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三农

打印

蒋高明:儿童性早熟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儿童性早熟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蒋高明
本文于2010年8月18日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

连日来,多家媒体报道:湖北、江西、山东、广东等地几个月到十几个月的女婴雌激素检测超标。那些婴儿都是自出生以来就喝国内某一品牌奶粉的。一连串女婴性早熟事件被媒体披露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神经再次紧绷了起来。奶粉、雌激素、婴儿性早熟,这三者之间难道真的没有什么关系吗?

  这些年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几乎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儿童成了食品安全的最大受害者。几年来,许多事件跟奶粉有关,营养严重不足的奶粉,造成了“大头娃娃”事件;而人工合成的三聚氰胺,造成儿童严重疾病甚至死亡,且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的销售曾数次“东山再起”。

这次的女婴性早熟事件,与食品安全又有什么关系呢?

  性早熟会对儿童发育造成严重危害,突出表现在孩子的最终身高低于正常值,大多低于150厘米;其次是孩子的智商低于普通儿童。曾在全国进行性早熟调查的浙江某医院,对84名“性早熟”儿童与60名正常儿童进行智商测验,两者总智商之比为97比103。不仅如此,“性早熟”儿童成人后,患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性腺癌症的几率远远高于正常儿童。目前,我国城市儿童性早熟概率是4%~7%,超过农村儿童2~5个百分点。儿童性早熟是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究其原因,儿童性早熟与儿童的饮食习惯和食物来源有关。去年9月,笔者在《第一财经日报》曾撰文分析,儿童性早熟除了专家们解释的“家长过早对儿童普及生理知识、接触成人用品”外,食品中含有大量激素、添加剂,给儿童进补各种营养,以及流行快餐食品等,才是造成儿童性早熟的真正元凶。

  当前,人们饲养的动物就表现出明显的“早熟”:鸡的生长期由原来的1年多缩短到了45天;鸭、鹅等缩短到28天。动物“早熟”是各种激素、添加剂的“功劳”。那些出现性早熟的儿童,往往是喜欢吃鸡、海鲜等含有激素的食品的。北京一个6岁的女患者,平时特别喜欢吃鸡翅膀,殊不知给鸡打疫苗、打催熟剂就是通过鸡翅膀注射的。

  而这次奶粉暴露出来的问题,似乎还不是吃出来的,而是喝出来的。因为造成“性早熟”的女婴年龄更小,只有几个月大,还不具备咀嚼能力。

  激素属于药物,而牛奶作为食品,奶粉中是否允许含有激素呢?卫生部门的意见是一点激素也不应该有的,如新近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中,就没有关于雌激素的检测项目。那么,那些激素是哪里来的呢?是从食品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的。

  据专家介绍,现代牛奶中的雌激素,包括内源性雌激素和外源性雌激素。前者是奶牛本身产生的雌激素,而后者是让 “奶牛发情和泌乳”人为注射的雌激素。尽管有专家认为,在规范用药的前提下,人为添加的雌激素药物残留量可忽略不计,但如果养殖户不“规范用药”呢?或许一次检不出合成雌激素物质,但长期使用就不能“忽略不计”,而要认真对待了。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人们严重改变了动物的生长习性,牛奶生产要借助于药物已成为行业的公开秘密。从某动物药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兽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些添加雌激素的“身影”。为了刺激奶牛泌乳器官发育,让不孕奶牛恢复泌乳功能,治疗牛乳房发育不良等,他们出售的药物里面,就含有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这些药物为针剂,是直接给乳牛注射的。在那些严重违背动物生长发育规律的行为中,所增加的雌性激素是不可能不进入食物链的。这次暴露出来的儿童“性早熟”表现在女婴身上,就很能够说明问题。在养殖过程中,人们给母牛注射的就是雌性激素(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

  其实,动物们对注射人工激素也是非常“不情愿”的。为避免母牛反抗,兽药说明书上介绍说,用药期间,奶牛如发生明显的抑郁症状,应立即减量或停药;用药后,乳房开始胀大时,需每天按摩乳房2~3次,每次3~5分钟。

  有人说,国外的奶粉好,多花钱买国外的产品就可放心了,据说国内大的奶业公司都从国外进口奶粉。

殊不知,国外劳动力成本高,为了增加产量,一些人工激素是照样要添加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变异都来自国外:瘦肉精、疯牛病、禽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等,都是西方发明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模式造成的后果。

所以说,如果不从源头上找原因,盲目崇拜国外产品,同样是不科学的态度。

  要早日摆脱儿童“性早熟”魔影,笔者以为,正确的出路是恢复符合自然规律的养殖模式,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食品;初为人母的妈妈则要主动采取母乳喂养方式;质量检查部门更需严把食品安全关,早日还老百姓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

女婴性早熟与奶粉质量无关吗?

蒋高明

最近,卫生部通报“国内某品牌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调查结果,结果称武汉3女婴幼儿乳房早发育与乳粉无关。目前市场上抽检的该品牌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都没有异常,只检测出了内源性性激素。但卫生部新闻发言人称,奶粉中的内源性的性激素,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

  及时通报事件调查结果,有助于事态向良性方向发展,卫生部的这一解释无疑是对消费者负责的。然而,最近几年国内不同地区都出现了儿童性早熟现象,许多原因可能是饮食造成的,在早期则与奶粉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这次暴露出的儿童性早熟现象,都是女婴,而不是男婴,就说明奶粉中雌激素“难逃其责”。卫生部将早在儿童性早熟的直接原因都排除了,那么,这次“女婴性早熟”事件难道是媒体“谎报军情”吗?对于有关部门的检测结果,笔者的几点疑虑如下:

第一,婴儿乳粉里是否允许存在性激素问题。激素属于药物,而牛奶作为食品,奶粉中是否允许含有激素?早先,卫生部的意见是一点激素也不应该有的,如新近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中,就没有关于雌激素的检测项目。而这次检测,就分析出了雌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检出值分别为0.2-2.3μg/kg和13-72μg/kg。报告声称,检测出来的性激素是内源性的,这些激素难道都是奶牛自己制造的吗?

第二,奶粉中不含有外源性雌激素问题。现代牛奶中的雌激素,包括内源性雌激素和外源性雌激素。前者是奶牛本身产生的雌激素,而后者是让“奶牛发情和泌乳”,人为注射的雌激素。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人们严重改变了动物的生长习性,牛奶生产要借助于药物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从某动物药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兽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些添加雌激素的“身影”。为了刺激奶牛泌乳器官发育,让不孕奶牛恢复泌乳功能,治疗牛乳房发育不良等,他们出售的药物里面,就含有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这些药物为针剂,是直接给乳牛注射的。在那些严重违背动物生长发育规律行为中,所增加的雌性激素,是不可能不进入食物链的。

其实,动物们对注射人工激素也是非常“不情愿”的。为避免母牛反抗,兽药说明书上介绍到,用药期间,奶牛如发生明显的抑郁症状,应立即减量或停药;用药后,乳房开始胀大时,需每天按摩乳房2~3次,每次3~5分钟。从这些介绍看,那些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养殖模式恰是造成儿童“性早熟”的终极原因。

而这次检测结果中,外源雌激素一点都没有检测出来,这与目前奶牛养殖的常识是不符合的。建议有关部门公布原始数据,包括样品来源、样品重复、检测人、检测单位等信息,从而彻底平息人们的疑虑。

第三,为什么是女婴而不是男童出现性早熟问题。客观地讲,这次奶粉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是吃出来的,而是喝出来的,因为那些女婴长期喝同一品牌的奶粉。造成“性早熟”的女婴年龄更小,只有几个月大,还不具备咀嚼能力。这次儿童“性早熟” 都表现在女婴身上,就很能够说明问题。在养殖过程中,人们给母牛注射的是雌性激素(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不能简单地将女婴性早熟问题归结为“误诊”或找其他原因,或什么“假性性早熟”。

第四,样品来源问题。送检样品中,只有1份是从患儿家中拿到的“疑似问题”样品。而下结论时,是用了73份样品的结果(42份“疑似问题”奶粉,31份其它品牌奶粉),用73份样品的数据,断定3名婴儿乳房早发育与该品牌奶粉无关,似乎不是科学的做法,至少还有2例没有排除。患者家中都存有当时某市食安办带走奶粉时留下的《飞行抽检采样单》,且患者处在不同的年龄段,奶粉是不同配方和批号,“为何不多检查几份样本?”

奶粉质量关乎儿童的健康,孩子的一生,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对出现的问题要寻找真正的原因,不能用一些数据简单地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奶粉中暴露出的问题是全球性的,是人类严重违背动物性规律造成的。有人说,国外的奶粉好,多花钱买国外的产品就可放心了,据说国内大的奶业公司都从国外进口奶粉。殊不知,国外劳动力成本高,为了增加产量,一些人工激素照样是添加的,且很多发明都是来自国外的:瘦肉精、疯牛病、禽流感、猪流感等,都是西方发明的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模式造成的后果。如果不从源头上找原因,盲目崇拜国外产品,同样是不科学的态度。

要早日摆脱儿童“性早熟”魔影,正确的出路是恢复符合自然规律的养殖模式,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食品;初为人母的妈妈要主动采取母乳喂养方式;质量检查部门严把食品安全关,早日还老百姓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

附文:
性早熟也全球化

作者:刘仰


如果能抓到中国哪里又出事了,会让一些人很兴奋,因为它能证明一种流行多年的理论:中国就是坏的,中国从来都是坏的。如果中国没有坏事出现,会让这种理论的信奉者很着急,彷佛自己和自己信奉的理论一起,都要被抛弃和遗忘了。前不久关于某个奶粉导致性早熟的话题,就有这个意思。如果最终调查结果表明,性早熟与奶粉没有关系,这个结论可能让某些人失望。
但是,性早熟现象越来越多,这倒是确实存在的。原因在哪里呢?事实上,性早熟越来越多,性发育越来越提前并不是中国的特殊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它早就已经是公认的。性早熟确实是有危害的,具体危害可以让医生去说。然而,问题在于,为什么性早熟会在全世界普遍出现?有关专家对此也做了多年调查,也没有明确的结论,但初步结论还是有的。性早熟对个体来说,就是体内的性激素提早增多。有些可能是纯粹的个人生理原因,有些可能是特殊现象,但也有一些是普遍的,它的根源就是现代化。
工业化出现以来,人们常常只欣赏它带来的表面好处,而忽略它的潜在危害。直到在时间的积累下,危害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人们才会对它有新的看法。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等,人们已经说的够多了,但是,这些东西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们未必清楚。比方说,性早熟很可能就是其后果之一。专家调查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工业化产品,都可能对人的性激素自然分泌造成影响,专家称之为性激素干扰物,也叫环境激素。例如某些化学合成物,广泛运用于塑料、化妆品、洗涤剂、农药等,这些东西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它们表面上看起来挺好,但实际上会影响人的性激素分泌。在孩子身上就非常明显,比方说塑料玩具、塑料奶瓶。此外,还有我们吃的很多食物,现在的很多食物都已经是工业化生产了,说实话,我们对它们绝不能抱着以前对农民生产的食物的那种放心。
西方近年来流行素食,它与中国人的传统素食观念不太一样。前不久看到,在西方的一个素食餐馆里,陈列着很多动物养殖场里出来的畸形动物标本,例如腿如兔子的鸡,四只脚的鸭等等。现在的野生动物都被保护起来了,所以他们要吃素。但是,蔬菜就那么安全吗?在我看来也未必。当然,海洋水产很多还属于野生动物,因此,国外有些素食者,也可以吃某些鱼,就好比有些和尚也吃鸡蛋。然而,当今世界,我们吃的、穿的、用的、直接接触的、间接接触的,有多少是对我们的健康有危害的,我们的确不清楚。性早熟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项而已。
以性早熟来说,既然专家已经发现了一些造成环境激素的元凶,那么,专家发现了一项,我们就改正一项,怎么样?会不会就把问题解决了?没那么容易。比方说农药。就算我们从现在开始不用农药,农药在土壤里的残留也很难消除,它还会进入河流、水塘、地下水,影响鱼虾等水产或者我们的饮用水,它的影响是长期的。除此之外,专家发现了几种对性激素分泌造成的影响的人造物,未必就是全部,很可能还有更多的,我们不知道。化学合成物形成的环境激素对儿童性激素分泌的影响可能明显一点,对于成年人有什么影响,好像还没有像样的调查。而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工业品又是那么多,每一种可能导致的潜在后果,我们也未必能在短时间里搞清楚,比方说癌症为何也越来越多。当然,有些事情已经比较清楚了,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等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健康杀手,哪一个不与现代化生活有关?现代化似乎很有信心,有些人说,现代化出现的问题,要有现代化自己解决。听上去也挺有道理,于是,生病了就要现代化的治疗。可仅仅在中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就有250万人,其中20万死亡。
在工业化、现代化之前,人类也同样面对很多危险,工业化、现代化解决了一些以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如今已经不用害怕了。但是,现代化同样带来了很多新的危害,哪个多,哪个少?真不好说。看看地球被破坏得快不行了,我想,现代化带来的新的危害,应该比它减少的旧的危害要多。说到底,还是自以为是的西方文化,以为自己就是真理,尤其在追逐利益上的疯狂。科学也难逃其咎。法国大革命时罗兰夫人有一句名言,“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手!”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套用这个句式说:“科学,多少危害假汝之手!”相信科学与迷信科学,其实也就毫厘之差。所以,当今中国出现的很多坏事,其实与中国传统无关,而是学习西方现代化的结果。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sn/2013-05-02/18924.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激素性早熟奶粉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