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走进我国大粮仓为什么有心凉感觉?
郑风田:走进我国大粮仓为什么有心凉感觉?
今年几次走进我国东北的大粮仓,感触很深。以黑龙江为例,它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产出大省,仅次于河南,可供可垦的荒地潜力也是最大的,由于人均耕地很多,靠种地也过得不错。但这些大粮仓所以在一般基础设施可真是差,高速公路很少,路况很差。基本上印证了我国的一个悲凉现象:种粮大县一般都是财政穷县,种粮一般跟穷都是连在一起的。从事最重要的填饱肚子工作,反倒最穷,更出现产区补贴销区的怪象。这样的剪刀差现象,使那些想有些作为的官员,有钱也不能往粮食生产上投,因为靠粮食带动GDP太难了,多上一两个工业项目就政绩显著。问题是,如果都这样做,那我们的肚子谁来填饱?
想当年几十万知青在黑土地上开荒,才有了今天的大粮仓。这个大粮仓有以下特色:
地真是多!
黑龙江农民的地真不少,我国江浙一带人很好,一般人均才几分地,而河南河北人多一些,差不多1-2亩,而黑龙江人均几十亩地都很正常。那些地更多的,比如达到一户就3-5百亩,种粮收入就不错了。以水稻为例,一亩地如果不算人力成本,纯收入如果300元,100亩土地就可以有3万的收,如果有2百亩地就可以有6万的收入。所以在黑龙江出现不少外来者想来此包地种地,抢着包,因为有规模效益。但并不是想包就能够包到的,现在是很难包到了,许多团场以本厂职工为优先,外来者一般包不到地。黑龙江省另外一个独特之处是有北大荒农垦,大量的土地归农垦所以,而农垦的农民平均承包地的数量比周边的农民要高出不少,三百亩五百亩很正常,但承包费则更高,外来农民还承包不到。如果我国农民都象黑龙江的农民有这么多的地,那粮食安全就不用愁了。只可惜能够跟黑龙江一比的只有新疆,在新疆农垦,承包1百亩麦子很正常,但遗憾的是,新疆又特别缺水,只有灌溉才可能有农业。水是制约新疆农业发展最大的障碍,也是最难解决的。而黑龙江号称三江还原,松花江、黑龙江雨量雪量都充足,水够份量,在大冬天里黑龙江的江水还波涛凶涌,真是一个种粮的好地方啊。
路真是差!高速公路很少。
黑龙江大粮仓另外一个触目惊心的是道路特别差,从省城到地级市,其他许多省份早已全通了高速公路,但在黑龙江不少地级市道路况很差,高速路少,到各县更是难以行进,如同蜗牛。加上地广人稀,在黑龙江行走,道路是一大考验。如果你去长三角、珠三角、山东等省,不但县与县早已修好了高速,有些地方甚至乡与乡间也修通了高速。可怜的黑龙江,地市间高速就很少。
为什么黑龙江高速公路那么少?是冬季慢长,雪多路滑不敢开会还是别的?我看主要原因还是政府缺钱。目前我国实行低粮价政策,种粮大县基本上都是财政穷县,种粮大省当然也是财政穷省了。黑龙江是我国大粮仓,给国家贡献的粮食虽然多,但目前的政策是粮食不值钱啊,所以政府就没有钱修高速。产粮大县或者大县基本上是把地都用在种粮上了,工业不发达,私人当然更不愿意投资了。
产粮大县为什么都是财政穷县?粮食太不值钱了,农业税取消、产区补贴销区也是原因之一。
粮食本来人人离不了,但目前我国的粮食价太低了,粮食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价值最大却最不值钱,这也是一个令人不可思的现象。农民从种粮中得不到多少收益,未来可能就会慢慢选择种懒田或者干脆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长此以往,我国的粮食安全供给就会产生大问题。另外目前的财政支出配套政策,出现粮食产区补贴粮食销区的现象,国家有一些惠粮项目投资,但产粮产区政府想要拿到这些钱必须进行相应的配套,而这些粮食最后又都销往了销区,所以出现“产区补贴销区”“穷地补贴富地”的乱象,因为粮食产区一般是穷地方,粮食销区一般是富地方,这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吧。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3-05-02/6398.html-江南app网址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