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方红食品厂易勤:生动诠释扶危济困
新闻联播头条聚焦武汉犟妈易勤 生动诠释扶危济困
来源: 长江日报
昨晚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易勤的故事 视频截图
长江日报消息(记者罗京)5日晚7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发了《走基层·蹲点日记》之《小厂有大爱 非常母子情》的报道,聚焦“武汉犟妈”易勤和她的12个智障“孩子”。
诠释“扶危济困”的犟妈易勤,感动着武汉这座城市。8年来,在位于江汉区兴业路的东方红食品厂,易勤坚持聘用智障员工,既当老板,又当“妈妈”,和12名智商与三五岁幼儿差不多的员工不离不弃,为此付出了诸多牺牲。
智障员工是社会弱势群体。在日常管理中,易勤对他们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在生产酸梅膏和奶糕等传统食品的东方红食品厂,为了保护12个“孩子”的自尊心,易勤立下了众多规矩,包括语言禁忌;因为要反复提醒,她不得不常年使用扩音器逐个提示,每天说话量超过常人的10倍。
虽然工厂经营有困难,但是念着这群智障员工,易勤始终坚守,不愿放弃,并因此被称为“犟妈”。由于她的坚守,这群智障孩子找到了归属感,他们的家人也感受到了特别的温暖。在央视播出的画面中,孩子们谈起犟妈,都泪眼婆娑。
犟妈易勤经媒体报道后,温暖和感动了武汉。省市领导相继作出批示或登门探望,社会各界也给予支持。同时,“武汉犟妈”也走向全国,易勤成为家喻户晓的扶危济困模范。
易勤的故事,也引来央视关注。报道中称,为了解易勤和她的东方红食品厂点心生产背后的良心与善心,该台记者历时3个月“蹲守”在食品厂。报道认为,犟妈和她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扶危济困。
[视频]走基层·蹲点日记:小厂有大爱 非常母子情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的【走基层·蹲点日记】继续为您讲述《小厂有大爱 非常母子情》。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家风正才能国风正。武汉东方红食品厂经理易勤对12个智障员工不离不弃,对产品质量一丝不苟,这种扶危济困的慈善之心,这种正道直行的责任感,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的熏陶。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东西,让她有强大的内心力量来严于律己、善待弱者、回报社会。
每天清晨五点,易勤就开始在厂房里忙活了,为了赶订单,她要在工人们上班前,把一天用的原配料准备好。夜里,易勤还要把做坏的废品一一返工。年轻时,易勤爱漂亮、能歌善舞,这些年改变的不只是容颜,长期劳作她患上严重的腰椎和颈椎病,左脚小指出现增生,为了减轻磨脚的疼痛,每双新鞋易勤都会剪开一个窟窿。
其实易勤本可以不这样操劳,易勤的父亲1938年参加革命,70年代,副厂长在别人眼里可是个不小的领导,可易勤从没看过父亲占公家的便宜,就连自己想把厂里生产剩下的边角余料——几块碎木头拿回家烧火也会被父亲狠狠批一顿,而父亲却会在分红糖的时候给厂里的孕妇多批几斤。
不占便宜、多为别人着想,这是父亲对易勤的言传身教。
讲良心、不放弃,严谨的家风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易勤,她总想着自己再坚持下,就会有转机,最让她难忘的是2012年的最后一天,一家三口为了赶订单,一直饿着肚子干到凌晨三点,看到丈夫和女儿快睡着了,易勤给他们唱起了歌。
易勤的女儿刘欣大学毕业后,就被易勤拉进了厂里,刘欣爱好时尚,但每天穿着工作服早起晚睡,没有周末,更没拿过一分钱工资。
虽然丈夫和女儿全力支持易勤,但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企业已经连续8年共亏损了80多万。这些年,因为智障员工们工作效率低,东方红食品厂年销售额90万左右,原料成本、房租水电等各项开支也在90万左右,而智障员工月工资加上社保每人2000元,这项支出每年要20多万,按福利企业的退税政策,厂里每年能拿回9万多的退税,这么算下来,每年要填补10万左右的缺口。
2005年,易勤卖掉30平米的老房,换了6万补贴厂里。2007年,夫妻俩又把第二套房子抵押了20万。没了房子,一家人住进厂房一个9.8平方米的小屋里。
当然,易勤夫妇也有打算,那就是上两条机械化生产线提高效率,产量上去了,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可最大的问题是,需要2000平米的厂房,300万的生产设备,钱从哪来?不过倔强的易勤依然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生活总会充满希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sdjl/gr/2014-01-07/24495.html-江南app网址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