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俄抗中?——特朗普的阳谋与阴谋
联俄抗中?——特朗普的阳谋与阴谋
尹建杰
今年7月16日,芬兰赫尔辛基的“双普会”之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又火了一把。美国媒体披露,基辛格一直在帮特朗普筹划改善对俄关系,甚至建议实施“联俄抗中”的大战略,就在一年多以前,他还带着特朗普的嘱托“顺便”会见了普京。许多国内外媒体对此进行了分析报道,俄罗斯的媒体和专家对该战略的可行性进行了否决,国内也有许多媒体进行了分析,都得出了否定甚至戏虐性的结论,这是一个思想僵化的老人不甘寂寞的言论。
很明显,这些分析大多是以基辛格为主体来进行分析的。但是,基辛格并非“公门中人”,他的言论可能毫无作用,什么也不是,也可能因为他显赫的名声以及与现任总统特朗普的互动关系,从而对美国以及未来国际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不管美国此时抛出这个消息是为了给特朗普的“通俄门”甩锅,或有其他目的,从特朗普和美国的角度着手,对基辛格提出的这一战略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一、基辛格确实老了,但他和他的智囊团队并不糊涂,此时提出“联俄抗中”,说明他们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判断并不乐观
基辛格生于1923年5月27日,今年已经95周岁了,按照通常的理解,这个岁数的人很难再对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基辛格不是普通人,也不是一般的退休高官和政治家。按照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的说法,基辛格在离任40多年后,仍以奇妙的方式影响着美国公众的想像力和国家的外交政策,他持久的影响力和盛名是当代所有政治家都无法比拟的,他的智慧和手段连其反对者也不得不折服。特朗普现在心心念念的诺贝尔和平奖,基辛格早在40多年前就获得了,他在91岁高龄时仍然写出了《世界秩序》一书(当然是在助手的协助下完成),他是高端媒体的常客,可以说,他一直都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任何轻视基辛格的想法和行为无疑都是错误的。
基辛格不仅是闻名于世的政治家、外交家,更是世界顶级私营企业和政治领导人推崇的战略咨询家。他的咨询公司业务多种多样,既提供战略建议、外交事务参考,更多的是利用私人关系提供敲门砖。在上世纪90年代,基辛格的年收入已经高达800万美元。其实,基辛格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经营知识培训,也不是一名金融专家,他从来不给企业提供具体的业务建议,他所提供的都是一些抽象的战略宏论,坊间所津津乐道的也都是他如何轻易地敲开世界各地达官显贵的大门。但是,相比于其他游说人员,基辛格的所作所为又比较干净,他既不会直接给客户提供生意,同时还要求所接手的项目在给客户带来利润的同时,必须符合被投资国的利益。这充分说明他对金钱、政治、法律和大局的深刻把握,或许这就是他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基辛格最引以为傲的外交事业之一,就是参与构建了中、美、苏三角战略框架,开启了中美破冰之旅,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国的历代领导人都会见过他,并对其评价甚高。据报道,1971年,周总理在与他探讨大国战略平衡问题之后,曾经赞叹道“基辛格博士,您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哪!”他对中国一直保持浓厚兴趣并投入了巨大精力,介绍了许多美国企业来华投资并占领市场,当然也获得不菲收益,年近九旬还出版了《论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是成就他事业和荣誉的平台,是赐予他滚滚财源的福地。
一般人都认为,基辛格是力推中美友好的人士之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西方对华实施严密封锁,他多次奔走斡旋,力促中美关系缓和。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现在竟然提出了“联俄抗中”,是不甘寂寞的喧闹之声?还是深厚热烈的爱国情怀?抑或背信弃义的落井下石?这些肯定都不是一个顶级战略大师和其团队的应有之举。
基辛格和他的团队之所以一直在全世界保持盛誉,主要得益于他对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走向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各种复杂关系的精妙运用。
春江水暖鸭先知,山雨欲来风满楼。基辛格从力推中美关系友好到提出“抗中”策略,不是要和自己的钱和声誉过不去,而是嗅到了某种气味,感觉到了某种深刻变化的先兆而作出的应变反应。这才是我们应关注的重点并保持清醒头脑。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美国的选举政治,期望几年后形势突然变好,而应该对当前的形势变化作长期的打算和准备。
二、在当今的国际背景下,“联俄抗中”几乎就是一个伪命题。特朗普执着于此,恐怕是“联俄”为名、“制欧”为实,继而实现“逼欧抗中”,形成经济政治联盟,最后全面“围中”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当前的美俄关系不可能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国关系类比。美俄之间存在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结构性矛盾,比如双方在欧洲、中东等地区地缘战略主导权上的争夺。双方又缺乏共同的敌人,只有一方进行大幅让步才可能联盟成功,最终结果却可能得不偿失。但特朗普就是想与俄修好,还是在竞选期间,他就对普金频频示好,当选和就任之后就算有“通俄门”压着也不放弃。
特朗普既不是笨蛋也不是疯子,他知道俄罗斯的价值,“联俄”可能不成功,但这却是一条“制欧”的捷径。
美国与欧洲之间虽然有共同的价值观,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但也有很多矛盾。在冷战时期,由于受到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西欧国家在美国的保护之下不得不仰其鼻息,但就是在这个时期双方也是龌龊不断。如法国当时为了保持国防的独立性,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之外执意发展核力量,于1960年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核武器国家,为此还受到了美英的技术封锁。
冷战结束之后,尽管美国一再刺激俄罗斯,想利用俄罗斯的反应拉回欧洲国家的恐惧感,但这一招不怎么好使了。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分歧日益突出,不但爆发出一系列重大的贸易纠纷,在政治、安全领域也出现了许多矛盾。欧洲国家一直想组建一支属于欧洲的部队,近年来还对美国在伊核协议、朝鲜半岛等问题上的政策指指点点。
特朗普上台之后,奉行“美国优先”理念,利用一切机会从盟友身上榨取利益,在安全服务上提高“收费标准”,要求盟友大幅提高防务支出,大打贸易战,实行无差别的增加关税政策,在北约系统内惹得天怒人怨。
美国是一个靠盟友支撑的全球霸权国家,没有盟友的支持,美国在许多地方也寸步难行。欧洲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尽管实力大不如以前,但老祖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技艺还是传承下来了。他们对待美国这个盟主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阳奉阴违,既利用美国的霸权体系享受着安全保护,又和俄罗斯暗通款曲,充分享受自由贸易的好处。难怪特朗普在北约峰会上愤怒地说,德国是俄罗斯的“俘虏”。近期,美欧在贸易战、伊核协议上产生了重大分歧,盟友的离心离德使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难以实施。
特朗普知道,形势已经发生剧变,美国已经走向衰落,不但急切需要盟友的军事政治支持,还需要经济上的输血。但现在整合盟友力量,既没有足够大的共同威胁来凝聚,也无力像“马歇尔计划”那样以经济的方式进行拉拢,只能另辟蹊径。
由于俄罗斯庞大的国土、超强的军力和历史上的扩张传统,使得欧盟对其有天生的恐惧。欧盟既想利用俄罗斯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又害怕俄罗斯一不如意会动手就抢,好在美俄一直在争夺欧洲的地缘控制权,欧盟可以在夹缝中保持平衡超然生存。自从特朗普当上美国总统后,他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他需要盟友毫无保留的支持,否则就让对手去教育它。于是,就有了多次“联俄”的说法,有了特朗普在参加G7峰会时说:“没有俄罗斯参加,我们为什么要开会?”并表示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因为半岛居民说俄语。可以肯定,未来“联俄”不一定能成功,但“制欧”肯定会有效果。
当然,从美国的角度看,“制欧”只是手段,“联欧”才是目的。毕竟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根本利益,一家人就算打打闹闹,也还是一家人。美国当前想要做的,就是尽量把与盟友利益分歧的平衡点拉到自己这一边。今年年初,美国宣布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产品征收25%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关税,随后以在贸易上联手对抗中国等为条件,邀请相关国家申请豁免待遇,豁免的有效期至5月1日。但这一招并未奏效,盟友们大多首鼠两端,贸易大战联盟没有形成,特朗普一生气,无差别地抡开了贸易大棒。
“制欧”、“联欧”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近日美国重启对伊朗的制裁,欧盟明确表示反对,虽然有政治表态的意味,不会有太大的实质性帮助,但也表明欧洲不会轻易屈服。美俄关系也有戏剧性的一幕,“双普会”之后,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向向俄罗斯政府转交了特朗普的信件,称期待加强两国合作。不过美国又突然宣布,因为俄罗斯此前对前特工的“刺杀”事件而追加新制裁。这充分说明:欧洲的反抗已见成效,特朗普“制欧”所遇到的阻力要比“怼俄”、“抗中”大得多;或者欧洲开始部分屈服,美国为避免逼得太紧而暂时放松了绳索。对此,我们应密切关注,未雨绸缪,一旦美国的联盟真正形成,我们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美国的压力了。
三、“联俄抗中”贯穿了关注实力而忽略道义的现实主义战略,其最终目的是要强迫世界回到美国治下的全球均势状态
从表面上看,“联俄抗中”就是一出简单的联弱抗强、合纵连横之计。实际上,这一战略与基辛格主张全球均势的现实主义思想和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高度契合。据美国媒体报道,基辛格曾多次与特朗普会面,自2016年竞选活动以来,两人至少举行了三次商讨“联俄抗中”的会议。尚不得知两人的思想到底勾兑得如何,但两人的治国理念和行为确有相通之处。
当基辛格执掌美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时,对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嗤之以鼻,他感兴趣的是实力和国家利益。
特朗普则更加现实,把国家当公司整,张嘴闭嘴都是一个字:“钱”。刚一就任总统,就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接着是各种“退群”、耍赖,巴黎气候协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核协议、全球移民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等,不管什么性质的组织,几乎退了个遍。
基辛格的成名作是《核武器和外交政策》。在书中,他认为外交必须以武力为后盾,但当时美苏间的大规模报复主义已经过时且十分危险,为此提出了“有限核战争”理论,要求发展打地区范围内“小型战争”的能力。尽管后来有人说他对这个理论有所反省,其实是对“有限核战争”如何结局的忧虑,倒不如看作是对理论上的完善。
特朗普上台后,立即着手实行“有限核战争”理论。不但大幅增加军费,着力扩军备战,还一改裁减核武器的传统做法,对核武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要求美国政府研发新型低当量核武器,对陆海空三类核武器进行全面升级,并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提高核威慑力。近期更是宣布要筹建太空军,要彻底击碎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梦想。
基辛格被称为实践均势理论的大师,他对19世纪统治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操纵和利用敌对势力的怨恨”的能力十分称道,并自称是俾斯麦的学生。他在执行外交安全政策时,从不拘泥于道义和情感,善于利用实力和对抗手段促进谈判。比如,支持秘密轰炸柬埔寨和河内,策划搞垮智利左翼政权等等。
特朗普当上总统后,抛开美国原先引以为傲的普世价值观牌坊,大耍两面手法,一会儿“极限施压”,一会儿期待见面,一会儿要加强合作,一会儿又是制裁对抗。这种张牙舞爪、胡乱作为的治国行为看似毫无章法,实则是要打破现有规则,以美国利益为标准重建世界秩序。
基辛格的理论和作为是要维持对美国有利的均势,特朗普的行为则是要重建美国主导的均势。美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独享安全环境的同时,还能挑动其他地区的争端而不受影响,如此便能实现众家皆弱它独强的好处。均势理论和操作手法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圭臬。过去几十年间,美国一直享受着这种均势的好处,但近年来美国发觉世界变了,在很多方面“美国吃亏了”,其原因就是中国打破了原有均势。去年12月特朗普上台后发布了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宣布中俄两国是改变现状的挑战者。
可以预见,未来美国定会加大对世界秩序的破坏力度,贸易战、军备竞赛、废除各种国际组织和协议等,这些是美国重整世界秩序的手段。对于中俄这样的挑战者,尤其是中国,手段可能会更加激烈,攻势会更加凌厉,政治、经济,包括以前人们不敢想象的军事手段,都有可能派上用场。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彻底投降和一味对抗都不是明智之举。首先要办好自己的事,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推动力;其次应从政治上入手,在积极斗争的基础上,倡导合作共赢、共享共建的发展观和价值理念,促进国际和平与正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挫败美国重建绝对霸权利益体系的企图。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xxhq/bm/2018-08-12/51906.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