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鞍钢宪法与人的全面发展
鞍钢宪法与人的全面发展
(该文系作者2010年3月14日下午在乌有之乡纪念鞍钢宪法诞生5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使用的演讲稿)
郝贵生
鞍钢宪法是1960年毛泽东命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大法,其内容极其丰富。本文把鞍钢宪法放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和毛泽东思想的完整整体系上特别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理解其内容及其实质,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学说
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精髓究竟是什么?笔者在多年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中,发现相当多的学者和领导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主要表现在不重视或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人学思想、人的发展理论摆在重要地位。文革及其以前的哲学教材主要讲的就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规律问题。经济学教材把经济学只讲成经济关系本身的发展及其规律,特别是讲成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发展、货币和利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讲成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发展。给人的感觉就是经济发展、制度发展都是离开了人的所谓纯客观的发展。1983年哲学理论界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很好的一次大讨论。但这次讨论又在一种新的大帽子下夭折。但我始终认为,完全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人道主义,不能简单把人道主义与唯心史观划等号。关键是对人道主义中的“人”做何解释,用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说中的人性思想解释,人道主义就是抽象的唯心史观中的人性理论。但马克思主义在回答世界的本质的同时,也科学地回答了社会的本质,回答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实践的人,是社会关系的人,是具体历史的人。在阶级社会里主要就是阶级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解释“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是弘扬、高杨作为实践主体的劳动者的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是人的发展的学说,是劳动者发展的学说。恩格斯就说,唯物史观是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科学。
所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发展的理论把社会发展区分为外部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外部世界的发展又区分为经济的发展、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社会科学理论)也就是哲学教科书中说说的社会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发展。但社会发展中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共产主义社会时,不仅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角度讲共产主义的特征,还从人及其发展的角度讲共产主义的特征,即大家所熟悉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早期的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中晚期的《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都有许多类似而深刻的论述。
毛泽东思想中虽没有直接提“人的发展”的概念,但毛泽东一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就特别强调革命队伍中的革命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民主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就是延安的整风运动,就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武装全党,努力塑造真正的共产党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所写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三篇短文就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人人的发展的理论。民主革命胜利后,毛泽东这方面的论述更多。他的“两个务必”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在各条战线树立的一系列英雄模范如大家最熟悉的孟泰、王崇伦、王铁人、陈永贵、雷锋、焦裕禄等无数个先进人物,同时结合反面典型教育全党、全社会。如建国初期的对刘介梅现象的解剖、对张青山、刘子善的批判都教育了全党和整个社会,对促进我们的党的领导成员、普通党员和整个社会人的社会主义觉悟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毛泽东所发动的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革时期对走资派的批判,绝不是单纯揪出几个人来,而是通过对他们所走的道路的分析解剖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提高其基本素质。毛泽东特别倡导全党“改造我们的学习”,倡导学风的根本转变,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说毛泽东思想理论中是特别重视人的发展问题的。
二、鞍钢宪法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鞍钢宪法给人的直观感觉是一个企业的管理大法,是制度大法。但从它的基本内容分析,它实际上也是塑造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新人的大法。具体表现在:
第一,它塑造的是坚持政治挂帅的又红又专的全面发展的人
任何一个现代化企业都需要业务过硬的技术人员。不仅技术人员过硬,管理人员、普通个人的业务技术也要过硬。西方管理学、马钢宪法中有这样的要求,鞍钢宪法中也有这样的要求。但鞍钢宪法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大法,它所塑造的绝不是单纯业务、单纯技术过硬的人员,而是具有政治方向、政治头脑、政治过硬的专业和技术人员。因为鞍钢宪法中最重要的一条内容就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主要内容就是政治方向问题、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就是世界观问题。毛泽东这里所讲的政治挂帅直接是针对马钢宪法中的利润挂帅、物质刺激所讲的。这一思想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思想。资本主义经济学的老祖宗亚当·斯密就认为,任何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首先是关心、爱护自己。社会生活之所以有交换活动,就根源于人的自私自利性。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客观上就会促进企业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是理论界所说的“经济人”因此他们认为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惟一方法、手段就是用物质利益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和技术能力。原苏联的马钢宪法虽然也是号称社会主义的企业之法,但却把资本主义的依靠物质刺激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方法照搬过来。虽然这种方法不是直接讲人的理论的。但它隐藏的含义就是人是自私的,其结果就是进一步助长人的私有观念。所以这种素质的核心就是个人主义、就是自私自利的人。毛泽东认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积极性确实同人们自身的物质利益有关系,但它不仅只是同个人的物质利益有关,也同群体的、阶级的、民族的利益有关。同时,人不仅是一个经济人,也是文化人、政治人。人在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的活动中,必然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下进行的,离开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纯粹“经济人”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不仅要求作为共产党人的领导者、管理者树立为大多数人的集体主义观念,也要求普通劳动者、普通工人逐步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献身的观念,努力把集体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上,努力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否定个人正当的物质利益,但马克思主义反对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之上。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塑造人的最重要的内容。孟泰、王崇伦、王铁人等一大批工人阶级的楷模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典型。社会主义企业绝不单纯是纯物质生产的单位和组织,它也是生产和发展人的社会组织。
第二,它塑造的是主人翁意识的主体性的人
一个现代化企业中,谁是企业的真正主人?普通工人在现代化企业中只是被管理者,还是企业的主人?同时,参与企业活动的领导者、技术人员、工人如何具有责任感?是从单纯的从个人出发才有责任感,还是从人民、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才有责任感?在这些问题上,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与西方企业,是有原则区别的。在西方企业中,资产是老板个人的,老板是企业的主人,而技术人员和工人不过是老板的雇佣者,是老板的奴隶,二者是商品买卖关系。而在鞍钢宪法中,社会主义企业是公有制企业,这种经济基础决定了企业领导者与普通工人是权利平等的关系。领导者的责任是因为他代表国家和人民行使对企业的管理,所以就有责任感。而广大技术人员和个人也感到企业是自己的,自己是企业的真正主人。“两参一改三结合”中工人群众参加管理是鞍钢宪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条内容决定了工人群众在整个企业运行过程中,绝不是单纯以被管理的奴性意识的地位出现,而是以企业主人的主体性面目出现。普通工人的这种主人翁地位决定了工人群众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意识。他们把工厂企业看作自己的家,工厂企业的兴衰就是自己的兴衰。“爱厂如家”就是当时相当多的工人强烈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具体表现。当前在国企改革中流行一种所谓“现代企业管理”的特征即“以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而展开”。实际就是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产权不清晰,导致各级人员权责不明确,工作主动性不强。只有私有制、只有物质刺激才能调动人们积极性。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就是亚当·斯密的人的自私观点。这种企业管理大法实际是资本主义的管理大法。我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形成的无产阶级最重要的阶级本性,就是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就是大公无私,技术集体主义,就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这个思想就成为作为无产阶级政治组织的共产党人的个别宗旨。革命时期这样,建设时期也是这样。社会主义企业的劳动者、管理者之所以有责任,最重要的就是无产阶级的本性和党的根本宗旨所绝对的,而绝不是是否产权归自己。而且这种企业的管理制度同社会主义一系列其它组织有其共同特点,领导者是仆人,而不是领导者之上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任何一个组织包括企业能否搞好的最重要条件。南街村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条件就是以王宏斌为班子的领导班子是真正履行“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共产党人。
第三,它塑造的是具有团结协作意识的人
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够取得胜利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军民鱼水情,就是全党全军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是那个时代非常响亮的一首歌曲。按照辩证法质量互变原理中的结构变也会导致质变的原理。同样是个体力量的相加,但最终形成的力量是不同的。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1+1可能大于2,1+1也可能小于2.。对辩证法熟知并运用非常娴熟的毛泽东非常懂得这一原理。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中最大限度地把不同类型的人的个体力量凝聚为最大的集体力量,是毛泽东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鞍钢宪法中强调干部走群众路线还参加劳动,强调工人参加管理,强调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原则就就是把个体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为最大力量的一种人员组成和合作方式。毛泽东这一思想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一大独创,是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唯物史观原理的具体化。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但从来没有否定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只有结合起来才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也真正体现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毛泽东在鞍钢宪法中既强调领导干部的作用,也强调技术人员的作用,更强调工人的作用。但三者不是孤立起作用,是相互学习、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管理模式形成的人就是具有团结合作意识的人。不同类型的人的这种结合模式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最大的物质力量,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内在的强大动力。
第四,它塑造的是肯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人
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活力究竟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就是学习。理论要学习,技术要学习;今天要学习,明天也要学习。毛泽东所批示的鞍山市委关于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报告中许多地方特别强调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的学习问题。如要“学习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著作”,各级领导“应抽出时间来学习和务虚,以虚带实。”要在企业“造成‘学、比、赶、帮、超’的热潮。”“还要不断搞文化革命,举办业余文化学校、技术训练班等,迅速培养和壮大科学技术队伍。”毛泽东本人就是终身学习、善于学习的楷模。他对这个报告中强调企业各级人员的学习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他在批示中指出要把这个报告“当作一个学习文件,让干部学习一遍,启发他们的头脑,想一想自己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学习报告中的强调学习的内容。毛泽东1966年“五七”指示中提出要“把军队办成一个大学校”,同时指出:“同样,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参加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毛泽东这里虽然没有像美国学者彼得·圣吉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但他对鞍山市委报告的批示以及“五·七”指示的内容中,毛泽东已经具有把一个社会组织包括现代化企业办成学习型组织的思想雏形了。
按照唯物史观,人类社会任何活动、任何制度、任何组织都离不开人及其人的发展。同理,人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的组织、人的制度、人的关系。不同的活动、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制度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发展。私有制度必然会培养和助长私有观念的人,公有制度下有助于克服私有观念和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人。不平等的经济、管理制度会助长特权思想和奴性意识,反之,公平的分配、管理制度有助于人们的平等观念、责任观念、主人翁意识的形成。因此,鞍钢宪法中的人的发展思想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制度。鞍钢宪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管理大法。没有公有制作基础,就不可能有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同时,鞍钢宪法的具体的管理制度也是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鞍钢宪法中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就是在现代化企业中坚持党的领导即“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化企业中坚持党委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创。毛泽东在红军时期就主张党支部建在连上。它不仅是个组织形式、组织结构,更重要的是保证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原则。而党指挥枪也绝不是党的干部指挥枪,而是从组织上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指挥枪。同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也不单纯是几个专职但的干部的领导,而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思想路线的领导。
三、鞍钢宪法中的人的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鞍钢宪法是企业管理大法,但鞍钢宪法所包含的一般内容不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对社会主义的任何一种社会组织都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同理,鞍钢宪法中的人的发展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1、高度重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化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口号即发展是硬道理。孤立地讲这句话是对的。但马克思主义一讲发展观,必然讲发展的主体是什么?发展的内容是什么?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发展的依靠力量、动力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而猫论、摸论就是这种发展理论的内容。这些观点是错误的。因此这种发展理论就有极大的片面性,由此导致实践中把社会发展单纯归结为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党的十七大对此又做了深入阐发。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思想正是针对把社会发展片面归结为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发展,经济发展又归结为GDP的发展提出的,突出强调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在正式刊物发表的有关论文中指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发展观实际上也是“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人的发展”为本的发展观。“人的发展”为核心要比“经济建设为中心”更核心,更中心。我们今天之所以强调人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因为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民族在社会发展进程暴露出许多问题、弊端和缺陷。最主要的就是三点,一是拜倒在权力、金钱面前的奴性意识,二是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性意识,三是欺软怕硬、欺善怕恶的窝里斗的内耗性意识。这种落后意识不仅普通群众中存在,干部队伍和知识分子队伍同样存在,而且更为严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拜权主义不仅得不到批判,而且随着国门大开与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思潮结合起来构成了当代中国最腐朽文化内容,形成了大批异化了的畸形人、片面人、单向度的人。中国人的这种素质的落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瓶颈和桎梏。这是我们今天重视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现实依据。“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提出已经六、七年了,中央也一再强调学习、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但据笔者观察,各部门、单位的学习贯彻基本上是走过场。把经济特别是GDP发展看作重中之重仍然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学校则仍然是把规模、金钱、研究生点、项目摆在第一位。“育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完全被抛弃。鞍钢宪法中包含的人的发展思想也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西方一些开明的企业家和学者也开始认识到人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如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就讲到,一个现代化企业“不能只依靠福特、史隆或华生那样伟大的领导者一夫当关、运筹帷幄和指挥全局”,而是要靠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今天我们研究学习鞍钢宪法一定要结合其中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思想,学习毛泽东思想中的人的发展思想、结合中国人的发展状况,真正把人的发展问题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上来。
2、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人的发展的首要目标
鞍钢宪法最重要的一条内容就是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政治挂帅”这一提法这些年被当作“左”的空洞的口号,不讲业务、不讲技术。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政治挂帅”是“挂帅”,是指导思想,是方向,是全局,它不能代替业务、技术、手段、方法、局部,但它可以指导它们。离开无产阶级政治的业务、技术、方法必然要走错方向。生活中这类现象太多了。一个党、一个组织是如次,一个人也是如此。毛泽东在抗战时期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提写的“三八作风”中第一句话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军队是如此,社会主义各种组织和社会主义各种新人的标准也是如此。近三十年来,那么多的干部走上腐败道路,那么多的知识分子变成了商人、政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方向的迷失。特别是原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一些领导干部认为,社会主义失败了。中国早晚也要走苏联的路,也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不捞白不捞,不贪白不贪。在这些人的头脑中,什么马克思主义、什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是虚的,只有权、钱、色才是真的。看看我们周围,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领导干部不都是丧失了政治方向吗?坚持政治挂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坚持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批判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
3、认真改造世界观,努力解决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
人的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世界观的问题。毛泽东早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而两种世界观的对立焦点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是集体主义精神,而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个人主义。拜权主义和拜金主义就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世界观的突出表现。由于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同时受到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我们队伍中的干部、知识分子包括工人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要不要加强人们的世界观改造,要不要努力解决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就成为人的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尽管鞍钢宪法中本身没有直接提世界观改造和为什么人的问题。但“政治挂帅”本身以及对物质刺激、奖金挂帅的批判就包括了这一内容。这里既强调干部的世界观改造(如强调根本参加劳动,毛泽东对此有很多论述),也强调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也强调工人阶级本身的改造。今天在所谓的企业改革中,一部分公有制企业变成了私有制,也就根本谈不上政治挂帅和世界观改造。那么就是在没有改制的所谓国有企业中,一些企业领导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高额工资,推行物质刺激,变相地也把公有企业变成私有企业了。他们虽然还顶着共产党员的帽子,但灵魂深处已经资产阶级化了。正如毛泽东早在1969年党的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就已经指出:“据我观察,不讲全体,也不讲绝大多数,恐怕是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工厂里头,领导权不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在工人群众手里。过去领导工厂的,不是没有好人。有好人,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都有好人,支部书记有好人。但是,他是跟着过去刘少奇那种路线走,无非是搞什么物质刺激,利润挂帅,不提倡无产阶级政治,搞什么奖金,等等。”目前国有企业的现状难道不比60年代的工厂现状严重得多吗?
4、人民群众要自觉树立社会主人翁意识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公有制是保障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人的经济基础。但仅有这一点不够,还必须有人民群众做社会主人的管理制度。鞍钢宪法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干部走群众路线,干部参加劳动和工人参加管理,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等保障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由此最大限度第调动工人群众的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是调动工人群众对干部的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特色的英雄史观的严重影响,干部、技术人员瞧不起工人,与普通工人交往中往往高估自己。而普通工人也瞧不起自己,在与干部和技术人员接触中,往往把自己放在被动的奴性地位。从这个意义上,人的发展理论中就要求人民群众自身要自觉地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主人、企业的主人。要自觉学会享受自己管理社会、管理国家、管理企业的权利。毛泽东早在1958年《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谈到劳动者的权利问题。他说:“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我们不能够把人民的权利问题,了解为国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劳动、教育、社会保险等等权利。”去年,大家所熟悉的通钢和林钢工人正是依靠国家宪法赋予的主人权利通过斗争维护了国家和广大工人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改革绝不是改制,绝不是单纯地改革分配制度,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进一步完善三结合的制度,在这大前提下,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5、各级领导要努力造就一种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人员主动性,并努力凝聚为大于各种单个力量机械相加的最大力量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不是单个人机械组织在一起。它自身有不同的结构。结构不同,最后形成的力量也不同。一种结构可能导致人与人交往中相互抵消力量,另一种结构可能导致单个力量凝聚为大于单个力量机械相加的总合。一个领导的社会职能一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二就是如何去凝聚为各个单个力量。制度的本质就是一种人员的结构模式。公有制、党的领导、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具体的制度,也是把人结合起来的结构。特别是这里提出的领导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人员结合和构成方式,绝对是人类管理学方面的首创。它能够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人员主动性、创造性,并把各种单个力量凝聚为更大力量。这种三结合方式在文革期间,毛泽东把革命委员会的组成也由三结合(干部、军队人员、群众)组成。其实任何一个社会组织中,都需要努力把不同类型的人内在结合组织在一起。它对于今天的改革事业是有极大的启发作用的。需要指出,任何制度,任何人员结构方式都是形式,没有离开内容的形式。如果仅有表面形式,而不知形式中所包含的实在内容,就会流于形式主义。现实生活中这方面的事例太多了。同时,社会组织中任何形式都是人的形式,因此任何形式都要求形式中的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种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就是现代人的合作意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倡导的现代人才的四个学会之一就是“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依靠他人,学会给他人帮助,学会相互学习。不仅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任何其它社会组织都应该努力培养善于团结他人善于合作的人。
6、努力把各级组织办成学习型组织
鞍钢宪法所勾画出来的现代化企业实际就是一种学习化的企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是近些年来见诸报刊的常用的词汇。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学习型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党中央又提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为学习型政党。这种思想在毛泽东倡导的鞍钢宪法以及“五七”指示中已经有其萌芽和雏形。社会的发展、组织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与其组成人员的学习状况成正比的。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的人员应该更加重视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人的素质落后的重要原因是学习的落后。我们民族的学习状况也非常落后。大多数人的学习是不懂学习、不爱学习、不会学习。或者说是缺乏科学的学习理论指导的消极、被动、盲目的状况。人们在学习方面下的功夫极大,但效果甚微。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变我们民族的学习状况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特别是教育改革的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当前在学习问题上要着重改变解决六个问题:一是解决学习是什么的问题。大多数人把学习只是理解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学习实质是通过获取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能力的人的发展、提高、完善、改造的过程,是使人成为主体并不断提高主体性的过程。二是为什么学。不能单纯只是无论改变个人的生存环境和地位而学习,而应该像周恩来少年时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把自己的学习紧紧同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人民的幸福联系起来,树立责任学习的学习观念。三是解决学习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要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筛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人自身的素质、能力的发展而选择知识,而不能如邯郸学步那样,囫囵吞枣全盘接受,甚至排斥正确,接受错误的知识。我们今天学习的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毛泽东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先进的文化,只有马克思主义文化才能救中国。四是学习对象问题,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却是幼稚可笑的,包括我。往往是下级水平高于上级,群众高于领导,领导不及普通劳动者,因为他们脱离群众,没有实践经验。不是有人说大学生不等于劳动者吗,我说我自己不及一个劳动者。有些人站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立场,反对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改造。他们就不用改造了?谁都要改造,包括我,包括你们。工人阶级也要在斗争中不断改造自己,不然有些人也要变坏呢。”要在批判资产阶级和错误思潮中学习。五是怎样学习的问题,特别是怎样理解消化知识,把知识真正转化为自身素质、能力的问题,怎样清除头脑中错误的东西和改造自己的问题。六是解决怎样用的问题。学习一切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就是要用知识撞击社会现实,去科学地说明现实,特别是说明现实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或者说生活中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科学与非科学、道德与非道德的对立,以及如何用正确战胜错误、先进战胜落后、科学战胜非科学,道德战胜非道德。最终达到人的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同时,学习型组织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方式,更要求其组织的人是肯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人。各级组织的领导应该把培养好提高本组织人员的学习素质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zx/2013-05-01/4294.html-江南app网址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