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怎么了
当下,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正成为中国政府最头痛的经济难题。就在不久前,政府高层还将“股市降温”作为三大经济任务之一,为什么转眼间就反其道而行了呢?究其因,股市调整时,部分股民怒骂政府“扒皮”,只是部分原因;最主要原因,还是有“专家学者”向高层建言:当下资金流动性过剩不可遏制,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惟有利用股市分流部分资金,以求驾驭流动性,缓解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混成“专家学者”的,他们难道不知道:股市上涨即资本价值上涨,资本价值无原无故上涨翻番了,与之具有相关性的商品价格能不随之水涨船高吗?不仅如此,股市投资人的投入轻松就可翻倍,所造成的“财富效应”也必然导致物价上涨。事实正是如此,此轮严重的通货膨胀,恰恰是发生在股市狂涨之后,而非狂涨之前,这说明股市上涨不但不可能遏制通货膨胀,而且正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幕后黑手”之一。
但是,“专家学者”却看不到这样简明的事实;盘旋在他们头脑中的,只有书本上的某个“概念”。管理者也看不到,或者说视而不见:由于心中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和内在关系缺乏清晰图景,只能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这是宏观调控屡试不灵的重要原因。
有人说管理层拜错了师,此说有一定道理。但管理层最重要的缺陷还在于:缺少朱容基时代杀伐果决的强大执行力。在现实世界,认识和行动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静态认识某件事容易,麻烦总在动态与细节之中。缺少执行力所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静态观察时认为可以做好的事却做不好,可以做到的事却做不到,于是行为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少;认识也随之后撤,视能为不能,视是为非,越来越混乱,难于形成清晰的图景与判断。当可选择性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就彻底陷入被动应付之中,沦为“救火队”,不再有信心真正面对和解决问题,只以临时压制和应付矛盾为目标;为了避免当前的手忙脚乱与捉襟见肘,需要牺牲和放弃的目标越来越多。
中国经济总有面对危机的一刻,转型之时,正是危机最可能爆发之时。在此中国经济不得不觅路转型的关键时刻,却出现了通货膨胀与经济过热的明显症侯,这说明危机正在逼近。当此之时,从借鉴国际历次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教训出发,小心抑制高投机性的产品与市场犹恐不及,管理层却欲以其羸弱之力,玩什么“以股市分流资金”的蹦极跳游戏,犹泼油以灭火,似饮鸠而止渴,难道真以为中国经济金身不坏吗?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3-05-02/8275.html-江南app网址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