的,最终结果就是连低利润也保不住,丢掉整个市场。曾经是行业绝对垄断者的日本液晶企业,就这样一步步被赶出市场。
一般来说,总结这段历史时,大家看到的就是企业必须跟随行业的发展,适应新技术下的新的商业模式,不能固守原有的经营方式,那样很容易被飞速变化的环境淘汰。但是,我在这里要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如果当初日本人能用霸权强行阻止韩国、中国台湾包括中国的液晶企业发展的话,那会发生什么?
实际上,这正是今天美国人所拥有的条件,这也是美国政府歇斯底里打压华为的经济原因所在。
05
对于市场中先行的成功者来说,他们当然会拥有各种优势,并因此能获得高利润。他们也会打造出对自己最有利、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产业格局,然后在其中稳定地获得高收入。
问题在于,市场环境、消费者偏好、新兴技术都会不断变化。当挑战者出现的时候,既有的成功者应该怎么办?
成功者要么接受挑战,迎头赶上,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市场竞争,打败挑战者,维持自己原有的优势地位。
或者,成功者迟慢懒惰,没能及时跟上环境的变化,被挑战者打败,那就只能沮丧地退出市场。
这两种结果中,都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但对整个市场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成功。更好的、更优秀的企业,取代了不思进取或者作出错误选择的企业。消费者的福利提高了。他们得到了更优质、更廉价的商品。
索尼的“特丽珑”显像管再好,也不如液晶屏幕好。液晶取代CRT,行业中有失意者,但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和整个社会。
但成功者还有第三种办法,这就是美国政府现在采取的办法,那就是用蛮力、暴力打压后来者和挑战者,保持既有的产业格局,让既有的成功者在规避竞争的情况下保持“优势”,继续得到高收入。
这种方法,也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但同时,广大消费者和整个社会成了失败者。原本应该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的企业,留在了市场中,他们的利润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用发展放慢的的巨大代价换来的。
06
具体说到华为。美国打压华为,固然主要不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同行业公司,但美国政府要保护的,是美国现在的优势地位,那就是,美国控制高科技领域的上游,保持独占地位,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美国形成对其他国家的强大控制力——美国可以随时切断他们的高新技术,让他们退回到“石器时代”,再加上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世界其他国家就只能继续通过缴纳铸币税——美元霸权——等方式供养美国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这才是华尔街的种种金融把戏及其暴利的基础所在。
如果美国的高科技优势丧失了,重要的不是那些高科技公司的利润降低了——美国政府不在乎这个,华尔街也不在乎,重要的是,美国控制、威胁其他国家的能力就降低甚至荡然无存了。到那时,仅靠军事力量是不够的。你总不能动辄就对别国发动战争吧。
所以,美国不在乎爱立信、诺基亚这种人畜无害的小国家的公司占据美国市场,也不在乎5G技术是否都由美国公司生产和假设,但美国绝不能容忍中国这样的大国在高科技领域和美国平起平坐,因为这意味着美国的国家威慑力不复存在。而这种威慑力——包括对盟国——才是维系现在美国高水平生活方式的秘笈和关键。
如果日本当年有美国这样的霸权和能力,他们也可以下令全世界封锁三星、LG等公司,然后,大家就只好继续购买日本的液晶面板,日本人就可以继续躺着挣大钱。可惜日本军国主义早就被打到消灭了,他们今天没这个能力了。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用便宜得不像话的价格买到那么大的平板电视。
而美国有这个能力,并且,他们毫不害臊地使用。而华为公司被打压,结果就是整个世界的通信设备发展和更新的速度都被拖慢了。事实上,不仅是华为,还有很多中国公司和大学被美国政府无理打压。美国的打压,必然破坏全世界在科技发展上的协作和分工,降低人类的科技发展速度。很多本来会出现的造福人类的科技产品,被扼杀在摇篮中。
07
当然,由于损失是潜在的,仅从账面上看,美国的经济仍然在增长,美国那些高科技公司,“被保护”的爱立信和诺基亚,也依然利润丰厚,但实际上,巨大的生产力发展被抑制了。全世界蒙受了损失。这就凸显出一个重要的道理。
那就是,解放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绝不是同一码事。使用垄断、封锁、打压等蛮力,打击后来者、挑战者,保护既得利益者,同样能维持经济增长,但这些绝对不可能做到解放生产力,相反,这些做法必然破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必须坚信的一点是,邪不压正。阻碍生产力解放的,即使能保持经济增长,也必然会从根本上恶化社会环境。而致力于解放生产力,才是人间正道。
所以,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美国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打压,以及中国的反制,固然是两国之间的利益之争,但同时也是两条发展道路之争:一条是维持既得利益集团的收入,为此不惜压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条则是尽量解放生产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受惠于经济发展,让社会整体越来越好。
虽然中国现在的实力相比美国还稍逊一筹,但进步和反动、先进和落后、解放和奴役之争,谁会胜出,从来都没有悬念。我们中国所需要的,只是耐心、坚持和努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xxhq/bm/2020-06-04/63264.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