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国家有机制 必须要上报
“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国家有机制 必须要上报
阚纯裕
央视网消息:她是常年坚守在一线的呼吸科医生,是从抗击非典战斗中走出来的老将,是具有敏锐头脑的守望者,汇聚几种特质的她,是拉响新冠肺炎疫情警报的第一人。
她叫张继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今年54岁。
张继先(图片来源:武汉大学官网)
2003年,在非典疫情防治期间,张继先是武汉市江汉区专家组成员,那时她的工作是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患者,这段经历让她对传染病疫情始终保持高度敏感。
2019年12月26日,张继先在医院接诊了两名患者,是附近小区的一对老夫妻。两人当时的症状很像流感——发烧、咳嗽。为了保险起见,张继先还是让他们拍了肺部CT片。
第二天看到胸片后,张继先觉得有些异常,她让老两口把儿子也叫到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一家三口肺部有相同的表现。后来的事情表明,这就是新冠肺炎毛玻璃结节典型CT。“一般来说,一家人来看病,很少三人同时得一样的病,除非是传染病。”
这一天,医院还来了一个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一样的发烧、咳嗽,一样的肺部表现。
张继先给这些患者做了甲流、乙流、鼻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与流感相关的检查,全部呈阴性。
当天,她就把这个情况向医院作了汇报,医院又上报给江汉区疾控中心。她在呼吸科的病房中隔出了一块区域,将4个病例统一安排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地方,她还要求隔离区内的所有医疗用品均不可与其他病人的混用。
也是从这天起,张继先要求所有呼吸科医护人员戴口罩。随后,她又嘱咐科室人员在网上订购了30套细帆布做的白色工作服,让大家穿在身上。“不管怎么说,我们多穿一层,对自己防护就好一点儿。”张继先说。
张继先(图片来源:中国妇女报)
之后两天,医院门诊又收治了3名患者。7名患者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只是轻重有区别,这个细节引起了张继先的注意。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病症,同样是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患者已经有4名了,这肯定有问题。”张继先立即向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报告,并建议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
之后,医院、疾控中心联动反应,流行病学调查随之启动。
后来,回想起最初的果断上报,张继先说:“国家给我们的执业医师法里面就有上报不明原因传染病的机制,必须要上报。”
12月29日傍晚,6名患者被转到武汉市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1名留下继续接受治疗,并于1月7日病愈出院。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两家三级医院之一。元旦期间,医院的门诊量激增,由原来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
1月17日,医院将住院部一层改造为隔离病区;30日,医院被确定为疫情防控定点医院,新设6个病区,安排160张床位。医院采取三级负责制,张继先作为呼吸内科主任专门负责危重患者,工作量极大。她担心出现患者交叉感染,便和同事们一起给其他呼吸道慢性病住院患者做工作,让他们尽快出院。
直到这时,张继先在2019年底购买的工作服才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医护人员领到了医院配发的医用防护服。
值得庆幸的是,在疫情大面积暴发前,张继先所在的科室做到了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无患者交叉感染。
身在一线,张继先和同事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疫情发生后,张继先便住进了医院旁边的宾馆。她每天要负责上百位病人,查房了解病情,制定诊疗方案,遇到危重病人,还要带领团队通宵达旦抢救。“从12月底到现在,我们几乎都没有休息过。每天从睁眼忙到天黑,已经没有什么时间概念了,下班倒头就睡。”张继先说。
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这样的日子,张继先已经熬了一个月。她对团队说,以前大家是“白衣天使”,现在是“白衣战士”。病房就是战场,必须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2月6日,张继先和同事一起送走了18名患者。他们在1月11日左右入院,病情都是中到重症,经过治疗,病愈出院。这给了张继先信心:“这个病我们肯定是能够治好的!”(文/阚纯裕)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sdjl/zsfz/2020-02-14/61322.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