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茅于轼说得再好也是卖国
茅于轼说得再好也是卖国
2008年12月25日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12/25/content_10556247.htm
窦含章
如果有人拿了外国人的钱,想办法让外国政府、公司
赚钱,却置本国人民于挨饿的风险之中,你说这样的人是不是在卖国?眼前就有一例。
24日,茅于轼领衔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发布“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报告,结论为,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茅于轼认为,国内已经解决了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国外有足够的粮食生产和全球化的市场。如果中国粮食不够吃,可以到国际市场去买。
如果是一项单纯的学术研究,对其结论可赞成、可批评,大可不必定性为“卖国”。可是对天则经济研究所这份报告,除了“卖国”,找不到更恰当的词来评价。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卖国的定义是这样的:“为了私利投靠敌人,出卖祖国和人民利益。”从这一定义出发,茅于轼们搞的这个“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报告不管说得多么好听,其本质就是卖国。
资助茅于轼们进行这项研究的是美国福特基金会。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拿了外国人的钱搞研究,就判定是“卖国”。美国福特基金会还资助过许多中国研究机构,中国的科研院校和学者每年都会得到国外的各类资助,当然不能说这些接受国外资助的机构和个人都在卖国。可是,拿外国人的钱虽然不是卖国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如果研究成果又是以危害祖国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代价替外国利益服务,那么这种行为毫无疑问就是卖国。
在过去几千年中,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没饭吃,就要饿死人,就要天下大乱,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要以粮为本,都把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当成头等大事。可是在过去几千年中,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才真正开始解决温饱问题。前些年,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乱占耕地、浪费土地资源的事情愈演愈烈,针对这种现象,中央提出了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和对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后制定的国策。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正确政策,在过去几年中,违法乱占地现象增多、耕地面积快速减少的势头才得到有效遏制,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保证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可中国人刚吃饱没几年,一些居心叵测的言论就开始不时冒出头来。
茅于轼说,中国的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粮食不够吃可以到国际市场上去买,还说什么“保护耕地面积政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大幅度上升”。但众所周知的现实国情是,中国有世界1/5的人口,却只有世界7%的耕地,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而且中国每年要新增大约近700万人口,如果不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人口上升、耕地减少,中国吃什么?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如何粮食严重依赖进口,国际粮价就会飞上天。
今年上半年,国际粮价飙升,一些国家和地区马上出现了“米荒”,直接造成民众生活困难、社会动荡。但中国并没有受到这场危机的影响,靠的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这才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作为基础性物价的粮价不能保证稳定,那么中国就会物价飞涨,社会就会不稳。至于说到房价,不过是茅于轼唬人的把戏,中国现在房价正在往下降,各地的土地拍都拍不出去,说明中国房价的涨跌跟18亿亩耕地红线压根儿没多大关系。
茅于轼抛出谬论,谁最欢迎呢?很显然是世界粮食出口大国。外国人拿钱资助茅于轼们研究的题目是“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得出的结论却是粮食很安全、耕地不需要保护,搞这种把戏的目的,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近些年来,学者拿钱替特殊利益集团代言的事情屡见不鲜。如果把这种现象当成社会利益多元化的反映,也还说得过去。可是,像茅于轼这样置本国百姓的安危于不顾、拿外国人的钱,替外国人办事的行为就不该容忍。(窦含章)
茅于轼报告的真相及谬误
窦含章
如果茅于轼想哗众取宠的话,这次他又成功了;如果茅于轼想忽悠群众的话,这次他又
失败了。
自12月24日他和天则经济研究所发布所谓《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报告以来,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轮铺天盖地的批评热潮,其热度远超过他上次发表“个税起征点应提高到8000以上”的时候。在各大纸媒及论坛中,批评茅于轼观点谬误的评论和帖文成千上万。在搜狐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中,高达60662名投票者反对茅于轼的想法,占参与投票人数的90.75%;在网易进行的一项调查中,77.53%的投票网友认为茅于轼的言论卖国。
可面对汹涌民意,茅于轼并未服输。他和他的徒子徒孙们纷纷发表文章,说网民只是骂,不讲理。天可怜见,网民们对此事的分析和评论何止百万字,为何在茅于轼和他的徒子徒孙眼中,浩如烟海的帖文却只有一个“骂”字呢?究竟是有人在装“睁眼瞎”,还是无数网民没一个明白人呢?
对待茅于轼这种打着学术幌子散播谬论的人,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不理,二是揭穿。有鉴于此次事件的影响力,加上茅于轼们仍在巧舌如簧试图蒙骗公众,理性的应对之策只能是后者。
让我们先来揭穿所谓《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报告的真相。
24日,在天则研究所的发布会上,赵农研究员在介绍所谓课题成果时,不顾事实地自吹自擂道:“自2008年年初启动该课题以来,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科研人员认真规划、努力钻研、深入探讨并广泛交流,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可笑的是,早在2007年5月29日,茅于轼就曾在国际在线网站发表过《我国不应再保护耕地》一文,其中内容甚至一些具体的表述与所谓《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报告的结论竟一模一样。这就是说,所谓的研究成果,早在2007年5月就已经由茅于轼率先发布了,又何来什么“2008年年初启动该课题”、“认真规划、努力钻研、深入探讨并广泛交流”?真是穿帮穿得让人笑掉大牙。
由此引出的另一个严肃问题是,早在福特基金会资助天则研究所进行《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课题研究之前,茅于轼就已经得出了“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是错误的”的结论。也就是说整个事件的逻辑顺序应该是:茅于轼2007年提出“中国不应再保护耕地”的观点,而这个观点非常符合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胃口,或者能让福特基金会获得某种利益,所以福特基金会就出钱让茅于轼和天则把这个结论通过研究报告的形式包装,再通过媒体和发布会对外宣传,影响国内舆论。除此之外,还能有其他的解释吗?
顺便还想问一下茅于轼,你和你的学生段绍译将先得出结论再进行研究的“学术报告”称为“代表研究者严谨、求实的学术观点”,是你们以为老百姓好忽悠,还是自己先背叛了起码的客观求实的治学原则呢?
有人可能会说,先有结论再去研究并不一定证明结论就是错误的。那么,接下来我就将茅于轼们已经公布的各种观点摆出来,让大家看看这个所谓的“学术报告”有多么业余、多么荒谬。
谬误一: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无关。这是茅于轼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观点,也是《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报告的立论基础。可是,古今中外,“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无关”这种毫无逻辑的鬼话有谁能相信?就连小学生都知道,总产量=面积Ⅹ单位面积产量,可茅于轼为了证明“18亿亩耕地红线是错的”就硬要这么说。如果这是硕士论文答辩,仅此一条就可以让答辩委员会做出“不合格”的裁定。
谬误二:为了迷惑老百姓,将“18亿亩红线”称为高房价主因。其实,决定房价的根本因素还是供求。茅于轼的意思是,解除“18亿亩红线”就可以有效扩大供给,拉低房价。表面上看,这个理论很有迷惑性,但仔细一想,完全行不通。首先,在农村的耕地中盖房子谁会去买?在城市中工作的中低收入者肯定不行。在城市中工作,一周朝八晚五,又没有直升机,买了农村的房子还上不上班?所以解除耕地18亿亩红线的最大受益者就是那些特别富有的人,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资本在农村跑马圈地,建立大庄园、大农场、当上大地主。而卖掉了赖以生存耕地的农民在经过初期数钱的喜悦后,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的生计很难维持,像茅于轼说的那样进城,会发现城里的房价依然高不可攀,到时他们就会变成没地没房的流民,中国社会就会不稳。说到底,茅于轼转了一大圈,还是在为极少数富人服务,只不过这一次连老百姓的死活都不顾了。
其次,当前中国商品住房的空置率仍在上升,地方政府的土地大量流拍,房价也处于不断下跌之中。可“18亿亩红线”仍在坚守,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房价的涨跌与18亿亩红线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
谬误三:为了把屁股挤到百姓一边,愣装反腐败斗士。茅于轼说:“对一种商品进行管制,对有权管制的人而言是有巨大利益的事。有了管制就必有审批,于是就有以权谋私的机会,可以权钱交换。正因为此事涉及巨大的利益,所以有这么强烈的骂人声。”照茅于轼的意思,在搜狐和网易投票反对他的几万名网友和在论坛里骂他的无数网民敢情都是贪官,他和他的一小撮徒子徒孙倒成了反腐斗士了。真是好笑!
那么“保护耕地的18亿亩红线”是不是会加剧腐败呢?中国实行的是城市土地国有制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即使没有18亿亩红线,城市土地的使用和买卖依然要审批,有没有18亿亩红线并不影响腐败发生的概率。而在农村,如果放开18亿亩红线,集体作主卖地,土地是便宜了,富豪们都跑到农村圈地盖大别墅,可这些大别墅、大庄园得占用多少耕地啊?由此带来的房地产大发展和原材料紧缺,会不会使中国出现资源危机?到时候耕地大幅减少,缺少粮食,别墅能当饭吃吗?另外,我们把地都占了,还给不给子孙后代留点儿生存空间?到那时是去找市场,还是找早就化成灰的茅于轼?这些显然都是茅于轼既不考虑,也不愿回答的。
谬误四:世界上有很充分的粮食供应。茅于轼说:“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半,人均粮食消费增加了17%,但粮价下降了一半。说明粮食相比于50年前越来越丰富了。”在50年前,世界上还没有全球化的粮食市场,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中间地带各有各的粮,各有各的价,不知道茅于轼说的是50年前哪个国家的粮价?在中国,我打听了一下,上世纪50年代末大米价格大约是6分、8分、1毛一斤不等,今天的粮价一般在1.8元左右一斤,不知道茅于轼的粮价下降一半之说从何处得来?在国际市场,从2003年至今,各主要大米出口国的大米价格基本上涨了3-4倍;今年初,因为粮食危机美国超市都开始限购大米,不知道“世界上有很充分的粮食供应”又从何谈起?
至于茅于轼说:“日本消费的粮食中有40%靠进口,南朝鲜(韩国)60%靠进口”倒是事实,只不过日本和韩国因为粮食不能自给,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出国圈地种粮了,两国进口的大量粮食其实来自于这两个国家在巴西、蒙古、秘鲁等国家租种的农场和其它一些长期协议,反观中国有这样的保障措施吗?
说到日本,还可以谈谈房价。茅于轼主张放开18亿亩耕地红线促进城市化,并降低房价。日本是怎样做的呢?在1980年-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不断吹大的10年,日本为了不让房地产泡沫危及农业用地安全,“实行了非常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和国土规划政策,所以这一时期农地面积一直都维持着较低的减少率,而且大米自给率也维持在一定水平,农业产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引自《从土地供求关系看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土地安全问题》,作者为国土资源部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丽)。由此看来,人多地少的国家对农业用地进行严格管制并非中国的独创,不知常以西方为师的茅于轼又如何看这一问题。
谬误五:国内缺粮,国外卖。这一观点是茅于轼报告的戏肉所在,因为这既可以让粮食出口大国赚大钱,也等于将中国的命门送给了外国人捏着。茅于轼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说法是:“如果中国进口五千万吨,不到全球粮食贸易的十分之一。并不会对全球的粮食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如果这是一个老百姓说的话也就罢了,可茅于轼号称经济学家还这么说,那么他不是水货专家,就是别有用心。
由近几年的国际粮价上涨不难看出,世界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之中。据联合国相关机构调查,目前全世界约有9.63亿人处于饥饿线,明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0亿。在这种国际背景下,茅于轼让中国去国际市场买粮,不是让中国找死,就是让中国逼死另外10亿人。像粮食这种不可即时生产的大宗商品,不要说中国一下子要五千万吨,就是要一千万吨也会打破全球粮食贸易的紧平衡,由于这种硬缺口无法在短期内满足,粮食出口国和进口国都会同时开始囤粮,全球将陷入恐慌,国际粮价就会上天,到那时候,用不着战争、封锁和禁运,中国要拿到粮食比登天还要难。
谬误六:为证明而证明,逻辑自相矛盾。由于茅于轼的报告是先有先入为主的观点,后有为了证明观点而拼凑起来的所谓材料,其逻辑混乱之处令人捧腹。比如,为了证明“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无关”,茅于轼说:“粮食产量取决于许多因素,耕地只是其中之一。我们的研究包括如何用其他投入要素,如劳动力,化肥,农业机械,灌溉等代替土地的机会,要投入多少其他要素能替代一亩土地。”在这一段,茅于轼把耕地说得一无是处,认为其它要素都可以代替耕地。可是,为了证明“保护耕地将推高房价”,茅于轼又说:“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升并不是钢筋混凝土贵,也不是劳动力的工资高,而是土地供给有限。”请注意,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茅于轼在前一段刚说完其他要素能替代土地,土地因素并不重要,在后一段却把耕地又说得无比重要,其它要素都代替不了。如果这种混乱的逻辑也可以称做学术的话,学术还怎么让人相信和尊重?
本来,茅于轼的谬误之处还不止这些,但囿于篇幅,不能再写下去了。其实多数网民对他的满纸荒唐言都能看清楚,只不过茅于轼和他的徒子徒孙们一个个振振有词的咶噪,如不回击,倒好像他们是说理的君子,网友们倒成了骂人的暴民。(窦含章)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3-05-01/5548.html-江南app网址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