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海:如调整政策,房地产“国十条”可能面临破产
政策若微调 我国经济将面临拐点?
2010年05月20日
一边是疾风暴雨式的调控政策,一边是“发酵”的欧洲债务危机,还有一边是令人揪心的中国股市,来自各方的信息都反映出当前经济形势更趋复杂。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说就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既形成调控整体合力,又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始终合理把握政策力度。”“宏观经济政策在不同阶段可能会进行微调,尤其是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
以上两句话,分别出自温总理和国资委副主任李伟于近日的发言。在当前如此复杂的经济背景下,这样的表态让人不禁揣测,中央是不是在释放出一个新信号——中国的经济政策应该“适时适度”,调控节奏将趋于缓和?这或许将成为2010年经济的一个拐点。
股市有些钱来路不正
NBD:温总理和李伟副主任的表态是否预示着之前大刀阔斧的宏调即将结束,暗喻下一步中国经济可能迎来新拐点?
曹建海:综合看来,我认为由李伟说出 “宏观经济政策在不同阶段可能会进行微调,尤其是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这句话,是在试探民意。我认为,如果事先未经许可,李伟不会这样说。后期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很有可能在房地产和货币政策方面出现微调。不过,虽然货币政策仍保持适度宽松,但宽松的定义会有所调整。而且,管理部门也不会像前期一样,要求地方出台各地的房产新政。我想,近期热炒的房产税可能会不了了之,或暂时搁置。
刘福垣:现在看来,决策层也注意到各种政策在互相牵制、效应叠加,这是好现象。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本来就应该冷静观察、谨慎出招,给市场自调节留有余地。而之前频繁出台各种政策,本身就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在政策出来后,房价还没降,股市先跌了,一方面显示出前期政策对资本市场的作用,一方面也说明中国股市太脆弱。“杀鸡给猴看”,鸡没杀成,猴给吓死了。这说明什么?股市的钱有些来路不正。
简单加息难抑高房价
NBD:如何评价已经出台的多项调控政策,是否存在“过犹不及”的担心?在政策接二连三问世的过程中,最值得反思是什么?
刘福垣:我认为,当前国家调控最值得反思的地方是,我们国家正处在“城市中国”和“农村中国”两个时代,中、东、西三大板块不在一个发展阶段,这种状态下的国民经济,是不能搞所谓的“总量调控”的。
徐策: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之一是,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有重要拉动作用与高房价之间的矛盾。现行房地产政策主旨是抑制投机性需求,尽管初衷是好的,但难以保证效果,其原因在于难以区分刚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所以政策陷入了两难,力度过大则把“刚性需求”挤出了市场,而这无论是对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而言,还是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来说,均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相反,力度过小则见不到效果。
此外,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风险就是资产泡沫。但有一点需明确,资产价格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一部分,而加息政策的作用对象是整个经济,尽管资产价格泡沫是由过多的流动性催生,但未来经济的复苏也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不能为了抑制资产泡沫而将复苏的种子一起消灭。
就房地产泡沫而言,房地产价格过高实际上只是经济体出现的“病症”,加息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但并没有抓住根本。“根本”是当前不合理的土地供应制度、保障性住房的缺乏以及不合理的投机性需求。要解决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需要一整套政策体系,而绝非简单地加息。单就货币政策而言,应该针对信贷结构来调整。
调控新政可能暂缓出台
NBD:既然李伟已经表态,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未来可能进行“微调”的重点。那么,政府最有可能从哪里“着手”,将怎样“动手”?
刘福垣:首先,我们要明白,并不是政府有动作就都是宏观调控。事实上,除了“动银根”,目前的大部分政策都只能算是微观调控;其次,来看货币政策,现在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7%,距离17.5%的历史峰值仅一步之遥,我觉得已经太高了,还能怎么调?
曹建海:如果真的调整政策,以“国十条”为代表的基于民生的宏观调控可能面临破产局面,房价走势将止跌甚至回升,开发商将更不会降价,而一些粗放型经济,或钢铁、水泥等目前产能已经过剩且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将再次被激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终极目的又将成为一句空话。但是,从目前的情况分析,我认为接下来可能不会再出台调控楼市的新政。
徐策:下一步,应该继续围绕“供给面”来制定房地产政策,并通过税制改革和完善来抑制不合理需求,在保持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着力促进房地产价格的稳定。首先,是继续保持房地产适度的投资规模,扩大房地产供给;其次,是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甄别机制,使得购房者的真实收入水平可以由他的实际购买行为反映出来。适时针对所有购房者开征物业税、遗产税等税种,通过针对第一套住房和小户型购买者进行补贴等方式,有效地规范和引导 “投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的购买行为。
货币政策方面,我认为短期内会维持稳定,不会过多调整,可能会更倾向于偏紧。就加息问题来说,目前的经济形势主要是由于海外市场调整库存因素导致复苏动力不足,在这一背景下,出台加息政策显得缺乏根据。同时,通货膨胀仍在可控范围,目前实际利率仍然为正,并未触及加息的底线。
“闲不住的手”应闲下来
NBD:“挤泡沫”是否仍然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要想扶稳中国经济,眼下政府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刘福垣:最重要的是,“闲不住”的手应该“闲得住”。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先弄明白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我觉得,目前最需要政府花钱的领域应该是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理顺分配关系,解决同工不同酬、按要素分配等问题。
曹建海:用节能低碳行业代替高排放高污染行业、实体经济稳步复苏代替“虚火旺盛”的虚拟经济,上述两条一直是管理部门最想实现的目标。此外,还要兼顾稳定物价、扩大就业。但是,目前有些部门出现了摇摆不定,表现在担心泡沫破裂对我国经济带来的 “急刹车效应”。因此,他们可能会出现保护落后生产方式、保护泡沫经济的倾向。
中国经济已站在火山口上,我觉得坚定不移地将前期泡沫挤出是当前的紧要任务。股市泡沫稍小,但楼市泡沫巨大,应让房地产商承担足够多的压力,绝对不可让楼市调控戛然而止。还有,高耗能、高污染的垃圾行业还可能带来通胀隐忧,也必须坚决遏制。
徐策:当前宏调政策思路是要保持三个目标:调结构、防通胀和保持经济稳步复苏。其中,调结构已经说过多年,我认为中国今年实现GDP8%的目标不难,甚至可能会远远超过这一数字,之所以将数字定得如此低,是给经济发展转型留下充分的余地。在结构调整方面,包括资源消耗结构调整、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和转变过渡依赖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为第三产业发展等。此外,地方政府在做“十二五规划”时,已经难以抑制投资冲动,湖北省就宣布了10倍于全省年GDP的12万亿投资计划,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
结束语:从专家们的观点看,对于眼下的中央政府来说,静观已经出台的多项政策效果,考虑如何在全球复杂的经济形势中,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才是目前最为紧迫的重任。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3-05-02/8664.html-江南app网址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