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政治

打印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十九大报告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十九大报告

崔唯航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理应参与到对报告的深入研究和宣传中。本期专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十九大报告”为主题,约请三位学者分别从“发展观”角度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内涵、从“时代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哲学意义、从“幸福观”角度分析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哲学意蕴。

崔唯航: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判断具有十分丰富的哲学内涵。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为敏锐、最为准确、最为根本地把握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社会实践的本质。从唯物史观高度准确把握、深刻理解这一重大判断的哲学意义,是哲学工作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唯物史观确立了把握时代问题的根本路径。唯物史观具有十分鲜明的自觉意识。它总是对自己的前提、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道路不时进行分析、判断和考量,以校正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道路。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道路决定命运。对于时代的把握,同样面临一个道路选择问题。对此,唯物史观的回答是明确的,那就是必须牢牢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道路。马克思曾经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就意味着,我们对时代的把握,不能从它对自己的意识出发,不能单纯满足于概念演绎的严密和体系构造的完备,而必须从这个时代的现实实践出发,“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把握时代。这就是在时代观问题上的唯物主义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就是这条道路上的最新成果。它不是任何主观愿望的产物,也不是任何理论推演的结果,而是基于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准确判断,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基本国情的深刻分析,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深刻洞察。

唯物史观确立了把握时代问题的根本标准。要准确把握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基础问题是划分时代的原则和标准问题。标准不同,时代划分也不同。在唯物史观看来,对时代问题的把握必须立足于大的宏观视野,既要有世界眼光,又要有历史眼光;必须立足于高度的理论洞察力和穿透力,既要超越历史细节的纠缠,又要超越单纯反映某种局部发展和变化的束缚;必须立足于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层面,既要超越单纯生产力标准,又要超越单纯思想观念标准。基于这三个必须,可以知道,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时代观乃是一种宏观的时代观。依此看来,尽管划分时代的标准可以有多个,这诸多标准在特定范围内和特定程度上也具有其合理性,但从宏观来看,最为根本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产方式,即必须立足于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把握我们的时代。就像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当前,从全世界范围内看,资本主义仍然占据相对优势地位,这一总的判断,并没有变。与此同时,必须看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开辟了唯物史观的新境界。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者观察和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在唯物史观视域中,时代的发展存在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孕育着质变的条件,质变又意味着新的量变的开始,这是一个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从世界历史的进程来看,经历了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不同发展阶段。列宁曾经指出:“只有首先分析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前面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这里谈的是大的历史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而且总会有个别的、局部的、有时前进、有时后退的运动”,正是基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列宁把资本主义时代划分为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的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大大推进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把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拓展。从中国百年来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时代的变迁同样经历了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经过不懈努力和不屈斗争,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是基于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准确把握,基于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准确把握,特别是基于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角度,作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大大推进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把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新境界,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读懂读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自觉参与到这一伟大征程中去,是当代中国哲学工作者应当站立的时代高度,也是新时代赋予哲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作者:崔唯航,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吴向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但是关于发展以什么为中心,什么样的发展是好的发展,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形成不同的发展观。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们共享,它是唯物史观的鲜明表达,是中国实践的理论总结,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哲学内涵。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为了人民,这是由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所决定的。发展目的是发展观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如毛泽东所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目的与主体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怎么理解历史主体,就会怎么确认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规律就是人民活动的规律。这里的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不仅是认识主体、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承认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也就是承认人民是目的本身,一切要为了人民;承认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的活动,也就是承认社会历史规律就是人民利益的实现规律,一切要谋求人民利益的实现。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为了人民的价值立场和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是统一的。

发展为了人民,意味着发展的目的从物到人的转变。虽然自文艺复兴以来,近代哲学家用人取代上帝,成为主体,强调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价值,特别是康德用日耳曼人特有的思辨提出“人是目的”。但在资本主义实际发展过程中,资本的普遍的物化逻辑取代人本立场占据着统治地位,导致物化的社会关系和人的异化,资本生产的目的是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工人是人格化的劳动力商品,人的独立性建立在物的依赖性的基础上。与此同时,旧的发展观,将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并在我们实践中的某一阶段曾经占据着重要地位。发展为了人民,不仅破除了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而且有着强烈现实的针对性。它不是简单地回到人是目的,如果说康德“人是目的”针对的是神学世界观,我们强调人民是目的,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的物化逻辑和旧发展观中的GDP崇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发展为了人民强调以人为目的,但是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不是资本主义语境中的原子式的、抽象的个人,那种孤立的猎人和渔夫,那种18世纪缺乏想象力的虚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人民。人民既是一个整体,又由不同的社会群体构成,同时包含着具体的个体,“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人民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存在具体利益的差别和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某一特定时期,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只能是少数人先富裕起来。但是,发展并不仅仅是为了这些少数先富裕起来的人,而是为了绝大多数人、全体人民,为了人民的不同社会群体,为了每一个具体的人。

发展为了人民,根本上讲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所谓美好生活,无疑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价值概念。美好生活首先意味着内容完整性。它不仅包括好的物质生活,还包括好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好的生态环境,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其次,美好生活意味着内涵的开放性。人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而这些需要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美好生活的需要无论在量还是质上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趋势,表现为在实践中无限开放的状态,它的规律就是进步,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昨天的理想,也是明天发展的起点。最后,美好生活还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如同亚里士多德将美好的生活理解为幸福即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将幸福理解为人使自己天赋的各种潜能和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马克思则根本上将美好生活理解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即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性的全面生成和丰富,人由此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最大的自由,并从这种自由中获得最大幸福。

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因此也是推动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任何时代的历史活动都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发展依靠人民的实践。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也是色彩斑斓的。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并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民的实践活动之中。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发展。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活动也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正是实践的本质内容和内在矛盾运动使人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使人的发展不仅得以可能,而且成为具体的现实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肯定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因此,无论社会发展还是人的发展,其根本动力正是人民广泛而生动的实践。

发展依靠人民的创新精神。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人类社会,这一过程就是推陈出新、破旧立新的创新过程。发展本身就意味着创新,也需要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的活动首先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则深深根植于人民活泼的生活实践之中。

发展依靠人民的创造力。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特别是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使得各民族国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更加深入,当代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发展不仅需要创新意识,而且需要创造力。生气勃勃的创造力同样深深蕴涵在人民之中,蕴涵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之中。人民实践的本质就是创造。人民的思想情感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但也是最生动最具体的,人民的知识经验是最丰富最实际的,人民的创造力也是最持久最伟大的。纵观历史,无论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思想文化的进步,都是人民创造性活动的结果。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每一个个体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并不断提高成果分享的公平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正义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正义的基本含义是“给每个人以其应得”。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发展依靠人民、由人民共建,也就决定了发展成果应该由人民共享。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全民共享与全面共享的统一。如前所述,人民是一个整体,又由不同的社会群体构成,同时包含着具体的个体。人民共享也即全民共享,即人人享有,各得其应得,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发展成果,并不只是表现为单一或者某个方面、某个领域,而是全面的,共享发展成果也即全面共享,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差异共享与同质共享的统一。共享发展成果并不是绝对均等化共享,而是差异性共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享,是以劳动为尺度按劳分配基础上的共享,由于人们之间差别的绝对存在,这种共享必然是有多有少,有先有后的共享,是反对平均主义的共享。平均主义割裂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创造统一关系,是一种实质上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共享发展成果又反对差异的无限扩大,强调要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即每个人都能充分实现自己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充分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活动、能力、社会关系以及个性等诸方面全面、和谐、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而实现同质性共享。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分配正义与制度正义的统一。无论是全民共享还是全面共享,差异共享还是同质共享,它所表达的价值分配,实际体现的是一种分配正义。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同时制度也是正义的根本保障。分配正义正是通过制度来实施的。无疑,它首先依赖于我们建立正义的分配制度。然而,分配正义又不仅仅取决于分配制度性质,而是依赖于社会的基本制度。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分配正义,首先要建立合理的成果分配机制,协调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的关系,实现秩序和动力的平衡。其次更需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实现共享发展中的根本保障作用;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权益。同时,还要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制度安排,基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要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者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为了人民,揭示了发展的出发点;依靠人民,揭示了发展的动力;成果由人民共享,揭示了发展的归属。发展为了人民,使得发展依靠人民有了充分理由;发展依靠人民,也就决定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则进一步落实了发展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立场,表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义观,并作为一个主线,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部分。

(作者:吴向东,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李双套:“为人民谋幸福”的哲学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它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在新时代,“为人民谋幸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群众史观的新认识。

从本质来看,“谋幸福”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坚持,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幸福”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既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命运的根本力量,那么自然应该“为人民谋幸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为人民谋幸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相继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以人为本”等理念。这些理念是不同历史时期“为人民谋幸福”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为人民谋幸福”。马克思曾经说过,“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背离这一点,做不到“为人民谋幸福”,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所以,十九大报告指出“为人民谋幸福”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要继续为实现这一初心和使命不懈奋斗。

从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构成“谋幸福”的主体,回答了谁“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回顾过去,“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展望未来,“为人民谋幸福”既是践行我们党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我们党事业进步的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当然,这一初心和使命的完成离不开作为主体的人民自身。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深刻回答了共产党人“依靠谁、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人民的幸福是共产党带领大多数人一起谋来的,是党群合力的结果。

从对象来看,中国人民是“谋幸福”的对象,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为谁谋幸福。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那么如何理解“人民”这个概念呢?“人民”这个概念既是集体概念,也是个体概念,是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他强调“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他把与个体相对立、相排斥的集体称之为“虚假共同体”。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在这个联合体中,个体是独立的、自由的、全面的,个体的尊严和价值是得到尊重和维护的,这就是马克思对人民的理解。“为人民谋幸福”要坚持将人民的集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既要以全体人民这个集体为中心,也要以全体人民中的每一个个体为中心。要把“为人民谋幸福”落实到对每一个个体合理、合法、正当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上。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在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从方向来看,“美好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谋幸福”的价值追求,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什么。“为人民谋幸福”首先表现为为人民谋“美好生活需要”。抽象地谈论“为人民谋幸福”,很容易把这一马克思主义立场、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虚无化。事实上,“为人民谋幸福”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这种具体体现在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谋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从为人民谋“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为人民谋“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人民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包括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把“为人民谋幸福”具体化为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保护人民的经济利益、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社会福利,建设优美的生活环境。“为人民谋幸福”也体现为对共产主义终极目标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因此,“为人民谋幸福”自然应该落实为不断推动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一观点,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方向。

从规律来看,发展原则和渐进原则是“谋幸福”应该遵循的原则,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为人民谋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所以,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之所以强调继续推动发展,是因为人民幸福的基础是发展,物质的丰裕不一定会带来公平、正义,但发展不足、物质匮乏往往伴随着矛盾、冲突和不平等。人民幸福是现实的幸福,马克思就说“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规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规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而到现在为止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是有限的生产力。”所以,要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作为人民幸福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幻想脱离实际的幸福。十九大报告就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人民幸福没有止境,“为人民谋幸福”也没有止境。

(作者:李双套,系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8-01-16/48288.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1-16 关键字:政治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