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冒着敌人的炮火——逃跑?
《八佰》:冒着敌人的炮火——逃跑?
子午
《八佰》这部影片在14日点映前,笔者写了一篇《<八佰>预售满座,谁给你的自信说“公知是过街老鼠”?》,文章对《八佰》的批评是基于发行方的美化KMT倾向的宣传以及导演管虎向飞将军孙元良后人谄媚。
17日上午,司马平邦说“电影《八佰》实际上是非常严肃批判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骂电影的人都是没看过电影,就被带节奏:
司马平邦是爱国阵营的朋友,类似的话他去年在《八佰》遭受非议的时候就讲过。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笔者还是硬着头皮花了两顿午饭的钱,去刷了17日晚间的《八佰》点映。
作为一部现代电影工业流水线的产品,全IMAX拍摄的《八佰》在视听效果上绝对是震撼的,烧了八千万美金,想不震撼也不行啊。然而,视听效果的震撼顶多能催生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却无法掩饰影片在主题思想上的单薄甚至是扭曲。
如果不考虑真实的历史(例如,影片中战争双方毫无战术性可言,为了卖惨而乱编),架空历史的《八佰》前半段对人物成长的刻画以及英雄主义的讴歌上基本是及格的。
懦弱、胆怯的端午(欧豪饰)在看到老乡被日寇凌迟的惨状后产生了复仇的念头,在经历战斗的残酷、同时看到天堂(租界)与地狱(苏州河北岸战场)的强烈对比以后又萌生了退意,后来在看到战友不断地流血牺牲所展现的英雄主义精神之后,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并在护旗战斗中牺牲。
影片对英雄主义的刻画到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绑着手榴弹,高呼家乡和名字跳下大楼,与楼下实施爆破的日军同归于尽这一幕达到了高潮,影片借用姚晨饰演的何香凝的形象,说了句“国民皆如此,倭寇何敢?”战斗之惨烈达到了顶点,八佰壮士的壮烈也达到了顶点。
作为一部抗日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八佰》到这里的塑造勉强能够过关。
然而2020版《八佰》的主旋律一方面要承接新中国的历史叙事,另一方面承接的却是台湾1975版《八百壮士》的主旋律叙事——《八佰》对于升旗以及结尾惨烈撤离的历史改编正是借鉴于《八百壮士》,而《八佰》的问题恰恰出在这个历史改编上。
1975版《八百壮士》开启了台湾歌颂国民党抗战的主旋律电影的先河,出于美化国民党的需要,《八百壮士》对真实的历史进行了大量改编。
关于升旗那一段,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整个上海已经沦陷了,牺牲了几十个人(包括前半段的主角端午)就是为了展示给盟国看,到底值不值得呢?
1975版的《八百壮士》在这里强行加入了一段“中华民G万岁”的镜头,宣传意味非常明显。电影《八佰》模仿了这一段,为了过审,将口号改成了“中华民族万岁”。
1938年,我党的地下文艺工作者在武汉拍摄了一段反映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记录电影《八百壮士》,该片着重强调上海的工农商学兵、各人民团体对八百壮士的支持,以表现群众支持抗战。当众将士把国旗升起来之后,谢晋元训话:“弟兄们,在这一面国旗下,我们要拥抱了祖国的热爱,同胞的爱,跟敌人拼命到底。让那五位亲爱的小同胞把我们的谢意带了回去吧!只一句话,这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尽力来保护我们中国!”真实的历史中并没有后面很惨烈的所谓护旗片段。
关于升旗的意义,影片《八佰》中有一段团副谢晋元的讲话,大意就是美国的观察团正在头顶上飞艇里看着,升旗这面旗就是向西方列强说明上海还在抵抗,展示中国的抗战意志,有利于国民政府在比利时举行的九国公约会议上的谈判,以期国际社会施压,制裁日本、调停战争。
谢晋元手下的军官从顺利完成最后两天守卫的角度反对升旗,而大多数战士却赞同谢晋元的意见,升旗这面旗,这等于是将蒋介石政治表演的意图强行灌输到八百壮士身上。且不说底层士兵有没有这么高的“觉悟”领会到蒋介石的“表演”意图而甘愿当炮灰配合,如此刻画实际上也是弱化了八百壮士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真实的历史中,谢晋元在接到蒋介石的撤离指令后,并不同意撤离,而是据理力争,认为四行仓库工事坚固,粮草弹药充足,加之毗邻租界,日军投鼠忌器,可以长期固守,牵制日军,配合全国抗战。
而蒋介石之所以下令撤离,并不是如片中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所说的“给中央军留火种”,真的在乎八百壮士(实际上是400余人)的性命,而是因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引发英国殖民者的担忧。为了保护仓库附近的租界不受牵连,英美等国代表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要求国军撤离四行仓库。在蒋介石的一再严令下,谢晋元只能服从撤军命令。
1975年台湾版的《八百壮士》虚构了影孤军在日军炮火下英勇过桥,牺牲惨重的画面。而真实历史中,日军以为仓库守卫有上千人,继续交战恐也难以拿下,自己也会损失惨重,使用重火力又担心伤及西方强国的租界,因而同意了撤军,并没有施加过多阻拦。
电影《八佰》承接了台湾版《八百壮士》的改编,强行加入了日军大佐为了荣誉要与八百壮士在撤离前决战的桥段。影片的突兀之处在于,前脚谢晋元还无所畏惧地骑着白马,与日军将领会面约定决战,后脚却选择在当晚带着队伍逃跑。电影在前面近两个小时的关于英雄崛起的铺垫,被消弭得荡然无存。
而李晨、王千源饰演的承担阻击任务的敢死队最后结局究竟怎么样了,竟然到影片结尾一个镜头都不给。好歹给几个杀鬼子的画面,就算英勇就义,也不枉成为一部架空历史的英勇抗日爽片。有人辩护说管虎导演在“留白”,可这种虎头蛇尾的处理方式,让翘首以盼的观众到最后留下了一脸懵B,“就这?!”
为了强行延续英雄主义的叙事,《八佰》继承了台湾版《八百壮士》里“壮烈撤离”的桥段。
《八佰》在这一段进行了更加着力的处理:谢晋元对着刚洗过断头澡的几百名士兵慷慨激昂地训话,要成建制整齐撤离到租界,以显国军军威;而且还真留下了王千源、姜武等杂牌军,虽然是他们“自愿”的,客观上也执行了上峰指令;几百个全副武装的德械精锐,面对租界无数百姓殷切的目光,丢下尸体和伤兵,不顾伤亡,冒着日军的炮火——————逃跑!!!甚至租界里还放起了礼花“助威”……
逃跑拍得有如史诗般的壮烈,笔者到这一刻顿感被灌了一万只苍蝇。
这究竟是在讴歌八百壮士还是在恶心人呢?
一辈子都在跪舔帝国主义、一辈子都在给帝国主义演苦情戏的国民党反动派,拍这种剧情还能“心安理得”;你管虎导演好歹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应当熟知太行山上、华北平原英勇的抗日军民,也应当熟知长津湖、上甘岭顽强的志愿军英烈,又怎么能够“心安”?
如此处理,又怎么圆电影在前面的慷慨陈词以及果粉几十年来的谎言——“孤军抗战激发起了国人的抗日斗志、最终获取抗战胜利……”???
显然,《八佰》对于台湾版《八百壮士》的主旋律基调的继承,从历史逻辑来讲是魔幻的,更是极度荒诞的。
而为了影片的顺利播出,《八佰》也承接了“一丁点儿”新中国的主旋律。影片借用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的口告诉谢晋元:战争的背后从来都是政治,这场战斗就是向西方列强表演的一场戏。这是对历史的正统反思——国民党上层根本就是消极抗战,留守四行仓库只是为了向全世界表演,企图争取外国的支持。这大概就是司马平邦以为的“非常严肃批判蒋介石和国民政府”。
然而,国共各自的主旋律注定是对立的,哪怕在抗战问题上也是迥异的。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抗战到底,在918事变之前,我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我党的抗战路线也是放手发动群众,团结各个阶层,组成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抗日持久战。而蒋介石的国民党从918开始就实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的对日媾和更是诱发了一二九运动,淞沪会战一开始犹豫不决,白白给了海上袭来的日军36个小时的黄金时间进行战略部署,中途还撤了张治中的职导致淞沪战场无人指挥,直到美日开战才正式对日宣战;国民党的抗战路线是正规军的精英抗战路线,正面拼消耗,白白浪费了战略纵深优势和手里掌握的占绝大多数的抗战资源;再加之国军内部贪腐横行,国统区精英阶层乘机大发战争财。整个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主帅无能,累死三军。
《八佰》真要承接新中国的主旋律,反思历史,那就完全应该进一步简明扼要地阐明,蒋介石的无能指挥如何让国军以80万对20万的优势,在淞沪战场打了一场窝囊仗,白白损失了30万兵力丢了上海;简明扼要地阐明,以88师师长孙元良为代表的国民党上层如何贪腐无能,强奸来前线慰问的女学生,大发战争财;更进一步交代八百壮士进入租界后被缴械、软禁,抗日英雄谢晋元还在软禁中途被汉奸刺杀……这种悲惨的结局,再配上影片在前面的关于英雄成长、牺牲的大量铺垫,恰恰能够形成巨大的反衬,引发观众的深入思考,那就真的能够成为一部史诗级的电影了。
然而,管虎导演并没有,似乎依然选择“留白”。“留白”的同时,却又表露了暧昧:选在卡在淞沪会战开始的“813”与日本投降日“815”中间一天提前点映,隐晦地向淞沪会战致敬;在电影宣发过程,向孙元良之子秦汉谄媚,只在影片里留下了一个谢晋元跟孙元良通话并“感谢师座”的镜头。
说白了,管虎导演还是想两边“蹭”。既蹭这部的主旋律,又蹭那边的主旋律;既在这部大把地赚钱观众的眼泪赢得票房,又不得罪那边的像秦汉这样的影视大佬,一如他之前为台湾那位能够左右金马奖的戴姓演员加导演站台;既赢得官方首肯,拿下“800”龙标,又获得公知群体齐声点赞……
不出意外的话,《八佰》在后面正式上映之后应该会热卖;同样,不出意外的话,本文也将迎来右边甚至一部分左边的齐声谩骂。主流价值混乱如斯,这是一种悲哀。
听说管虎编剧的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金刚川》已立项,笔者更感到丝丝寒意。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wh/2020-08-18/64573.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