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消解历史虚无主义
精准发力消解历史虚无主义
郭海成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由来已久,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惟有精准发力,方能从根本上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为此,我们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网络阵地的规范建设与有效管理;做好历史热点问题的研究与成果宣传,用真实史实戳穿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鼓励创作符合主旋律的文艺作品,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增强法治观念,用法律手段打击历史虚无主义行径。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传播 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C912.67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与动机。2013年,习近平同志指出:“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并着力打造清朗网络空间,使得之前一度“招摇”“喧嚣”于网络空间的历史虚无主义“风光不再”。但历史虚无主义者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处心积虑地变换手法,继续在社会上、网络上兴风作浪。由于借助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便利,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得以继续大肆传播并产生恶劣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向,认真研判、统筹施策、精准发力
历史虚无主义常常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借“还原真相”“挖掘细节”的由头,对近代中国革命史极尽歪曲丑化之能事,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从美化列强侵华历史、丑化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到贬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否定中国抗战在打败日本法西斯中的决定性地位与作用,再到肆意诋毁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历程。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的触角已经遍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其危害既深且巨,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愤慨。
目前,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方式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一是切口“小”,以小切口作大文章。二是传播“快”,借助新媒体快速传播的技术优势,在短时间内造成较大影响。三是面目“隐”,善于通过“看似无心”的言行来达到其“实则有意”的目的。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新动向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冲击较之以前更难以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其所造成的危害在某种程度上也较之前更为具体、更难以修复。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精准、有力地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变种极其重要。因此,我们要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向,认真研判、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大力消除其恶劣影响。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肃清网络空间
要大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反击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的重大问题来处理。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就是削弱乃至瓦解主流意识形态根基,进而实现其“改旗易帜”的根本企图。因此,有效抵制与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必须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引领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把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在实处,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使全党意志更加统一,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对历史虚无主义形成强大免疫力;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从学理上为“四个自信”提供强大支撑,让历史虚无主义无用武之地、容身之所。
要加强网络阵地特别是新媒体的规范建设与有效管理,打造清朗网络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移动终端为主要载体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信息交流、集聚、传播的主要平台。新媒体因其迥异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质,使得网络舆论危机空前增大。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因此,加强新媒体的内容建设十分必要。我们要在正确明晰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的基础上,及时肃清新媒体平台上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和言行。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新媒体综合治理体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及广大网民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错误观点,有效遏止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扩散。
发挥法治力量,宣传主旋律作品
要树立法治意识、规则意识,用好用足法律手段,严格依法依规追责,迅速有力打击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制造者、传播者。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指名道姓或含沙射影地对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的英雄烈士进行肆意诋毁。然而,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能够在恣意而为的同时逍遥法外,徒使社会良知受到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因此,打击历史虚无主义,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2017年修订的《民法总则》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更是从具体操作层面给保护、崇敬英雄划定了红线。法者,治之端也。要加大宣教力度让社会公众知法守法,自觉爱戴敬仰英雄;要严格执法让历史虚无主义者有所戒惧,让亵渎英雄的违法者付出代价,让英雄不再受到伤害。
要做好历史热点问题的研究与成果宣传,用真实客观的史实戳穿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事实上,历史虚无主义用以蛊惑人心的“新观点”“新发现”,往往是已经被历史学研究证伪的东西。如关于中国抗战,历史学界早已从国力损耗的视角,通过具体详实的数据分析,证实了中国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地位与作用。尽管如此,仍未能阻止甚至消除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无关紧要”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传播,主要是因为历史学界的研究成果“藏在深闺人未识”。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历史学界关于近代中国历史的既有研究成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大众的历史知识普及与历史观教育,用真实生动的史实击碎历史虚无主义虚妄的谎言。
要注重发展繁荣主旋律文艺作品,营造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文艺作品不仅具有艺术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性。优秀文艺作品不但让人赏心悦目,更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这对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铲除其滋长的文化土壤有重要作用。要集中优质资源持续创造出革命历史等题材的精品力作,营造讴歌党、歌颂祖国、颂扬人民、赞颂英雄的社会氛围。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创作要始终坚持把思想导向放在首位,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要旗帜鲜明地反低俗、反庸俗、反媚俗,通过对近代中国革命历史的艺术化再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让历史虚无主义无所凭藉、无由滋生。
(作者为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重庆市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国力损耗视角的中国抗战在日本败降中地位与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5SKG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星星:《捍卫党史国史 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经济日报》,2017年7月1日。
②高希中:《坚决抵制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红旗文稿》,2017年第2期。
责编/王妍卓 牛牧瑶(见习)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8-11-23/53671.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