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民:恢复高考后,国家是怎样保障知青们考大学的?
作者:孙成民来源:知青问题研究日期:2022-12-11 点击:
1977年下半年,广大知青渴望已久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恢复了。顺应发展潮流,组织知青温课迎考,解决知青参考中的实际问题,成为这一时期知青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记述的仅是四川知青工作顺应恢复高考制度的一些历史片断。
一、组织知青温课迎考的明智举措
这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关于1977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即(1977)112号文件;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的社论,全国上下为之振奋。为贯彻落实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精神,四川省委于11月4日至12日召开招生工作会议,对全省大学中专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
根据国家的计划,1977年四川招收高等学校学生15191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40200人,共计55391人(其中不包括外省来四川招收的中专生人数)。从招生规模来看,这与前几年相差不多,而其作为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来看,这是“文革”后的第一年。
此时,知青上山下乡工作继续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即将展开,本来就处于矛盾漩涡中的知青工作更加复杂与棘手。一方面要鼓励下乡知青参加报考,另一方面又要鼓励他们安心农村,在矛盾中求得平衡,慎重决策“组织知青温课迎考”,则成为破解当时知青工作难题的一项明智举措。
还在1977年11月12日结束的四川省委招生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杜心源就指出:有人反映说,现在下面已经出现了“砍了农场杀了猪,关起门来光读书”的现象。他认为,这种现象即使有,恐怕也是个别的。在拨乱反正中,一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作领导的,要心中有数,做好工作,及时引导,是会得到纠正的。他说,省委对此已有明确的指示:今后,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对知青无论是下乡的还是回乡的,都要统筹安排他们的生产和学习,让他们平时在下面就能够边生产、边学习。这样,那种临考前就脱产去学习或回城复习功课的现象,一定会改变。他强调,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教育考生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考上的要为革命而学习,服从国家的统一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艰苦的地方去;没有考上的,要坚守工作岗位和坚持上山下乡,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尽管四川1977年招生考试从工作部署开始,到发完录取通知书为止,总共才3个月时间,其间要对知青开展有组织地复习功课确有很大难度,但省委的明确表态和要求,对各级党政争取工作主动权,逐步形成组织知青温课迎考的共识,却有较大的推动。这一效果在1978年的招生考试前夕,就开始显露出来。
1977年的招生考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青奋力拼搏的积极性,“摩拳擦掌、备战1978”,成为不少知青的自觉行动。在这种状况下,四川按照国务院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部联合通知精神,以川革发(1978)34号文件发出组织知青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见,要求知青所在的社队,应鼓励符合条件的知青报考高等学校,应本着“劳动、复习两不误”的原则,给他们安排一定时间,组织他们复习功课。
二、解决知青温课迎考的实际问题
1978年3月前后,全省各地纷纷发出组织知青复习考试的通知、文件等,解决本地温课迎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工作措施。
金堂县委办公室在3月10日发出的《情况简报》中说,当前正值高考复习之际,各区、社要教育知青坚持边劳动、边复习。在高考前,可以适当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必要的复习。在时间安排上,要求3至5月边劳动、边学习,每周安排一天集中辅导,每周1至3个晚上大队自学小组活动,共约15天;高考前30天左右,可适当集中精力学习;高考后原则上每月安排两天集中学习。金堂县革委还拨出学习经费9017元,购买高考复习大纲等资料14950册,供参加考试的知青复习之用。
内江县革委在批转县知青办等部门《关于组织知识青年学习的请示报告》中说,在学习形式上,以大队、生产队或知青点、知青农场为单位,组织知青学习小组;举办学校讲座、广播讲座,组织高中教师对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外语5科开展专题讲座;由区中学对报考知青举办补习班,每周集中学习3至4个半天。
达县地区团委、知青办、文教局在《关于组织、辅导知识青年复习文化科学知识的通知》中提出,以公社为单位设立复习点,由县或区统一组织培训辅导教师,上好辅导课并有重点地讲解疑难问题。知青以生产大队或知青场队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可以区为单位,每周集中1至2天组织复习辅导。
绵阳市本着劳动、复习两不误的原则,要求给报考青年安排足够的复习时间。该市知青工作领导小组、市文教局在5月29日发出的《关于组织城乡报考青年搞好大中专复习的联合通知》中说,考虑到前段农忙期间安排复习较少,而大忙即将过去,考期也已经临近,要求全县从6月初起到考试时止,安排2/3的时间组织报考青年复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各地组织知青复习功课、准备应考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成效。省知青办与温江地区知青办组成调查组对郫县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1978年以来,郫县各级加强对知青高考复习的领导,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知青进行高考复习。一是为知青联合举办广播讲座。4月份集中半个月的时间,聘请9名中学教师,每天上午以3个小时,对全县20个公社2300多名拟报考的知青进行高中的政治、语文和史地基本知识的广播教学。二是应届高中毕业班复习时,吸收部分知青参加听课。古城公社组织准备报考的23名知青参加公社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班一道复习,坚持半天到校复习,半天在队劳动。三是动员单位派出辅导力量。如省林业局向对口下放知青的团结公社派出5名技术人员,每周到公社来给业余大学的80名知青进行数理化辅导;成都农机学院为对口下放知青的红光公社在学院内办起了一个高中复习班,组织本公社100多名知青到这里复习功课,学院抽出4名教师辅导数理化。四是有辅导能力的带队干部积极进行辅导。如在古城公社带队的吴少英,除了积极参加讲辅导课外,还深入到知青点进行个别辅导。五是举办知青复习班。战旗公社把准备报考的165名知青组织起来,分高、初中两个班,从公社中学聘请10名教师,每天晚上讲辅导课。不统一上课时,知青所在生产队、农科队仍然给一定的时间,让知青进行自修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保证复习的顺利进行。
此外,一些地方由下乡知青办起的小报也发挥出辅导复习和引导接受挑选的作用。如名山县22个公社中就有21个公社办起了知青战报。高考在即时,红星、茅河、车岭等公社的小报,围绕招生工作发表小评论文章,展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讨论,开辟政治问答、语文小品、数学研究、地理常识等专栏。
三、衔接上山下乡政策的报考规定
1977年11月14日,四川省当年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面向全社会正式公布。对于已下乡的知青报考大学、中专的问题,招生政策是十分明确和敞开大门的,而对涉及上山下乡政策的其他问题,省招生办公室也较为谨慎地作出了答复。
如病残留城知青能否报考的问题,答复意见是:根据规定,报考者必须身体健康。因此,因病残办理留城镇手续的知青不能报考;已病愈应下乡的,在办理了下乡落户手续、户口已转下乡后,可以报考;按政策已转办选留手续的,可以报考。
又如按政策应该下乡而未下乡的知青能否报考的问题,答复意见是:无论应届或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按政策应下乡而未下乡的均不能报考。但在报名截止时间之前,已办理下乡落户手续、户口已转下乡的,即可在当地报考。可不死扣其实际劳动天数。
再如按政策留城的知青和不到下乡年龄的知青报考时需具备什么手续的问题,答复意见是:按政策留城的知青(不包括因病留城和因困难暂缓下乡)报考时,凡持有对其“批留”单位所给予的证明,即可报考;不到下乡年龄的青年报考时,需持有原单位的户籍年龄证明。
随着报考的进程,省招生办还对一些特殊情况作出答复。如国务院规定待转业的解放军干部之子女随父母转业后下乡,现父母未办妥转业手续,其子女未下乡的,可否报考的问题,答复意见为:持有团以上部队机关的证明,情况属实者,可以报考。又如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现为临时工者,可否报考的问题,答复意见为:可以报考。再如成都、重庆、自贡3市下乡的往届高中毕业生,其报考自愿可填多少的问题,答复意见为:除可选报省内、省外各3个大学专业志愿外,还可加报1至2个省属以上中专志愿和本市的1至2个市属中专志愿,共可选报8至10个专业或学校志愿。
从这些涉及上山下乡有关政策的答复意见来看,总的精神是适当放宽相关条件,鼓励知青报考大学、中专,同时对于特殊情况能否报考以及按何种程序审批等问题,则兼顾了与当时上山下乡动员以及选留政策的相互衔接。因为当时在鼓励下乡知青报考大学、中专的同时,仍在继续坚持推进城镇知青上山下乡工作。
1977招生对象广泛,除了符合招生条件的下乡知青外,还包括工人、农民和回乡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等。据四川省教育部门的统计,这一年全省报考大学、中专的人数共达140万以上,其中报考大学的57万人;1978年全省报考大学的考生有49万人,考生人数为“文革”前1965年的10倍。在报考总人数中,全省有多少下乡知青参加了这场“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和中考,至今尚未查到当时这方面的专门统计。
四、知青录取政策的适当倾斜
对下乡知青的复习、报考政策是积极鼓励的,对其录取政策也有适当的倾斜。
1978年,全国共有159所高等院校在四川参加录取新生的工作,其中重点院校71所、非重点院校88所。到10月27日止,全省已按国家计划录取新生20775人,其中重点院校6985人、非重点院校13790人。在已进行的录取工作中,相关政策得到较好的体现。如对26岁以上(包括1966届、1967届高中毕业生)考生在录取中要注意倾斜的政策,执行结果是这类新生占到全省录取人数的25.4%,师范院校录取这类考生的比例有的高达40%;又如对进入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下乡知青要在录取中注意倾斜,全省进入体检线的下乡知青考生中,99%都被录取。
从招生录取的结果看,下乡知青无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里通过两组基础数据作一推算:一是1977年国家计划在四川招收高等、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共55391人,招收高等、中等学校学生的比重为1﹕2.65;1978年全省按国家计划录取高等学校学生20775人,按上一年高等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录取学生的相同比重测算,全省共录取大学、中专学生75829人。也即是说,1977、1978年两年间,全省共录取大学、中专学生为131220人。二是全省1977年通过招生调离农村的知青为12202人,1978年通过招生调离农村的知青为34304人,两年共有知青46506人通过招生调离农村,占同期全省大学、中专招生录取人数的35.4%。也即是说,这两年全省招收的大学、中专新生中,下乡知青占到招生录取总人数的1/3以上。在这里之所以要用1977、1978年两年的录取数据进行测算,就在于1977年的考试在年内而录取在1978年初,两年通过招生调离农村的知青人数又是以当年12月底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的,因此这样的测算就较为接近实际。
报考知青录取的比例较高,不仅可以看到这批知青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于其他类型比较高一些的情况外,还可从另一个侧面得知,下乡知青通过招生离开农村的人数占年底在乡知青总人数的比重,这两年与前两年相比,也有较大提高。1977、1978年两年间,全省通过招生离开农村的知青46506人,占同期年底在乡知青累计总人数815207人的5.7%;而1975年、1976年两年间,全省知青通过招生离开农村的为22747人,仅占这两年年底在乡知青累计总人数1296315人的1.75%。后两年通过招生农村的知青比前两年增加了1.04倍。要知道,此时全省大中专招生规模与前些年招生规模相比,其差别并不大。
1977年恢复大学、中专招生考试制度,为广大下乡知青参与考试、平等竞争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一大批知青靠着扎实的学习功底,带着深厚的实践基础,跨进了高中等学校深造,成为恢复大中专招生考试制度之后的第一批大中专学生。这样的舆论氛围和改革导向,也为进一步解决好知青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作者孙成民,系四川省社科院知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曾于1969年至1978年在四川省开江县红岩公社4大队插队落户;本文注释从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sdjl/zsfz/2022-12-11/79069.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