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文化

打印

刘仰:读《我的抗战》,与80后对话

《我的抗战》是一部电视系列纪录片,共32集,崔永元是这部历史纪录片的总监制。我还没时间观看这部纪录片,却在第一时间阅读了一本同名的书。这本书是该纪录片的年轻编导们在完成电视作品之余的副产品。从书中“编导手记”来看,该书应该有很多电视系列片中没能包含进去的内容,比方说编导在参与节目制作期间的心情和感受,这是这本书尤其吸引我的地方,因为,这些编导大都是80后。
这本书之所以叫做《我的抗战》,是因为它的基础是采访众多抗日战争的亲历者,通过他们的讲述,从个人的视角出发,展现抗日战争的一个个侧面或片段。将这些个人化的历史片段组合起来,便能看到历史的全貌。因此,《我的抗战》中的“我”,不是指作者,而是那些亲历过抗战的老人。拿到书的时候,看着封面,我立即产生了一个疑问。封面上对于《我的抗战》这个书名有一条解释性的文字:“300位抗战亲历者时空绝唱,拷问每个中国人的良知!”对于前一句,我很能理解,当年的抗战亲历者,如今还有部分健在,但都已是耄耋之年,能够接受采访,讲述自己当年的经历,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了。我从事电视工作多年,曾经有过同样的念头,但是,我没有能够像崔永元那样,把这个念头落到实处。因而,看到崔永元带领着一批年轻人,将这个念头变成了一个系列节目,对于“时空绝唱”这个词,便有了亲切感。然而,我的疑问是后半句,为什么它要“拷问每个中国人的良知”?
刚拿到的书的时候,我的确对这句话不太理解。读完这本书后,我找到了答案。这本书的作者是节目组全体,书中多处信息显示,这些编导大都是80后。所谓“拷问每个中国人的良知”,按照我的理解,是这些80后作者通过战争的亲历者接触了当年的战争,面对当今80后的生活和思想现状而发出的声音。当今的80后,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没有经历过动荡的历史,大都生活在一百多年来中国最富足的年代。当然,他们也有烦恼也有不满,然而,当今80后的幸福满足或烦恼不满,大都是个人化的,很少把这种个人化的生活经历,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历史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些编导来说,通过依然健在的抗战亲历者,近距离地接触了历史的无数细节,历史的真实感远远超过教科书和展览馆。他们看到了无数把自己的命运彻底交给国家和民族的人。这些人很多当年就殉命战场,很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年轻的电视编导们接触到的耄耋老人,只是当年无数热血青年中很小的一部分。然而,从这里开始翻开历史的一角,80后编导被深深触动了。封面上“拷问每个人中国人的良知”,似乎是这些特殊的80后编导们向自己这一代,或者上一代,或者下一代发出的呐喊:同他们相比: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应该干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书中所描述的有些历史细节确实很值得探讨,比方说抗战时期的川军。抗战之前的内战时期,川军曾经被认为是杂牌中的杂牌。抗战爆发后,大批川军离开四川奔赴抗日前线的时候,很多将领都看不起这支军队,不愿接受他们。然而,这支在内战中被人看不起的川军,在抗日战场上却功勋卓著,令中国人沸腾,令日本人胆寒。这是为什么?与此相关的例子在书中还有一个。张自忠与庞炳勋在内战时期曾经有较大的私人恩怨,然而,在台儿庄战场上,两位将军尽弃前嫌,共同浴血抗日。书中还提到,著名学者钱穆长期考虑一个问题:中国会不会亡?事实上,在那个年代,很多学者都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然而,确实有很多学者,就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给自己找到了答案:中国不会亡!中国大有希望!那么,这个希望的依据在哪里?我认为,这本书的80后作者对此有自己的认识,我也想说一点我的认识。
书中提到,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用木炭写下了一份遗书:“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我们存在一天,决与倭寇拼命到底。”书中还提到,一位川军士兵的父亲手书一面旗帜交给要上前线的儿子,旗帜右边写到:“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旗帜左边写到:“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中间是一个大大的“死”字。关于这面旗帜的资料,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书中还提到,很多抗日战士在面临最后的牺牲时,都会互相告诫,如果谁活下来,一定要转告家乡的亲人,告诉亲人们“我是怎么死的”。这是一种无比强大的精神——为了抗战而死,为了国家而死,为了不做亡国奴而死,那是光荣,那是本分。
我必须指出的是,这种精神恰恰是儒家思想对中国人长期影响的结果。本书的作者身为80后,对此可能未必有清醒的理解。比方说,书中有一个错误。作者在为这种精神寻找源头的时候,找到了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所以说它有错误,是因为这些80后的作者们认为,这段话是冯友兰在抗战时期写的。连出版人做编辑校对时,对这个错误也没有订正,可见出版人也缺乏必要的历史常识。事实上,这段温家宝总理也引用过的话是近千年前,北宋的儒家学者张载写的。将张载的这段话,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放在一起,我们就能感受到儒家思想透过漫长的历史所传达的力量,至今依然是那么强大。于是我们就能认识到,在宋朝会出现岳飞、文天祥那样的人物。而在抗战时期,岳飞成为无数儒将的榜样,也成为无数没有留下名字的中国普通百姓的榜样。
中国人从很久以前就在自问自答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而战?对于野蛮民族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为了财富而战,抢钱就是答案。从蒙古人到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国人,从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人到二战时期的日本人,无不如此。如果说西方文明有所脱离野蛮的话,美国人可以算上一个:美国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赤裸裸地说那是为了争夺财富,而是说为了自由。事实上,美国不管是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伊拉克战争,表面上都是正义之类的道德口号,背后都是难以掩盖的财富动机。而中国人对此早就有了明确的答案。从西周时代起,“师出有名”就是战争的必要条件。到了宋朝的岳飞,中国正统的儒家思想对于战争只剩下唯一的理由,那就是:为了正义!这个战争的道德理由,在抗日战争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日本侵略军毫无道德、毫无正义可言。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把抗日战争与鸦片战争做一个比较。日本军队比鸦片战争时入侵中国的英国军队要强大得多,清朝的国力与当时的英国相比,并不算太差。而在抗日战争时,中国国力明显落后于日本。这样一个反差不得不让我们提问:为何较弱的英国战胜了清朝,为何较强的日本却没能战胜中国?答案同样在于:我们为什么而战?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曾经解读过为何清朝政府不能战胜天平天国,曾国藩的团练却能打败天平天国。原因就在于, 曾国藩抓住了“家国一体”这一儒家的纲领。而清朝的满清统治阶层,由于有自己的私心私利,难以同广大民众在利益上保持充分的一致,因此,清朝未能发动全中国的力量,将几千个英国士兵埋葬于中国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因为,清朝政府所希望的利益,不是民众的利益,而曾国藩改变了这一点。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儒家“家国一体”的思想再次喷薄而出,“保家”、“卫国”是同一的,是一致的。于是,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给出“为什么而战”的答案:国家民族的利益就是个人家庭的利益。“爱国主义”这个词已经被人描上了很多异样的色彩,但是,如果没有“爱国主义”,在今天,我们也找不到保家卫国的正当理由。然而,儒家思想的真正价值还在于,“爱国主义”所必须的“家国一体”要求国家政府最大限度地与老百姓的利益保持一致,一个有道德感、施仁政的国家政府,必须维护每一个老百姓的利益。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谁还能奋不顾身、无怨无悔地“保家卫国”?儒家学说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对于今天乃至未来,都是真理。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只为了维护有钱人的利益,士兵们将找不到战争的理由。只好像当今美国一样,士兵为了高额饷银而战,没有饷银的百姓却在后方发动反战运动。
今天有一些中国人对此发出种种奇谈怪论。有的说,为什么要抵抗“先进文明”?还不如彻底痛快地被殖民。还有的说,一切战争都是不是道德的,因此, 所有的战胜或战败都没有意义。对于这种论调,我们只要随着《我的抗战》一书中那些亲历者的回忆,走到历史的深处看一看,就会大声地问:当屠刀落在你的头上,当子弹钻入你最爱的人的身体,你还会如此虚伪吗?如果我们要谴责战争,就必须谴责所有导致战争的观念和理论。几百年的世界近代史告诉我们,恰恰是西方文明必然地导致战争,而不是中国的传统。同时我们还看到,恰恰又是中国的儒家传统给了我们“保家卫国”最强大的精神动力。那些时时刻刻力图瓦解、诋毁、污蔑中国传统的人,其最终的险恶用心就在于:当未来战争爆发时,中国人再也找不到捍卫自己尊严的理由。《我的抗战》一书最后的部分写道,日本战败后,某些投降的日军还在向他们的大炮致敬,因为这些日本大炮曾经带给日本军队很多战场上的胜利。中国军人看到这一场景极为愤慨,日军却说:“30年后再见”。如果我们没有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30年后”我们再靠什么战胜“亡我之心不死”的侵略者?如果我们永远保持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的高度一致,别说30年,300年、3000年,也没有人能够战胜我们。毛泽东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句话最为正确的解读就是:只要国家的利益与百姓的利益紧紧结合在一起,谁都不可能战胜我们。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中国的国力落后,我们不得不靠大量血肉之躯反抗侵略者的野蛮暴行,虽然最终胜利了,但是,那些统计数字中无数的生命,的确让我们由衷地伤痛。如今,我们能够在物质层面与潜在的侵略者保持相当的水准,如果我们再拥有团结一心的“爱国主义”,中国就将不用惧怕任何敌人。我要不厌其烦地再次指出:这种“爱国主义”、“家国一体”的根本就在于——国家利益与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紧密保持一致。也许,我的这种认识还不能让所有的80后接受,但是,通过《我的抗战》一书,我以往的一个观点再次得到了证实: 80后,90后的中国年轻人值得期待。同时我还想指出,80后、90后的年轻人要获得认识上进一步的提高,要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关注历史,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我们对于某些对历史的故意歪曲解读,要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历史不是那些宫廷里的诡计,也不是打情骂俏的花边野史。历史是一种力量,告诉我们从哪来,到哪去。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wh/2013-05-02/17512.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我的抗战80后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