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嘉:关于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
关于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再答牙齿晒太阳
朱永嘉
读了你的第二次回贴,对你文章中的观点深表同感,对你目前处境我也能感受得到,也许这是第二代农民工进城过程中共同遭遇的一种表达。我老了,没有办法直接来处理你们所遭遇的艰难,只能谈一点个人对此问题的认识。我是学历史专业的,许多问题也只能从历史的角度表达我的认识,或许对你如果进一步认识和思考你们目前的境遇,可能有利。有许多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它,认识清楚了,才能正确地应对它。
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转型期的社会,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传统社会是一个建立在熟人关系上的社会,任何事都凭人际关系来处理,一是靠血缘关系,也就是家族和姻亲关系建立的,从夏、商、周三代起便都是如此,权力结构也是靠这个传承的,帝王制度便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朝廷管理国家的权力也往往带有世袭的性质,如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如东晋时王、谢这二个大族,可以垄断东晋南朝好几个朝代的朝政大权。曹魏时,有一个叫陈群的,他搞了一套九品中正的制度,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关系,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地缘关系,现在叫作同乡关系。那时有地方上的官员叫中正的,由他来品评地方的人才,分为上下九品,朝廷用人时,便以此来任命官员,这就除了家族的世袭关系外,还有一个地望。东晋以王导为首的王家大族,是山东琅琊人,所以不是姓王的门第就高,要出身于琅琊王氏的门第才是第一位,这就是世家大族的由来。在春秋战国时即便是世卿制度,现在不是有一个电影叫“赵氏孤儿”,讲的就是世卿制度,韩、赵、魏三家便是晋国的世卿。但这种世家大族制度不可能是永恒的,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渲赫一时的世家大族也有衰落的时候。唐人刘禹锡有一首很著名的题为《乌衣巷》的七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和朱雀桥所指的是原来王谢二个大家的居所,那时金陵(现在叫南京)的秦淮河上有一座桥便叫朱雀桥,从朱雀桥至秦淮河南去不远便有乌衣巷,东晋的王导自卜宅于乌衣巷,谢灵运我们都知道他是南朝刘宋时的著名诗人,他们在居处宴游谓之“乌衣游”。东晋的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登皇位时,要拉着王导一起坐,说“王与马,共天下”,可见王家在当时渲赫的地位。到了唐代刘禹锡在金陵看到的王谢故居,只留下一副衰败的景象,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只能与普通百姓过一样的生活了。所以,他们家之堂屋前的燕子,只能飞到寻常百姓家去了。
孟子曾经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离娄章句篇下)泽是滋润的意思,君子谓大德,小人则谓大凶,斩谓断,君子行事,有善,虽五世亦受其惠,小人行恶,虽五世亦受其祸,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讲,决没有代代永恒相传的意思。记得文革时,江青在军委有过一次讲话,题目叫《为人民立新功》也引了孟子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话,他是告诉老同志,不能溺爱自己的子女,子孙的前途还是应该让他们自己努力去奋斗,希望他们的子弟能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不是坐享其成。与这个观念相反的便是“打天下,坐天下”,天下是老子打下来的,儿孙们享受特权和财富,是天经地义的。那样我们的革命不成了过去改朝换代了吗?这当然是极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是熟人社会的产物,把这一点说清楚,我们就能分清是非和善恶,只有大家都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代代相继的现象所以难以为继,从科学上讲,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都是后天的,一个人的成就还有历史际遇上的因素,这一切都不是血缘关系可以继承的,所以能维持一个时期,因为父辈的社会关系还在起作用,然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退化,所以代代相继的传统不可能是永恒的。然而从历史上看,要打破原来熟人关系代代相传的现象,有二种方式:一种是隋唐以后推行的“以科举考试制度代替九品中正制度,这样为阶层之间人员的流动提供了一个渠道,贫寒子弟经过十年寒窗,一旦中了举人进士便能鲤鱼跳龙门了。其实这也是统治者笼络士子的一种手段,唐太宗李世明看到那么多士子来应试,他就非常高兴,认为天下才俊之士,都在他们牢笼之中了。此其一,另外一方面,考试制度考的科目有定制,也有一定的范围,评分也有标准,所以大家都去背诵标准答案了。那样做的客观效果是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再说考试的过程,亦还有各种舞弊的办法,亦还有人泄题,阅卷过程还有人去通关节。考试制度从表面上看虽说公正,透过背后的隐情去观察,其间亦弊端丛生,越到各个皇朝的后期,这方面的问题也越多。读一下《儒林外史》虽说是小说,但亦多少反映了考试制度下知识分子们的一种文化生态。其实这三十年来的高考制度的流弊何尝不如此,公务员的考试制度,时间久了,亦很难避免各种弊端的产生,熟人关系的影响可以从显性转为隐性,在公开的合法的考试规则之背面,自然会产生各种潜规则。
打破原来熟人关系的另一种方式在过去历史上无非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改变原来的统治结构。如秦汉之际,秦代的统治机构被完全打烂了,代之而起的便完全是另一类人物,他们完全是从社会底层起家,成为新兴的统治者。如刘邦、原来只是一个亭长,相当于现在地区下属的一个派出所所长;追随刘邦左右的,如樊哙,与刘邦是小同乡,屠狗出身;周勃早年织草席为生,还有是有丧事时,为人吹箫的;灌婴是贩布出身的;这些人出生都很低微,秦汉之际的大变动,为他们转变自己社会身份提供了机会。再说张良,尽管出身于韩国的贵族,秦灭韩,他没落了,他能为老人去桥下捡拾其丢掉的鞋子;再如韩信,也是贫苦出身,早年有大志,但也能忍辱爬出他人之跨下,这反应了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些人之所以能改变其原来的身份地位,一是际遇,二是自己不畏艰难的奋斗,后者可以要求自己,前者则不能刻求。中国有一句老话,乱世出英雄,乱世是指际遇,英雄还得靠自己努力,并学会掌握机遇。你在跟贴的文章中讲的层级结构的板结化的现象是存在的,从历史看,这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永恒和持久。从公共管理上讲,也必须打破这种依靠熟人关系建立的板结结构,否则管理人员的水平只会逐渐低下,最终陷于崩塌的境地,掺沙子是他自身维稳的客观需要。
关于陌生人社会,那是指建立在工商业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市场化的社会性的交易行为。商品交换不仅是熟人之间的行为,大量的是陌生人之间在市场上实施的交易行为。比如我们去超市购置日常需要的物品时,要求同质同量同价,这个交易可以也应是在陌生人之间进行的,为了保证社会秩序的公平和正常的运行,那就必须要有法律来保障社会的公平交易,强调法律的普适性和统一性,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各种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在所有人面前都有一个平等的起跑线,每个人只要凭自己的才能和辛勤劳动,都能取得它应有的报酬,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运行过程中既有效,又公平。然而这只是理想化的目标,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时,往往在陌生人社会还保留着许多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大量农民流动到城市打工,城市的工人和职员也会易地就业,资本家也会易地开设企业,在他乡异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成为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家都应在一个平等的起跑线上。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往往不是这么一回事,农民最先走上打工的途径时,往往借助于沾亲带故的关系,借助于同乡的关系,以后才慢慢通过职业介绍所,去寻找合适于自己的工作。中国从小农为基础的熟人社会,转向与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陌生人社会时,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必然伴随着人员高度流动。在这个高度流动过程中,在陌生人地区或职场,寻求熟人之间原来的相互关系,以支持自己的起步,那么这个起步往往不可能是公平和平等的。往往还是靠人际关系,社会学把这个关系比作社会资本,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的,如何利用社会资本逐利,也就是利用原有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各种需要服务。诸如在这个地区,这个行业,或者这个相关企业,你有复杂的关系网,那么你做什么事,都方便;反之你没有关系,没有背景,那就往往寸步难行;即便如你有病,要住院,要开刀,也得找关系,如果手上拿着手术刀的医生,也借此来谋利,那比强盗更凶狠了。年轻时,我听到过一个笑话,过去二个人有过隙,一个是外科医生,一位是病人;二人在手术台上相遇,医生拿起手术刀说,你现在还凶吗?那病人吓得从手术台上不穿衣服拔腿就逃。这是你碰上了对你不利的关系。所以你有好的背景和对你有利的关系,就什么都方便,你没有好的关系,没有相当的背景,往往寸步难行。在就业上,在单位的工作安排上,熟人关系往往渗透到方方面面,这种关系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行业,形成网络,它就会板结化了。道德的堕落和各种腐败便由此而滋生漫延,这是最窒息人才成长的氛围。从制度层面上讲,我们还有不少过去留下的制度,一时还不能打破。比如户籍制度下的城乡二元结构,便是不平等不公正的历史遗留物,这就给农民如何融入城市,设置了人为的障碍。从我接触到的农民工,八十年代开始进城的农民工,他们并没有想过如何在城市扎根,一方面制度上有障碍,另一方面他们对农村生活还有依恋,家还在农村,打工挣钱为了在农村给孩子上学,盖一幢房子,将来让孩子在农村成家,土地是他们生活最后的保障,现在农村盖新屋,很普遍,它反映了第一代农民工的愿望和追求。
八O后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就不同了。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或者祖父母的惯养,没有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苦难,而且父母都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故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要出人头地,就是为了鲤鱼跳龙门,离开农村,融入城市,他们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在城市就业定居,有许多人本来就在城市中随着父母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长大的,根本没有体验过农村生活,压根回不去农村过农民的生活,而城市又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找不到好的工作,不要说买房,连租房都困难,在城市生活只能蜗居或者蛋居的大都属于他们,而他们自己又到了婚嫁和生儿育女的年龄,今后还有负担父母养老的义务。他们或者已经或者快到了而立的年龄段,而成家立业的阶段性目标似乎离他们很遥远。所以第二代农民工心理上的负担最重,他们承受着社会的一切苦难,愤青就诞生在这一群体,他们的文化比父母要高,网络上围观的群体他们占了很大比例,对社会不公的反应最为敏感,所以如浙江杭州飙车的富二代,以及如“李刚我爸”那样的官二代,以及到海外去炫富买高价房的又贵又富的X二代的种种不法行为,更刺激着他们对社会不公的强烈反应。这一切都与他们在生活上也是最为动荡不定的群体有关,这是我读了你跟贴以后最直接的感受。我支持你的文章,你这样为自己遭受的不公呐喊是应该的。政府应该善待这第二代农民工,社会也应该关怀他们,至于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一点并轮到具体人身上,那谁也说不准,如果做不好这一点,我相信会有报应的。决不能如对待他们父祖辈那样对待他们了,不能靠哄了。然而从你们自身讲,则要在任何困难面前不要沉沦,不能自暴自弃,路总是人从没有道路的地方走出来的。只要冷静认真地应对,都还是可以找到自己位置的。第二代农民工应该善于表达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幸,表达自己的要求,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发出你们强烈的呼声。有一句老话叫作“会哭会叫的孩子能吃奶嘛”,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认识到这是转型时期必然产生的现象,多揭露它的黑暗,那就离光明更近一些,只有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才能逐渐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跟贴中知道你喜欢读宋人洪迈撰的《容斋随笔》,这本作品是南宋初年的洪迈在他所处时代,结合现实读书时,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思考后的文字表达。读一个人的作品,要论其世,才能知其人,才能从他的作品中品味出各种甘苦来。宋孝宗称其书“煞有好议论”,尽管是些读书的札记,也是他从现实出发兴有所致,意有所得的表现。宋孝宗是南宋第二个皇帝,那时南宋刚从危局中走出困境,但外有强敌,女真人还虎视眈眈,内有诸危难之事。怎么办?也就是从历史上寻找各种经验教训,以咨鉴诫。所以当时读史的风气很盛,要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读史,懂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环节,从史可以观察古人如何应对各种困境,可以了解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毛泽东便非常喜欢这本书,他带了这本书从延安到北京,他外出时,这本书也常备身边。他读二十四史,读《资治通鉴》,往往受《容斋随笔》对某一事件的议论的启发,才去翻阅相关的史传,然后又有自己的心得。毛泽东总是用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来教育全党和广大干部的,而最原始的启迪,往往来自《容斋随笔》这本书。洪迈的随笔,涉及文史哲经方方面面,你可以选其读史的篇目先读,如果有条件的话,再去读相关的史传,那么你定会有所收益,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增加你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毛泽东甚至在临终前还想读这本书,这不是偶然的。另外它也是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入门的书,我搞过《容斋随笔》选的注释本,在文史方面选了一百余篇,加上注释和说明,共有五十多万字,但还有一篇导读没有写完,因别的事搁置下来一年多了。今后我有时间把导读写完,完成给出版社的合约,否则这笔文债欠在身上终是很不舒服,有朋友问我什么时候出版,我无法回答,问题是我一直忙于别的事,把它给耽搁了,否则的话可以寄一本给你参考。
你喜欢看南怀瑾的书;对他老人家的书我读的不多,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儒家还是佛教方面的典籍都比较熟悉。他的作品偏重于讲人生修养,我上课时有的学生也是南先生的关门弟子,他们对南先生的修养和人格都抱着非常崇敬的态度,他的作品在海峡两岸都有影响。《论语》和《孟子》都有不少地方是讲如何为人修养的内容,他讲这方面的内容能深入浅出,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讲解,并借此普及传统的伦理修养。当然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属于熟人社会的范畴,道德修养是人类在具体环境中维持自己生存所必需的处理人际相互关系的一种准则。比如孝道,在小农经济条件下,与保障老人生活的需要有关;所谓三纲五常,便对维系当时等级的社会秩序有着密切关系。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到工商社会,强调个性的解放时,在思想观念上,这些传统的伦理关系往往受到极大的冲击,如鲁迅与胡适在五四时都是在思想战线上冲击传统伦理的急先锋。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的流动,那些原来的人们行为的社会关系,出现断裂和崩塌时,必然带来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准下降,贪污腐败随处可见,职业道德的缺乏,假冒伪劣的欺诈行为比比皆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一些道德教育,还是有益的,是一种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从我个人讲,当然尊重有道德信仰并坚持道德实践的人,包括倡导一些虔诚的宗教信仰(不是沉迷于各种迷信活动)的朋友,他们为人们树立了道德和信仰的楷模,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慈善事业,帮助贫困群体多少还是有益的。当然它的实际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它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道德趋向堕落的态势。但从利益关系上讲,往往会给他们自身带来物质利益上的伤害,被人们视作傻瓜,我想,这样的傻瓜还是多一点好。坚持自己个人道德修养时,要有牺牲一些个人物质利益的思想准备。当然,不是所有的传统观念都是好的,其中也要具体分析,比如三从四德,对妇女便是不公正的;又如纲常的关系,应是相对的,父慈与子孝是对应的,不能强调单方面的从属关系。让孩子和青年人有分析的多读一点《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也还是可以的。对传统的道德观念既不能简单的抛弃,也不是全盘接受,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地发扬其优良的品格和思想观念,更要在完善法制的基础上,进行商业伦理、职业道德契约文化的教养,尽管这可能是很冷酷的、缺乏情意,但它是社会生活需要的,而且,这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见效的。故在陌生人社会确立伦理关系,需要有一个过程,即便如此,对你读一点南怀瑾的作品,由此去接受一些关于传统的伦理修养方面的基本知识,对如何做人还是有益的。我们这次对话也算老少配吧。我不知道你今年多大,我八十了,我大的孙子也有二十九岁了,我想你的年龄大概与我大的孙子差不太多吧!咱们不分老少,交一个朋友,多沟通思想,减少一些代沟,总还是对社会有益的事吧。你们毕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将来是属于你们的;而我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留下的时间不多了。我相信你们将来的生活一定比我们更加光辉灿烂,因为历史的车轮,从总体上讲,总是不断前进的。
最后关于农村问题,我另文作答。
下附牙齿晒太阳在我博客上的跟帖
第一篇
朱永嘉老师这篇文章的切入点很好,从小摊小贩研究农民工进城后的发展,摊开研究涉及面就会扩到整个社会运转,历史的方向,我这段时间一直在计划到广东去打工,研究中国社会,但是一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合适,想过到工厂去,但是工厂内打工,机器旁边一天干到黑,接触的人只有周围一小圈,范围很有限,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现在给了一个比较好的切入角度。同时我也找,找本书,边打工,边启发我研究认识中国社会各方面,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我非常明白一个认识能力有限的人对现实不会有多少深刻认识的,就像不识字的人怎么能读懂书本,最多就凭瞎蒙认识几个数字。《史记》一部精英历史,没有人民,《容斋随笔》好多文章考据不合适,我了解的书本有限,无从下手,朱永嘉老师能否帮帮忙,赐教,介绍了解社会历史人生的几本书。
现在农村的情况也很糟糕的。08年时我在复读,那场全国大雪下了二十几天就造成二十几个同学交不起学费,农民的生活陷入穷困地位,雪只多下几天就能让人上不起学。农村中很多种田的都是老人,青年人很少见,很多地都还抛荒。也没人愿意种田,那样人生一辈子太悲剧了,会属于非常穷的一群人。宁愿在外漂泊一辈子,也不会农村。种田的老人年龄也大,地多了他就不爱种,造成一部分抛荒。中国可能会陷入粮食危机。
第二篇
这段时间在看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也看南怀瑾《周易杂说》,我是想做个有点独立思想有点人生境界的人,对于文学也是个爱好,思想上和人生路选择都彷徨,和这个时代的许多青年一样面临工作方面无希望的无能为力,不知道最终会去干什么行业,现在修车——不喜欢的工作,这些问题最终的解决必须靠实在的改变现实才行,积极的态度很多时候无用。对于朱永嘉老师对我的评论想了很多,想说很多又不知道说什么好,用前段时间写的一篇文章,摘录部分回答:
时有农民群体反抗政府征收土地,原来的土地换门面政策废除了,土地收购价格给的很低。一个反抗政府征收土地的农民和我说,他们全家的土地加起来只能卖万把块钱,去做生意吧他们在乡下谁来买,到城里做生意吧很多生意都被人做烂了市场饱和了,去打工吧每个月千把块钱根本不够用,儿子如果娶老婆生个孩子那万把块钱够用几天的。最后他们的土地还是被征收了。一些打电话一同起来反抗征地的农民被官员们从电话记录里查到,书记带着警察抓到看守所关了几天,村长把他们取出来。他还说,乡里人孩子读大学毕业后工作很难找到,还没得钱,等孩子读完初中就准备送他到工厂打工。现在进公司打工都要文凭,大多数农民家庭也没多少资源,他们的子女一辈子只能做农民工,就这样世代被钉死在贫穷的地位,翻不了身。中国教育把学校分重点和普通的体制差别造成阶层分化并且固化,重点学校当然是富裕家庭单位子女的多,我曾经所读的几所普通学校中农民穷人家庭占大多数,当代中国最公平的制度高考过滤后,最后还是大多数底层家庭子女去做农民工,富裕家庭单位子女的考上好大学的多自然会进入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比较好的阶层,有的成为精英人士最强有力的控制社会。因大学和好工作岗位被优势家庭占据多数,所以互相交往而结婚的依然是优势阶层内部不同家庭的结合,关系网各种资源于是互相紧密的结合起来,这些人的下一代当然又会又重复上一代的循环,优势阶层变成垄断阶层。这就形成历史上的垄断阶级。当年填写志愿时,校主任还说同学们的努力让我们学校在10年里升学率越来越高了,是哪个阶层的升学率高啊!社会底层的失败。
第三篇
值得讽刺的是,今年本地区有个上重点中学的男孩因他爸爸摔成残废把这个农民家庭打入绝望,因此刻苦努力考上清华,一时整个地区沸腾。当年读书的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不要看学校差就自暴自弃,好多大人物都是从差的环境中走出来的,差学校中也有成绩好的,只要你努力,现在这就发生靠努力就会成功现实典范,引无数人走我们当年走过的老路,花了很多年时间努力最后大多数人还是去做农民工,一小部分成功者成为骗人的希望。现实证明自暴自弃才是正确的。他毕业了会知道挑战命运成功后变成更大的人生悲剧,助学贷款要还,工作难找,勉强在大城市工作低工资高物价保证自己生活困难是个蚁族,结婚很难,农村没岗位回不去,做成功人士像说梦话。我一个穷同学考上同济就碰到这些事,选择深造读研。穷人逆来顺受当个被老板欺压生活困难的农民工才是过好的生活。最近几年很多政府部门的头头落马,多人涉及政府工程,其中一个小官僚把孩子送到加拿大读书,留学要上百万,他贪污的钱绝不止这个数字。很多单位的普通职工平时也敲诈多收费,这场风暴中没抓。原先城里团结的农民变成松散无组织的个体户,每天只关心自己的小生意,缺少社区生活,社会集体利益的意识大大淡薄,对身边同类的苦难漠不关心,对当年征收土地时一些官员非法占有的土地,各有各的想法没要的回来,变成沙民,方便让上层吸血,各个击破。本地的人才很少,一些卖电脑的需要个会装机的技术人员找不到,就在广告上打着不会也可以应聘,现教。本地城里的物价涨的越来越高,我家吃的都是家常菜,平时很少买其他东西,一个月下来剩余的钱还是越来越少,很多家庭都跟我家一样。走在城里的街头上,看到的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五六十岁的,年青人很少。他们大概很多人到大城市去打工了。看到修路修房子的很多都是花白头发的四五十岁的人,还有不少干瘦的女人。农村种田的很多都是老人,有不少人抛荒到广东深圳打工。给人以劳动力稀缺,穷人家庭生活艰难,老人妇女也来搞重体力劳动。
90年代末到现在的10几年间,自然环境恶化极大。去外地的路上,总能看到连绵的群山上都是黄黄的田地,长着一小块一小块矮矮的荒草及各色杂物与天相接,感觉很荒凉。西南五省发生明朝以来最大的干旱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件。何新说西南五省的干旱是过度开发正确,居庙堂之高对中国边远地方看的犀利。
第四篇
对于中国的社会现状和未来的认识,我引用《蹬轩》中的一段话说明: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成了世界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开始就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后来,孙中山觉得资本主义西方不行了,提出“以俄为师”,学习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开始了国共合作,导致北伐战争的胜利。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的统治使中国继续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地位,在日本侵华期间大片国土沦为殖民地。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后来发展起来的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中国继续贫穷下去。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这就解释了我身边发生的社会现象。考上大学的同学都不会回本地,因为农村的国营企业在90年代末都破产了,大城市才有工作岗位。山寨横行,众多企业搞代工,有的企业被外资收专利费收垮掉,国内的很多企业都搞外资入股变伪军了,每年几百万大学生失业,企业招不到农民工,不就是中国经济殖民化的现象吗?中国民营企业依附西方企业技术而生存,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低端,利润率最低,西方国家实现了剥削出口,所以才有大批的血汗工厂,小部分大学生找到工作,给低工资,发生杨元元自杀的事再正常不过,死前不断说的话我读了那么多书还是不能改变命运是一代农村大学生命运的真实写照,我童年的玩伴被机器绞断手掌,很多做农民工的同学拿着千八百块钱的低工资等等这些普遍现象的发生。这些事实说明中国没有国富民强,只有老板发财,底层人民承受最大的苦难,证明中国政府靠私营企业发展自身力量参与国际竞争失败了,在好的条件下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仍然是走不通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wh/2013-05-02/6482.html-江南app网址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