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民:“五笔字型”发明以后
王永民:“五笔字型”发明以后
全根先
许多人知道王永民,是因为他发明了“五笔字型”,有的使用“五笔字型”,有的还是“五笔字型”的“铁杆粉丝”。
现在世界上使用“五笔字型”的人,据说有数千万;在某些专业领域,“五笔字型”是指定的汉字输入法。
不错,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有“当代毕昇”之美誉。2018年12月18日,他还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光荣称号!
这当然有充足的理由。改革开放40年,在14亿人中,被授予“改革先锋”的只有100位,没有非凡的成就,怎么可能!
“五笔字型”的重要意义,正如新华社记者当年报道中所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重大发明,它开辟了我国计算机时代汉字应用的新纪元!1999年,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在其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中写道:“1983年8月,中国南阳有一位叫王永民的奇人发明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难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然而,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发明“五笔字型”以后的王永民,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辛,向什么样的目标不断前行。
推广“五笔字型”
“五笔字型”发明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当然是如何推广。
1983年9月27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对王永民的这一重大发明进行了专题报道,立刻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专程到郑州录制了一期“新闻联播”。
媒体的宣传,为“五笔字型”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4年,王永民带着一台PC来到北京,在CC DOS作者严援朝的帮助下,将“五笔字型”移植到PC上。王永民在中央统战部的地下室7号房间,一住就是两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王永民说:“一天七元房钱,我都出不起。”
尽管如此,他每天早出晚归,一个部委、一个部委地讲解“五笔字型”。虽然不少部委在自己的机器上已移植了“五笔字型”,但大批人员仍需要培训。王永民说:“谁请,我都去讲;中午有饭去,中午没饭也去;讲三天、讲五天都行。我全部费用自理,一分钱不要。”每到一个单位,他都会遇到人说这个输入方法好,说那个输入方法好,“他们要我评价一下别的输入法,我不去说别人的,我说我都研究过,我只说我自己,我没有工夫说别人,也没有兴趣说别人。”
1984年8月,王永民还应邀来到纽约联合国总部,演示自己的“五笔字型”输入法,以每分钟输入生稿100多汉字的速度,令在场的联合国官员大为惊叹!美国多家媒体都以“举世称难,今迎刃而解”,“中国软件大突破”为题作了报道。1984年10月1日,王永民光荣地以河南省国庆观礼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登上了天安门国庆35周年观礼台。
1985年,王永民应邀参加“计算机进入中南海(进海)工程”,与廖幼鸣、严援朝一起,把“五笔字型”移植到国产0520计算机CCDOS系统中,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获得应用。
1986年以后,“五笔字型”先后获得美、英、中三国专利,并出口全球著名的苹果、微软等公司,开中国电脑专利技术进入国际之先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播放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发布会。
1987年和1988年,国家科委与国防科工委向全国、全军正式发文,要求推广普及“五笔字型”。期间,王永民又与王选教授签订了在照排系统中“免费使用”协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办公自动化与印刷技术革命进程。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五笔字型”得到广泛普及,王永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有所改善。1987年3月6日,王永民终于从条件简陋的地下室,搬到了窗明几净的远望楼宾馆。1989年7月25日,王码电脑工程开发部在北京成立,王永民的推广“五笔字型”事业似乎一片光明,他将自己的发明推向世界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随着“五笔字型”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汉字的重要性再度彰显,尤其是海外华人,他们为汉字度过生死劫难、顺利进入信息时代而感到由衷的自豪。正如1991年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总编辑冯时能先生所说:“王码不仅解决了汉字输入的大难题,也使我们海外的华人抬起了头,不再因为文字落后而羞耻”。
在逆境中前行
可能有人以为,媒体对于“五笔字型”的大力宣传,一定会使其推广工作如履平地,一帆风顺。然而,王永民真实的“五笔字型”推广过程,却是充满荆棘,险象环生。
一开始,他租住中央统战部招待所的一个地下室,有时连房租都交不起。日复一日地,他踏着自己破旧的自行车,不厌其烦地登门,到各机关、部门和工厂宣传演示。因为过度疲劳和营养不良,身体本来就不好的他经常受到病魔折磨。严重的时候,他还在兜里揣了一份6000字的遗书,以备不时之需。
1986年底,由于美国DEC公司以20万美元购买他的“五笔字型”发明专利,王永民的生活状况才有了真正的改观,甚至可以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断发生的难以抑制的疯狂的盗版现象。当时,许多生产计算机和汉卡的厂商都预装了“五笔字型”,但就是不愿向王码公司支付专利款。有的甚至还盗版印刷他编写的“五笔字型”学习教材。
为了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王永民与一些盗版者打了将近5年的官司,最终却以败诉收场!
更有甚者,有的厂商还发起了所谓“倒王永民俱乐部”,对日益得到社会认可、广泛应用的“五笔字型”进行趁火打劫,荒唐地再次起诉王码公司侵犯其所谓的“荣誉权”。结果,竟然又是王码公司败诉,须赔偿一大笔巨款。
真是匪夷所思,公理安在?原创的发明遭到肆意践踏,法律的权威受到公然挑战!
从此,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彻底地沦为“免费的午餐”。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各种“五笔”,绝大部分都采用86版五笔编码标准。
王码公司的经营业绩自然也受到牵连,一落千丈,公司的银行账号、办公地点被查封。当年流传这样一句话:“阳光、空气和王码,是中国三大免费使用的东西”。这对于付出无数辛劳而发明“五笔字型”的王永民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又是怎样的无奈!
王永民还遇到由于团队成员不忠诚而造成的重大损失,使其境况雪上加霜。
王永民曾自嘲地说:“我是一介书生,不善于经商,不善于管理。”
1992年,可以说是王永民企业管理生涯中辉煌的一年,当时王码公司的净利润达到1000万元。可是,从那以后,他的公司开始就走下坡路,一直在赔本。
王永民认为,公司走下坡路的最主要原因,是法制不健全,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他说:“一审我们胜了,我去趟美国,这个案子又被翻了过来。”
学术界的“非议”
实际上,王永民在“五笔字型”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与阻力,不仅是厂商的侵权盗版,还有学术界的“非议”。而“非议”的一个理由,则是“五笔字型”学起来困难,不便记忆。
这个,似乎还比较好理解。因为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需要背字根,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有点麻烦,没有拼音输入方便。有人说,现在大家都很忙,哪有时间去背这些字根?其实,情况不是他们说的那样。正如王永民所说:“大家不是在一个基准上比高低。别忘了,你小的时候,学了多久拼音!你小时候,只要拿出一个月时间学五笔字型,就绝对不会认为王码比拼音难学。”
还有的人写文章,说什么王永民的“五笔字型”破坏汉字结构,拆字方法违反汉字书写规则,等等,企图将“五笔字型”置于死地。
显然,这是对“五笔字型”的故意曲解和刻意贬低。
我们知道,在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前后,世界上大约有上万人在致力于汉字输入法研究,申请专利的多达6400余种,获得专利的汉字编码法就有1756件!为什么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能在“万码奔腾”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成为“码中之王”,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是科学的、实用的、高效的!
汉字输入计算机,涉及文字学、计算机科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概率论等多个学科,决非单一的“汉字学”。王永民通过多年的刻苦钻研,首先优选出200来个“组字字根”(“码元”),然后运用以下“三原理”,实现最佳的键位组合。
一是相容性原理。在只用25个按键的情况下,把200个字根分为多少不等的25个“家庭”,每一“家”对应一个键位。分组困难在于:这些字根,谁跟谁能“和平共处”在同一个键上,打键时能够“一致对外”不矛盾,使得重码字最少,这就是“相容性原理”。这需要作千百万次的“字根组合”试验,才能从无数种组合中找出最佳组合。
二是规律性原理。字根安排在键位上“各自有家”之后,要根据笔画特征分区划位,有规律性,便于记忆。为了追求规律性,往往要打乱原来初步实现的“相容性”,甚至推倒重来!这是一个更高更难的目标。
三是协调性原理。在初步实现“相容性”与“规律性”基础上,要计算出“用这样一个键盘”,按照“编码规则”输入“所有汉字”时,左右手每个手指的负荷量。这个负荷量,必须与各个手指的“灵活程度”相适配——“能干的”食指负担要重些,而“无能的”小指的负担要轻得多。这样才能保证打字时“顺手”不累,越打越快。如果严重不符合,那么就要重新调整各个键上的字根位置,让字根搬家,这样势必又要部分打乱原先的“相容性”与“规律性”……
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数学难题!要同时达到以上“三个目标”,谈何容易!王永民说,不运用这样复杂的数学方法,是根本无法设计出“五笔字型”键盘的。
因此,那些宣称“五笔字型”违反汉字原则的奇谈怪论,纯属无稽之谈,子虚乌有!
面对各种各样的“非议”,王永民没有惊慌失措或耿耿于怀。他很清楚,非议的目的,无非是“让我一事无成,这个账我算得很透。如果我真的分出精力,拿出时间来对付、批驳这些非议,那么,我刚好耽误了时间,乱了自己阵脚。所以,我不理睬,只要我的成果比他忌恨的还要好,非议自己就蔫了。”
作为长期致力于研究汉字文化、推动汉字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并在此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一名专家,王永民真正担心的,不是他个人如何遭到“非议”与“打压”,而是汉字的传承和发展。
不负时代的使命担当
王永民多次跟我说,他这一辈子,算是跟汉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将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汉字研究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中。
在他的事业遭遇挫折时候,普通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予了他极大的温暖。有一次,王永民出国,海关检查。他递上护照,海关工作人员看了他的护照后,从座位上跳起来,立正,给他敬了个礼,还把他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的签证出了什么问题。海关人员毕恭毕敬地说:“王老师,我们正在学习您的五笔字型。”
有一次,王永民打出租车,司机问去哪儿?
他回答:“到王码公司。”
司机说:“王码公司老板可有钱了。”
王永民说:“你怎么知道他有钱?”
司机说:“王码公司老板坐卡迪拉克。”
王永民说:“你见他坐过吗?”
司机说:“想都想得到。”
王永民说:“你认识王永民吗?”
司机说:“我一个司机,怎么会认识他那样的大老板?”
王永民说:“小伙子,你可别这样说,你是干活的,王永民也是干活的。我就是王永民。”
司机一个急刹车,从车上跳了下来,两手握住王永民的手,眼泪都出来了,激动地说:“我没想到像你这样的大人物,还坐‘面的’,我的‘面的’让你坐一次真是太荣幸了。”
这样的经历,王永民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虽然有的人只是偶尔遇见,他都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是,这些生活的片断,给了他温暖,仿佛在鼓励他,不要放弃,努力前行。
“五笔字型”发明后,尽管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王永民在创造发明的道路上却不断取得骄人的业绩,再创辉煌。
1994年起,他陆续发明了“98王码”“阅读声译器”“名片管理器”等多项开创性专利技术。特别是1998年2月,他发明了第一个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能同时处理中日韩三国汉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98规范王码”,并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汉字键盘输入的“全面解决方案”及其系列软件,成为我国汉字输入技术发展应用的一个里程碑。
1996年起,王永民开始研究用数字键输入汉字方法,首创“首部余部取码法”,于2000年8月完成了“五笔数码”汉字输入专利技术,开发了“6键6码”和“9键6码”两套成品软件。
2004年6月,经过5年研究,王永民开发完成了包含5项专利在内的数字系列汉字输入法,使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手机、电话机、税控机等“汉字输入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成绩面前,王永民从不骄傲自满。他说:“我每天都在做研究。现在做大字符集2万多个汉字的编码设计。我最近3年半,一直在开发软件,输入法还有很多理论问题有待突破,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家。我更喜欢做学问。做公司,涉及到许多人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的界面。这个社会的界面问题太多,有待于改善。”
现在,王永民最担心的问题,是许多人过分依赖电脑和手机,汉字不会写了,提笔忘字。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汉字兴亡,匹夫有责;爱汉字,就是爱中华文化。”为此,他建议,要高度重视汉字的正确运用和传承,大力推广普及我国在汉字信息处理和印刷技术革命中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尽快将科学实用、经实践检验的“形码”作为必修课,纳入全国中小学教育之中,让孩子们在借助汉语拼音学汉字、认汉字的同时,让“输入”与“字形”联系起来,使得依照汉字的“字形”高效而又准确地输入汉字,成为一项基本技能。汉字是我国的法定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将汉字传承好、发展好!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8月28日是“五笔字型”发明36周年。王永民,这位发明家已经75岁啦,却仍然创新不断!目前,他正与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合作,开发《动漫游戏学五笔》大型软件,让学习“五笔字型”的人士,一不用背字根,二不用拆字,便可轻松愉快地学会“五笔字型”输入法!
在此,我还想借用王永民在1997年“五笔字型”发明15周年时所写的一首《蝶恋花》词作为文章结尾,以表达对这位发明家的一份敬意:
十五春秋王码路,
老去书生,
冷热凭谁诉!
过眼烟云留不住,
归来把酒约君晤。
华夏文明不老树,
几度东风,
广厦淋甘露。
万马奔腾杀声暮,
红旗漫卷花开处。
2019年8月25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wh/2019-08-26/58344.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