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引新时代融合网络强国
习近平指引新时代融合网络强国
——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
牟承晋
一、“互联网+”提法悄然淡化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集中表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注我国网络空间战略和策略调整变化的网络信息业界人士发现,过去几年高频率充斥视听的“互联网+”的提法,在3万2千多字的报告中竟然没有出现!更无一处将因特网(Internet)称为“中国互联网”之说。
回头看来,国务院2016年12月15日公开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互联网”用词高达159处,其中“互联网+”提法20处。不到一年,变化如此之大,不能不令人思忖再三,仔细斟酌。
十九大之前不绝于耳的“互联网”、“互联网+”,总是围着因特网转,总是将“1994年全功能接入”美国因特网延伸的中国网域说成是“中国互联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立足于因特网(Internet)规划“互联网”战略的意图很明显。《规划》认为,“互联网普及速度放缓”,要求“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升级,加快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要求“积极参加互联网名称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指的是依照美国法律组建设立的民间组织ICANN)、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指的是受美国加州法律保护的民间组织IETF)等国际互联网技术和管理机构的活动”;要求“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大规模部署和商用”,“互联网全面演进升级至IPv6”等等。《规划》研判认为,中国迈向“网络强国”,应“成长为全球互联网引领者”。
2016年12月27日,习近平为组长的中央网信领导小组批准国信办发布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用词192处(含“网络空间”用词63处、“网络安全”用词44处),“互联网”用词19处,强调主权16处。明白地将“互联网”归属于网络空间组成的一部分,明白地指出:“伴随信息革命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通信网、计算机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数字设备及其承载的应用、服务和数据等组成的网络空间,正在全面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既是重大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我国网络空间战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内涵、外延和思想、路线。
二、“互联网”的过去时与未来式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4处提到了“互联网”。
1、习近平在报告开篇第一部分“过去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并没有对“互联网”、“互联网+”、“中国互联网”进行总结性论述,仅在“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小节表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显然,这里的“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指的是“思想文化建设”范畴,是针对网络空间组成部分的“互联网”承载的信息内容提出的,确认从思想文化建设的层面来看,目前活跃于我国网络空间的互联网转播、存储、交流、整合信息依法受到控制、约束和治理,并不断完善。
至于思想文化建设以外的领域,过去五年互联网(1994年全功能接入的美国因特网延伸的中国网域)建设管理运用得如何,特别是“十三五”第一年(2017年)执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对于互联网升级的部署,推进、贯彻得如何?报告没有述及,不便妄议。2017年5月以来不断受到美国网络武器攻击的我国网络信息业界心知肚明,2014年即停止IPv6过渡计划的美国国防部更是心知肚明。
2017年9月4日的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领导人厦门宣言做了最好的诠释:“我们鼓励探讨建立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机构。”“我们倡导在基础设施安全、数据保护、互联网空间领域制定国际通行的规则,共建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
习近平在报告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小节中,更加简洁、明了地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与过去五年的表述贯通起来,“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的目的和任务更加一目了然。归根结底,是“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国家利用“互联网”为工具和手段,悖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路线,造谣生事,扰乱人心,传播、存储、收集、组织、推动不利于我国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言论与活动,自觉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习近平在报告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小节中要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段话中的“互联网”,明确定位是一种技术手段,是必须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工具,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范畴和任务。
这段话与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中的一段话十分相似:“我们将加强金砖国家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数据分析、纳米技术、人工智能、5G及其创新应用等信息通信技术的联合研发和创新,提升五国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水平。”
习近平在报告最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部分的“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小节中,号召并告诫全党同志:“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这里更加明确无误地表述,互联网是“增强改革创新”、“保持锐意进取”、“结合实际创造性工作”的技术和手段,并非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将1994年全功能接入美国因特网延伸的中国网域作为“中国互联网”的战略目标,规划、部署、推进、演进、升级“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不符合十九大报告对“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认识、定位、结论和阐述。
“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一语中的,阐明了“互联网”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的未来式。
三、新时代网络强国的关键是融合
进入继往开来的新时代,网络信息业界必须充分重视“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十九大报告的9处“网络”提法发人深省。习近平在第五部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小节中,提出“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小节中,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小节中,又提出“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这几处反复提出和强调的“网络”,显然是泛在的网络概念。4项技术创新与7项强国使命息息相关,其中网络强国具有纽带作用,是实现强国目标的必要前提、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保障,也是深度融合实体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最佳切入点和融合点。
关键在于“深度融合”。泛在网络的深度融合,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的深度融合,都涉及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实体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深度融合。融合就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就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合就是“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融合就是“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融合就是应用,就是创新,就是挑战,就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策源动力。
我国建设、发展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主权网络,技术上应能够兼容采用IPv4、IPv6技术的因特网(Internet),兼容1994年全功能接入美国因特网的中国网域,兼容、适应、融合新时代网络强国进程中创新推动的各方面的泛在网络。尤其是IPv6不兼容IPv4构成的更新周期漫长(已经20年,还不知需要多少年)、换代成本巨大(美国国防部总监察长办公室要求停止IPv6过渡计划的主要缘由之一)、安全弊端层出不穷(先天设计的严重缺陷所导致)等,其已经充分暴露的失败真相和教训,我们必须警醒、引以为戒了!
“深度融合”富有深意,意义重大,意义深远。习近平为我国网络信息业界指明了新时代融合网络强国的方法、途径、任务和目标,展现了新时代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于实践,网络强国,是我们共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神圣历史使命。
(2017年10月25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7-10-26/46898.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