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工作者切勿沦为“知识愤青”
社科工作者切勿沦为“知识愤青”
冯 钺
近期有人发文认为,“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生产能力明显不足,既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解释能力,更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理论指导能力”。对这一观点,不少人都有类似的感触。
社会科学从广义来讲是研究人类社会总体现象的各相关学科的总称,包括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民族学等诸多学科。近代以来,西方的思想、范式、技术大量涌入中国,在带来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导致了不少教条的产生,社会科学受这方面的影响尤深。后来在学科规范化的过程中,教条化、八股化倾向仍然在不同程度存在。
无论是教条化,还是八股化,都是脱离实际的反映,用俗语来说就是不接地气。不接地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接国情的地气,缺少对中国历史、基层等实际情况的了解;二是不接国际的地气,严重缺少对世界重要国家的历史、传统、现实的了解。目前,能同时具有丰富国内外经验和学识人少之又少。
有人撰文指出,我们往往习惯于将大政策套小政策、用理论论证理论,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依然严重。党八股没有消失,洋八股又成了新范式,一些所谓“高学历”专家、“专家型”领导干部,张口就是西方理论,闭口就是西方模型,满脑子“西化思维”,凡事喜欢找西方标准和理论依据,严重脱离国情。
事实已反复证明,只有深入实践,才能出真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老前辈费孝通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费孝通早在二十多岁时就开始深入到乡村、边远地区调研,在广阔天地中摸爬滚打,才成就了一代大家。他通过对当时情况的回顾,指出了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要自己深入到社会里做调查;二是调查不能浮于表面,有些老师搞了调查,但只是枯燥的数字,缺少实际意义。这里第二个问题更重要,看似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调查研究,但究竟是走过场,还是蜻蜓点水,能不能真正搞清数字、现象背后的关联、本质,仍是一个我们尚未解决的问题。有些调查研究还未开始,就已有了一个西式的“帽子”,带着西式的理论框架到中国的现场为自己找注解。
社会始终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紧密相关,在今天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社会中又出现了“知识愤青”现象。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任何时候都有这样的情况。但现在“知识愤青”的问题似乎比较普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技术的流行,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观点,而不管这种观点是否经过了调查研究,是否全面客观。其实,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看不惯、有情绪,是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储备的增加、阅历的丰富,一些原来比较激愤的观点是有可能转变的。
观察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不仅中国如此,国外也是如此,美国著名学者欧威廉认为,优秀的教授在实践中做学问,普通的教授在书本中做学问。这强调的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道理。
总的看,我国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称。
世界正处于变革时期,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着更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准确把握、认识、预测将要出现的问题,既要求我们从历史中挖掘经验,更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到实践中去发现并总结出贴近客观的结论。只有这样,社会科学研究才能逐渐发展和提高,适应我国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8-10-24/53159.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