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编造历史,美化张灵甫在为谁招魂?
百科词条编造历史,美化张灵甫在为谁招魂?
云泊天
这些年来,网上凭空冒出一个抗日名将——张灵甫。“蒋介石王牌中的王牌”、“十大抗日名将”、“支那第一恐怖军人”,北大毕业,会写一手好字,最大的特长是打仗……
网上溢美的文章铺天盖地,给予张灵甫荣誉等身。面对死后的殊荣,张在天之灵不知道是会哭还是会笑。
拿历史胡说八道,不仅仅是对张灵甫的不尊,更是对所有参与抗战的将士们的不敬。可怕的是,这些胡说八道的言辞竟然堂皇的载于百科之上。
网文终有沉寂的一天,百科词条却会长久的存在于网友的视野。百科词条在历史类词条上胡作非为,相关公司不予把关的问题必须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虽然百度词条在学术上是不可引用的,维基词条一样不可以引用。但普通人有几个会去看学术论文呢?有谁看得下去?大部分的网民看的就是就是百科词条,原因很简单,随手可得。所以百科词条如果有涉意识形态的立场问题,那危害是非常大的。
今天说说百科“张灵甫”词条。涉及词条:“张灵甫杀妻案”“张古山战役”“万家岭大捷”“德安大捷”“云麾勋章”“上高战役”。
通读“张灵甫”词条后,对这洋洋洒洒上万字的词条,我竟无语至极,除了时间,还有什么能相信的呢?
张灵甫26岁考入黄埔四期,胡琏是同学。可是在胡琏面前,张灵甫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吗?
古城杀妻,张灵甫仅仅因为听信别人一句玩笑话就回家把老婆杀了。百科词条在这里通过“张灵甫杀妻案”编造了一个极好的故事,又是信守诺言,又是千里投案自守,又是卖字筹盘缠。把张灵甫生性好疑,残忍冷血的一面悄悄掩盖了,展现在百科词条上的张灵甫成了帅气儒雅,一个极有责任感的男人。
所有的描绘,其根据的竟然只是一篇网文,一篇没有给出任何凭据的网文《一路卖字,张灵甫只身去南京自首》。其实透过这个歌颂张灵甫的网文,不是正好可以看到国民党法治败坏吗?对待罪犯居然可以让其自由行动,四处活动为其开罪?进入监狱还没多久,蒋介石就以抗战正需用人之际为由,凡所有在服刑中的官兵,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另保留原来军衔),不仅释放了张灵甫,还官复原职。——资料出自《我所知道的张灵甫》,作者吴鸢,长期供职于王耀武军中。附吴鸢个人简历图表于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时期的延安红军将领黄克功因同样的事件,被依法枪决。有评论说:蒋介石赦一张灵甫,毒瘤暗生,法乱而后功溃;毛泽东毙一黄克功,三军整肃,法立而后功成。
历史,不是个小姑娘,你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再看百科词条罗列的张灵甫抗日战功,一条条地说来。
一:松沪会战
【“1937年12月5日,张灵甫率305团投入南京保卫战在淳化镇附近构建新阵地,阻击日军掩护王耀武51师退入南京,双方展开肉搏战,……在战役中张灵甫率部死守华严村以一团之力与日18师团血战一昼夜,……。”】
据查,305团在淞沪会战前才由陕西保安团改编而成的新兵团,战时正在汉中训练,直到10月才赶赴上海。台湾国史馆公布的淞沪会战期间的部分电文(国史馆数位典藏资料库截图):(资料图来源于网络,下同)
该电文内容为:
【“{#王耀武#}电{#钱大钧#}新编两旅四团就绪派任{#李天霞#}兼旅长选任原三团干部升任及罗店战役夺得武器,惟新编第三〇五团无枪派往前线构筑工事。时间(起迄):1937-10-26~”】
连枪都没有,打的什么仗?当然功劳还是有的,挖战壕,堆沙堆也是功劳。但百科词条上说什么激战,是张灵甫打的吗?
二:徐州会战
词条上说:
【“1938年,徐州会战中,74军51 师在三义集围攻土肥原师团,张灵甫率305团与纪鸿儒的302团合两团兵力进攻日军阵地,……”】
1938年的徐州会战,可查到的74军参与的作战是封兰会战。
但令人叹惜的是,此战被常凯申称为“千古笑柄”,蒋总裁曰“兰封附近之敌,最多不过五六千之数,而我以12师兵力围攻不克,不仅部队复杂,彼此推诿,溃败可虞;即使攻克,在战史上亦为一千古笑柄”。
三义集之战,“俞济时第74军、孙桐萱第20师、新第35师王劲哉、第106师沈克进攻三义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上》,第374页),此战中第51师302团长纪鸿儒、第20师团长刘沣水先后阵亡。
这一战,史料中并没有记载张灵甫有何作为,看来张将军打酱油了。
嗯,张灵甫参加了这一15万人围攻2万人的大战,最后以掘开黄河,淹死百姓,造成千里无人烟的大片黄泛区而结束。不知道悍将张灵甫是否敢于谈论此战的功劳。
三:武汉会战
在百科词条里,张灵甫最为出彩的一节。飞夺张古山,获云麾勋章,编《德安大捷》话剧,名扬天下!
现在网络上有关张将军飞夺张古山的桥段铺天盖地,这中间是否有百科词条的功劳呢?
先看看蒋纬国主编的国军抗战史《抗日御侮》中关于“万家岭大捷”的记述:
对手是:106师团的一部的一三六旅团。
战役时间是:1938年9月21日至10月10日,历时20天。
国军军力:共六个师。
关于51师在张古山的战斗,时任51师少校作战参谋叶方华是这样记述的:
【“我第五十一师于十月二日从德安乌石门附近出发,当我先头部队第一五一旅第三〇一团第一营刚到张古山(即岷山脚下万家岭附近)时,与敌第一〇六师团先头部队遭遇,展开战斗。……次日(即三日)自拂晓直至黄昏,敌曾集中主力向第一五一旅正面猛冲十余次,相互争夺道旁山头,双方白刃相接,肉搏数次,战斗之烈为以前各战场听未有。该旅旅长周志道亲身至最前线之山头指挥。战至午后,因伤亡过重,连勤务兵都参加了战斗。”】
《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载:
【“(七日)五一师以一五三旅为攻击部队(三0六团在右,三0五团在左)……,占领张古山制高点之敌初亦顽强抵抗,经我四面包围白刃相接,于八日拂晓前将该敌大部歼灭,此制高点仍入我手。……天甫明后,……我守兵第五八师守北制高点之将士全数殉职,虽经派队增援敌已藉飞机之掩护继续进犯,激战数小时张古山北部制高点重入敌手。”
(《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之《万家岭附近之战斗(九月三十日至十月十二日)》,详见二史馆档案8203号案卷)】
据《陆军第六十六军司令部参谋处战斗要报第37号》记载,率队进攻的是三零五团长何生海:“我三零五团长率部向敌冲锋肉搏,一度占领张古山最高点”。而坚守张古山的则是58师一部,最终因“五八师守北制高点之将士全数殉职”复入敌手!
《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记载:
【“九日下午八时左右,五一师奋勇队继续向张古山北攻击,九时与敌接触,即以手榴弹投掷,继以白刃肉搏,反复冲击,激战至十一时,将敌击溃,张古山、长岭完全为我收复。”】
《陆军第六十六军司令部参谋处战斗要报第39号》中还专门提到:
【“先是五一师攻击张古山之际,同时即以一部绕张古山之侧背向哔叽街进攻,以切断敌之连络,不但可为我正面攻击部队之声援,且可截击该敌近于覆灭,该部开始攻击后,旋即以霜敢之行动突入敌阵,敌在该处久已构筑工事顽抗不退,且以预备队由村后来袭,经数度冲击,我官兵牺牲过半,旋以张古山形势转变,庐训深入敌阵众寡悬殊反被敌包围,全数作壮烈牺牲。”】
呃,看到没?全数壮烈牺牲!!!还好,所有战报及详报都没有提到张将军,不然以后辉煌如何去书写啊。
嗯,不是敢死队,献奇计也是功劳啊!史料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记述:
【“十月九日……奉电话命令:‘……五一师应选突击队四百员任张古山、哔叽街、田步苏及田步苏东西面高地之突击……”。】
《白水街万家岭甘木关附近战斗详报》记载:
【“奉总司令薛命令合围,各师应挑选奋勇队于十九时向指定目标攻击,围歼盘据万家岭、张古山附近之敌。”。】
万家岭战役,动用了第1集团军、第9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4军余汉谋、第66军叶肇、第74军俞济时,第一八七师,第九十一师,第一四二师,第六十师、第十九师,新编第十三师,预备第六师,第一三九师的一个旅,新编第十五师的一个旅,共十万余人,自9月下旬始、10月中旬止,竟然没能歼灭日军一个旅团,但其功劳不可泯灭。武汉会战之后,国军对会战中表现优异者进行了嘉奖者。
这其中不仅没有提到张灵甫,连其所在的74军也榜上无名。张灵甫的云麾勋章怎不会是花200元买的吧?
没得到云麾勋章也就算了,《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之《万家岭附近之战斗(九月三十日至十月十二日)》中多有表彰表现优异的军人,其中竟然也没有张灵甫的名字。
至于负伤,在此战中确实找不到有关记录,但在吴鸢所写的《我所知道的张灵甫》一文中有提到:“1939年秋,七十四军在江西德安乌石门张孤山一带与日军作战时,张的腿部负伤,后虽在桂林治愈,但走路仍不大方便,行动得使用手杖,因此就有了“张拐子”的绰号。”
嗯,也许是流弹所伤,张将军出于羞耻不敢上报吧。
另外据网友查证,《田汉年谱》里并无《德安大捷》这个话剧。74军军歌出自何人之手,也无从考稽,反正是与田汉无关。
四:上高会战
这是74军最出彩的一战,被誉为“抗日铁军”获得飞虎旗。
然然可惜的是,老蒋分别将陆海空军武功状第一、第二号颁发给了74军下辖的51李天霞部、57师余程万部,而张灵甫代师长的58师竟然一无所获!!
五:第二次长沙会战
百科词条上说,张灵甫代师长的58师与日军作战损失惨重,字面上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但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部参谋处长的赵子立是这样记述58师的:
【“第七十四军虽然在行进中有作战的准备,但兵力悬殊,态势不利,立足未稳就被日军打个落花流水,尤其第五十八师垮得最厉害。”】
嗯,注意用词:落花流水,垮得最厉害!!!
时任58师作战科科长的罗文浪对此是这样回忆的,
【“在24日、25日,第57师、第58师及军部通过浏阳城西蕉溪岭隘路时,……未曾参战,就被敌机将指挥系统打乱,挫伤士气,给以后的战斗带来不利”。】
26日,58师挨打两日后继续开拔,“敌主力由永安市向前进中的第五十八师突然袭击。该师在蕉溪岭被轰炸扫射,官兵伤亡颇多,加之数百里行军疲劳,受到敌军由侧背突击,被切成数段,各级指挥官均失去掌握。混战不到几小时,即全师崩溃。(《原国民党将领抗战亲历记湖南四大会战之罗文浪《蕉溪岭及春华山的遭遇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
行军之际,不重视防空与伪装,到处送人头,还一再犯同样的错误,可见张灵甫的军事素养也是很值得怀疑的。这一仗,张灵甫不仅搞得58师被动挨打,还把58师的师长廖龄奇给坑死了。百度词条不提一点点廖龄奇的冤曲,反而把被张灵甫无能而害死的抗日将士当成张灵甫的抗日功劳。呵呵。
第二次长沙会战,张灵甫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师长廖龄奇被处死后,接任了58师师长位子。
六:浙赣会战
词条说张灵甫与日军激战三日,击毙一日军联队的联队长。
浙赣会战是1942年夏季日军为摧毁浙江机场而发动的进攻,国军随之制定了“衢州决战”的计划,并于5月底前在衢州附近安排了包括74军在内的5个军,决定在衢州御敌决一死战!
【“6月3日拂晓,日军各部按照作战计划对防守衢州的我国军队发起全面攻击。……各路日军虽分别遭到王耀武、丁治磐、张文清、王铁汉四个军的侧击,但仍在飞机掩护下突破城东北和东南阵地的陈颐鼎、曹五珩、张灵甫三师的阵地,向据守城垣的谢团发动猛攻。”
(姜克夫《中华民国军事史》第三卷下第448页。)】
【“本(3)日傍晚,敌我状况如下:……四、军右翼方面的第26军和左翼方面的第74军之所谓侧击攻势微不足道,大致陷于被动。……4日(进攻第二日,大雨)……第15师团自昨晚开始渡河……其间,与正沿乌溪江左(西)岸北上的第57、第58师(第74军)各一部遭遇,经交战将其击溃。……5日(进攻第3日,阴转晴)……敌情方面,在衡州附近彼我击溃之敌,已逐次退向红山及常山。”
(《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大本营陆军部摘译》中337页)】
看到没,张大师长没能顶住一天就败下来了!那三日的激战,击毙联队长,是谁所为?还是说这就纯是乱写?
七:鄂西会战
鄂西会战最出彩的是石牌保卫战。74军浴血奋战,功不可没。
据《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记载:
【“独立混成第17旅团在进至磨盘洲西南约10公里的裴李桥附近时,与第74军遭遇,战斗激烈,该旅团遭到重创”。】
然而,此战仍是由周志道的51师打头阵,而王耀武军长则亲率张师长的58师随后跟进(57师留在常德驻守)。
此战后,陈诚、方天、胡琏、罗广文、吴奇伟等皆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张师长依旧是一无所获!
嗯,张灵甫与王耀武关系非同一般,打硬仗的事一般就让别人去了,哈哈。
八:第四次长沙会战
根据词条所说,张灵甫在此战中获得了宝鼎勋章。
很不巧的是,我就是永丰附近人。我们这里确实发生过大战,那是49年时林彪与白崇喜的部队在我们这里会战,死人无数,解放后树立了一个英雄纪念碑。听老一辈讲,我们这里确实来过日本人,但只是一小队日本兵从这里路过。更何况第四次长沙会战,基本上是以溃败而直接成为衡阳保卫战的前奏。
据国军史政局编撰的《张灵甫烈士传》记载,张灵甫曾先后获得四等和三等云麾勋章(其中三等云麾勋章是抗战后的1946年所获)。那么宝鼎勋章呢?谁给的?什么时候?
九:湘西会战
词条说张灵甫指挥58师与日军激战,战果累累。
在湘西会战中,58师确实表现出色。74军在湘西会战中获得飞虎旗三面,58师获得了陆海空军武功状!
然而,这一切与张灵甫无关。
张灵甫在此次战役前刚刚被提升为74军副军长,且正在陆军大学第二期甲级将官班学习,指挥58师的是蔡仁杰师长。
同是陆军大学将官班二期毕业的董其武上将简历中写明:1945年2月代职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受训,6月毕业。在1945年的4月张灵甫也许正在其重庆的豪宅里歌舞升平。
综合上述内容,只能说张灵甫将军确实有参加抗日战争,但乏善可陈,远远称不上名将,连一名合格的师长也称不上。
曾任74军人事处长的吴鸢评价张灵甫:
【“他当一个营、团军官是可以的,要当军、师长则是难以胜任的。李天霞平时说他是张飞,有勇无谋。他平时不务实际,专好附庸风雅,喜骑马、练字,收买古董字画,室内悬挂成吉思汗、拿破仑等人的画像,俨然摆出一副儒将的风度……在作战紧要关头,拿不出办法,有时只晓得‘冲’。充分表现出‘一介武夫’的样子。”】
1947年5月19日,蒋介石在对军官训练团第二期讲《对于匪军战术的研究与军队作战的要领》时,其中谈到孟良崮之战。蒋介石说:
【“讲到这里,我要提出最近一次的教训告诉大家,这就是第74师在孟良崮战斗的经过。74师这次在鲁中攻击匪军根据地坦埠,攻击两天没有攻下,发现敌人的主力已向他包围,于是全师撤退到距蒙阴30里的一个山地——孟良崮。当时全师有六个团兵力,如果师、旅、团长平时有高深的战术修养,能够选择适当的地形,配置兵力,构成周密的火网,则不论敌人兵力如何雄厚,绝不能在一天之内解决我们。但当时该师不守山口,只守山头,而山头又是石山,又没有饮水,因此敌人的炮火威力倍增,而我军的伤亡更大,以至整个失败。”】
用蒋介石给张灵甫的评价,再对照一下词条里对内战部分对张灵甫的赞美,是不是觉得很滑稽呢?
用网友的话说:“一个在抗战中籍籍无名之辈,硬是通过他们的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将74军抗战中一系列战役的主角都变成了张灵甫。不仅将老上级王耀武的战功归在张旅长名下,而且偷梁换柱,将同僚下级的战功也拼命往张旅长身上抹,令其摇身一变成为“一代抗日名将”横空出世,真可谓“贪天功为一人”!”
总不成要成为抗日名将真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一:必须打过日本人,还不能死;
二:必须打过解放军,还必须死了。
近年来,一些人在史学领域否定正面革命英雄人物时,又掀起了一股美化已经被打倒的反动势力的恶浪,为之歌功颂德的对象往往是被中国革命打倒的反动统治者、恶霸和反共将领。由于国民党当局治理中国时搞得百姓民不聊生,实在讲不出什么政绩,于是这些人便抓住抗战时国民党军队毕竟还对日打过仗这一点,拼命为其吹嘘,并借此贬低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
共青团曾发文说:“归根结底一句话,这类人的思路就是“反共先于事实”,为了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独立思考”,为了反共,夸大事实PS照片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硬生生的造出了“一代抗日名将张灵甫”。也许最先造神的不是百科词条,但影响最为长久的必将是百科词条。
普通网民不是学者,甚至根本不较真。百科词条在很多网民看来,就是一种百科知识资料库。良莠并存,泥沙俱下的百科词条,已然成为了意识形态的一个重灾区。
网文写一写,终究会沉下去。地摊书美化一下,终究影响不长远。但如果百科词条作虚假描述而不改正,那么这个影响将长期存在,贻害一批批网民。
风清气正,还历史本源,不能让百科词条肆意纂改历史。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8-04-01/49568.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