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饭”的老底还能吃多少年?
却说最近30多年来,经过所谓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接轨的GDP高歌猛进,导致出现了“黄赌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也导致了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经济发展失衡的危机。如前所述,与“输入性通胀”的物价飞涨一样,中国当今遭遇的所有这些社会经济危机,都是“国际惯例”接轨而来的“输入性”危机。在这种世界互联的危机“输入性”体系下,中国本身就处于极其危险的被动境地。其中,经济危机、文化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任何一点的系统垃圾和木马病毒侵扰,都可能引发全系统的互动叠加和震荡放大效应。甚至,会不经意间引爆不可预知的不可控性的全球性大灾难,就像目前依然在发酵的这场全球“金融海啸”。
亦如网闻博报小社员在此前的《“货币战争”:IMF总裁折戟“美人关”》、《战略观察:“知识腐败”是国之大患》及《战略博弈:中美军力何以差距20年》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对中国而言,现在最大和最紧迫的危机隐患,还是在于“民以食为天”。更确切地说,就是气候生态因素造成的粮食减产,很容易被私人资本特别是国际私人金融垄断资本的市场投机炒作推波助澜。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粮价稳定与产量稳定,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高度警觉和紧急应对!
接下来不妨先看两头相关时讯,然后在继续讨论。
【1】长江中下游降水50年来最少 可能出现旱涝并重形势不容乐观
据新华网2011年05月23日电,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指挥长王国生在此间召开的2011年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指挥长会议表示,今年年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王国生说,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湖南、湖北部分地区春旱严重,有的地方冬春夏三季连旱,严重影响春播生产和城乡供水安全。进入5月份以后,降水虽较前期略有增加,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仍偏少二至四成。据长江委水文局预测分析,今年汛期(5月-10月)及夏季(6月-8月),长江流域降雨总量基本正常,但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旱涝并重情势,夏季长江上游地区降雨正常偏多,局地可能有洪涝发生。
【2】“千湖之省”湖泊水体面积减四成 洪湖已不见浪打浪
据广州日报2011年05月23日报道,长江很渴 “千湖之省”干得慌,冬春连旱长江水量受影响。洪湖、斧头湖、长湖等主要湖泊水体面积比同期少四成。塘堰干涸,水库“无水”,长江汉江告急,中小河流断流,成千上万亩禾苗枯萎,大片大片的土地龟裂……连续6个多月降水持续异常偏少,导致历史罕见的冬春连旱。湖北,这个素有“千湖之省”、“水利大省”等美誉的水乡泽国,正承受着一场与自身禀赋极不相称的干旱巨痛。来自湖北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报告称,截至16日,除神农架林区外,全省83个县市区均有旱情,受旱农田面积1664万亩,有50.2万人、15.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湖泊水体面积少四成 “鱼米之乡”渴得慌
去年秋末以来湖北降雨偏少,在长达200多天的时间里,有66个县市的雨量为近60年气象记录最少,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0%,北部地区偏少60%到80%。持续干旱,水草肥美的“鱼米之乡”变成了一片焦渴的土地:湖泊水体萎缩,洪湖、斧头湖、长湖等主要湖泊水体面积比历史同期少四成左右;为湖北提供丰富过境客水的长江、汉江,少见的持续偏枯;1300多座水库低于“死水位”运行;三峡水库在上游来水少的情况下,下泄流量也被迫同步减少,被誉为“中国水塔”的丹江口水库,也出现了历史同期少见的“死水位”。
水利建设落后抗旱难 许多设施还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
然而,相对于年产粮食达460多亿斤的巨大成就,湖北的水利建设投入仍显严重不足。旱区干群反映,今年旱灾严重,气候变化异常,连续长时间降雨量偏少固然是主因,但是,由于水利建设的相对滞后,农业水利设施蓄水、灌溉能力减弱,有水无法解“干渴”,成为抗旱难、减灾难新的重要因素。湖北虽有千湖之称,但近些年围湖养鱼、围湖造楼屡禁不止,湖泊面积萎缩、数量锐减,天然的蓄水库功能萎缩;农村塘堰淤塞,多年没有清理,蓄水能力大为减弱,严重影响了自然界和人类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
在湖北的粮食产区,记者看到,目前农业生产中许多灌溉设施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一项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异常天气的频率增加,我国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水的时空分布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2010年,西南五省市大旱,2000万人面临饮水困难、农田绝收;随后,十多次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席卷南方,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洪水才退,旷日持久、覆盖广泛的干旱再次让南方多个省市焦灼。
洪泽湖现“死水位” 明祖陵地宫拱门露出300年来第一次
去年10月至今,江苏出现少有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局面。据统计,今年1月以来,全省降雨严重偏少,特别是江淮之间、苏南地区,降雨量为近60年来最小值,全省主要江河湖库的水位,普遍比常年同期偏低,洪泽湖水面比去年秋天小近1/6。连日来江淮一带遭遇大旱,洪泽湖水位连续下降已近死水位。明祖陵管委会主任胡仁生介绍“明祖陵地宫甬道和拱门露出来了,300年来第一次啊……”
【3】网闻博评:忽然发现“大锅饭”时代的遗产竟令人如此感激
“在湖北的粮食产区,记者看到,目前农业生产中许多灌溉设施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
近些年来,每每遭遇一次洪涝灾害,我们就会看到媒体报道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关注与反思。从去年长江上游地区的“西南百年大旱”,到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50年来最少”,媒体也都注意到了现在发挥作用的水利设施,大部分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大锅饭”时代修建的,而且不少已经年久失修却还“带病工作”。每当看到这些报道时,我们的心里就不禁会感觉一颤,并对那个时代先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油然而生感激之情。
没有感恩之心的人,绝对谈不上人文情怀的高雅。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注定会迷失未来的民族。中华文明的悠久灿烂和延绵不绝,正是有赖于中国人对自然天地的敬畏和对祖先恩泽的感怀。自古传承至今的海内外“龙子龙孙”祭黄帝陵习俗,就是民族文化薪火承传的生动影像。
作为发祥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化来讲,中国历史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一直与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和水利交通建设密切相关。远古伏羲所创制的八卦与阴阳双鱼图,即喻示着人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大禹治水,九州归一。秦人修长城建郑国渠和都江堰,福泽后世两千余年。隋炀帝修大运河,沟通黄河长江两大水系,货畅其流调剂余缺,南北交融中华一家。如果以今人之心比古人之心,若缺少“大道惟公”和“天下为公”之“公心”,戚戚焉小家小户的蝇营私利,中国历史上会有上述功盖千古泽被后世的伟业吗?而一旦出现分崩离析的乱世,这些需聚合八方之力方能实施的公共工程,又有多少兴建和妥善维护的可能呢?
然后,自从公元前134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满口仁义道德的儒家文士精英们,却一直在干着欺师灭祖的勾当。他们世代接力,不断篡改历史误传历史,使得历史真相不断被遗失湮灭。从那时起的两千多年来,中国人骂的最多的两个朝代,就是“暴秦”和“暴隋”。尽管历史不容假设,但对历史的假设思考往往会给我们以猛醒的启迪。试想,假若没有“暴秦”和“暴隋”,中国的历史将会显得多么单薄和苍白?
吃着祖宗的饭,砸着祖宗的锅。吃着祖宗,喝着祖宗,骂着祖宗。最无耻的儒家文化熏陶出这样最无耻的文化人,难道不是出现在中国吗?
回头再来看我们现在的“百年大旱”和“50年干旱”问题。“千湖之省”的渔歌晚唱,“水乡苏杭”的人间美景,神州风光青山绿水如诗如画,这些已经渗透进民族血液的文化因子,大约就是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永远变成“苏绣”里的回忆了!
曾几何时,“大锅饭”时代似乎已经是我们不堪回首的过去。按照主流文化精英们的主流舆论说法,中国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所有美好的变化,似乎都是从“大锅饭”时代痛苦的结束转折而来的。就农村而言,就是从人民公社集体“大锅饭”,到分田到户的“家庭承包制”开始的。“目前农业生产中许多灌溉设施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今天媒体的观察报道,也正好为这个时代的转折提供了注脚。该怨谁呢?难道这是农民的过错吗?或者是因为“农民难缠”吗?
就城市来讲,那个“大锅饭”时代,是一个全民集体“大锅饭”的“铁饭碗”时代,同时也是免费住房、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的社会主义公共福利时代。当然,根本也不存在“住房难”、“看病难”和“上学难”这些民生产业化改革的新事物。至于“黄赌毒黑腐假”之类的社会丑恶,在人人喊打的群防群治下几乎已经绝迹,自然更不会发展到“毒食品”与“转基因”的先进地步。市场囤积居奇的投机倒把,是作为经济犯罪行为被禁止的,物价稳定得几乎几十年不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面对今日旱涝灾害及潜在的“粮荒”危机隐患,人们对“大锅饭”时代的感怀自然是难免的。但我们也应有理性的反思和对历史真相的追问,那个“大锅饭”时代,真的是苦不堪言吗?最起码,那种“大道惟公”的精神与信仰,难道不正是我们今日应对危机之所缺吗?毕竟,我们必须得考虑,30年后乃至300年后,我们留给后代的“家底”还有多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sn/2013-05-01/365.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