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朴:《资本论》创作史研究
从《克罗茨纳赫笔记》到《伦敦笔记》
研究《资本论》创作史为什么要讲《克罗茨纳赫笔记》? 一般讲《资本论》创作史都是从《巴黎笔记》讲起的。马克思自己说,他研究政治经济学,是因为在《莱茵报》的时候遇到了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后来《莱茵报》被封了,马克思就从报纸退回书斋研究问题去了。要研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怎么制定的,《克罗茨纳赫笔记》还是很有关系的。
马克思当时是黑格尔俱乐部的成员,对黑格尔的理论很熟悉。黑格尔认为所有客观事物都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绝对理念是现实的基础,他的逻辑学当时在德国哲学界是开创性的。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把黑格尔学说颠覆了,费尔巴哈认为存在是主体,思维是第二位的,甚至神都是人创造的。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对黑格尔主观唯心论进行了清算。1842 年初,马克思研究黑格尔法哲学,写了很有名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方法要到经济学当中去寻找。《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前半部分没写完,马克思中间写了《克罗茨纳赫笔记》,之后接着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后半部分。《克罗茨纳赫笔记》内容是什么? 就是关于唯物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国家政治制度,等等。从表面上看,《克罗茨纳赫笔记》不仅是经济学笔记,还是政治学的。比如,里面有施密特的德国史、杜加尔特的英国史、盖尔的瑞典史,还有德国史、美国史,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国家政治体系。《克罗茨纳赫笔记》主要研究了以下这些问题: 公有制如何转变为私有制,封建所有制怎么转变为资本主义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资本主义所有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等等。这 5 本笔记只用了两个月,可见马克思当时非常勤奋。
通过这段研究,马克思认识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归根到底跟经济利益有关。所有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变革都跟所有制有关,他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政治制度是受市民社会决定的。什么叫市民社会? 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经济关系的总和。这个结论跟黑格尔完全不一样,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这样,《克罗茨纳赫笔记》对马克思制定他的唯物史观打下了一个基础。后来马克思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后半部分,就反映了他在《克罗茨纳赫笔记》当中的成果。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当中得出社会变革的原因要到市民社会当中去寻找: 到政治经济学当中去寻找的结论,跟《克罗茨纳赫笔记》时期的学习有决定性的关系。
在《巴黎笔记》中,马克思得出结论,世界变革的原因要到经济学中去寻找。他第一次研究经济学的成果就是《巴黎笔记》。《巴黎笔记》包括 9 个笔记本,时间是在 1844 年和 1845 年。当时马克思在法国跟卢格一方面出版《德法年鉴》,一方面研究经济学。《巴黎笔记》的内容 MEGA2已经发表了,大家可以去研究。《巴黎笔记》里面有一部分关于詹姆斯·穆勒的笔记,马克思下了功夫,把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从头到尾的重要内容都抄了,一边抄一边做评论。
为什么特别重视穆勒呢? 穆勒是李嘉图的门徒,当时经济学界都读穆勒的书。它相当于一个教材,它把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斯密的《国富论》整理得非常规范。马克思《巴黎笔记》的成果就是写成《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时马克思打算写一本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且还跟出版商订了合同。这本书后来没写成,但是《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保留了下来。研究者都认为《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这本书的一部分。马克思后来又写了《布鲁塞尔笔记》( 1845—1847 年) ,在布鲁塞尔期间又跟恩格斯到曼彻斯特去旅行,写了《曼彻斯特笔记》( 1845 年 7—8 月) 。《巴黎笔记》紧接着的就是《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这三种笔记代表了马克思在 1844 年革命以前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都发表了,《布鲁塞尔笔记》是 1845 年写的 6 个笔记本,在 MEGA2第 4 部分第3 卷。《曼彻斯特笔记》马克思有 9 本,MEGA2第 4 部分第 4 卷发表了 5 本,第 5 卷还有 4 本没发表。1847 年以前的笔记,MEGA2第 4 部分第 6 卷还有一本,是关于居利希·古斯塔夫著作的笔记,古斯塔夫的书是非常重要的一本德国的经济、贸易、手工业、农业史,5 卷本。学德国经济学的人都必须看这本书,马克思在 1846 年 9 月—1847 年 12 月期间,写了古斯塔夫这本书的详细摘要,这些已经在 MEGA2发表了。
我翻译过一篇东西,是德国人写的关于《曼彻斯特笔记》的概况,其中说《曼彻斯特笔记》表现的是马克思从异化理论转向劳动价值论的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马克思最初不承认劳动价值论。《巴黎笔记》中的《穆勒笔记》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版第 42 卷里有,大家可以去研究。《曼彻斯特笔记》和《布鲁塞尔笔记》,现在MEGA2版外文只差一卷未出版,但人们研究得很少,因为它是新发表的。这个时期,从马克思1843 年开始研究经济学到 1847 年以前这段时间,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成果、思想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他逐步制定了唯物史观,一方面是从不承认劳动价值论转向了劳动价值论。一是方法论,二是思想内容。这个期间的成果,如果没有读到《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巴黎笔记》,我们有一个间接的研究办法,马克思在这个时期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这 4 本重要著作中反映的思想就是他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从这四部著作当中你可以发现他思想发展的轨迹。
我下面讲讲思想发展的轨迹: 唯物史观是怎么形成的。马克思研究经济学从《巴黎笔记》开始,如果从唯物史观来讲的话,是从《克罗茨纳赫笔记》开始。他研究经济学开头从研究方法论解决问题,从唯心论变成唯物论,从实际当中提出问题来反驳经济学中的教条,因此他突破了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所以唯物史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唯物史观打下基础,给他的经济学研究以一个方法论的原则,后来的很多成果很难取得。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笔记》以后得出一个结论: 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什么叫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 18 世纪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常用的一个概念。马克思在 1846 年 12 月 28 日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里面是这样阐述的: “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恩格斯在《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当中也说: “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这说明什么呢? 这实际上解决了唯物史观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认识到了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国家和法等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各个方面。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马克思就阐述得更清楚了: “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到这个时候,马克思认识到,不是国家决定下面的经济基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论及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但已经初步具有了这一思想,他提出了生产在社会结构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以后揭示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对物质生产决定性作用有了进一步明确的阐述,他在批判鲍威尔主观唯心论的时候第一次提出了生产方式的科学概念,指出历史发展的根源和基础在物质生产中。《神圣家族》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产是第一性的,历史是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马克思说: “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恰恰相反。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这个交往方式就是生产关系,马克思明确提出交往方式不再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产生了变革的要求。另外,马克思明确提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他说: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
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述已经很全面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斗争。当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与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的交往方式产生矛盾,这种交往方式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时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方式,被适用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用于更加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方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到这个时候,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已经非常全面了。在整个这一时期( 1847 年以前) ,从《巴黎笔记》到《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时期,用马克思自己的一段经典表述来说,他的唯物史观的成果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序言里面的那段话。在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那段话是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他说: “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 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 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 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就是马克思这个时期的唯物史观。而正是这一思想,即国家政治的变革要到经济基础中去寻找,给马克思打下了研究经济学的牢固基础。
马克思得出这些基本方法、原则以后,就把它们应用于经济学研究,最初的成果体现在《哲学的贫困》中。蒲鲁东自称是黑格尔的学生,研究贫穷是怎么来的,他认为思维是绝对精神外化造成的种种社会现象,他用的完全是黑格尔那一套方法,认为跟 11 世纪相适应的是权威原理,跟18 世纪相适应的是个人主义,等等。另外,他说所有的经济范畴都有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好的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坏的方面就露出来了,就有一个新的代替它。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第一性的,经济范畴是生产关系的某一个片断,经济范畴就是生产关系。经济范畴代表一定的生产关系,因此经济范畴是现实社会的反映,而现实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生产关系是历史产物,是客观存在的。这后来就发展成马克思后来在《大纲》里面写的: 经济范畴应当“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哪儿抽象? 怎么抽象? 这要从现实关系当中去找。你把简单的范畴放在前头,简单的范畴讲清楚了,然后再讲复杂一点的,再讲更复杂的,这样的话这个体系就是合理的,这个体系必须以现实为基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批判了蒲鲁东那个随便臆造的体系。马克思这个时候制定的方法论为将来《资本论》的理论体系打下了基础。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用唯物史观研究经济学、考虑经济学问题的开始,一开始他就发现现有的经济学,特别是蒲鲁东的经济学是不对的。相反的,在马克思看来,亚当·斯密、李嘉图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为什么? 亚当·斯密讲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但他又认为,到了交换发达了以后,价值就不是劳动创造的了,是什么创造的呢? 地租、利息、利润、工资,加在一起就是价值,那当然是不对的。但从某一方面说,他反映了现实。当现实当中交换问题变复杂了,他就用另外一个办法解释,他放弃了原来的劳动价值论。这倒说明亚当·斯密很有现实感。李嘉图也是这样,李嘉图的很多东西也是批判亚当·斯密。我个人认为,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原则坚持不彻底,但是他能反映现实,他一看现实跟他那个理论不符合了,就改变理论。李嘉图倒过来,李嘉图批判亚当·斯密不彻底,他坚持原则,从头到尾都坚持劳动价值论,他让所有的现象都跟劳动价值论来对质,符合的就对,不符合的就例外。无论如何,这两个古典经济学家虽然不彻底,但比蒲鲁东这些所谓的哲学家用黑格尔经济学原则来写经济学著作强得多。这是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第一次在方法论上的转变。另外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从否认劳动价值论过渡到承认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开头研究经济学时不承认劳动价值论,这最初受恩格斯的影响,恩格斯比马克思更早写了《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说李嘉图主张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费用决定,这是不实际的。恩格斯说价值是生产费用和效用的关系,换句话说,成本加上竞争而形成的那个价格,就是商品的价值,这是恩格斯当时的主张。
市场上这么多纷繁的商品互相交换,商品价值就是成本加上现在的市场竞争结果形成了价格,这是表面现象,没有深入到实质中去。李嘉图有个说法,价值是劳动创造的,怎样找到这个本质呢?他说市场当中价格上下波动,你把所有价格加在一起平均一下,得出来的那个数就接近于价值。
恩格斯说那个平均数是偶然的,实际上现在看起来,恩格斯当时只是抓住了现象。马克思最初也不承认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巴黎笔记》当中,或者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也是这样认识的,即成本加竞争的结果就是价值。但是,为什么研究《巴黎笔记》的人特别重视《穆勒笔记》呢? 因为在《穆勒笔记》里,马克思已经开始转向劳动价值论了。对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从不承认向承认的转变的萌芽就在《穆勒笔记》里面。马克思提出,抽象规律是通过价格波动来实现的,这跟李嘉图已经差不多了。这表明他已经不完全否定劳动创造价值了,而是指出它是怎么实现的。他还说价值是私有财产对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虽然没讲清楚,但已经是从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上来考虑价值了。最初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是从市场现象来说的,而马克思渐渐深入到本质中去,穆勒是李嘉图派,力图维护劳动价值论,但陷入了庸俗。马克思在这时逐步认识到价值是一个私有财产对另一个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也就是说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就是商品跟商品之间的互相交换,两个商品当中有一个共同的东西,这已经从现象渐渐深入到本质。
到了《神圣家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转变又进了一步。马克思指出在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某种物品是否应当生产的问题,即物品的价值问题,本质上取决于该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是生产这个物品花费的劳动时间。因为社会是否有时间来实现真正的人类发展,就是以这种时间的多寡为转移的,生产某个物品所必需花费的劳动时间属于这个物品的生产费用。某个物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是这个物品的生产费用,决定了它卖多少钱。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这句话进行了评论,认为马克思到这个时候已经接近劳动价值论了。为什么马克思有这个进展呢?
马克思跟恩格斯一样,否定劳动价值论的时候是只看市场表面现象,他现在研究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慢慢地从市场现象深入到了本质,因为两个商品能够交换必须具备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劳动。到了《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提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给我们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李嘉图的价值是对现代经济生活的科学解释。马克思从否定劳动价值论到承认劳动价值论,原因在于他的唯物史观的制定。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使用的是异化概念,为什么他用异化概念而不用剩余价值概念呢?就是因为他不承认劳动价值论,后来在逐步的论战和学习中,借助于唯物史观的制定,他从现象深入到本质,认识到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对的。但是这时他还没看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缺点。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完全套用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不但套用了劳动价值论,他还套用了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没有价值,货币的价值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
《哲学的贫困》从两个方面证实了马克思1847 年以前在经济学研究上的初步成果,一是把唯物史观应用到经济学研究上,确定了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二是从不承认劳动价值论转向承认劳动价值论,在商品货币的研究上给经济学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因此《哲学的贫困》是《资本论》的萌芽,马克思自己说: “该书包含了经过 20年的研究之后,在《资本论》中阐发的理论的萌芽。”在《哲学的贫困》中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了 20 年的研究之后,变成了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发挥。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又初步弄清了剩余价值是怎么产生的。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已经认识到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出发点。在《贫困的哲学》中,蒲鲁东也承认劳动价值,但他无法回答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问题,这也是马尔萨斯提出的问题,即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量,劳动的价值也是由劳动创造的,衣食住行的成本就是工人劳动的价值,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等价交换,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工人用劳动生产资本家的产品,既然是等价交换,那剩余价值从哪里来呢? 这一问题回答不上来,整个的李嘉图学派就破产了。蒲鲁东出了个主意,说劳动不是商品。马克思认为这样靠偷换概念并不能真正解决矛盾。马克思提出,商品中的劳动跟工人在生产中使用的劳动是有差别的,后者是活劳动。马克思虽然没有说清楚两种劳动之间的区别,但举了个例子。生产力如果提高了,同一个劳动原来生产一件衣服,现在可以生产两件衣服,但是商品中的劳动没有这一特点。所以,商品中体现的劳动和正在进行中的活劳动是不一样的,活劳动能创造出更多的劳动。
马克思的这一区分已经快接近矛盾的解决了,几个月以后,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提出,工人拿自己的劳动交换生活资料,资本家拿生活资料交换劳动,资本家交换的这个劳动是工人的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力量,这跟商品中的劳动完全不一样,这就为后来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理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手稿中把工人出卖的这个劳动叫做劳动能力。因为他如果不提出这是一种创造力量、一种生产活动,就不能进一步得出结论,工人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价值比他原来那个价值高,这就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根据这一点,恩格斯后来把《雇佣劳动与资本》中的劳动都改成了劳动力,恩格斯在前言中讲了修改的缘由。劳动二重性问题这时还没有完全解决,使得李嘉图学派破产的这个问题真正得到科学解决是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里。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当中,马克思已经承认,工人的生产力能够创造出比工人按等价交换得到的那个劳动更多的劳动,但是马克思这个时候还没有使用劳动能力、劳动力这些名词。
1848 年革命后,马克思侨居伦敦,有了很好的机会来研究经济学,这就是所谓的《伦敦笔记》时期,《伦敦笔记》是《资本论》的直接准备。当时的伦敦是全世界的经济中心,贸易非常发达,大英博物馆里关于经济学的资料非常全,这为马克思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研究经济学。1850 年9 月到 1853 年 8 月,马克思写成了 24 本笔记,被称为《伦敦笔记》。《伦敦笔记》一共 1250 页,100多个印张,收录了 300 多部著作和报刊资料,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伦敦笔记》的写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850 年 9、10 月间—1851 年 3 月) ,马克思写了第1 至第6 笔记本和第7 笔记本的前半部分。《伦敦笔记》第一阶段着重研究货币、信用、流通问题。因为当时经济危机快要来了,经济学界吵得一塌糊涂,争论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
英国银行界围绕着 1844 年银行法争得不可开交,一边是通货学派( 货币流通学派) ,李嘉图的门徒,一边是银行学派。争论的焦点是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李嘉图提出,货币是商品,但它是特殊商品,没有价值,货币的价值是由它的数量决定的。例如市场上需要 1 万张货币,你印了 2万张,那就一张货币当原来的一半的钱花。简单来讲,这部分是对的,这是钞票,银行券的规律,也就是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规律,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规律,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时候不用金银货币亲自出现,李嘉图说的货币数量论不是说金银,他讲的是银行券。英国 1844 年银行法就是按照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来制定的,说商品的价值高低是货币多少造成的,货币越多商品价值越贵。因此,银行要好好控制不要滥发银行券,市场需要多少就发多少。经济危机的时候,商品卖不出去,需要货币宽松政策,这样的话,商品才能卖出去。1844 年银行法恰恰相反,使得原来的经济危机之外又加上了货币危机的因素,所以银行学派坚决反对它。《伦敦笔记》第一阶段就研究这一问题,研究很深入,马克思把银行学、货币理论当中所有著作将近 80 多部都做了摘录。
研究的结果是货币不只是支付手段,因为银行学派反对货币数量论有很多理由,举了好多事实,后来证明马克思说的是正确的,货币除了支付手段以外,首要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当货币充当价值尺度时,它不能是纸币,必须是金银。其次是储藏手段,当货币作为储藏手段时,也不能是纸币,必须是金银。然后是支付手段、国际货币职能,除了支付手段可以用纸币来代替以外,别的都是要真正货币出现的。首先,马克思弄清楚了货币承担多种职能,后来进一步弄清楚了,不是货币的价值决定物价高低,而是物价高低决定需要多少货币。马克思研究了好多现象,证明真正的物价的变动绝对不是由于单纯货币多少引起的,经济是非常复杂的现象,物价与供求、生产力、劳动生产率都有关系,整个市场上有多少商品才能决定需要多少货币。因此,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是片面的。
马克思研究的结果把货币数量论推翻了,这个成果体现马克思在 1851 年 2 月 3 日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这封信至关重要,它代表了马克思在《伦敦笔记》第一阶段的重要研究成果,即推翻了货币流通理论。马克思说,从李嘉图开始的理论如下: “假定实行纯金属流通。如果这里货币流通过多,物价就会上涨,因此商品出口就会减少。国外的商品进口就会增加。进口就要超过出口。因此,就出现贸易逆差和不利的汇率。就要输出硬币,货币流通就会减少,商品价格就会下降,进口就会减少,出口就会增加,货币就重新流入,总之,重新恢复原来的平衡。”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马克思在这封信里头,列举了四种可能性,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流通的货币量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商业发展决定的,只有在业务迅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流通手段来进行这些业务的情况下,货币流通才会增加,不是货币增加造成物价上涨,而是当你业务发展了,需要更多货币的时候,货币才会增加。这也就是说,货币增加是第二位的,否则流通过程中的货币就会以票据等形式作为存款流回银行。货币流通的增加归根到底是投资增长的结果,而不是相反。马克思宣布: “除了在实践中永远不会出现但理论上完全可以设想的极其特殊的情况,即使在实行纯金属流通的情况下,金属货币的数量和它的增减,也同贵金属的流入或流出,同贸易的顺差或逆差,同汇率的有利或不利,没有任何关系。”马克思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货币数量论不成立。恩格斯接到信以后非常欣赏马克思的研究成果,他回信说: “你在经济学上的最新发现,我现在正在认真地反复思考。今天我没有时间详谈这个问题,不过我认为这个发现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数字不能开玩笑,因此我要仔细地加以研究。”十几天后,恩格斯回复马克思说: “依我的看法,这个问题本身是完全正确的,并且对于把混乱的流通理论归结为简单明了的基本论据大有帮助。”这是第一个突破,货币数量论被推翻了。
马克思改进了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是跟土地肥力递减规律连在一起的,完全是一种逻辑推论。它的基本理论是这样的: 人到一个新地方先耕种最好的土地,人口越来越多,最后土地生产的粮食不够了,就耕种次一点的土地。这样生产出的粮食价格贵了,成本就高了,最初那个耕种肥沃土地的就得到了超额利润,因为土地是由地主垄断的,所以资本家无法把超额利润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必须交地租。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加,人们又开垦了第三级土地,成本更高了,物价更高了,粮食价格更高了,第一级好土地的超额利润更多了,这个超额利润就形成了级差地租。他的结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粮食越来越贵,地租越来越高。李嘉图得出这个结论不是偶然的,在他研究地租理论的这几十年中,事实就是这样。谷物价格不断提高,地租也不断上涨,但马克思不相信这一理论。他研究了好多土地问题专家的著作,特别注意研究了多年的物价史,发现 1793—1822 年这段时期的物价史不是物价越来越高,地租越来越高。1850 年 12 月 14 日,《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一个统计资料,使马克思受到极大启发,这个资料表明李嘉图说的那个物价和地租一道上涨的情况只是发生在历史的某一段时期。相反,1815 年以后,实际情况反过来了,物价下降,而地租提高,这就促使马克思思考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存在的问题。
19 世纪以来 30 多年的物价史表明,由于技术的进步,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谷物的价格降低,与此同时地租却不断提高,全国地租总额也在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与李嘉图论证级差地租的论据是矛盾的,在这里主要问题仍然是使地租规律和整个农业的生产率提高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说明历史事实。马克思在 1851 年1 月 7 日给恩格斯的信中指出,李嘉图提出的地租理论,实质上不过是: 在最坏土地产品为补偿它的费用所必须的出售价格和最好土地产品所得到的价格之间存在差额。这是对的。级差地租并不是以土地肥力递减为前提的,而仅仅是以土地肥力各不相同,或者连续使用于土地上的资本所产生的结果各不相同为前提的。只要是土地肥力不相同,或者投在土地上的资本所产生的结果不同,就会产生级差地租。这样的话,马克思就把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改得比较科学了。恩格斯回信说: “你关于地租的新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李嘉图关于土地肥力随着人口的增加而递减的看法,我始终是不信服的,同样他关于谷物价格不断上涨的论点,我也从来没有找到论据。但是,由于我在理论方面的众所周知的怠惰,我只满足于良好的自我在内心的不满,从来不去深究问题的实质。毫无疑问,你对问题的解决是正确的,这使你有进一步的理由获得地租问题经济学家的称号。”
马克思在《伦敦笔记》第一阶段取得了以上两个重大的突破,原因都是靠在实践中调查研究,而唯物史观的方法,调查研究的结果,否定了既定的理论,或者说改正了理论。
马克思在写第 7 笔记本的时候,对第一阶段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把《巴黎笔记》、《伦敦笔记》以前所有关于货币的材料重新整理,系统化。后来 1854 年又写了《货币危机》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除了以上两个成果以外,马克思又对亚当·斯密的理论进行了反思,写成《反思》一篇短文。亚当·斯密把整个社会的交换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实业家与实业家之间的交换,另一部分是实业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他认为社会上的交换流通就局限于这两个方面,而实业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是实业家和实业家之间的交换的界限。马克思认为这一思想非常重要。这表明马克思考虑经济危机不是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样认为是由流通领域造成的,而是生产领域的问题。由这一思想出发,整个社会生产分两大部类,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交换,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是前者的界限。整个社会能不能交换,商品能不能卖出去,最后取决于消费水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是界限,这非常重要,社会上大多数人即工人阶级受剥削,工人阶级的消费不可能把它生产的东西全部消费掉,这就必然有东西卖不出去,卖不出去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工人的贫困。马克思这时候已经开始考虑经济危机要到资产经济社会的本质中去寻找。
《伦敦笔记》第二阶段包括 1851 年 4 月到 5月上旬写的第 7 笔记本后半部分到第 10 笔记本( 见 MEGA2第 8 卷) 。这时马克思主要研究的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破产的原因。马克思把李嘉图学派所有重要的著作都读了,把反对李嘉图学派的那些重要著作也读了,然后找到了导致古典经济学破产的两大矛盾。第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交换如何跟劳动价值论相一致,古典经济学回答不清楚这个问题。第二,李嘉图不能回答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问题,说不清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什么? 同样的投资、同等数量,不管你投到哪个生产部门,不管你流通快慢,最后获得的利润大体一致。这里面有一个如何解决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问题,李嘉图回答不上来,李嘉图说这个现象是例外,不符合规律。一个例外就把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否定了,马克思提出,现在整个市面上流行的就是平均利润生产价格,不是价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变形,这个问题后来才得到解决,但马克思在这儿就发现了这一问题。马克思没有解决古典经济学破产的两个问题,但他发现了这两个问题,这就为他以后解决这些问题打下了基础。
《伦敦笔记》的第三阶段包括 1851 年 5 月中旬到 6 月中旬写的第 11 笔记本到第 13 笔记本,主要是进一步研究了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全面关系。马克思本来打算记到第 10 笔记本就可以结束转而写自己的著作了。结果越研究越深,到了第 11笔记本和第 13 笔记本的时候,研究工人阶级全面的状况,收集大量的原始积累材料,资本怎么来的? 原始积累,工人工会斗争,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10 小时工作日法案,工人的居住条件,工人受教育的材料,等等。《资本论》当中很多史料就是这时候记载下来的。
《伦敦笔记》的第四个阶段包括第 12 笔记本到第23 笔记本。第12 笔记本、第13 笔记本研究的是农业问题,研究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和农业问题,怎么用科学方法耕种提高土地肥力。下一阶段包括第14 笔记本到第24 笔记本,第14 笔记本研究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生产方式,包括古罗马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殖民地和拉丁美洲各国、秘鲁征服史、墨西哥征服史,还有印加人的历史、亚细亚生产方式、印度的情况、非洲的奴隶贸易,等等。这就把马克思的研究扩展到全世界,不只研究资本主义本身,而且还研究资本主义殖民地是怎么来的,原始积累问题,等等。第 15 笔记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问题。第 16 笔记本是马克思对前几个笔记本关于资本主义跟工人矛盾这些问题的研究的补充,研究补偿金问题、商业和技术问题、工厂当中的犯罪、工伤事故、工人居住条件、统计材料、英格兰银行史,等等,就是更进一步的细节。第 17、18 笔记本研究的是欧洲资本主义以前的历史,西欧的封建社会、意大利、法国、中世纪的各种经济制度、城市史、教会、风俗史、文化史、经济史、战争关系等等。第 19 笔记本到第 20 笔记本包括文化通史、妇女史,马克思试图总结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第 21 笔记本和第23 笔记本专门研究的是印度问题,1853 年英国议会辩论东印度公司的条例,争论得很激烈,马克思抓住机会,在他这 3 本笔记本中详细摘录了英国在印度经营殖民地的历史,还包括古印度史、现代印度史、印度的社会、殖民化的历史、印度土地问题、租税制度、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善、改变、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情况、东印度公司的演变,等等。第 21、23笔记本的这些内容反映在马克思写的关于论印度的著作中。现在 MEGA2第 3 卷发表到马克思的第 14 笔记本,后面还有 10 个笔记本没发表。总之,从《伦敦笔记》可以看出,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收集和研究了多么丰富的资料,为《资本论》下了既广且深的基础。(注释略)
《资本论》第一部手稿(《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
一、走进马克思的科学实验室
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手稿是在 1857—1858 年期间写成的,人们通常称之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它有什么特点呢? 它首先展现了马克思理论制定过程的特点,即他的理论是通过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论战得出的。其次,他的理论是用辩证法为工具的,这种辩证法是马克思通过改造德国古典哲学的伟大成果——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的。再次,是唯物史观,即以实践为标准来反驳那些纯粹的理论推理和空谈。这些特点在马克思的手稿里表现得非常清楚。
马克思从 40 年代开始研究经济学,做了大量的笔记。《伦敦笔记》写于 1851—1853 年期间。在这之后,马克思把这些笔记消化了几年,重新加工整理。1854 年写了《完成的货币体系》等笔记。当时正发生经济危机,马克思还写了 3本危机笔记。这几年马克思身体非常不好。到了 1857 年,马克思一看经济危机又开始了,就赶紧把成果写出来,他怕“洪水”到来之前来不及把研究结果写出来,革命来了研究的东西再没有机会付诸文字。《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就是这时写出来的,它距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已经过去15 年了。这部手稿被认为是从1857 年7 月到 1858 年 5 月写成的。但据现在的考证,还有一种可能,是从 1857 年 1 月开始写的。为什么呢? 《大纲》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明日期,但从里面可以找到一些日期,一处是 1857 年 7 月,另一处是 1857 年 8 月,马克思在 1857 年 1 月的信中就提到了达里蒙,而且这部分引用了 1857年 1 月、2 月的材料,所以有人说,他有可能 1857 年 1 月就开始写了。究竟是哪一年写的,现在一般说是1857 年 7 月到1858 年 5 月,因为 1858 年 5 月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提到他写的手稿很乱,但整个“轮廓”( Grundrisse,即“大纲”) 已经有了。《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广义的《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包括《巴师夏和凯里》、《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 年手稿) 》、《金称量机》、《七个笔记本的索引( 第一部分) 》,还有人把 1858 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手稿算在内。狭义的《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就是《政治经济批判( 1857—1858 年手稿) 》,加上《导言》和《七个笔记本的索引》,人们通常所说的《大纲》一般是指狭义的《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大纲》包括 8 个笔记本,笔记本 M 和 1—7笔记本。笔记本 M 是《导言》,主要交代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方法、结构等等,直到最后一段讲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用希腊神话和莎士比亚做例子论述文学艺术的独特规律等等,是很有名的; 还介绍了马克思原来设想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 6 册结构计划,关于这个“六册计划”的来龙去脉我写了文章做过专门介绍,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手稿第 1—7 笔记本写的是《大纲》的主体部分,包括《货币章》和《资本章》。马克思自己加的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了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其他手稿相区别,人们又加了一个圆括号,标明写作年代,这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 年手稿) 》。手稿一开头写的是《二、货币章》。为什么是“二”呢? 因为在手稿写作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第一章应该论述价值,资本主义财富的第一个形式应当是商品。所以他写完《资本章》后就写了《一、价值》这一章的开头。《价值章》也就是未来的《商品章》,他写了个“一”,然后回过来把原来的《货币章》加了个“二”字,所以现在《大纲》一开头就是《二、货币章》。这表明这时马克思形成了三层次的结构: 第一章论述商品,第二章论述货币,第三章论述资本。在《大纲》中,首先是《货币章》取得了非常大的理论成果,关键是“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制定,这在整个经济思想史上是具有突破性的、革命性的成就。在马克思以前的古典经济学中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所以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古典经济学主张劳动价值论,但是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如果劳动和资本的交换是等价的,那么剩余价值是怎么来的? 二是既然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各不相同,周转速度又不一样,等量资本怎么能得到大体相等的利润呢? 古典经济学回答不上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它的垮台。马克思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在《大纲》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实现革命变革的过程。这是从“劳动二重性”理论开始的。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马克思总是在跟别人论战中创造自己的理论的,他这次论战的对象是蒲鲁东主义者阿·达里蒙。达里蒙写了《论银行改革》一书,他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货币居于特殊地位,如果实行货币和银行改革,经济危机就能得到克服。他提议发行劳动货币,就是“小时券”,印上几小时,然后到市场上像货币一样购买商品,这个商品花费了 8 小时的人类劳动,我给你一张 8 小时的券,这样就不会有经济危机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必然的矛盾发展的产物,劳动货币不能解决这一问题。这说明达里蒙既不懂得经济危机的根源,更不知道货币的本质。马克思反驳了劳动货币主张,指出: 首先,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以后,商品价值就降低了。原来生产这件商品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5 小时,后来只需 4 小时,再后来就是 3 小时,小时券会不断贬值,因此是行不通的。其次,小时券到底是商品的价值还是价格呢? 货币是商品的价格,价格跟价值是不相等的,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小时券表面上好像是价格,但你让它等同于价值,这就制造了混乱。这个商品花费了 5 小时的人类劳动,给它 5 小时的券,这当然是它的价值,但你又当价格来花,这样的话价值就完全等同于价格了,这恰恰是不行的。因为在商品经济中,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这是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是固化的劳动时间,价格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上下波动,供大于求时,价格就降低,低于价值,生产就受到抑制;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高于价值,就促进了生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小时券实现不了这种调节。马克思说小时券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是可行的,因为生产什么都有计划,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都是社会需要的,所以那时没有商品交换,也不需要货币。
在《资本论》中,在论述商品时,马克思一上来就讲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讲劳动二重性的根源是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但在本手稿中,马克思先反复揭示货币的本质,在揭示货币本质时,他的思路是这样的: 产品变成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交换价值的独立化成为货币。
我们知道,古典经济学家研究过商品的价值,但他们只注意价值量,却忽视了研究价值的质。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深刻揭示了价值的质的规定性,阐明了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之间的比例关系,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存在于交换关系中。价值是商品的一般交换能力,是商品交换的可能性,所以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反映的是一种普遍的关系,产品把自己看作是一定量的一般劳动即社会劳动的实现,每个商品在充当货币的时候就把它的价值表现出来了,每个商品都有价值的特点。商品为什么必须采取价值这种在别的社会当中没有的形式,这跟商品社会的特点有关,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的广泛分工造成的。由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成了孤立的、彼此毫不相干的生产者,但他生产的东西又是社会性的,是为社会生产的,社会承认不承认这一点呢? 这要通过商品交换来确定。交换成功就表明社会承认了,你的产品是社会需要的,交换不成功就等于白劳动了。在这样一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商品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结果就造成了商品拜物教。
凡是在资产阶级眼中表现为物的关系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出隐藏在这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毫不相干的个人之间的互相的和全面的依赖,构成他们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联系表现在交换价值上,因为对于每个个人来说,只有通过交换价值,他自己的活动或产品才成为他的活动或产品; 他必须生产一般产品——交换价值,或本身孤立化的、个体化的交换价值,即货币。另一方面,每个人行使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的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这样,马克思阐明了价值的质的规定性。
马克思在揭示商品的价值的规定性之后,就把商品的价值与商品的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结合起来考察,从而阐明了商品的二重性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揭示了商品的内在矛盾。这是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做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贡献。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把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他指出,商品不仅具有交换价值,它本身是自然产物,也具有使用价值,所以商品具有二重性。他说: “一方面商品作为一定的产品存在,而这个产品在自己的自然存在形式中观念地包含着……交换价值;另一方面商品作为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 货币) 存在,而这个交换价值又抛弃了同产品自然形式的一切联系,——这种二重的、不同的存在必然发展为差别,差别必然发展成对立和矛盾。”商品二重性注定商品要发生矛盾,商品正是作为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和作为社会属性的价值两方面的矛盾统一。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必然给商品交换造成极大的障碍,商品内部的一般性( 即价值) 和商品的特殊性( 即使用价值) 之间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公开化,使统一的商品分裂为商品和货币。货币是商品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但货币出现以后,矛盾更尖锐化了,因为人们交换别的商品不成功才在手中持有货币,而货币不一定马上就能购买到别的商品。货币的性质就是通过使交换价值的矛盾普遍化来解决矛盾,越解决矛盾越深。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的分析,充分证明了达里蒙提出的用“劳动货币”代替贵金属货币的办法根本不能消除商品流通中固有的困难,只要使人们的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的那些经济条件存在,这些经济条件所造成的矛盾就不会消失。马克思告诫人们必须清楚这一点,才不至于给自己提出无法解决的任务,才能认识到我们无法用货币改革和流通改革来改变生产关系以及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阐明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之后,接着进一步阐明了与这种二重性相适应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矛盾,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当时还没有把“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相对立,而是使用“抽象劳动”和“特殊劳动”这样的说法。他说,“劳动作为同表现为资本的货币相对立的使用价值,不是这种或那种劳动,而是劳动本身,抽象劳动,同自己的特殊规定性决不相干……当然,对于构成一定资本的特殊实体来说,必须有作为特殊劳动的劳动与之相适应。”抽象劳动是一般劳动、社会劳动,它不是逻辑推理出来的,而是一种历史的抽象,它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个特有的概念。这就是说,抽象劳动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发展到某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某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所以,商品有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特殊劳动创造的结果。商品除了使用价值,还有价值,这是商品特有的一种社会关系的表现。在商品生产社会中,劳动是特殊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这就是劳动二重性。要读手稿的话,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不断重复论述这一过程,他的思路是从商品二重性推导出劳动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区分资产阶级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水岭。马克思本人极端重视劳动二重性的发现,认为这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他在 1868 年 1 月 8 日致恩格斯的信中说: “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 既然商品是二重物——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像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本身。就必然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上,对问题的批判性理解的全部秘密就在于此。”马克思把商品社会和未来社会加以对比,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劳动的社会性和私人性之间的矛盾,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的总根源。他指出,如果生产是公有的,个人的生产一开始就直接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的生产不是直接的社会的生产,不是本身实行分工的联合体的产物。个人从属于像命运一样存在于他们之外的社会生产,但社会生产并不从属于把这种生产当作共同财富来对待的个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内部的这种劳动的社会性和私人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内部,产生出一些交往关系和生产关系,它们同时又是炸毁这个社会的地雷”。
在手稿的《资本章》中,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研究剩余价值是怎么生产的。如何在价值规律基础上阐明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剩余价值是怎么产生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回答不了这些问题,这导致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破产。
马克思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他把资本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流通领域,商品在流通领域是等价交换,工人在流通领域跟资本进行的交换也是等价交换,资本家要进行生产,就必须到市场上去购买各种商品,其中包括一种特殊的商品,那就是工人的劳动力。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工人丧失了生产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出卖。在市场上,工人跟资本家是等价交换,资本家给工人的工资等于工人的衣食住行和他延续后代所需要的价值。因此,在流通领域,资本跟工人的交换是平等的。但是,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以后进入了生产过程,这一过程是剥削劳动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生产出比自身更高的价值。这第二个过程是不平等的,因此,资本家跟工人的交换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是对工人的剥削。
这就解决了剩余价值产生的问题。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资本主义社会比以前的社会进步,因为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奴隶制社会,存在的都是人身依附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所有者之间的“等价交换”。
货币是平等、自由的制度的体现,但进一步发展却是不平等、不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看是平等的,但这种平等、自由恰恰到后来变成不平等、不自由。而这个不平等、不自由恰恰是资本主义平等、自由的实现,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流通领域中,资本和劳动等价交换,这时候交换的劳动不是活动形式的劳动,而是劳动的可能性,马克思后来称之为“劳动能力”或“劳动力”。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劳动产生价值,价值跟劳动等价交换,结果说不清楚剩余价值从何而来。马克思对劳动和劳动力作出了科学的区分,指出工人在市场上交换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的可能性。所有商品的价值都是物化劳动,劳动能力这种商品的价值也是物化在它身上的劳动,也就是物化在工人的衣食住行和延续后代所需的全部价值中的劳动。马克思说: “工人出卖的只是对自己劳动能力的定时的支配权。”这种劳动能力只有在资本的推动下,提供给它生产资料,才能变成工人的生产活动。明确区分劳动和劳动能力,这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正是由于对劳动力商品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说明,经济学才得以从古典经济学走入的死胡同中解脱出来,从而为实现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奠定了基础。马克思给资本下了一个定义。我们知道,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古典经济学在内,几乎都把资本定义为社会关系,在本手稿中,马克思结合资本主义的商品和货币流通,把资本定义为“在流通中并通过流通保存自己,并且使自己永存的交换价值”。因此,资本是在流通中通过流通保存自己并通过劳动使自己增殖的一种价值。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给资本下的定义则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在流通中完成交换后,必须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被剥削的真相才揭示出来。马克思提出,交换的第二阶段只是由于滥用字眼,才能被称为某种交换,这个过程是直接同交换价值相对立的,它本质上是另一个过程,就是剥削过程。这种剥削是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表面是平等的,实际上是不平等的。
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对交换的这第二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全部秘密。马克思提出: “工人要向资本家提供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工人要向他人提供的使用价值,并不是物化在产品中的,它根本不存在于工人之外,因此不是现实地存在,而只是在可能性上,作为工人的能力存在。这种使用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要求下,推动下,才能变成现实……只要这种使用价值受到资本的推动,它就会变成工人的一定的生产活动; 这是工人的用于一定目的的、因而是在一定的形式下表现出来的生命力本身。”马克思对生产过程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产生出新产品。这个过程也有两方面,从劳动过程来看,它是物质生产过程,从形式来看,它是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工人在这个过程中受资本家支配,不但要创造出劳动力的等价,而且要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抽象劳动创造出新价值。古典经济学根本说不清这个问题。马克思还指出,剥削有两种形式,即绝对剩余价值方式( 延长工作日) 和相对剩余价值方式( 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对剩余价值还没有像《资本论》中那样分为三个阶段。之后,他分析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剥削工人中起的不同作用,区分了不变资本( C) 和可变资本( V) ,而 V/C 剩余价值率最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这也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在手稿中,商品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力商品理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理论等等,都是马克思创造的,这些理论把劳动价值论难题解决了,它解答了在等价交换基础上、劳动价值规律基础上,剥削是如何实现的,剩余价值是怎么产生的。这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创造的,这部手稿可以说是《资本论》创作史上的里程碑。如果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实现了伟大的革命,那么实际的革命过程都发生在他的手稿中。《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制定了狭义的剩余价值理论问题,下一部手稿即《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解决了平均利润生产价格问题,就是解决了广义的剩余价值理论问题。
二、理论宝库
除了主要理论成果外,《大纲》还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例如: 第一,关于资本的生产性和资本的局限性的问题; 关于大机器生产以及科学运用于生产的问题; 关于共产主义理论; 关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问题,等等。
资本的生产性和局限性。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对资本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作了很好的论述。他指出,资本为追求剩余价值,结果大大促进了生产,因此资本有传播文明的很大作用。“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价值,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存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唯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地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资本的使命就是创造非常丰富的财富,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丰富的财富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资本作为孜孜不倦追求财富的一般形式欲望,驱使劳动超越自己资源需要的界限,来发展丰富的个性,创造出物质要素。而这个要素,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消费上都是全面的,因而个人的劳动不再表现为劳动,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在这种发展状况下,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消失了,这是因为一种历史形成的需要代替了自然需要,由此可见,资本是生产的,也就是说资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关系。资本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当资本本身成了这种生产力发展的限制时,资本本身就完成了使命。
资本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 普遍地交换各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产品和各种不同国家的产品; 采用新的方式( 人工的) 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们以新的使用价值。( 奢侈品在古代所起的作用和在现代所起的作用不同,这以后再谈。) 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如原有物体作为原料等等的新的属性; 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最高点; 同样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 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 ——,这同样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一个条件”。资本生产就这样促使人们去普遍探索地球。
资本具有伟大的文明的作用,“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一切以前的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真正是人的对象,真正是有用物; 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 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 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 服从于人的需要。资本按照自己的这种趋势,既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又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但是资本是有局限性的,资本不是发展生产力的绝对形式,它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必要劳动是活劳动能力交换价值的局限。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限制。资本家尽量扩大生产,但又想尽办法限制和压缩工人的工资,使得工人消费只限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所必须的范围。这样的话,就限制了工人消费,限制了工人的交换能力。因此,它一方面要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又限制消费。这就给自己造成了局限。
第二,剩余价值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在资本主义下,所有的生产力发展,必须为剩余价值服务,没有剩余价值的东西就不允许生产,这当然是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资本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力,创造出新的生产部门,到处去创造,发展自然科学,培养科学人才,这些发展都服从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只要是没有剩余价值,它就不再努力了,把所有生产都纳入为生产剩余价值服务的轨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剩余价值创造越多,所占比重越大,工人阶级受剥削越厉害,工人消费的部分就越少,跟第一个矛盾一样。工人被游离出来,失业,消费市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资本生产不能无限制地扩大。
第三,货币是生产的界限。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要求扩大流通,马克思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特别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一些贸易做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富国不断地剥削穷国,结果穷国越来越没有钱购买富国的东西,富国把钱借给穷国,让穷国再买它的东西,穷国越来越穷,越来越没有购买能力。
第四,使用价值的生产受交换价值限制。在资本主义下,一定的产品只有在一定限度内才能被消费,才是需要的对象,生产多少不在于生产者想生产多少,而在于生产出来的这些东西有没有交换价值。当人们不再需要某种使用价值时,它就不再是流通对象了。每个资本家都想扩大生产,但是他没法估计市场的需求,因此会出现经济危机。
从这几个方面看,资本有伟大的生产性,有使社会前进的巨大的推动力,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长期无限制地发展,资本到一定程度就完成了历史使命。这是资本的生产性和资本的局限性。
大机器生产和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马克思在本手稿的固定资本部分讲了机器生产的问题,而不是像《资本论》中那样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讲机器大生产问题。马克思在本手稿中认为机器出现以后,造成了生产中的极大变化,科学直接运用到生产中去,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他讲了机器生产的很多特点。这些特点的论述在《资本论》和其他手稿中都没有这么丰富。
马克思说: “自然界没有造出任何机器,没有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自动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的产业劳动的产物,是转化为人的意志驾驭自然界的器官或者说在自然界实现人的意志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 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这个说法对机器生产的评价比其他任何地方都高。
在固定资本中,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固有的属性,这个社会生产力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即协作。马克思提到,生产过程最初是人的头脑和手结合在一起的,在小生产当中是师傅带徒弟,生产中只有狭义的经验的积累。生产中的“诀窍”有时候能生产出非常精致的东西。但是它与生产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没法比。头脑和手相结合变成了科学跟劳动相结合,这就对社会生产发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机器大生产中,人在生产中的技巧转移到机器上去。在资本主义大生产中,有一种不费分文的生产力是科学的力量。当然资本要为科学家、学者支付一定的培养费。但是,科学只有通过机器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机器体系和自动化工厂的出现,使科学的应用达到了新的高峰,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社会智力的一般生产力的积累,都体现在固定资本的属性中。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作用物的力量,而这种作用物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而是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例如,农业将不过成为一种物质变换的科学的应用,这种物质变换能加以最有利的调节以造福于整个社会体。”当大机器出现的时候,人的位置也变了,“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 关于机器体系所说的这些情况,同样适用于人们活动的结合和人们交往的发展。) 这里已经不再是工人把改变了形态的自然物作为中间环节放在自己和对象之间; 而是工人把由他改变为工业过程的自然过程作为中介放在自己和被他支配的无机自然界之间。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作用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马克思论述到,由于大机器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科学技术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大大改变了社会的面貌。
关于社会发展和共产主义的论述。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对社会发展阶段,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有很多论述,这些非常丰富的思想也是这部手稿很重要的一个贡献。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类社会分成四种形态,后来我们一般讲五种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本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分析,把人们的联系分成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个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了条件。”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对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谈了许多见解。例如,关于节约时间的问题:“如果共同生产已成为前提,时间的规定当然仍有重要意义。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正像在单个人的场合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约。正像单个人必须正确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以适当的比例获得知识或满足对他的活动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一样,社会必须合乎目的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地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
马克思还说: “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伟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看,节约劳动时间可以看作生产固定资本,这种固定资本就是人本身。”也就是说,节约时间等于把人作为一个完美的人生产出来。“自由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对于正在成长的人来说,这个直接生产过程同时就是训练,而对于头脑里具有积累起来的社会知识的成年人来说,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运用,实验科学,有物质创造力的和对象化中的科学。对于这两种人来说,只要劳动像在农业中那样要求实际动手和自由活动,这个过程同时就是身体锻炼。”
共产主义社会最醒目的标志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反复提到人是主要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最高发展和社会个人的最丰富的发展是一致的。科学只不过是生产力发展及财富发展所表现的一个方面,表现为生产的丰富的宏大基石的就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等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性得到了自由发展,这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缩减必要劳动,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人都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将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劳动还有一些特点,它具有主体性,人作为一个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量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这种主体性表明,人在劳动过程中属于支配者、调节者、监督者,它不再从属于劳动,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代替人从事的劳动。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人,而是生产过程的监督者。那时,工人就不再是旧式分工所形成的那种片面发展的人,而是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人承担一个社会局部职能,因而形成局部的个人,而到共产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马克思也提到,共产主义劳动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但这决不是说,劳动不过是一种娱乐,一种消遣,就像傅立叶完全以一个浪漫女郎的方式极其天真地理解的那样。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极其紧张的事情”。马克思在别处没有讲这么多有启发性的东西。
手稿的另外一大成果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各种形态的论述,这很有价值。在论述原始积累的部分,马克思谈到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社会形态,讲了几种所有制: 原始共同体的所有制、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所有制、古希腊罗马的生产方式、日耳曼的生产方式、斯拉夫的生产方式,等等。这是马克思继《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进一步论述各种社会形式。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在 50 年代初介绍到我国以后,在研究历史的人们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见,争论的关键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究竟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讨论的意见很多。还有,马克思论述的斯拉夫方式,论述俄国的农村公社有可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等等,都跟本手稿的这部分有关。总之,本手稿中《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形式》这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学价值。(注释略)
《资本论》第二部手稿(《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
一、《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的创作过程
马克思原计划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分册) 出版后继续写第二分册,但是后来他不得不抽出一年时间写作《福格特先生》来反击福格特的攻击。从 1861 年 8 月到 1863 年 7 月马克思写作了61—63 手稿。这部手稿标题也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一共 24 个笔记本,1472 页,200 个印张,篇幅仅次于《伦敦笔记》( 300 个印张) 。
准备工作。作为准备,马克思先写了《引文笔记》,把他原来《巴黎笔记》、《伦敦笔记》等等当中的引文进行了重新整理,共 92 页,包括 90 多种著作。后来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写了一个《引文笔记索引》。此外他还写了一个《第七笔记本的摘录》,写在 1857—1858 年手稿第七本的后面。马克思在写 1857—1858 年手稿时这个本子没写完,只写到了第 63 页。第七笔记本中的摘录从第 64页开始到第 227 页,共 164 页。这些都是 1861—1863 年手稿的重要资料准备。另外,1863 年快写完手稿时,马克思又写了 8 本《补充笔记》,一共是786 页,笔记本标号是 A—H。这些补充资料包括150 种著作,主要用在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后的写作( 原始积累等问题) 中。
1861—1863 年手稿实际写作过程。在 1861年 8 月份开始写作手稿之前,马克思写了一份资本章计划草稿,开始时就是按照资本章计划草稿写的,但写到剩余价值的机器部分后就没有按这个提纲写了,因为他的思路变了。实际写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写作阶段是 1861 年 8月到 1862 年春天或者是 1861 年底,写的是第 1到第 5 个笔记本,和后来编号为第16 和第 17 两个笔记本。
第 1 到第 5 笔记本是严格按照资本章计划草稿第一篇写的,写得非常规整。第一本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二本是绝对剩余价值,第三本相对剩余价值,写了协作、分工、机器三节。到机器这一节停下来了。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说机器的问题有一些细节还没弄清楚,还得重新找材料。马克思把机器的写作暂时放下以后,改写他比较熟悉的东西,按照资本章计划草稿第三篇《资本和利润》的提纲,马克思写《资本和利润》,共写了一本半( 一本是全本,后来编号为第 16 本,一本是前七页,即第 17 本前七页) ,这部分手稿开始写了七点提示,这实际上是《资本论》第 3 卷前三篇的雏形。不过要注意,现在《资本论》第 3 卷第二篇讲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在这个手稿当中,这一部分叫“生产费用”,这里面只讲了平均利润,还没有制定出生产价格,因此这是不大成熟的。后来人们发现第 15 笔记本( 写于 1862 年底) 就已经出现“生产价格”,我们正是根据这点来推断第 16笔记本、17 笔记本是在 15 笔记本以前写的,而MEGA 版编者在这里弄错了。
第二个写作阶段是 1862 年春天到 1862 年底,主要写的是《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第 3卷的一些内容,《剩余价值理论》成了后来《资本论》第 4 卷的基础。
到了 1862 年底,马克思根据这两年《资本一般》手稿的这些成果,改变了想法。1862 年 12 月28 日他给库格曼写了一封信,说现在写到这个程度可以先写成一本书出版,书名《资本论》,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副标题。这封信标志着他的政治经济学六册结构计划演化成了《资本论》。把“政治经济学批判”改成副标题,表示跟六册计划还有联系。六册计划演变成四册《资本论》,这个转变反映了马克思的理论成果。
第二阶段之后,马克思写了两个提纲,1863 年1 月在第 18 笔记本( 收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版第 26 卷第一分册) 的 1139、1140 页上有这两个提纲,即《资本论》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的计划草稿,也就是未来《资本论》第 1 卷和第3 卷的计划草稿。这两个提纲既总结了马克思 1862 年以前写资本部分的全部成果,也是下个阶段写新手稿的提纲,这两个提纲的特点除了包含未来《资本论》的章节以外,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个理论史部分。就像《政治经济学批判》第 1 分册的结构那样。但在写作过程中,马克思改变了写法,把理论史集中放在《资本论》全部理论之后,这样,它不再是第 1 卷的理论史,也就是说,不是剩余价值的理论史,而是政治经济学史,作为第 4 卷写在后面。于是他对《剩余价值理论》又做了补充,因为原来写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从斯图亚特开始,他是最后一位重商主义者,但开始主张剩余价值也来自生产过程。把剩余价值理论史改成政治经济学史后,就不能从斯图亚特开始,而应该从威廉·配第等人开始,因为马克思在《反杜林论》里说过,政治经济学从配第等人开始,到西斯蒙第和李嘉图结束。《剩余价值理论》之后,接着写的是商业资本、货币资本等内容,实际上是《资本论》第 3 卷的后半部分。
第三个阶段。马克思在这个阶段接着前面第5 笔记本中断了的论述,继续往下写相对剩余价值的机器部分,时间大概是1863 年 1 月到 7 月,从第 19 笔记本到第 23 笔记本。马克思为了写这一部分,又重新读了《伦敦笔记》里面的工艺学笔记。他重新去听课,重新读了尤尔的《工厂哲学》、波佩的《从科学复兴至十八世纪末的工艺学历史》等著作,基本弄清楚了机器是怎么发展的,产业革命是从哪儿开始等问题,后面接着写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和实际从属,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等问题,实际上是《资本论》第 1 卷的后半部分。
总之,第一写作阶段是 1861 年 8 月至 1862年春,写了第 1—5 笔记本,内容是《资本论》第 1卷的前半部( 从“货币转化为资本”到“机器”问题) ,同时写了后来编为第 16 笔记本和第 17 笔记本的前 7 页,内容是《资本论》第 3 卷的前半部(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等) 。第二写作阶段是 1862 年春—1862 年底,写了第 6—18 笔记本,第 1—15 笔记本是《剩余价值理论》,第 17—18 笔记本《资本论》第 3 卷的后半部( 商业资本、货币资本、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第三写作阶段是 1863 年 1 月至 7月,写了第 19—23 笔记本,内容是《资本论》第 1卷后半部( 从机器生产直到资本积累和原始积累等)。关于《资本论》第 2 卷的内容,除了“再生产”问题的论述外,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只有零星论述。弄清实际写作过程,有利于了解马克思思路的发展。如果要详细了解这个过程,可参看一些专著( 如《〈资本论〉第二稿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的理论成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广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制定,包括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地租、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等理论。如果说《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制定了狭义剩余价值理论,创造了劳动二重性等等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是《资本论》创作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那么《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从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开始,揭示社会上剩余价值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利润、地租、企业主收入、商业利润、利息等,都是从剩余价值演变来的,从而制定了广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这是《资本论》创作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下面具体地谈一下这部手稿的理论成果,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新规定。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以前,马克思讲到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时候沿用古典经济学的说法,叫最低工资。劳动力商品价值表现为最低工资,这个概念是重农学派创造的。根据这个观点,工资额只决定于维持工人身体所必需的、既定不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而是个固定不变的量。马克思在以前写的一些文章中也沿用了这个观点。后来马克思发现这样定义劳动力价值不符合实际情况,他在《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当中谈到劳动力价值的时候明确提出,决定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历史上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他总结说: “工人作为工人而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明状态下当然是不同的。”这就大大修正了对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规定。使劳动力商品价值不仅包括身体因素,还要包括社会因素。
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力商品的时候,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劳动能力是绝对贫困本身”,这个“绝对贫困”跟后来政治经济学讲的“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是不一样的概念,它是指劳动力( 工人) 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的意思。马克思顺便还谈到了一点,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转化形式,即工资。不过在这个时候,工资问题没有展开论述。
系统地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的三个阶段。在《资本论》里,协作、工厂手工业、机器大生产,即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层次,是在《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里形成的。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机器的论述是论述固定资本的特点时提出的,现在把机器的论述作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三层次,就已经接近《资本论》的结构了。在本手稿中,机器理论虽然还不如《资本论》中那样成熟,但是本手稿中的论述和资料却比《资本论》丰富得多。这里马克思引了大量资料,里面很多越出了机器本身的范围,非常丰富。这样我们又像进到了马克思的科学实验室一样,看到了他制定机器理论的过程。这里有不少《资本论》当中没包括的一些内容,例如,马克思不是为研究机器而研究机器,他要通过机器的研究来揭示社会关系。他说正确的顺序应当是: 机器的发明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 这个生产方式是指生产技术方式,马克思在法文版中用了一个词“生产技术方式”,即工人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 ,生产技术方式的改变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社会状况的改变,社会状况的改变最终引起工人生活状况的改变。这些论述对我们理解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机器大生产理论是很有启发的,马克思就是按这样的思路论述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影响的。他对古代的几大发明也是从这样的角度评价的。他说: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再比如,“社会形态”这个词。马克思说,正像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 Formation,我们现在翻译成“社会形态”) 一样,各种社会的关系也是如此。 Formation 就是地质学上的“地质层系”。他说正像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各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就是“经济的社会层系”,也是这样构成的。现在我们翻译成“形态”,就看不出它是一层一层的关系了。
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和实际从属。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研究以后,马克思进一步研究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相结合的问题。这是《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中的新东西。最初他的提纲里没有这一项,到后来才加了这一条,这其中就包括劳动对资本形式上的从属和实际上的从属问题。资本在初期主要靠延长劳动时间取得剩余价值,在这个阶段,劳动只是形式上从属于资本,特点就是生产的技术基础和以前是一样的,生产者仍然使用小生产时期的一些劳动资料,接受资本家订货,受资本家指挥。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劳动进入了对资本的实际从属阶段。资本在这个阶段创造出了自己的技术基础,即机器大生产,这时候劳动的方式都改变了,劳动者变成机器的附属品,劳动者离开资本有组织的生产就不能独立,劳动实际上从属于资本。这个问题的研究,说明生产力的改变如何改变生产技术方式,如何对工人阶级产生影响。这是从新的角度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进行的概括。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这个理论是在第二个写作阶段批判亚当·斯密的理论时制定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每一派都有自己的生产劳动定义,比如重商主义主张凡是生产出口产品并能实现“出超”的就是生产劳动。重农学派提出来,农业劳动是生产劳动,包括农业资本家和工人是生产劳动者,地主、官僚都是非生产劳动者。到了亚当·斯密那里,有了两个生产劳动定义。第一定义认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这是从社会关系方面得出的定义,马克思赞成他的这一定义。马克思说,亚当·斯密在这里触及了问题的本质,抓住了要领,是“他的巨大科学功绩之一”。斯密还有关于生产劳动的另一个定义( 他在好多问题上都是二元论) ,他受重农学派影响,说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固定和物化在一个特定的对象上,或物化在可以出卖的商品当中,因此是生产劳动。相反,家仆的劳动既不物化在一个特定对象当中,也不固定、不物化在一个可以出卖的商品当中,因而不是生产劳动。这个定义是不科学的,没有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在里面。
在《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当中,马克思在研究亚当·斯密的过程当中,得出了自己的生产劳动理论。他认为要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关键是要放在特定生产关系当中来研究,也就是放在资本与生产关系当中来研究。马克思坚持生产劳动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换句话说,跟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后来又在手稿中专门写了一节正面论述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他指出,“生产劳动不过是对劳动能力出现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整个关系和方式的简称”。因此,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雇佣劳动并不等于生产劳动,你雇来的家庭服务员就不是。还有,同一个劳动在一种场合是生产劳动,在另一种情况下就不是生产劳动,比如唱歌的人,如果是资本家把他雇来唱歌,给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那就是生产劳动,不是这个关系就不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领域讲得比较多,关于非物质生产领域,有好多问题还没有分析,正因为这样,所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分析还是有很多争论。
马克思在这个论述当中还加了一个“补充定义”,说如果全社会都是资本主义生产了,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认为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是生产劳动。马克思这个“补充定义”跟亚当·斯密的定义不一样,他有个前提。另外,马克思还顺便指出,假定不存在任何资本,工人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工人凡是生产出来的价值比他本人消费价值还多,那样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也就是说他创造了新价值。至于如何把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论应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这曾引起我国理论界多次的争论。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这个理论是在批判“斯密教条”的过程当中制定的。“斯密教条”是说,就每一个商品价值来说,都包括三部分,C +V + M,但就全社会来讲,所有产品价值只有 V +M,V 是工资,M 是地租和利润,也就是说,没有不变资本。他的逻辑是这样的: 单个产品价值都有不变资本部分,但是这个不变资本部分 C 往上推,到供给他不变资本的人那儿去,那个 C 里头也包括 C + V + M,但“C”就小了。再往上推,供给这个人的 C 又包括 C + V + M,C 进一步变小。如此推来推去,就把 C 推没了。马克思说妙就妙在这个“推来推去”。在现实当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变资本越来越大,因此斯密教条与现实是相矛盾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说明这个“C”就全社会来说究竟怎么补偿。这里马克思受到重农学派的启发。重农学派研究了整个社会各部门的产品怎么互相交换。他们用五条线六个点就把整个复杂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画明白了,实在是很有天才的思想,这是马克思的评价。马克思在再生产部分设定了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活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每一部类的产品又分三部分( C + V + M) ,从实物和价值两方面都要互相符合比例,才能互相交换、互相补偿,才能再生产。
他得出结论说,如果生产规模不变,即简单再生产,那么生产不变资本的生产者们的产品,应当正好等于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者们每年所需要的不变资本。这个结论如果用公式来表示,就是Ⅰ( C) = Ⅱ( V + M) ,不过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得出这个公式。马克思还进一步考察了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他指出,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中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额必须大于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中被消耗的不变资本。弄清不变资本的补充问题,是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一大突破。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后来写到了《资本论》第 2 卷第三篇中。马克思得出再生产理论以后,受重农学派再生产图表的启发,又画了自己的经济表。马克思的经济表跟重农学派的经济表形式上看是一样的,实际上复杂得多,重农学派的经济表是受局限的,只是农业的。马克思的经济表是全社会的,不光整个社会,各个部门之间怎么互相交流,而且还有货币如何流通,货币流通的路线跟商品流通都在这个经济表里头。后来马克思写了一封信给恩格斯,请恩格斯提意见。马克思经济表的内容超过了《资本论》第 2 卷的再生产理论的范围,可惜这个经济表没保留下来,但这里的思想后来变成了《资本论》第 3 卷第 49 章的内容,标题就是《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
经济危机问题( 危机从可能性变为现实) 。按照马克思的“六册计划”,经济危机问题要到最后一册《世界市场》论述以后才加以详细论述。因此,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并没有关于危机问题的详细论述。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分析李嘉图的理论时,写了《危机问题》一节,分析了它如何由可能性发展成现实,因而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马克思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由于货币的出现,商品的买和卖分离,这就造成了危机的抽象的可能性。货币发展成为支付手段之后,这种抽象的可能性又进一步扩大了。在简单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条件下,这还只是抽象的可能性,而当商品生产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货币流通转化为资本流通之后,危机的这两种形式就第一次获得现实内容,获得了它们可以表现出来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是普遍的商品生产,各个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互相联结和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但由于分工,它们之间虽然客观上要求必须联结在一起,但能否联结在一起却是偶然的事情。通过货币的支付手段作用,各个资本彼此形成一连串的支付锁链,只要这个支付锁链中某一环节中断,整个支付系列都会受到影响。这就使危机成为现实。马克思详细分析了使危机成为现实的各种条件。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这个理论的制定是马克思在本手稿中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由于这一理论的制定,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说明了地租、商业资本利润和货币资本利息等问题。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问题是使古典经济学遭到破产的两个关键问题之一。亚当·斯密最早承认生产价格的存在,但他没有把劳动价值论坚持到底。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但他在生产价格问题上遇到了难题。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周转时间长短不同,但表现出来的现象是,等量资本好像能得到等量利润,这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同劳动价值理论相矛盾。李嘉图没能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导致古典经济学的解体。
李嘉图碰壁的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中间环节。这个任务由马克思在本手稿中科学地解决了。马克思研究了社会上的竞争现象,认为平均利润的形成是竞争形成的,竞争有两种: 一是部门内部的竞争,二是部门之间的竞争; 部门内部竞争形成市场价值,部门之间竞争形成平均利润。C + V + 平均利润就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是价值的变形。从全社会来说,剩余价值总量跟利润总量相等,关键是由于竞争的关系,剩余价值在各资本中间重新分配,分配到一定程度,大体上按照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就算大体上平衡了。因此,生产价格总量跟剩余价值总量是相等的。如果说剩余价值是生产当中劳动创造的结果,生产价格就不是劳动直接创造的,是剩余价值在所有资本之间第二次分配的结果。马克思说,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在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价格,价值躲到幕后了。马克思创造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标志着马克思实现的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的第二个里程碑,也为《资本论》第3 卷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地租理论。马克思早在 50 年代初制定了级差地租理论。在本手稿中,马克思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基础上制定了绝对地租理论,这是马克思又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
李嘉图认为农业中存在级差地租,不存在绝对地租。他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农产品的价值由劣等土地上生产的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在较肥沃土地上生产的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少于劣等土地,但仍按劣等土地决定的价值出售。这样,肥沃土地上生产的产品就能够在平均利润之上提供超额利润,形成地租( 级差地租) 。而劣等土地上的产品按价值出售。在李嘉图看来,承认绝对地租就得推翻劳动价值论。李嘉图所以否定绝对地租,其根源在于他把价值和生产价格混为一谈了。李嘉图所说的劣等地决定的“价值”,实际上是指“生产价格”( 预付资本加平均利润) ,而不是农产品的价值。可见,要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绝对地租的来源,首先必须弄清楚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因此,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为他制定绝对地租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分析说,资本主义竞争使各类产品的个别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使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各类产品的市场价值同生产价格的关系有三种情况。有的部门产品的市场价值高于生产价格,有的部门的产品的市场价值低于生产价格,有的部门则二者一致。马克思说,农业就是市场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部门,因为农业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同量资本中可变资本占的比重大于工业部门,因此,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创造的价值多于工业部门。只要农产品能够按价值出售,高于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就可以形成绝对地租。在工业中,各部门的超额剩余价值要参加平均化。而在农业中,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地农场主必须把自己获得的超额利润作为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这就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这样,马克思就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地说明了绝对地租。
关于级差地租问题,马克思原则上在 50 年代就解决了。马克思在本手稿中进一步完善了级差地租理论,指出级差地租无非是由于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等原因,投资于不同土地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由于存在土地经营的垄断,这些超额利润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形成地租。
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理论。马克思在本手稿的《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这一部分分析了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商业资本是从生产资本在流通当中的职能独立而形成的一种资本,经营这种资本的是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的利润不是商业资本的工人创造的,是工业资本中的工人创造出来的。到了商业资本形成以后,平均利润的分割就改变了。商品的生产价格这时候就是工业当中的成本加上工业的平均利润,再加上商业资本的平均利润,因此工业资本家让利给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的来源就是从工业资本的剩余价值当中分到与商业资本数量相应的平均利润。因此商业职工的劳动也是商业资本利润的来源,但是真正的起源是工业资本当中劳动创造的,商业职工是为他的老板创造去分那个利润的可能性。
货币资本的运动形式比较简单。货币资本是生产资本在货币运动和货币经营这方面职能的独立化。这跟商业资本家是类似的。不过货币经营这一部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今天逐步发展成为庞大的金融体系。那么,利息是从哪儿来的呢?利息就是工商业利润中支付给货币资本家( 包括银行) 的那一部分利润。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货币供应过多,利息率就低,货币短缺了,利息就高。但是利息的来源是利润。时至今日,信用和金融业发展成庞大的体系,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不断在全世界掀起一波又一波灾祸( 经济危机) ,这是后话。本手稿中制定的货币资本理论是后来信用理论的基础。
借助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马克思说清楚了,无论地租、商业利润还是货币利息,都是剩余价值转化来的,都是工人劳动创造的。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一直说到利息,这样他就创立了广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古典经济学没有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把这一切说清楚,因而遭到了破产。只有马克思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
学说史初稿。在《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还研究了经济思想史。这个学说史最初是作为《资本论》的附录写的,就是《关于剩余价值的各种理论》。手稿中学说史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詹姆斯·斯图亚特开始,因为他是最后一位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他承认单单流通领域是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的。马克思第二个考察的是重农学派。马克思认为重农学派有两大贡献,一个是把价值创造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二是魁奈的《经济表》。接下来就是分析亚当·斯密。马克思对斯密的评价很高,认为他创造了古典经济学体系,达到了资产阶级认识的新高峰。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至少读了三遍。斯密认为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这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范围内是了不起的。斯密是务实的,正因为他务实,除了他坚持劳动价值论以外,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产生了二元论,为庸俗经济学开了方便之门。马克思正是在和他的这些错误理论的论战中,发展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还在批判斯密的理论中制定了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等。
第二部分研究的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顶峰时期,代表人物是李嘉图。马克思研究李嘉图时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 地租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积累理论。另外,马克思还对“危机问题”作了非常重要的论述。李嘉图跟亚当·斯密不一样,斯密的理论是二元论,李嘉图则坚持劳动价值论,他比斯密彻底,马克思很佩服他。他的优点是,研究深入到资本主义的内部联系当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之间经济上的对立。但是李嘉图的缺点是坚信资本主义是永恒的,有很多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他不像斯密有现实感,由于很多问题没有说明,后来造成很多矛盾,劳动价值论遭到破产。
第三部分是古典经济学的没落。马克思也写了三派。一派是古典经济学的死对头马尔萨斯之流。马尔萨斯根本不承认劳动价值论,也不承认等价交换,因此他认为劳动生产的剩余的东西,就必须由食利者阶层消费,这当然是庸俗的。马尔萨斯又回到让渡利润上来,强调劳资之间是不平等交换,而且必然是不平等交换,因为如果是平等交换,社会就没法发展了。还有一派是李嘉图的“门徒”,他们为劳动价值论辩护,但走上了歧途。例如,葡萄酒装到酒窖里头发酵多少年以后为什么价值就高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这是垄断价格问题。但是他们解释不清楚,说什么时间也创造价值。到了麦克库洛赫,他说创造价值的,包括人的劳动,动物的劳动,还有机器的劳动。马克思说李嘉图经济学的解体过程,到了麦克库洛赫那里就成了“最可悲的样板”。第三派是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他们从李嘉图的理论出发,得出有利于工人阶级的结论。他们主张,既然财富是劳动创造的,那么劳动成果就应归工人享有。但由于他们不懂社会发展规律,不了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主张依然是空想的。
马克思认为还有三个人在剩余价值理论史上是有局部贡献的,他们是拉姆赛、舍尔比利埃和琼斯,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的末尾补写了这三个人的理论贡献。他们讲的“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实际上就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到了琼斯,他已经认识到社会是按历史阶段发展的。
在《剩余价值理论》的最后,马克思又补写了配第等人,因为这时候马克思的想法有了变化。由于他打算先出版《资本论》,所以把《剩余价值理论》要写成政治经济学史,而政治经济学史的起点应从配第等人开始,这样才补写了这些内容。
马克思写的这些手稿成了以后编理论史的基本材料。考茨基编《剩余价值理论》的时候,他仍按原来的手稿把斯图亚特作为起点,而把配第这些人编为第一卷《附录》。这样编是很有创见的。一方面把原手稿作为基本内容,另一方面表示马克思另有写理论史的起点。此外,考茨基还把《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的前半部分编为《剩余价值理论》最后一章,看重的是这里论述了庸俗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编者在编第 26 卷的时候,沿用了考茨基的编法,只是把考茨基编的结尾,编成了最后的《附录》,这就更加科学。如果我们以后编《剩余价值理论》单行本的话,我建议可以沿用考茨基或者俄文版的编法框架。
《剩余价值理论》部分在 1861—1863 年手稿中约占 40% 以上的篇幅,是马克思留下的学说史问题的唯一手稿,内容非常丰富。这部分手稿也是 1861—1863 年手稿中除广义剩余价值理论以外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它需要专门的篇幅和时间才能加以说明。限于时间,今天我们只能极简单地提示如上。(注释略)
(本文为张钟朴先生在中央编译局所作“《资本论》创作史系列讲座”,由中央编译局马列部曹浩瀚同志整理发表,文字经作者审定。)
(作者单位: 中央编译局马列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zx/2014-04-30/25837.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