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历史

打印

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逻辑及克服路径

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逻辑及克服路径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影响我国的重要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它从否定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为核心、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个思想实际出发,特指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有害政治思潮。[1]我国学者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根源本质、现实危害、传播路径以及克服引导等方面。然而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逐渐从“学术领域”突破到“大众领域”:它不仅在学术领域以“学术研究”之名广泛传播,更是借助现代技术变形为文艺作品、影视剧作等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深度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从而披上生活化和大众化的外衣迷惑人们对其接受和认同。因此,只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逻辑及表现手法有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才能真正透过表象、认清本质。

一、以犬儒文化的叙事逻辑否定历史

现代犬儒主义是在社会深刻变革时期出现的以“极致利己”为人生信念,以不相信人性善念为道德理念,以委曲求全、得过且过为处世态度的一种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实践话语。[2]它的经典形态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但他们依然坦然为之,坚持不相信也不批判的立场,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道德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

当前中国社会的犬儒主义者以各种自嘲、反讽、调侃式的话语方式表达对社会现状和自身生存状态的无奈、不满与彷徨,他们“不相信社会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所宣传的一切价值和规范,从而对现实产生普遍的怀疑。由于抱有这样的怀疑,导致信仰缺失、行为失范,对政治冷漠、对现实冷嘲热讽,进而玩世不恭、游戏人生”[3],“说一套做一套”成为当今中国犬儒文化的基本特点,这使犬儒主义的态度和行为弥漫于整个当代中国大众日常生活中,并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和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不再是肯定性的接受,而是习惯性地怀疑一切,逐渐在怀疑中失去了对自我、社会和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失去了对真理和信仰的崇尚敬畏。

历史虚无主义恰恰借助人们秉持的现代犬儒主义怀疑论和相对主义的价值标准,以极端功利化和庸俗化的认知心态,从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价值的否定立场出发,对既有民族历史史实及英雄人物事迹进行颠覆和否定,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性、真理性和客观规律性进行全面质疑,从而建构另一种虚构的、虚无的历史,致使网络上“去历史化”“去革命化”“去英雄化”的历史翻案和恶搞英雄现象泛滥。历史虚无主义借用后现代主义“反讽”“拼贴”“恶搞”等表现手法,对历史史实进行娱乐化和戏谑性的“戏说式”“大话式”“创新式”的叙事方法,借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之名,打着“反思历史”“追问历史真相”“重现历史”的旗号,对中华民族历史、党的历史及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历史进行歪曲、篡改、诋毁,甚至丑化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试图扭曲、弱化、消解人们的集体历史记忆和价值体认。

保罗·康纳顿曾指出:集体记忆是共同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它并不是个体成员记忆的简单累加,而是“集体的记忆”。历史记忆属于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集体记忆中以历史形态所呈现和流传的过去,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共同体成员的现实需要和利益诉求,承载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性、反思性、主体性和价值性等特征,其中价值性是历史记忆的根本属性。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历史记忆是政治认同生成的传统根基和历史渊源阐析的延续,人们通过历史记忆寻求和建构对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被记忆的历史就是被认同的历史,历史记忆的选择意味着政治认同的达成,历史记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政治认同实现的过程。历史记忆的过程是记忆主体对历史内容和价值归属进行选择和建构的体现;而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确认身份、并自觉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4]501,这个行为过程也是对选择性和建构性的体现,这就使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具有同一性。

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能够激发社会民众的爱国情感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历史记忆的最高价值旨向在建构民众的国家认同。历史虚无主义采取“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的形式,刻意强调反映其价值诉求的“个体记忆”,否认历史事实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破坏社会共同价值和集体历史记忆的权威性及严肃性,从而达到对主流历史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构,降低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其根本目的在于企图利用大众的犬儒心理使用娱乐化的手段颠覆人们正确的历史观、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割裂历史史实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必然性,造成历史真理的模糊化,从而扰乱人们的集体记忆与价值判断,用以重塑个体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记忆,从而边缘化国家的价值形态甚至改造国家记忆;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历史记忆阐释权和话语权,引导人们做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价值选择,最终消解人们的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实现历史虚无、价值虚无和文化虚无。

二、以消费文化的叙事逻辑否定现实

消费主义是指以商品的持续性消费为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其实质是一种由资本逻辑制造出来的、并服务于资本增殖的资本主义附属性意识形态。资本使人的劳动变成资本自我增殖的工具和手段,而劳动本身也由一种体现人本质的活动变为资本的构成要素,资本逻辑成为建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新的思维方式,这就使人本身的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被完全虚无。

消费社会中的人们不是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消费,而是以“欲望”为尺度建构消费,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是商品的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这种变化导致消费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而更多体现为一种文化形态和社会心态,成为一种异化的消费:人们不是通过劳动获得幸福和自由,而是通过不断地消费来建构和确认自身在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与地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被商品化、消费化。并且,消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控制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掩盖并扭曲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幸福的真相,对人们现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消解和解构,从而隐蔽地主导人们的日常思想和行为,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消费主义的泛滥致使整个大众文化,无论在存在形态还是发展走向上都深深打上了商业化的烙印,并出现了消费化和娱乐化的趋向。人们不是在大众文化产品消费中实现所谓的主体化和个性化,而是在弥漫着浓厚复制和模仿色彩的符号消费中迷失了自我,沦落为“乌合之众”。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更是利用消费文化来博得人们的眼球和注意力,使大众文化成为其广泛传播的文化机制,本质上就是受资本逻辑的驱使。“从现实环境看,历史虚无主义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部分利益集团的政治社会诉求在历史领域中的投射,以及在市场意识驱动下肆意‘消费’历史的外在显现。”[5]历史虚无主义力图迎合大众趣味并吸引大众眼球,采用华丽的艺术外表将自己的政治利益和价值诉求包装成大众文化产品,以哗众取宠的方式及庸俗化、娱乐化的手法对历史史实进行肆意消费、调侃和解构。许多历史虚无主义意味的文化产品忽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而将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存在的一些现实支流问题给予无限放大,这使相对缺乏历史知识的大众在进行文化产品消费时,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宣称的“侵略有功论”“革命无用论”“误入歧途论”等歪理邪说,容易在无意识中被迷惑欺骗、甚至接受并认可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因此,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以资产阶级的利益导向和价值取向为出发点,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资本再生产的文化工具和手段,从而达到“去历史化”“去民族化”的政治目的和“去主流意识形态化”的意识形态诉求。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对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过程及其成果的颠覆和否定,最终目的在于试图虚无和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瓦解大众对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信心,最终消解人们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而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会误导人们通过资本逻辑的思维方式来重新建构集体历史记忆和国家认同体系,把金钱和商品当作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导致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被物质所虚无、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丧失、精神迷失于物化逻辑和资本逻辑中,致使人被异化为单向度的人、社会被异化为单向度的社会。在资本逻辑控制下人的精神世界被全面虚无化,“虚无”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和价值准则,当前我国社会的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道德困境和价值危机均是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表现。

三、以视觉文化的叙事逻辑虚化未来

当前时代是一个视觉图像时代,视觉文化超越印刷文化,对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并且使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有了新的载体和形式。“视觉文化就是视觉性的自然伸展,是以视觉性为标准的认知制度、价值标准和文化制度在当代社会的发展。”[6]也就是当前人类的社会生活主要是以图像化、影像化的方式来展现,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也是通过各种视图及影像,视觉图像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最主要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媒体的普遍使用赋予图像以“魅化”的神秘面纱,制造出一幅图像可以决定经济发展、左右人的思想行为、塑造认同的虚幻景象,它甚至可以营造一个超越现实的虚拟想象世界、可以提供时代特有的感性主义、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也就是商品消费已然转化为形象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商品拜物教”转化为“图像拜物教”,[7]196图像能够生产出一定的“意义”和“能指”,并且成为当代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心。但是图像并非简单地生产一定的意义文本,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并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在无意识中接受和认同。这使大众沉迷于图像所带来的幻象,并过分依赖图像认知和理解世界,甚至认为图像比商品本身的功能或价值更加重要,这就过分夸大了视觉图像的功能,赋予视觉图像以一种“意识形态霸权”。

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人们当前视觉化的认知方式,借助视觉文化图像叙事的文化法则,制造出资本主义的美好幸福生活的幻象,极力剪裁、拼贴、合成出虚无缥缈的貌似新奇的图片、影像和视频,给大众强烈的视觉诱惑力和感官冲击力,使人们的兴趣点和注意力集中于其提供的各类文本,引来了大众无数的网络跟帖和点赞。“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掉了历史进程中的整体真实……并用被篡改的历史幻象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恶’的价值导向,做‘恶’的价值选择”。[8]他们精心拼制了一幅“去中心化”的理想蓝图,企图用全新的视觉幻象体验迷惑大众,使人们天真地以为摆脱了“教化”、获得了自主和解放,进而实现对人的无形控制,从而达到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价值规范的目的。这使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以视觉文化为中介,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误使人们以为消费这些视觉影像的过程,就是对自我主体性和批判性的充分解放、是对自我话语权和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

历史虚无主义尤其利用一些关注度高、粉丝数多的网络“大V”和网络意见领袖,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其理论观点均被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年所追捧,并在群体间互相传播、分享,从而扩大其传播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并且视觉图像的通俗化、大众化和感性化的特点使其传播的政治意图、意识形态更具隐蔽性和感染力,这使人们更容易接受甚至被同化。当前视觉图像更是与科学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加剧图像对人的围困。比如近年来的一些抗日“神剧”、历史“穿越剧”、综艺节目都是打着“创新”的幌子以丰富大众娱乐生活为名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戏说、恶搞历史英雄和领袖人物,歪曲、篡改民族历史,颠倒是非、语言粗俗、情节荒诞,严重冲击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主导意识形态。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青年是网络和各类自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其中绝大多数只具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他们相对缺乏理性判断力和真伪鉴别力,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和诱导,造成历史观的混乱和价值观的迷茫。历史虚无主义刻意割裂历史史实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致使许多成为民族文化符号和社会价值规范标志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被虚化、丑化,青年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被清除,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涣散,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也会失去本身应有的力度和作用。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在社会发展中如果“虚无”了青年,就相当于虚无了中国的未来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四、实现三个坚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一)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加快马克思主义生活化

唯物史观是我们进行历史研究必须坚持的基本出发点。恩格斯曾指出:“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9]595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它违背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刻意的恶搞和亵渎,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因此,必须加快唯物史观传播的大众化、生活化和青年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话语转化为大众日常生活语言,从宏大叙事转向生活本真。主动开展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交流交锋,清除错误思潮生存、传播的空间和渠道,在思想交锋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力和生命力。一方面,把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具体化、感性化和形象化的方式积极开展大众日常历史观教育,提高大众的历史知识和国情素养。另一方面,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将中国优秀历史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追求转化为视频、音乐、绘画、舞蹈等鲜活的具体文本,通过文本、口头和形体等多种叙事形式将唯物史观故事化、形象化,将其转化为源于或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具体的人物、社会和国家故事,使大众在故事中学习和体验唯物史观的深刻内涵,使历史知识既有文化积淀又具时代特色,能够吸引青年的眼球,博得大众的关注,从而使广大民众真正了解历史。

(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捍卫民族与历史记忆

网络的匿名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点,为多样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大众也充分利用网络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利用网民当前的猎奇心理、阅读偏好和网络习惯,用一些标题化、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吸引民众的眼球,并表现出极强的迷惑性和蛊惑性。然而,事实是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真相的最好证明。一方面,我们必须占据网络阵地,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媒体传播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培育一批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充分了解我国国情并敢于承担责任的网络“大V”和网络意见领袖,使其担当党和国家的“传声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真实地传播和展现给大众。同时,加大网络信息监管和审核力度,推进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法制化建设,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疏导和引导,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增强舆论影响力;彻底清除网络上各类以艺术包装为外衣,捏造历史事实、追求感官刺激的历史题材的低俗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从学术研究扩大到社会大众层面,这就要求既要加强新媒体信息工作者的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培训学习,增强其政治素质和责任感,又要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提高历史信息甄别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建立畅通无阻的信息传递渠道和表达机制,拓宽大众参与历史话题讨论和历史问题建构的平台。

(三)坚持文化自信立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延续。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理论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仰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蕴含着我们的民族软实力,又打造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力。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当前存在的一些文化不自觉、不自信的现象,也就是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上,本质上是对我国固有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前景的自信。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大众历史观教育时,既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价值,又要弘扬当今时代的特色;既不能走文化复古主义的道路,也不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精神的旗帜,我们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传统文化“以文化人”“文治教化”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升大众文化的精神内涵,使文化产品能够承载中华精神和中国品格,从而增强社会大众对我国民族、历史和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大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李方祥.“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特定的政治概念——基于党的文献的历史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

[2] 魏传光,胡旖旎.道德教育视野下现代犬儒主义的批判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6,(9).

[3] 孙春晨.犬儒主义病态道德文化剖析[J].伦理学研究,2017,(1).

[4]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5] 韩炯.历史事实的遮蔽与祛敝[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5).

[6] 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与视觉文化[J].教学与研究,2012,(7).

[7]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武卉昕,刘喜婷.历史虚无主义的道德虚无[J].红旗文稿,2015,(7).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 刘芳.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理论学刊,2012,(1).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7-11-30/47503.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12-01 关键字:历史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