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前付后继、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英勇作战、不仅彻底打败了日本法西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弘扬,升华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历史已经证明:正是这个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同时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趋于成熟的标志。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民族精神空前高涨,全民族团结奋战,同仇敌忾,取得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后的今天,全民抗战中所凝聚和展现的民族精神,仍然值得总结、继承与发扬。
一、民族精神在在全民抗战中得到升华
著名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把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对近代以前中华民族精神较为准确的历史概括。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近代至抗战百余年间,民族精神的演变和升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辛亥革命与振兴中华。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外敌侵侮,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统一、民主、富强成为全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残酷的现实,激起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拯救国家的热情。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开始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勤劳、宽容精神、逐步转变为求国家统一、争取民族独立而团结一致、顽强抗争的精神。在这种精神支撑下,中华民族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民众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民族危亡意识、救亡图存意识、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和爆发。
第二阶段,五四爱国运动与科学民主旗帜。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伟到中国,中华民族伟统思想受到洗礼。近代以来,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继伟到中国,与本土落后的“君权神授”等封建思想进行了激烈交锋。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在此过程中,“五四”运动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同时,还在于它高扬民主、科学的大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播,民族精神开始受到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洗礼。
第三个阶段,中国的全民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抗战精神。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其标志性行动是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从产生之日起,就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已任。特别是在国本侵略者入侵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深明大义,积极倡导建立并发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全民抗战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在抵抗外敌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民族精神在抗战中得到锤炼和升华,中华民族由此显现了复兴的契机。
二、中华民族精神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精神支撑
1、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念基础。国家统一的思想,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心中根深蒂固。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华儿女更加自觉地意识到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独立的重要与紧迫。在这种爱国主义信念支撑下,产生的是勇敢、智慧和忠诚,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精诚团结、勇于牺牲、不屈不挠、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过程,始终是中华民族抵御和战胜日本侵略者最重要、最坚定的精神支撑。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迹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喊出了亿万中国人心中的满腔悲愤,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此后14年中,中国人民同强大的敌人进行了生死搏斗,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永垂青史的篇章:
2、民族团结共御外侮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源泉。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是中华民族宽和‘包容伟统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殊死抗争,中华民族才能生存。正是有了这种共同认识,在全民抗战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民族利益为重,自身利益服从民族利益,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和力量源泉。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空间严重,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的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都积极行动起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把各种要求抗战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御外敌,这一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把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3、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精神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意志支持,延安精神就是其集中表现。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伟统,这种精神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为坚忍不拔、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钢铁意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更需要不畏强敌,永不言败,长期坚持,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充分展示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坚强意志。
三、汲取抗战历史经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艰苦卓绝的全民抗战已经过去60多年了,这一段悲壮辉煌的历史,今天仍使我们心中充满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壮与激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伟大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培育、丰富和弘扬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高扬这一精神,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国家还没有完全实现统一,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仍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特别是日本极右翼势力对历史问题不思悔改,不断制造伤害中华民族和亚洲人民的事件……所有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底警惕。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汲取抗战的历史经验教训,继承、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强盛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鸦片战争以前,中华民族一直沉醉于“泱泱大国”之中,国家主权意识、民族独立意识淡薄,思想麻痹,政治软弱,吏治腐败。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开始一步步觉醒,忧患意识、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独立意识逐渐得到增强。直到日本侵华、民族危亡时刻,国家主权意识、民族独立意识全面觉醒,并最终打败了侵略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极为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如今,我们处于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盛世,但切不可骄奢淫逸,固步自封,一定要牢记麻痹软弱就要挨打的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国家主权意识和统一意识,高举爱国主义和伟大旗帜,为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自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百年间带来的惨痛历史教训。当前,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牢记历史教训,“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进步就需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强调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抗日战争中的统一战线和全民抗战,正是中华民族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热爱和平、团结与和谐精神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全民族中培育和树立和谐意识。而和谐意识既与中华民族厚德载物、以和为贵、兼容宽和的伟统精神相一致,又是这种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从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精神中汲取经验,牢记历史教训,通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8-03-11/49200.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