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后周恩来的曲折经历
1924年11月,周恩来出任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身患重病,由叶挺、聂荣臻陪同留在陆丰治疗
1927年8月初,南昌起义部队按预定计划南下广东潮汕地区。9月,汤坑一役失利,主力部队几乎丧失殆尽。10月5日,董朗率叶挺余部24师1300多人到达陆丰地区。起义军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彭湃、刘伯承、聂荣臻、恽代英、吴玉章、李立三、谭平山、张国焘等也相继到达陆丰。周恩来当时患重病,在众人劝说下,由叶挺、聂荣臻陪同暂时留在陆丰治疗。其他领导人于10月7日由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农会派员护送到陆丰甲子金狮演(今陆丰市甲西镇)乘船赴香港。董朗率部在博美区交通员的引领下,避开敌人的防区,于10月8日到达陆丰激石溪(现为陆河管辖),9日辗转到达东江特委驻地朝面山休整,并继续战斗。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人在时任汕头市委书记的杨石魂陪同下到达陆丰南塘区。
杨石魂通过秘密交通站给时任南塘区委书记的黄秀文写去一封信,内容是“我到达南塘区,希速来联系”。黄秀文如约到达,见到原已相识的杨石魂,两人都非常高兴。杨石魂带着黄秀文与周恩来等一行人见了面。黄秀文对周恩来和同志们表示欢迎,并请求指示。杨石魂对黄秀文说,周恩来打算到湖东乘船往香港,但因为生病,需要先住下来治疗。希望他抓紧安排安全的住处。黄秀文听后立即带领周恩来等一行人住进靠近陆丰湖东的南塘区山脚村,又买了些退烧药给周恩来服用。
10月13日,在中共地下党员、南塘区商联会会长郑绪文和赤卫队的护送下,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人到了陆丰兰湖村,中共地下党员、村农会会长郑仲安排他们居住在他堂兄弟郑端良、郑太岳祖宅。郑端良负责周恩来的居住饮食。其实他们并不清楚周恩来的真实身份,可看到是自己的同志来到自己家里非常高兴,忙着招呼周恩来等人入住。
转战千里的周恩来等人终于有了暂时喘息的机会和落脚的地方。郑仲是一位对党十分忠诚的地下党员,对敌斗争经验较为丰富,办事细致认真负责。郑仲将周恩来等人安顿好后,发现周恩来正患严重的疟疾,还发高烧,于是主动向杨石魂提供了一种治疗疟疾的偏方。在这偏僻的山村,缺医少药,郑仲略懂一些青草药,能够解燃眉之急,可以治疗周恩来的疾病,这当然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情。郑仲把青草药洗干净用陶罐煎熬,周恩来服后,高烧才渐退。
周恩来住的这间农舍,当地称之为“户厝包”,墙体四周用山上的岩石砌成,屋顶盖的是稻草。郑仲极为周到地照顾周恩来等人,并在村外布置多名赤卫队员进行警戒,封锁消息。他的妻子负责做饭煮药,打扫卫生,忙个不停,令人非常感动。周恩来等人具有严格的政治纪律,一来到农舍便将当天的伙食费用一块大洋交给了郑端良。
10月14日晚,黄秀文接到杨石魂的通知,被要求于15日晚9点到金厢狮山大岭迎接周恩来等一行人到黄厝寮村。黄秀文心想,周围15公里内的碣石、博美、陆城等地都有陈学顺的大股敌军和反动地主的保安队,敌人随时都有进军金厢区的可能。安全是头等大事,决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就算粉身碎骨也要保护周恩来等人的安全。
10月15日中午,杨石魂再修书一封给黄秀文,信中写道:“我陪同三位负责同志来南塘,拟在金厢雇船去香港,希你设法完成这个任务。”郑仲安排族弟郑健送信。黄秀文在回信中写道:杨书记,我一定完成任务。杨石魂向警卫战士、赤卫队员交代了出发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周恩来赠送红毛毯情谊深
10月15日晚约10点,昏昏沉沉的周恩来在郑绪文护送下到达野岭村。黄秀文安排周恩来睡在床上,其他同志打地铺。杨石魂对黄秀文说,须尽快找一名可靠的医生为周恩来治病。其实为了治好周恩来的病,黄秀文的心比谁都急!终于盼到天亮,黄秀文踏着晨露去找中共陆丰县委汇报情况,要求组织尽快协助找一名可靠的医生为周恩来治病。县委告诉黄秀文,革命基础好的溪君村有一名可靠的中医名师卢阔。黄秀文便亲自登门求医,说明了大概病情,请来了几服中药。然而,几天下来周恩来的病情仍不见好转,黄秀文着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经请示杨石魂后,当即决定送周恩来上门求医。
当天晚上,利用夜色作掩护,周恩来在黄秀文和其他几位同志的护送下到达接头地点,由溪碧村赤卫队员带路,前往卢阔医师的居住地文厝乡溪君村。卢医师诊断之后说:“是疟疾,很严重,加上没有及时医治,积成顽疾。上次来拿药不知道病人这么高大,药量不足,这次把药量加大了,调养几天,应该会有好转。我这里居住条件有限,疗养环境又不甚好,你们先带药回去服用,我隔日会到黄厝寮村复诊。”当夜,黄秀文他们又把周恩来抬回兰湖村。周恩来服药后,病情终于有所好转。几十年后,已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满怀深情地说:“海陆丰的老百姓对我们很好,所以没有发生意外。”
待周恩来的病情稍有好转之后,一行人决定离开兰湖村,转移到陆丰的金厢黄厝寮村,再从金厢港出海到香港。临别时,周恩来见郑太岳家一贫如洗,郑母用破破烂烂的麻包袋作被子。当时已是深秋季节,早晚寒风袭人,周恩来遂将随身用的一床红色毛毯送给郑母,并送一件军用虎皮毯子。周恩来说:“多谢你们的精心照料。这两床毛毯送给你们作个留念,作为我们的伙食费用。”郑母望着身体仍然十分虚弱的周恩来,说什么都不肯收下,最后经杨石魂再三劝说才收下这份十分珍贵的礼物。郑母接过还带有体温的毯子不知说什么好,眼眶饱含着泪水。
这两床毛毯后来在当地传说中成了神品,说白匪来了人们只要盖上它,就不会被发现;在山上露宿时,毛毯周围一米内没有露水,老人小孩盖毯后安康快活等。后来,红色毛毯为郑太岳的堂哥郑仲保存,至1957年交陆丰县文物管理馆收藏,现收藏于陆丰市博物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军事博物馆予以复制,并在南昌、广州等地博物馆展出。
《八一起义》油画
聂荣臻:这条船,真可谓是一叶扁舟
郑仲认为周恩来等人身穿军装太显眼,为安全起见,便找来几套农民便服。周恩来等人和警卫人员均脱下军装,换上便服,打扮成当地农民的模样,准备前往金厢。南塘区兰湖村革命青年郑妈葵、郑妈均、吴成等人用轿子抬着周恩来启程。郑健走在前面探路,郑泽生、郑太通、郑开云等农会骨干武装护送,向金厢方向出发。
临走时,周恩来紧紧握住郑仲的手,连声说:“谢谢,再见!”郑母热泪盈眶,依依不舍,一直把周恩来、叶挺、聂荣臻、杨石魂等人送到村头,目送他们一行消失在夜幕中,默默祈祷他们一路平安。
当晚,周恩来一行在海陆丰地下党员的护送下,向金厢出发。在经过路溪村时突然发现敌情。叶挺指挥大伙利用地形让周恩来隐蔽在大石头后面,武装人员做好战斗准备。不一会儿,约有一个排的反动武装经过,不过他们未作停留便向碣石方向扬长而去。敌人过后,周恩来一行安全抵达大岭顶。此时,金厢区自卫中队队长胡汉奎、小队队长李秀(南塘人)等10多名精明强干的农民已在岭上等候。兰湖村护送人员与金厢区人员交接,郑仲等出色完成了对周恩来等南昌起义领导人的护送任务。
当时,革命斗争非常复杂和残酷。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各地的反动地主保安团,乘国民党反动派大举镇压革命的浪潮,企图扑灭海陆丰的革命火焰,到处设关卡搜捕共产党人、南昌起义部队和农会骨干分子。“宁可错杀一千,不许放过一个”,反动地主保安团到处放出耳目侦听南昌起义部队的消息。可想而知,南昌起义部队到了陆丰后处境仍然十分艰难,随时都有可能被国民党反动军队及反动地主保安团追杀。
在大岭顶,周恩来等人立即被接往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的家乡——金厢洲仔黄厝寮村。羁留在黄厝寮的徐成章团长(曾任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队长)和另外3名官兵,与周恩来等人会合后,担负起保卫周恩来、叶挺和聂荣臻的任务。
黄厝寮是陆丰碣石湾海边的一个小村子,往北4公里是金厢墟,往南15公里是碣石镇。黄厝寮村当时是中共陆丰地下党的一处秘密联络点,全村30多户农民。村子建在大山下较缓处,村后是大山,可通往东南各区,一旦发现敌情就可撤往山上,是周恩来等人隐蔽居住的理想地方。周恩来等被安置在黄秀文新建的靠山边的一座三间房子里居住,由黄秀文的父亲黄依成专门料理他们的饮食起居。第二天,当黄依成被介绍给周恩来时,周恩来高兴地握着他的手说:“麻烦你了,黄大叔。”随即,周恩来将贴身的20多块大洋交给他,接着风趣地说:“我们的伙食标准每人每天二毛钱,你老人家就按这个标准给我们当管家了。”黄秀文的父亲连声答道:“好啊!没有问题!”此后几天的饮食起居,都由黄秀文的父亲负责。
翌日,碣石湾狂风暴雨。周恩来因染疟疾兼受凉,持续发高烧,急需医治。当时,黄厝寮村没有医生,周围敌人盘查又严,要乘船赴港,海上又风急浪大。于是,遵照叶挺的意见,黄秀文迅速与驻溪碧村指导陆丰东南工作的中共陆丰县委宣传部部长陈谷荪取得联系,汇报了有关情况,并请县委尽快安排医生为周恩来治病。
医生给周恩来服过药后,周恩来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10月20日,周恩来已能下地自由行走。他指示黄秀文与中共陆丰县委联系,尽快安排船只出海。县委知悉周恩来身体已康复,非常高兴,抓紧筹划周恩来等人脱险的方案。不久,县委通知黄秀文,已雇到海丰大湖镇(一说是湖内镇)一艘可载重5吨的运输船。趁着好天气,约定23日深夜12点,运输船在洲渚村对面海上的乌礁脚等候,先用洲渚村的掇鸟船送人离岸,然后再登上运输船,还约定以手电光三闪为接头暗号。黄秀文收到消息后飞快回到黄厝寮村,把这一信息告诉周恩来和同志们,并做好脱险的相关准备工作。
10月21日,周恩来已基本康复,精神好多了,有说有笑。他利用养病时间给当地同志讲《共产党宣言》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讲当时的革命形势,使大家深受教育。黄秀文的父亲黄依成买回一条3斤重的海鱼,为周恩来和同志们加菜。黄秀文则在洲渚村活动,物色可靠的船工和掇鸟船。
洲渚村是金厢区农民运动最活跃的地方,群众基础较好,又都是黄氏族亲,在那里找到可靠的船工和掇鸟船不成问题。经过反复筛选,黄秀文最后选定远房族亲兼赤卫队员的黄智盼、黄智顾和黄妈扶为船工,并使用他们的掇鸟船。黄秀文向他们讲清楚时间、地点和接头暗号。紧接着,黄秀文召集党员开会,布置这几天要加强洲渚海边、观音岭、狮山大岭和金厢港等地方的警戒布控工作,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10月23日晚,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南昌起义领导人以及杨石魂、徐成章和警卫人员10多人,从黄厝寮村出发,向海边方向走去。走了2公里路,步行20多分钟,到达洲渚村町头。他们来到金厢海滩边的几块大礁石旁,先后登上小舢艇,然后再驳上“彪刀船”。这艘“彪刀船”有头帆和肚帆,航速很快,乘着强劲东风朝着香港方向破浪前进……
几十年后,聂荣臻回忆这段历史时,是这样描述的:这条船,真可谓是一叶扁舟,恩来住在舱底,就容不下第二个人。舱面上除了船工,只能容下叶挺、杨石魂和我3个人。船驶向大海,风急浪高,颠簸得厉害,站不稳也坐不稳,为免于掉到海里去,我们只得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在大海里搏斗了两天一夜,终于到达香港……
“周恩来同志渡海处”
周恩来等人安全抵达香港,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们所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转战1000余公里到达海陆丰,东江特委有了红2师这支生力军,当即决定在海陆丰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夺取了海丰、陆丰等地区政权。1927年11月,广东省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发表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的文章,称赞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实开中国革命史上光荣记载的伟大革命前途的新纪元”,成为当时全国革命运动的楷模。
1983年3月15日,著名书画家赖少其,来到当年周恩来等南昌起义领导人在金厢海滩抢渡的渡口遗址,追忆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峥嵘岁月,写下五言绝句:“洲渚夜如釜,遥天一砥柱。抢渡碣石湾,猛如下山虎。”赖少其特有古拙苍劲的书法,镌刻在海滩上一块巨大的龙石上。革命先辈为了挽救中国革命、拿起武器奋勇抗击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工农群众的历史功绩以及南昌起义部队的英雄事迹,将千古永存,流芳百世,载入史册。
在金厢海滩旁边的山顶上,当地政府在当年周恩来等人渡海处立了一块纪念碑,碑文“周恩来同志渡海处”由王首道书写。目前,周恩来等人在金厢海滩抢渡出海遗址已成为粤东地区黄金旅游胜地。游人在这里欣赏金色海滩、奇异礁石、蓝色大海的同时,能深深感受到周恩来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南昌起义部队将士在这片红土地上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也让人们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洗礼。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23-07-09/82718.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