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政治

打印

程恩富: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与现实

u=3273582047,3058122580&fm=21&gp=0

  程恩富 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

  今天的主题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与现实》,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界定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三个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去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曾经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主题进行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有重要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间,就提到了今天要重点分析的社会基本矛盾。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号召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那么我们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理论。政治经济学就是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所以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那么这两年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不能丢,那么科学社会主义也是包含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所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我们是必须要掌握的,这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掌握改革的一个客观规律。

  先讲第一个大问题,社会基本矛盾概念的界定,第一个概念就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力呢?一般来说,是指劳动者运用和改进生产资料生产或提供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当然这个概念也有其他表述,但是基调在学界是一致的,那么生产力有哪些要素构成?这个在理论界也有讨论,特别是在80年代90年代上半期经过充分讨论以后多数人认为生产力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里面首先就是包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的三个实体性要素,第一个实体性要素就是指劳动力或者劳动者,第二个实体性要素就是劳动工具,第三就是劳动资料,劳动资料里面又分为劳动对象,和劳动的一些辅助的条件,比如说容器啊,比如说道路啊这些东西。所以这是三个实体性要素,所谓实体性就是看的见摸得着的。但是我们又知道邓小平也最早就讲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也有这样的一个含义,那么科技它的地位是怎么样呢?我认为科技是一种渗透性要素,渗透在这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比如说劳动者他一定是掌握着程度不同的科学技术,劳动工具劳动资料里面也包含着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科技含量。所以它是一个渗透性的要素。那么还有一个就是管理,管理它是一个协调性的要素,是一个组织性的要素,那么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教育培训,我们简称教培,教育培训它是密切的和科技和管理和劳动者的素质等等密切相关,所以也有这个三大非实体性要素发生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我们说生产力它是等于括号劳动力加劳动工具,再加劳动资料,括号再乘以科技、乘以管理,还可以乘以教育培训。那么所以过去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都出了不少生产力经济学的教材和著作,这里面也有不同程度的阐述,那么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生产力是有三个力构成的,或者说有四个力构成的,这就是劳动力、自然力、科技力、管理力来构成。所以这些不同的说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生产力的内涵,它很丰富的内容。

  第二个概念就是生产关系,它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集成的一定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四大领域或者叫社会生产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之中。那么其中所有制或者说产权关系,产权制度是基础,所有制和产权关系都是表明人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领域里面都是起着基础性的一个作用,那么生产关系经典作家都有不同的论述,不同论述的特点不同,刚才这些就是把他们综合起来,来下的一个多数人所同意的一个定义。

  第三个概念就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按照斯大林的说法就是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的统一体就是生产方式。在马克思资本论或者在其他著作中,马克思用生产方式的含义有七八种主要用法,其中有的就单指生产力有的单指生产关系,有的是指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一个概念,就是有部分生产力的内容,也有部分生产关系的内容,过去苏联人也有在斯大林去世以后,一部分苏联经济学家就是这样讲的,中共老领导张闻天60年代有一篇文章也是这样认为的。改革以后也有少数经济学家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如果把生产方式只理解是为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一个概念,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似乎对说明很多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还是采用了过去的主流说法就是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个总和,因为这样的说法是最亲切,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说明问题,比如说生产力它谈的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谈的就是人与人在生产中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这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个综合体就是生产方式,当然我们这里讲的生产力马克思讲的生产力主要是指物质生产力,因为马克思以前,马克思同时代的经济学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当时文化或者精神生产力或者服务型的生产力当时占的比重很小,所以在他们的研究著作中较少的提到,主要就是研究物质生产,但是在今天在最近的几十年内,特别二战以后我们知道精神生产文化生产和一般的非物质性的服务性生产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要占到30%甚至于更多,人类发展的趋势也要占的更多,这样所以我们在谈生产力的时候,也应该包括文化的精神的服务的生产,所以在我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改变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社会生产,具体的要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还有包括一些服务性的生产。

  那么生产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和生产力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呢?一般说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反作用,那么决定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当然这个生产力是指大的方面,那么生产力里面工具,生产工具劳动工具又是起标志性的作用,比如说在经典作家那从现实来看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的标志是石器,奴隶社会它的标志是青铜器,封建社会是铁器,从世界范围来看,特别是从第一产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来看是蒸汽,十月革命前后,当时又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电气,所以当时列宁就是讲共产主义社会它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广义的,是等于全国电气化加苏维埃政权,当然如果再加还可以加管理方面,比如说泰勒斯、托拉斯,所以当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时候正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它的标志性的之一就是电气,所以当时列宁非常强调全国电气化。从当今世界,最近几十年来看如果作为标志性的工具技术应当说是信息技术,电脑、网络等等这些信息技术,当然我们知道生产力它决定生产关系它是从大的方面来看,那么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生产关系的建立是适合生产力的那么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越是适合,那么促进度越是大,那么如果不适合或者不适合的一面比较大,那么它就会阻止甚至于使生产力有所倒退。

  所以这就是作用与反作用,毛泽东也提到这个反作用有时候也可以表现为决定性作用,那么这个决定性作用是什么呢?我的理解它是决定性的反作用,还是反作用,它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个决定是不一样的,这个决定是太深的,决定它生出一个、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这样一个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是这个物和另外一个东西,两个东西它决定它的产生,产生什么样。决定性的反作用只是指当不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大发展的时候,那么这时候改变生产关系就起着决定性的反作用,所以他这个决定性还是反作用的决定性,也就是促进它,或者是阻止它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一个理论的一个难点,我们是这样来理解就比较准确。

  马克思的著作曾经提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个生产方式,一个就是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那么它的特点就是石器是生产力的标志,加上原始集体制我在这里是讲,当然很多书是原始共产主义这样也可以说,但是更加准确地说,应该是原始集体制,就集体所有制,因为它是一个一个早期它也是一个原始人群,比如说大约有150个人构成的,以后发展成母系社会或者父系社会那么他也是有几十个人,有时候更多,有一二百个人,或者更大一点,那么它这个实际上是,它对内是什么?公有,但是它对外它还是属于集体所有的范畴,所以我在这里创新性的使用一个概念,这个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叫原始集体制度,在产权关系,在分配方式是采取这个办法。

  奴隶社会我们知道在中国是青铜器加奴隶制,就是有奴隶主有奴隶制当然中国有没有标准的奴隶社会这个学术界还可以讨论,但是在人类社会中曾经是出现过,而且在不少国家都出现过,但是在某些国家是不是绝对的占主导地位,这个问题可以讨论,但并不妨碍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有五种类型的这个基本的一个理论,就你每个国家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但是整个世界来说,它是有的,而且在不少国家也是或多或少存在的,第三个社会生产方式,就是封建生产方式,在中国就是铁器加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具体又可以分成地主经济制度和领主制度,像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像西藏它是领主制。领主制是比地主经济更为低级的一种生产方式,它就是带有奴隶制的若干性质,但是西藏所以叫农奴制它并不叫奴隶制,所以是农奴制也就是领主制,农奴它是从生产者劳动者这个角度下定义,是农奴,不是奴隶但也不是一般的农民,那么从领主经济,地主经济都是从剥削者这个角度来概括的,领主他对农奴的压迫和经济剥削甚至于是反人道的,反人性的一种做法就更加严重,那么第四种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的早期的出现性的一开始它这个标志,产生的标志是蒸汽加上资本家所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实际上就是资本家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识到未来社会这个未来社会可以说在马克思的著作里面是共产主义社会,那么这个共产主义用我们中国今天的话来讲,它是广义的共产主义,他这个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马列的共产主义他里面实际上分成第一阶段也就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我们今天讲的共产主义是在马列的著作里面广义的共产主义里面的高级阶段,所以语境不完全一致,划分的办法不完全一致,但是基调基本一致。那么当然也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那么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探讨,我个人的想法,就是如果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它存在的年份将来很长,比如说有好几百年,那么说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形态,可能会被将来的实践所证明,如果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时间不长,就进入了全球共产主义,那么这个社会主义可能说它是独立形态,就比较不是最佳方案,不是最佳的理论处理办法,所以两种理论都可以并存,将来再由实践去下结论。

  十月革命以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出现的时候,正好是电气,所以电气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标志性的生产力生产工具的一个标志,那么它是加什么呢?加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比如说公有制、按劳分配,那么可以加计划经济,也可以加市场经济,这就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那么至于共产主义我们知道它会用当时出现的标志性的生产工具,生产力来衡量,然后加上共产主义生产关系,那么我们国家马工程的教材仍然采用了马列的说法,就是全社会的都是全民所有制,一个社会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第二都是按需分配,第三就是加完全的计划经济,就生产方式仍然是这样,但是这个是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行。

  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就是生产方式,那么讲到这里,当然我个人研究有一个新的说法,就是因为在马列的著作里面生产力生产关系它有广义狭义有很多用法,包括生产方式经典作家之间,以及每个经典作家的用法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个人的研究是主张将来我们可以进一步规范把经典作家的各种不同的说法协调起来,用一个什么?经济链与经济关系统一为经济方式,其中经济链是包括生产力、交换力、分配力、消费力这四力那么经济关系也包括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这样两大系统,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统一体就是经济大系统或者叫做经济方式这个大系统,我曾经写过文章也写过书但是这个要慢慢由经济学界或者哲学界等一起来参与讨论,是不是这样更便于其他人来学习掌握也便于不必要的一些争论。

  第四个概念就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也有经典作家的依据,过去中国和苏联教科书也是这么写的,那么当然也有一种意见叫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那么也可以从经典作者那些找到某些依据,但是不管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经济基础,它都是指一个社会的基本性初始性的活动的关系是相对于上层建筑这个概念来说的,这条是大家都共同确认的,就它的内涵包不包括生产力这个是有争议的,经典作家也有这样的说法那样的说法,但是不妨碍我们从大的方面来理解它,那么第五个概念就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及其实施,以及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指各种思想、理论、观点、学说等等,那么各种政治法律制度它往往有实施向它配套,比如我们是人大制度,我们有人民代表大会,我们公检法制度,法律制度有公检法等一些法律制度来实施,那么它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个比喻,这个比喻就是经济基础,所以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是由三层楼,第一层楼是生产力,主要是指物质生产力、第二层楼它是指生产关系,或者说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经济基础,第三层楼就是上层建筑,所以经济基础是相对上层建筑来说,上层建筑也是相对经济基础来说的,那么生产力它是最基本的,所以这样我们就可以引申出第六个概念,叫社会形态,指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总体的特色和状态,总体反映出来的特色、格局、状态,所以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统一体,那么这是它的一般的定义,尽管大家表述不同,但是基本的内涵是这样,那么如果我们再继续深入一些分析,有新意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把社会形态分为技术形态、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等等也可以这样来划分的,这是具体的一个划分,所以社会形态刚才按照经济基础的概念,狭义的经济基础那就是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加上层建筑,如果是广义的经济基础的概念,那我们就说社会形态是生产力加经济基础加上层建筑三个东西,就看你经济基础是做狭义还是广义的理解。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对矛盾,那么这对矛盾,它的关系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个矛盾运动的状况是一样的,简单来说也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比如说列宁就讲过,经济决定政治,我们也可以说经济也决定文化,有什么样的经济状况那么文化状态,但是它决定什么,它是决定它的某些大的方面,一个总体格局,并不是说具体的都是由它决定,因为上层建筑它本身有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它也有相对独立性,所以我们说它决定的时候,并不是说一切都由它决定的,是说它的一个总体的一个状态,一个特色,一个特征,是它来决定的。所以经济基础它决定上层建筑,那么上层建筑也有反作用,这个反作用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一样的,就是说如果当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的、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那么这样的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就有保护作用,促进作用,如果上层建设比如说我们的某些错误思想,某些错误的学说,那么它如果是在社会占主导地位,那么它就会破坏经济基础,破坏生产力,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党中央多次发文件批评的新自由主义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适价值观,西方宪政观、西方新闻观这些错误思潮它在西方社会就会破坏生产力破坏生产关系的良性的发展,所以经济危机啊,占领华尔街运动啊财政危机,包括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等等这些思想理论就会阻碍和遏制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它只能保护落后的经济基础,落后的生产关系会妨碍先进生产关系出现,朝着先进的方向来前进。

  所以社会形态跟生产方式是一样的,也是由人类历史上将来会,历史上出现过的,将来还会出现的,那么加起来,有五种或者说六种社会形态,那就是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那么第五种就是社会主义,或者再加一种共产主义社会形态,这个我刚才解释过了,是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区别开来,作为两种社会形态,还是作为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两大历史时期,两大历史阶段,这个以后还可以讨论,还可以实践来下定论。

  下面讲第二个大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从历史上看,以蒸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开始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它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间前前后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第一次产业革命结束,英国在1824年左右就爆发了一次全国性的经济危机,在这以前有两次觉悟性的经济危机,这不算,在20年代它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经济危机,这个就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和生产力发生了冲突了,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结束以后已经暴露出它有不适应生产力的严重的一面,经济危机就是一个集中表现,同时我们知道30年代英法德三个主要西方国家先后爆发了工人阶级的自觉的斗争,这些斗争就是表明了因为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它也是一种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里面就是阶级关系,那么这三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起来罢工,甚至于还有起义,这就表明这个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生产关系它也是和生产力相冲突,就是劳动者不满意,作为生产力的一个主要的一个主体是劳动者,劳动者不满意,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压制了,所以他要起来批判和反抗资本主义,所以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激化,阶级斗争的激烈化是表明了最主要的一个生产力不适应生产关系最两个最重要的表现,所以到了40年代共产党宣言里面以及60年代马克思写的资本论里面都是宣布资本主义的丧钟敲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实际上是有相当的一面是不适应生产力的。当然我们说不适应生产力不是说这个社会就,生产力就,科技都一点不发展了,不是这样,只是说它可能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比过去要缓慢一些,冲突的越厉害,那么它阻碍的越厉害,当然这个阻碍不是绝对的阻碍,阻碍滔滔,天天倒退,天天有经济危机,那不是这样,就是说用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可以这样来说,它实际的增长力和潜在的增长力发生了矛盾,比如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它潜在的生产力假定说年均增长7,实际也是年均增长7,那么它这个就是没有矛盾的,就是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了,就生活力在这样的生产关系下,它生产力充分的释放出来了,但是我们说它阻碍的时候,就是指它没有充分释放,而不是说它绝对就不释放了。这个每个国家以及每个国家的不同时期也不完全一样。因为它还有上层建筑的因素在里头。

  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性国际性的一次经济危机,第一次经济危机就是1857年,第二次就是19世纪的70年代,大体上1873年然后以后资本主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每过十年左右会爆发一次经济衰退,这是西方经济学的用语,马克思主义的用语叫经济危机会周期性爆发,那么当代我们说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以后它倒并不是十年左右,它产生衰退和危机的频率快了,因为它有反危机的措施,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所以它有一点经济衰退它就去调控它,调控它,所以它这个时间有时候就把它推迟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去看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四五年、五六年就有一次,但是这次危机的力度是不是都很大呢?那不一定。所以从上一世纪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1929年到1933年的大危机,那么这次大危机也是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基本结束了,因为在19世纪末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是马歇尔经济学,是过去法国萨伊,庸俗经济学家萨伊他讲的。买卖是可以平衡的,供给是可以平衡的,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那么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资本主义生产经营倒退了30%左右,每个国家不同,但是总体上倒退了30%左右非常严重。

  这时候在经济政策上就出现了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他也不管你经济学界怎么说了,他就要解决现实问题,工人失业、经济倒退,工人没有收入怎么来解决呢?那么他就实行了国家调控,就是国家办一些国有企业,国家来干预货币和财政产业政策等等,劳动政策他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有所调整,这就是罗斯福新政,同时在西方经济学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就部分推翻了过去的萨伊定理等等。就出现了凯恩斯出现的一本重要的著作叫通论,简称通论,这个通论里边就是强调微观经济运行中间不可能完全自行平衡,必须要有国家他们叫国家干预,我们中国是叫国家调剂,国家宏观调控等等,就国家要发挥重要作用。所以二战以后在罗斯福新政这次在政界,学界就是凯恩斯通论,正好他们理论和政策是相吻合的,所以二战以后就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这样一个,出现了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这样一个新的组合,叫双重调节系统,那么目的就是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凯恩斯主义实行了几十年以后,到了上一世纪70年代,1973年1974年时候资本主义爆发了一次严重的、是二战以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就表明长期实行作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都不能根本解决基本矛盾,尽管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根本解决,到了一定时期,它仍然会爆发,因为凯恩斯,按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如果实行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例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每年是2%左右的话,他认为会刺激投资,刺激消费,刺激就业,也就是说它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倒退,这两个现象不会同时出现,但是搞了几十年以后,到了七十年代中期,西方国家,主要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经济倒退,经济衰退,或者叫经济危机。

  如果把这两个词简称一下,就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加起来西方就用了一个叫滞胀,就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当然经济停滞也包括倒退,包括缓慢成长等等倒退,那么这样一个现象出来,使得凯恩斯主义部分破产,这样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这个思潮的代表人物就是芝加哥学派,或者叫货币学派,或者叫现代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就是费里德曼,他前几年去世了,如果活在世上现在应该快100岁,100岁的样子,他作为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包括其他学派,包括货币学派,还有供给学派,还有理性预期学派,还有产权学派,等等都是新自由主义内部的各个小学派,他们就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那么又以里根总统和撒切尔夫人联手在世界上抬高新自由主义各个学派,把这些经济学家,捧为顾问,让这些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学术界,让他获得诺贝尔学术界奖,那么这样的话,新自由主义在世界,从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泛滥。好,又搞了几十年以后,就出现了2008年初开始的叫做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以及还有的国家还出现了财政危机,我们简称叫国际金融危机,实际上它不光是金融危机,那么用我的话来说,用西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实际上是西方金融、经济和财政危机,因为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出现这些危机,我们是受他们的冲击,但是我们在大的方面,我们也是应对了他们的挑战。那么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危机中间,那么西方国家首先是美国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而且波及到80个左右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他们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口号,有很多口号,有几百个口号,但是其中有一个重要口号,就是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99的人群与1%的人群之间的对立,甚至西方出现了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讲的,不仅是99比1,而且是99.9比0.1,这个人群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像比尔盖茨、索罗斯这个都属于0.1,所以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响亮的口号之一,就是我们是代表99%的人和1%之间的这样一种阶级对立、社会对立,分配严重不公。而这个分配不公就是由私有制决定的,那么我们知道今年上半年法国43岁的比较年轻的经济学家皮凯迪写的一本重要的著作叫《21世纪资本论》,他用西方主要国家的大约300年左右的大数据写了一本很厚的书,中文版已经翻译出来,要将近100块钱一本,在这本书里面就是说资本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它是一种世袭资本主义,有钱的人的家族世世代代都相对有钱,资本主义资本的收益增长很快,而劳动的收益增长很慢,那么这个书被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诺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都发表了好几篇书评,就是为这本书辩护,认为这本书提出的观点和数据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还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非常右的经济学者和其他各界人士是坚决反对皮凯迪这个书的研究的基本的结论的。

  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怎么认为呢?中外马克思主义,比如说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大卫哈维,法国的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迪劳内等都写了文章,其中迪劳内的文章就是投稿给我主编的《国际批判思想》这本英文国际期刊是由英国出版。那么他写了两篇书评,所以另外一篇就是我让他发表我主编的另外一个国际英文期刊,叫《世界政治经济学评论》,也是由英国出版的,这是我担任会长全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一个学会,叫做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的一个会刊,他这两篇书评都放在里面,所以国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比如说北京大学的海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陈平教授等都写过文章,认为皮凯迪的书是值得看的,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看,还是不够的,还是属于改良主义,因为他要解决的办法不是把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从产权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上来缩小贫富差距,他只是还是凯恩斯主义那时候提出来的,实行杠杆累进税,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上做文章。

  在实行杠杆累进税为代表的再分配上做文章,只能适当缓和一些阶级关系,缓和一些贫富对立的问题,但不可能根本解决,就像瑞典北欧这些国家,还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少数私有制的大公司,他垄断了经济,但是由于他历史和现状的各种原因,他生产群众福利水平,总福利水平比中国现在要高,但是比中国高的不就是社会主义成分比中国多,清华大学有一位历史学教授认为香港地区包括那些北欧国家他的社会主义成分比中国多,比中国大陆多,这样一个理解是不对,这是社民党的理解,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是从私有制角度从分配的结构角度,就说你是公有制占主体,还是按劳分配占主体,而不是看福利的绝对水平,因为福利的绝对水平,它取得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生产力的各种原因,它不是判断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的主要标志。

  所以这里面我们就说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内部之间它确实是有冲突,有矛盾有时候矛盾还表现为非常尖锐,这个矛盾也不光是经济领域的矛盾,而且还扩散成政治矛盾,比如说美国的财政危机就导致了它的政府关门,你说这样一个政治体制是什么中国改革的方向吗?连美国人都说我们的政府都关门了,你们还要学习我们行政管理体制,还要学习我们政治体制,连福山这样的右翼学者最近写的书都改变了观点,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至于美国欧洲的一些左翼社会科学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家批评以美国为代表,以欧洲委代表的以北欧为代表的这样一些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等等社会各个领域来批评,只不过因为资产阶掌握了国家机器,掌握了传媒,掌握了国民教育系统,所以他是错误的观点,他平台比较多,渠道非常多。而大的资本家,垄断资本家又直接控制了媒体,或者他如果没有直接控制,他通过捐款,通过资助各种方式,他也变相的控制了媒体的政治倾向和学术倾向。而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些观点它要办媒体没有资本家的经济支柱,所以他的发行量比较小,他的影响比较少,尽管真理是掌握在这一边的。而公众都是媒体和教育的结果,是宣传教育的结果,一个是国民教育系统,一个是媒体,上层建筑的这两个具体实施对公民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公民他只能通过看电视看报纸等等听广播他来决定他的投票。

  从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来看,它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是内在很多矛盾而且经常爆发出来,甚至于是成为一种社会的总危机,包括各种危机在内的一个总危机,像拉美实行新自由主义十几年以后,那就爆发了总危机,最后拉美的政治家、学者和公众,在公众的支持下,拉美好几个国家左翼政治家掌权,所以就出现了21世纪社会主义一个新的一个范式,这个范式它不一定是严格标志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但是它是具有社会主义的重要的成分,比如说像查韦斯这样的政治家,他就说过,所谓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拉美的一些思想家,比如古巴的政治家马蒂等人的思想,与拉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21世纪社会主义。他这个定义应当说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他多党制所以各种右翼政党对他的制约很多,所以他也难以快速的朝21世纪他所设定的目标前进,他必要搞很多妥协,所以21世纪社会主义在拉美的实践有成功的一面,但也有不足,所以评价也会出现一定的分歧,但它确实是人类在拉美的一个实践中的进步的倾向,我们应该是支持的。

  马克思主义一向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还有一个具体的表述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个矛盾还有一个具体的表述,叫什么呢?很多学过大学的、中学的都经过考试,大家都背得出来,那就是生产的不断社会化,这是从生产力角度来看的,生产的不断社会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也就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之间两者发生了矛盾,也就是说生产的不断的社会化,它客观上要求公有制,要求的是合作制集体制,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有制。但是资本主义不是这样,不是这样,这个两者之间就有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出来,有多种表现,比如说经济危机,比如说有时候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有时候出现财政危机,有时候出现经济倒退的金融危机,有时候出现就业失业率非常高,比如说现在某些国家的失业率达到20%几,接近30%,欧洲的国家西班牙就达到20几等等,其他欧美国家也都是在6%点几到9点几之间,失业率也非常大,大大突破西方经济学家过去讲的失业率的临界点,所以他们现在出现一个词叫经济危机出现以后,我们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新常态,这个经济新常态是什么?就说意思经济不可能快速发展了,失业率也不会太低,贫富差距也不会太小,就意思是常态了,没法改变了,实际上当然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是各国共产党人掌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也知道,那他就不会,他就会根本扭转这个局面,他的通胀率,失业率就会低,他的经济增长率就会高,分配也会相对更加合理。

  那有人说瑞典社民党不是不错,瑞典社民党实行社会民主主义或者说民主社会主义政策,实行经济上的凯恩斯主义,有一定的进步性,对人民群众也有在改善民生方面,也是有贡献的,这个应当肯定。但是如果瑞典共产党执政,瑞典人民、北欧人民、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会更好,如果美国共产党执政,美国还有4000人没有医保,这个现象可能吗?30多年美国平均的职工的工资没有大的增长,而CEO的收入是300多倍的增长,400倍的增长,这个现象会出现吗?不会的。所以各个共产党都是三个代表,他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要求,那么什么叫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你只有实行公有制主张公有制在初级阶段占主体,在未来社会还是要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消灭私有制的这样一个政党,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代表,它不是静态的,不是说是先进生产发展力的代表,比如说比尔盖茨,比尔盖茨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他不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听起来很拗口,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是这样的,它是科学的概括了现实。

  凡是主张公有制占主体的政党,应当说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关系,先进的经济制度,从而就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们也可以问,当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搞革命,在延安搞革命,在西柏坡搞革命,也就是说在没有夺取政权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活动的地区都是中国贫穷落后的地区,而国民党当时掌握是上海、南京、天津、北京等等这些相对来说,有现代工业的,现代科技的生产力,当时在中国是先进生产力所在地区。国民党里面很多党员,很多党的干部都是受过大学教育的,有的还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博士学位,那么你说文化水平似乎也很高,那么国民党是不是先进生产发展要求的代表,不是的,他和共产党相比他就显得落后,他和军阀相比显得进步,就是因为国民党并不主张,按照三民主义,他也是大企业是国有的,中小企业都是可以私有的,所以这样的话,如果大企业数量并不多,那实际上这个社会占主体地位的仍然是私有制,所以你这样一个政党,这样一个主义还不能真正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而当时在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地区中国共产党,实际控制地区的生产力是落后,但它却是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因为它主张革命成功以后,公有制应当占主体,量上质上要占优势。你别的解释为什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都不通的,你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矛盾这个理论来解释,就能够理论非常彻底,中外所有的现状经济的现状这些问题都可以说明,否则你就难以说明,你光看大学教育的水平高低光看福利水平的高低,光看某一个国家它是不是现在的科技,现代生产力水平高,就认为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那不行,它是先进生产力代表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这个含义是有重要的区别的。当然如果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发展下去,那么最终有一天我们肯定在生产力这个水平上,先是赶上它,然后是超越它但是这个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几十年甚至于一二百年几百年的长时期,但是我们这个理论并不是管一二十年或者几十年或者一百年,我们这个理论是管整个人类社会,两个社会之间的比较。

  现在如果有所创新的话,我们的认识还可以进一步,那就是在经济全球化中间这个基本矛盾表示要不要推进呢?我在2000年曾经写文章推进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矛盾的表述,怎么推进呢?是这样说,经济的不断社会化和全球化,我没用生产,就是刚才讲的,因为生产有狭义、广义,那我们用经济就没有争议了,就不要狭义广义,经济的不断社会化,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那么现在经济越来越全球化,这是矛盾的一方面,就是从科技发展生产力,科技引起的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不断的社会化和全球化。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和什么矛盾呢?和现成的就是说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合作社占有、合作社所有,我们就改成所有,私人所有、合作所有、集体所有、全民所有,全民所有在一个国家就表现为国家所有,这个之间它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换句话说全球化它要求一切生产资料归全世界人民共同所有,这样它就没有货币债、资源债甚至于领土债、石油债等等,技术债,各种债各种矛盾冲突,在经济基础上就加以消除。

  当然如果再进一步说,还可以表现为一个重要的矛盾,那就是一个企业和一个国家,它的经济计划性和有序性,与全球经济的无计划性无序性或者叫无政府状态这个之间矛盾,你既是跨国公司,也是跨国公司内部有继续有序,但是你全国在资本主义他的计划性很弱的,有一点但是很弱,就算你整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有计划,但是全球没有计划,联合国也没有计划,所以这个之间它是有矛盾,这个矛盾也就是容易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等等是它的种根源。有人说这样表述那是不是中国的国有制也不适应,那是从这个矛盾来说那肯定是这样,那有的人说你这个是不是带有乌托邦,空想。那么这个问题我们就要问马克思了,当你1848年写共产党宣言,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的时候,那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它的发展速度不比现在慢,那么为什么马克思说所有制的丧钟敲响了,所以这个我们如果从数几百年的长期来看,我们现在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就有责任把这个矛盾表述出来,给揭示出来,至于什么时候实现那是人类社会要一步一步的。

  所以我们发展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早就主张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新秩序就是从缓和这个矛盾来出发的。70年代联合国就通过决议,要重建国际经济,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但是发达国家阻碍了几十年,这个国际经济秩序不仅没有新建好,而且越来越有利于发达国家,世界三大国际组织,国际货币组织、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世贸组织基本上都是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上。所以我们想稀土,中国过去非常便宜卖了很多,而美国和日本的稀土本国都不开发,大量的采购中国的。中国以为,以前的政府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竞争,各个企业各个市省自由开发自由卖,结果在市场上卖了一个非常便宜的价格。现在中国认识到了,不行,稀土是很多工业和军事的产品的一个工业味精,没有它不行,而我们卖的这么便宜不行。西方国家,美国、日本、欧洲打官司,世贸组织裁定中国败诉,所以我们既要按照国际规则办事,但是又要进行博弈,又要试图改变某些国际规则。所以经济全球化第一我们要参加,第二的话我们是要斗争的,要博弈的,是这样的,并不是一味的服从,在没有改变之前我们要按照国际规则,在这个上面我们思想千万不能太幼稚了,太善良了。

  这就说明矛盾是存在的,各种矛盾,如果从矛盾的这个角度,基本矛盾这个角度看问题就是这样。但社会发展都是一步一步发展的,所以当今世界应该说美国是阻碍世界和平发展的第一力量,这很清楚,你从社会科学的分析,现状的分析,完全可以得出这个基本结论,这是我讲的第二个大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在过渡时期实行新经济政策,向严格意义上的马恩列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过渡时期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认为新经济政策或者说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代,或者说十月革命以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候,这个中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是共产主义或者说社会主义逐步战胜资本主义的,这是主要矛盾。

  到了1936年以后斯大林当时基本消灭了私有制,实行了计划经济实行了按劳分配,所以斯大林大体他们的改造,到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指经济改造,到1936年结束,所以紧接着通过的宪法,就是规定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这个时期结束了。这个结束以后斯大林有一个说法,叫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完全适合生产力。那么这个说法很多人是持批评态度,我认为这个完全是和斯大林绝对不是说没有矛盾,这是我们完全适合的一种用法,完全是斯大林是精通辩证法的,他不可能认为社会没有矛盾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此就没有矛盾,这个不可能。实际上他是说,就是适合的,是大的方面是适合的,是说的这个意思,所以我们也不要瞎批斯大林,因为斯大林在别的方面犯了错误,我们就一概否定他的理论也是不对的。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内部讲话也讲,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一路否定下去,最后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复辟,“复辟”两个词邓小平在南方谈话里面用过。

  所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在大的方面,总体上是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发展要求的,但是有矛盾,所以还是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讲话稿,这篇长篇文章里面讲的对,他当时在1956年做的这个报告就是在我们一划三改对资本主义工业、手工业,包括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体结束以后,那么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把这个问题突出的提出来,而不像斯大林他讲的可能比较简单,或者说讲的不够明确,毛泽东是明确指出,所以两对基本矛盾的说法,在正处里面第一次得到比较完整的一个表述。但是这里面如果具体表述成什么,比如生产方式的内在具体表述是什么呢?我们党的八大政治报告里面有一个表述,大体上是说今后1956年以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大体上解决,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国家大体上是宣布对资改造,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那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就不再是阶级矛盾或者说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了,因为1956年以后私有制基本上被消灭了,只有少数极个别的很少比例的个体经济。

  主要矛盾是什么?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首先就是经济制度了,与相对落后的经济之间的矛盾。就是经济相对落后,而另一方面制度又相对,特别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有优越,这个之间的矛盾,所以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矛盾了,主要任务来解决。当时八大的报告大体是这个精神,但毛泽东在八大以后对这个表述不满意,所以以后他批评这个说法,以后他就逐步地强调阶级斗争,最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由于在理论上出现重大误差,所以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等等一些在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受损的这样一个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的文件以及小平同志的讲话,都是强调阶级斗争要抛弃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阶级斗争依然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这是小平同志多次论述的一个观点,而且他还强调阶级没有,哪来的阶级斗争啊?他回答这些人的提问,说阶级没有了但是阶级斗争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出来。后来他又多次说过,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改革与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改革,实际上是看成是新形势下的改革以后的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所以在邓小平主持下的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里面就有这样的说法,以后邓小平也说过很多次,江泽民同志也关于阶级斗争问题也说过很多次,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讲话中间也提到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首先就是阶级立场进行阶级分析。那么党的十八大党章里面仍然是有阶级依然存在,有时候还会激化的表现,你六四也好,积极零八年出现的自由派出现的,零八宪章,搞的签名运动,以及西方国家试图在中国搞的茉莉花革命等等,实际上都是阶级斗争在政治上的表现。

  在意识形态领域那就激励,主张私有化的,主张新自由主义,主张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主张西方宪政观,西方普适价值观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表现。只不过我们的现在的主流媒体没有归结为这句话,但是通过我们掌握真理掌握客观事实来说,应该是承认的。所以我们应该掌握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过去讲的比较少,但是从我们党内教育来说,还是要掌握这个客观真理的。就是我们头脑要清楚的,在公开的报纸上是不是要大讲,那是一个问题。但是思想上否则它不承认这个现实,那就可能成为一个善良,过于善良和天真的人。而且党的文件,党的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过,为什么强调而没有大量宣传呢?那就是真理事实还是要掌握的,那么处于某种原因,我们不一定大量的来宣传阶级斗争理论,但是现在自由派激烈反对这个理论,事实上谁也没有说,承认说有一定的阶级抖振,就是要以阶级斗争为纲,谁说过呢?另外我们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广大人民群众他是不希望搞阶级斗争,恰恰是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人自由派他要搞阶级斗争,他要推翻共产党领导,推翻四项基本原则,他又说没有阶级斗争,他又在主动发起阶级斗争,所以这个我们广大干部群众都要看到这个现象,所以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承认根据中央文件,根据总书记六位总书记的讲话,根据更重要的是根据客观事实,实践检验真理标准这个事实,我们说现在阶级斗争依然存在,有时候还会很激烈,那目的是什么?是要缓和阶级斗争,那么对反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这样一种舆论,我们要一方面做思想宣传工作,教育工作,要在依法的前提下做好各项工作,其中也包括人民民主专政这样一个既有思想工作,又有必要时候依法专政的这样一个工作,所以是要统一起来。

  最后想说明的一层意思,是改革包括现在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要协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个小平同志一开始就有讲话,党的历史文件都是这样讲话,其中包括胡锦涛总书记当时解释改革开放经验一共有十条,其中就包括了基本矛盾这一条,所以有人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没有中国模式,只有按照新自由主义改革开放的经验,或者说是案例,这个是不对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邓小平都讲过很多次,关于中国道路问题,关于中国模式问题,邓小平至少讲过四次,所以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包括外交模式的一个简称,中外进步人士、友好人士都是承认这个概念的,也是中国道路的另一种特别是学术化的表述办法、表述方式。所以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那么包括三中全会的文件,包括四中全会的文件,包括十八大报告,包括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实际上它的归根到底都是要解决两对基本矛盾,有不适应的因素成分一面,所以我们现在就是除了从全国的体制角度、机制角度来研究问题,从全国的政策方针角度来研究问题,同时每一个干部都应该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这个实际工作运用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这个理论,一个学说,来研究本单位有那些矛盾,比如说你一个企业单位,一个事业单位,一个机关部门,甚至于我们部队他里面有战斗力战斗关系,他也有啊,他这个战斗力和在战斗中的关系,他这个体制机制也要变,现在总书记也是在抓部队的某些体制机制改革,实际上他也是改革这个经济关系,改革某些国防体制等等,实际上也是为了提高战斗力这个道理是相通,可以举一反三的,所以各行各业都要结合本单位,本如说你作为一个企业事业单位,就有凭职称的问题,就有提干的问题,就有收入奖金的发放问题等等这都是一个单位内部的人与人的关系,当然不一定叫经济关系,公务员系统、党政部门你不能叫公,但是它也有,或者你可以创造一个词叫公务关系,公务关系的目的是要把公务力提高,服务力要提高。

  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个理论,绝不是光讲国际内外的大事,而且完全可以结合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来看一看怎么调整内部关系,调整好了,尤其群众路线,实际上也是调整一种关系,群众路线八项规定这些都是调整一种关系,包括反腐败,都是从协调,有人说腐败有利于市场经济,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这个前二十年我就听到,我是坚决反对的。腐败肯定是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利于市场经济,只有利于资本世界市场经济,因为腐败的人都希望明天就搞资本主义,腐败的问题就会像苏东国家一样,一笔勾销了,叶利钦家族就腐败嘛,他建议搞资本主义,用休克疗法,然后他让普京上台,总统的位置让给他,但是达成一个协议,你普京上台第一道命令,不得追求叶利钦家族的腐败问题,对不对。所以这个问题我们说很多工作归根到底都属于基本矛盾的不同层级的一个一个的反映,所以我们要有这个大概念,要头脑清楚,把这个理论基本矛盾的理论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有利于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全面有利于依法治国,总书记最近讲的四个全面就是我们学习和落实的方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5-01-09/29652.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5-01-09 关键字:政治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