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政治

打印

对“弱势”问题明知故问:也说仅1%的人愿意当工人

对“弱势”问题明知故问:也说仅1%的人愿意当工人

云淡水暖

  这几天,似乎一个话题很是“热闹”了几天,就是《中国青年报》4月8日刊登了一个报道,称“根据一项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显示,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于是主流媒体“惊诧”不已,讨论不已,左一个专题,右一个专题,似乎总是在问,“为什么?”,“为什么?”,按照草民的理解,这种“惊诧”并非无来由,可能发问者的脑海立马闪现出来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那句话,“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工人群体作为工人阶级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地位在社会民众心目中竟然低落到如此地步,只好“惊诧”了。

  然而,草民却又觉得这个调查可以说一个词——明知故问,为什么呢,这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么。现如今有一个贤达们、上层们、精英们在嘴边离不开的话儿——“弱势群体”,在此弱势群体中,说白了,不就是最底层的劳动着们么,收入低,付出多,没有话语权,在一切取决于金钱多寡的社会现实下,谁愿意当“弱势”?照草民看,连那1%都是考虑了自身环境和条件之后的无奈选择。

  为了更生动地体现这个现实,草民引用黄纪苏先生的话剧《我们走在大路上》(已经公演)中的几句台词儿,很是精采、很是传神,如下(为避免刺激版主,□去若干字):

  【精英们(厂长、经理)交流□□经验:

  精英甲:我直截了当告诉他们:别给脸不要脸,趁那什么主义还没凉透,赶紧领俩钱走人,往后下岗,可都扒了工作服,光着滚蛋!

  精英乙:我们那儿有俩戆头跟我论“领导阶级”这个理儿,我说哎呀呀,咱就别撒泡尿照照了,咱还是拿份报瞧瞧吧,自己扒开眼儿好好瞧瞧,名都改啦:“弱势群体”――我没造谣吧?这样吧,我送你把扫帚,你先把它领导好,完了去再就业办公室登个记,争取早日变废为宝。遇着那干哏倔,就得阴损坏――“领导”?还真拿小□□当高射炮了!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工人群体也并非天生“弱势”,也并非历来就遭到如此白眼、不屑,这一点,一些学者文人的研究、论文早已揭示过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人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有人描述说,【传统体制下的工人阶层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工人构成了社会中间层的中坚力量。…虽然工人阶层的收入水平并不高,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相当低的消费水平,以及政府、企业提供的较为完善的保障与福利,…因此工人阶层的生活是有保障的。据《中国职工队伍现状调查,1986》(工人出版社,1987年)计算,1979年管理者的月收入只是工人的1.18倍。…在企业内部的权力关系方面,国家赋予企业管理者的权力是有限的,管理者没有解雇、决定收入分配等权力。而工人作为“主人”在企业中的权力得到了政府空前未有的支持。工人的就业权、收益权以及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得到了制度保障。在社会政治地位方面,工人由于被认为是先进的政治力量享有崇高的政治荣誉和比较高的政治地位。比如,工人中的党员比例仅次于干部,工人中的优秀代表被积极地吸纳到干部和领导干部队伍中,工人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转型期的社会分层机制与工人阶层的地位变迁》当代中国社会分化与政策选择全国学术研讨会)

  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管理参与地位的保障性,是决定工人社会地位变迁的关键因素,如果各个产业的工人群体(包括今天新兴的农民工群体)的收入,至少具备与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相若的可比性(不是完全一致性),如果在各级权力机构如人大中依然有大比例的工人群体代表,如果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国有垄断企业)中,依然有大比例的参与权,工人群体的地位。何至于如此。根据中国工运学院1991年“职工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调查,中国社科院2000年“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的调查,自90年代开始,工人群体在(国有)企业内部的参与权利、决策权力已经急剧下降了:


┌────┬─────────────┬─────────────┐
│人员类别│ 1991年调查数据      │2000年调查数据      │
├────┼─────┬───┬───┼─────┬───┬───┤
│管理机构│企业管理委│职代会│福利委│评议干部委│职代会│分房委│
├────┼─────┼───┼───┼─────┼───┼───┤
│工人  │1.10    │16.1  │2.70  │1.30    │17.5  │0.90  │
├────┼─────┼───┼───┼─────┼───┼───┤
│管理人员│8.50    │27.3  │6.10  │5.30    │66.7  │9.10  │
└────┴─────┴───┴───┴─────┴───┴───┘
(以上为%)


  工人的收入、福利,换言之就是工人在企业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少数管理者手中,以至于在后来的“改制”中,工人的发言权被基本剥夺,仅由极少数所谓“高管”与政府“体改办”的官员决定了企业的性质,更决定了工人职业生涯的生死。说句不好听的话,农民工再无计可施,还有两亩薄地作为最后的“退路”,而企业中年龄偏大的工人一旦被“砸”掉饭碗,又不到退休保障的年龄,结局就十分不堪了。至于现在的私营企业,谁能够指望那饭碗“硬”得起来,企业偶遇风浪时,工人年老体衰时,一般凄然,这样的一个看不到归属的群体,怎么看都只可能到1%的认同。打开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上面整天风光、露脸的,不都是些“成功”(以财富论)人士么。

  更有意思的是,草民见过一份题为“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内部分化与认同差异”(刘爱玉 周晖)的论文,作者试图用调查样本说明“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之间的认同心态,调查完成于2001年,抽样了三个大型企业,都具有或者完全是国有性质,其中一个标本表明,有三种认同心态,

  1、普通工人判断:技术人员是否属于工人阶级:43.3%
    管理人员是否属于工人阶级:39.8

  2、技术人员判断:技术人员是否属于工人阶级:73.8%
    管理人员是否属于工人阶级:58.1%

  3、管理人员判断:技术人员是否属于工人阶级:70.7%
    管理人员是否属于工人阶级:74.0%

  可以看出,普通工人对管理人员的认同度最低,技术人员对管理人员的认同度也不高,只有管理人员自身还多数认为自己是“工人阶级”,而当时,决定分层地位的经济收入因素,决策因素,已经初露端倪了。

  天翻地覆慨而慷,当初,企业的上层们哭着、喊着往“工人阶级”队伍中挤,看中的,恐怕是那个“领导阶级”的定位,如今,真正的、地道的、人数最多的工人群体只有了1%的认同感,而那些已经“持大股”或者成功摇身一变成为“企业家”的成功人士们,草民想问一句:何日君再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3-05-02/6805.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弱势工人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