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下,我们怎么办?
——《向高房价宣战》新闻发布会主题演讲
高房价绑架了无数人的幸福,谁是真正的推手?谁攫取了高房价的暴利?面对高房价,我们究竟是听之任之、随波逐流,还是通过自己的声音和行动影响政府、影响公众?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高房价产生的时代背景
2008年11月,在抵抗金融危机的大旗下,国务院推出一揽子的房地产救市政策,导致2009年城市房价再现了2007年的疯狂涨势。与2009年年初相比,多数一线城市到年底出现了50%以上的上涨,深圳甚至达到了80%;在天量信贷资金的催动下,房价上涨迅速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三线城市及县级城镇的全国性普涨局面,年平均涨幅超过了30%。
高房价激起全国民怨沸腾,但是在中国的政府层面,由于沉迷于高房价对于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对严重损害民生的高房价,却是欲言又止、态度暧昧,迟迟不肯落下遏制高房价的重手。流于形式、虚情假意的宏观调控,反而导演了令全世界无比惊讶的、所谓“房价越调越涨”的奇观。
在房地产领域,为什么中央政府会出台如此频繁的、无效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宏观调控?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既得利益集团参与并控制了政府房地产政策的制定。最典型的事例,是2003年任志强、张宝全等积极参加建设部政策调研,对于后来成为严重危害住房民生的国务院18号文的政策制定,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后建设部起草的每一份房地产文件,例如2006年的《国六条》、2007年的24号文等,无不是经过开发商的审查和把关之后,才提交到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布全国的。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出口遭受了严重衰退。国务院旋即出台的完全有利于由嗜血开发商为主体的房地产开发业的一揽子救市政策,就是由朱中一、聂梅生等房地产商代表,打着振兴经济、促进改善性住房购买等民生幌子提交给建设部的,并最终获得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批准。此后建设部和朱、聂二人还密谋将房地产业列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规划”,在舆论的强烈狙击下铩羽而归。不过,房地产救市推动的各项税收优惠和鼓励二套房住房信贷政策,刺激2009年3月以后房价和成交量的迅速回升,并在最后一个季度进入狂飙状态,正体现为既得利益集团操纵并导演政府房地产政策的结果。
除了操弄政府政策,既得利益集团还熟练运用无情自私、缺乏人文关怀的自由市场理论,作为指导他们巧取豪夺社会财富的指导思想。这些已经被证明为现代经济理论糟粕的东西,长期以来被既得利益集团控制的御用文人,越来越多地灌输到党政文件当中,使广大人民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了既得利益集团操弄掠夺社会财富的事实。由此,我们听到高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的声音,反对房地产过度市场化改革、要求回归住房民生道路的呼声,被既得利益集团描述为对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搞福利分配、开历史倒车,应当人人喊打。
在我的分析中,城市化、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长等因素,都不构成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在我看来,推动房价上涨的根本因素,就在于我们的经济理论错误导致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问题,实施了有利于既得利益集团巧取豪夺的错误政策。
二、高房价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一)高房价带来的经济危害
1、高房价影响居民生活,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障碍
房价的高涨,虽然带来了土地开发的热情,带来投资的上升,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在经济与民生日益分化的今天,高房价的挤出效应,却成为制约城市居民消费的最大障碍。高房价下,为了一套住房,大多数购房者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他们只能省吃俭用、压缩消费。这给我国当前最为急迫的启动需内,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高房价导致大量企业不务正业,失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反映在土地市场上,是房地产企业拿地的热情不断高涨,各地“地王”频现。在各地土地拍卖中的举牌者,几乎都是上市公司或其控股公司,其中不乏石化、纺织企业、制药企业等非房地产企业高价举牌土地市场。例如中化集团、中电集团、联想控股、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国美电器等都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表明大量实体经济企业为寻求利润开始投向利润高、技术门槛低的房地产“赌博”市场,这如何能提高我国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呢?
3、高房价使银行金融风险同步提高
近年来,房贷一直被我国银行界视为优质贷款项目,各大银行为了争夺此项业务恶性竞争,不断降低门槛,导致房贷规模成倍扩大。200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57128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国内贷款11293亿元,增长48.5%;个人按揭贷款8403亿元,增长116.2%。两项相加达19696亿元,约占全年新增贷款9.59万亿元的20%。房贷业务“一枝独秀”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如果加上与地价有关的资产抵押部分,目前全国银行房地产贷款依赖水平在50%左右,而部分大型城市开发商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已高于80%。银行风险同房价上涨成正比例增加;一旦房价下降,中国式“次贷危机”很难避免。
(二)高房价能造就利益共赢局面吗?
高房价能造就“共赢”利益链吗?一种“权威”的观点认为,房价较高,开发商因而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才有下一轮的更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社会才有更多的住房有效供给;同时,拆迁户和被占地农民正是因为有较高的房价,他们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补偿,政府也才有可能有较高的开发税费收入或者土地财政;正是因为政府有了较高的土地收入,我们才有可能投资于更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这样对整个市民是受益的——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反之,房价过低,将造成一个一损俱损的恶性循环。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相信绝大多数有头脑的老百姓,都会痛斥这种观点。识破既得利益集团财富掠夺的秘诀和阴谋,是我们当前的一项基本任务,这要求我们努力学习有用的、适合现代中国经济实际的经济理论,驳斥既得利益集团利用舆论的强势传播谬误。这些理论不在教科书上,而另行分散于一些良知学者的言论和文章之中。
那么,既得利益集团在用哪些手段掠夺公众呢?根据我的观察,这些掠夺手段包括滥发货币、通货膨胀、房地产开发、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政府财政不合理收支、股票市场的暴富机制、大规模银行坏账、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当前,中国城乡居民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两三年后不可避免的银行坏账危机。
在房地产领域,由政府依据可以任何修改的城市规划,以公共利益为借口强行征收、拆迁,再通过囤积手段,高价卖法律上应属于城乡居民的公有制土地,再交给垄断住房开发经营的开发商任意加价,再由房地产投机者层层炒作推高房价。这些主要依靠银行资金的“乾坤大挪移”,就是利用居民存放在银行的资金,再通过房地产的“腾挪”、“运作”手段,将居民转化成为房奴,而他们名下的存款,更名为既得利益集团成员的存款。以下是高房价引起的利益分化情况说明(见表1)。
表1:高房价造就的利益分化
来源:作者归纳整理
(三)高房价引起的社会危害
1、高房价严重透支城乡居民消费未来,严重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水平,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生活在高房价时代,人们的压力太大,绝大多数人不能感觉到幸福。《蜗居》的热播表明,高房价绑架了无数中国人的幸福,大部分的年轻人为一套房拼命赚钱,放弃了应有的学习、陶冶情操和实现理想的努力。
2、社会阶层严重分化,绝大多数城乡居民沦为财富游戏的输家
根据财政部年前的一项调查,10%的富裕家庭占据了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这还没有包括被严重边缘化的农民、农村。中国收入分配的分化,已经引起社会各阶层之间日益严重的敌视乃至仇恨的心理。
3、高房价及房地产热影响着人们的心态
借银行的钱投机炒房一年翻一番、开发商用各种手段做高房价谋取暴利。这些行为助长了投机暴富的心态,投机心态的过分扩张直接降低了社会道德水准,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很多行业暴露无遗。
4、一触即发的金融危机引起社会动荡的风险
一旦房地产危机被引爆,银行体系可能陷于大面积破产,居民存放在银行的财富毁于一旦,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骚乱。与房地产危机同时并存的,是存在于各个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预计到2010年底,各地方政府将对银行体系整体负债13万亿元。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归还的债务,政府债务危机也会引爆金融危机。与巨大的金融风险并存的,是存在于各阶层之间的深层社会矛盾,这是看起来歌舞升平、社会和谐的现象下,随时引发社会动荡的内在原因。
三、面对高房价,我们怎么办?
(一)要促使中央工作的重点,彻底回归到民生工作上来
我要提出一个口号,民生大于天!对于中央而言,把民生工作放到任何重要的位置都不过分。大力发展民生,应当成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民生不仅是任何社会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唯一的、最终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产业和企业归公众共有,经济与民生是相容的、统一的,发展经济就是促进民生。但是,这个原则并不适合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当前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产业的私有成分比例过高且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包括国有企业的严重的私人目的),导致经济发展与民生分离,成为日益分化两张皮。既得利益集团利用公有制经济体制下遗留的“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征地支援国家建设”、“取消全民所有制经济下的罢工条款”等有利条件,把强行掠夺人民的财富,作为其产业发展的基本盈利模式,由此形成了以损害民生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战略——这是非常危险的发展道路。
房地产是经济与民生严重分化的典型代表,以发展经济为借口,甚至不惜损害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水平,只为创造有利于官员晋升、土地财政、开发商暴利的房地产业,大搞圈地运动;甚至为了激活房地产市场,无条件地放任炒房团、国际热钱炒房炒地,导致大量占用社会资源的住房,成为少数人囤积居奇、牟取暴利、谋害百姓的工具;最近的法律条款中竟然取消了“投机倒把罪”,这意味着不仅炒房,大规模囤积粮食也不再是犯罪;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这些投机者囤积房屋使用的资金,绝大多数来自城乡居民存放在银行的存款。
(二)声讨高房价的四宗罪,提出我们的住房政策主张
高房价的形成,很明显是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则:
1、违背了产权原则和土地公有制的本来含义
讨论中国的房地产问题需要重新讨论中国土地的属性,人民的土地是用于人民还是用于我们政府机构的?我们全部土地由政府控制的,政府把土地分配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但政府利用公众离不开土地,强行倒卖土地、推高地价和房价,严重损害了委托人——全体人民的合法权益。土地公有制本来是一个好东西,在以房地产业为支柱的经济下,反而成了最坏的方式。
2、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自主选择原则
在我国的房地产领域,房屋开发只能经由房地产开发商,城镇居民不能自己建房,不能组建住房合作社,很明显违反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原则,也违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自主选择的基本原则。
3、违背了商品经济社会公平交易这一基本原则
在房地产领域,不公平交易大行其事,如政府为高价倒卖土地,以公共利益为幌子,低价征用农民集体土地;政府与开发商之间,政府处于土地出让的卖方垄断地位,土地作价一部分通过拍卖规则炒成“地王”,另一部分则根据官商关系指定条件“挂牌”交易,形成形形色色的土地定价;在炒楼者和消费者之间,投机者轻易可以通过囤积房屋加价出售,这也明显属于不公平交易。
4、违背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一致性原则
个人或企业通过自己的私人劳动,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中国的开发商虽然也付出了“辛勤运作”的劳动,但是他们的私人劳动并不是老百姓愿意接受的。老百姓希望自己有权利建房子,不希望被你替代,更不希望以远高过自建成本的价格购买房屋。所以强制性的房地产制度让开发商做了房屋建设的甲方,并借此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其结果很难被群众接受。
为此,我们要求:
——改革土地制度、禁止地方政府倒卖土地,防止由此形成的“帐篷效应”、地价重构等恶性反应;
——统一城乡土地和房屋权利,给农村房屋与城市房屋等同的权利,要为60亿平方米的小产权房彻底平反,政府的工作是做好和监督实施符合人民利益的城乡土地利用和建设规划,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
——允许居民自建房,建立政府、单位、合作社、个人为主体的多元住房开发模式;
——大力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要与地方一把手的严厉问责制结合起来;
——通过信贷、税收等手段,鼓励自住性建房、购房,严厉打击住房炒房、囤积等投机行为给房价上涨带来的严重危害,促使房价迅速回归,并长期稳定在自建成本之下。
(三)需要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1、强烈要求中央政府向高房价宣战
天下不是政府官员的,是人民的,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勤务员,不好听的,是人民财产的看门狗,不能借机窃取人民的财富。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政府政策,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基本权利。对于政府而言,民生高于天,而居住是民生中支付最大的消费。高房价是人民最凶猛的敌人,政府作为人民的代表,必须向高房价宣战。
我有一个信心,邪不压正,泡沫总会破裂的,房价的走势终将以绝大多数人的意愿为转移的;除非这个政府不想干了——这些正是我预测房价2-3年内必然大幅回落的信念所在。
2、通过自发的行动,抵制高房价
当政府高层官员一再对民众的呼唤置之不理,我们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现在不是该不该向高房价宣战的问题了,而是应该怎样向高房价宣战!
每一位老百姓是抗击高房价的一分子。在高房价面前,生活还要继续,要呼吁大家不买高价房,不做高房价的牺牲品。
人是需要一些精神的,女孩子尤其如此。不仅女孩子要看男孩子有没有精神修养,女孩子自己也要增加修养。我看到富二代在大学征校花结婚,已有近300人应征的消息,我为这些女孩感到羞耻。人不是什么都能卖的,这是人的高贵之处;如果什么都可以卖,包括道德、良知、亲情、肉体,这样的女孩子是没有价值的、不值钱的。
男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靠炒房、炒股过日子,这样的人本质就是一个赌徒,是社会混子,是没有价值的。
房价一天不落,民生一天不落实,我们一天不停止宣战。如果银行继续为高房价推波助澜,我们既要避险,还要除了日常使用外,抛弃日益贬值的货币;甚至可以取出现金惩罚为虎作伥的银行。
各地建立不买房高价房联盟或反高房价联盟,用自己的行动体现自己的理念。
作为最重要的精神载体,书的作用是影响人们的理念和行动;否则,只能丢进垃圾堆。买不买书不重要,重要的是读书,加大传阅量。建议各地建立《向高房价宣战》读书会,指导大家理性购买和消费住房,保护自身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