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德水:文艺界反腐,该动真格了
据日前公开报道,在政协甘肃省十一届三次会议开幕前,省政协委员彭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她准备了文艺界反腐等 三个提案,文艺界反腐是一个很严峻的课题文艺界,某些区域存在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腐败现象,潜规则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文艺界的反腐已经开始了。此前,在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王岐山曾指出:“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让人们把反腐目光聚焦文艺界。
不知何时,整个 文艺界被抹上功利的色彩而成为一个“名利场”,变成腐败高发易发多发领域,一个个丑闻让社会公众瞠目结舌。文艺界腐败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原因有二:一是 文艺界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领域,文艺生产处于高度垄断,为了进入文艺界,一些从业者不得不行贿或出卖色相。二是文艺权作为一种公共权力,理应受 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但在现实生活中,文艺权已成为一种专权,文艺界也一直缺乏一套有效的自我监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对文艺从业者的宽容在一定程度上蜕 变成了纵容。一些文艺从业者甚至充当腐败掮客,成为腐败的参与者。
在本质上,文艺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其自身本没有什么腐败的根基,但若文艺 与权力、利益以及色情相勾结后,那么文艺将会沦为腐败的附庸和工具。由此推理,文艺也是一种可资交换的腐败资源,一方面,借助文艺的掩护,有权者可以与文 艺从业者形成利益共同体,获得所谓的“风雅”、“品味”和“雅好”,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和陶醉感。文艺似乎成为一种腐败特权,唯有权者才可能享受到文艺。另 一方面,凭借权力的庇护,文艺从业者可以获得所谓的“名声”、“高雅”和“层次”,达到别人所难以达到的“成就”,满足他们对功名的渴望。文艺成为一些文 艺从业者接近权力的工具。这些交换的背后,其实质仍是以权谋“艺”或以“艺谋权。文艺不再是“文艺”,而是有权者竞相追逐的“丰胸乳贴”和文艺从业者自我 标榜的“充气娃娃”。
与一般领域的腐败现象相比,文艺界腐败的危害显得更为严重、 腐败影响显得更为广泛。如果说一般领域的腐败后果主要是经济利益损失和政治信任流失的话,那么文艺界腐败还会造成严重的道德蜕变和精神污染。文艺从业者往 往是社会公众人物,拥有一些拥趸者和模仿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社会风气具有导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取向、行为取向和价值取向。一旦这些“明 星”、“名人”们因为“潜规则”、吸毒、嫖娼而被曝光,那么被伤害的不仅是文艺本身的纯洁性和神圣性,而且还有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造成社会价值的认知紊 乱。
可以说,文艺界反腐是反腐败进入深水期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反腐工作的一个难点。文艺界反腐说明,中国反腐是动真格了,没有任何人 存在反腐特区。文艺界反腐的推进,不仅可以拓展反腐领域,净化文艺界,减少腐败规则,而且可以体现反腐价值,让文艺真正造福于社会,让老百姓享受到反腐成 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不能在市场 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界一定 要有良心,这是文艺事业取得生存发展的根本。文艺界自身要主动回归“文艺”本位,正本清源,坚守文艺阵地,践行文艺宗旨,捍卫文艺尊严,拒绝腐败行为对文 艺事业的侵蚀,用文艺生命力抵抗低俗和平庸。
对于文艺界反腐,有必要采取“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策略,精准地有针对性地打击重点人群和关 键人物,不留死角和盲区,揭开他们隐藏在“文艺”背后的腐败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另外,要建立健全文艺界权力监督制度,推进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完善运行 程序和流程,铲除“潜规则”盛行的“圈内”土壤,营造起良好文艺风气。要还文艺活动和事业的本色,让法治为文艺发展提供保障,禁止在职官员涉入文艺界,切 断他们以权谋“艺”的通道。
文艺界反腐正当时,我们不要捕风捉影,也无需风花月夜,要实实在在的反腐行动!
(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wh/2015-07-11/32884.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