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历史

打印

细微之处看长征──红军征途中的衣食住行

细微之处看长征

──红军征途中的衣食住行

岁月如梭,往事如歌。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长征结束已有80年。红军的长征精神,几十年间在传统教育中一直是艰苦卓绝的代名词。不过现代史学不仅要求定性分析,还需要详细的定量分析才能全面勾画历史事件的原貌。

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向游客介绍由80双草鞋组成的“草鞋墙”。

“军无辎重则亡”,任何部队都需要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才能生存。尤其是红军长征时脱离了原有根据地,转战在敌占区、少数民族区域或无人区,衣、食、住、行都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1、衣──久历风雨尽褴褛

各主力红军长征出发前,大都能由苏区政府保障军服供应。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从苏区突围前,每人发了一套新军装,但经过近3个月转战多已磨损。占领遵义后,中央红军休整近半月,被服厂为每人补充了一两套新军衣。此后因部队持续行军9个月,无法统一补充服装,到达陕北时多数人已衣衫褴褛,据一些当事者回忆其状如同“叫花子军队”。

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时,穿着的是从原来根据地带来的军装。这两支部队在征途中休整停顿的次数较多,各部队便由指战员自己动手缝制衣服以补充磨损的旧服装。由于西南地区难以找到灰布,红二、六军团的军服多以当地的黑布制作,以至三大主力会师时许多人找红二方面军的人就以黑色军装辨认。

红四方面军进入荒凉的川康边一年多时间,由于布匹难得,部队主要用羊毛和牦牛皮自制毛衣、皮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各部队服装颜色杂乱,绝大多数人却仍戴着一顶象征世界革命的“五大洲”红五星八角帽,显示出对革命的无限忠诚。

缺乏御寒的衣服,是长征中的一大难题。红军长征期间经历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经过终年积雪的横断山脉和气候变化无常的草地时,部队衣物保障最为困难。1935年6月中央红军过雪山前,在荒凉的地区根本找不到多少能够御寒的棉衣,只好找来少量白酒和大量辣椒让指战员取暖。

红军军服

指战员们一面嚼着辣椒,一面在高昂的口号声中爬山。爬雪山时,毛泽东没有穿棉袄,翻过山后尽管浑身湿漉漉,仍显得兴致勃勃。周恩来却在途中患了感冒,下山后不停咳嗽。健壮的朱德也得了支气管炎,留下的后遗症终生未能治愈。

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展柜里,珍藏着一双绑着绣球的草鞋。

红军过草地时,衣物缺乏也是造成大量减员的重要原因。当地中午温度有时可达40摄氏度,却经常会突然出现雷电交加的天气,夜晚气温又骤降至零摄氏度左右。过草地前,红军虽尽量准备棉衣、皮衣,然而由于物产稀少,有一条破烂不堪的毯子或油布都是极为奢侈的物品,往往只能供伤员或体弱者使用。

中央红军(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红二十五军将自己的大部分家底送来,用于买棉花和布,当地苏维埃政府也组织群众缝制好灰布棉衣送来。许多指战员看到有了衣物补充,从心底呼唤真是“到家了!”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甘宁时,红一方面军又买下了往来新疆的商旅运送的皮毛,动员根据地群众突击制作了7万套冬衣,才使全军在严寒来到时顺利解决了服装问题。

2、食──沿途征集常断粮

各路红军开始长征后,不再有根据地政权和有组织的群众供应粮食,只有靠沿途“打土豪”和实行捐助、购买、欠借等方式解决吃饭问题。各部队每到宿营地,首要任务便是“筹粮筹款”。

红军政治部门对没收沿途土豪钱粮,有着一系列详细、严格的制度和程序。每到达一地后,部队都要动员群众检举,确定后才能“打土豪”,以严防随意打家劫舍。对贫苦农民,红军一般采取花钱买粮的方式筹粮,不经同意不得强行购买,并商妥粮价。群众不在家时,买其粮食就要找邻近群众同去,留信给群众,并将钱付给邻近群众代转。即使是一根甘蔗、一碗糖水或几条咸菜,也要给一个银毫或几个铜板。

红军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

红军给群众写的买猪收条。

红军长征时,队伍前后间距很长,所以先头部队筹粮相对容易,在进攻战斗中也常有缴获。后卫部队打阻击时则往往是有消耗无补充,而且再跟随进入已筹完粮的地区就很难找到多少粮食。

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中粮食供应最为艰难的日子,是进入川康少数民族区域之后。当年的黔、滇、川、康和陕甘均属国内贫困地区,红军经常是一日一顿,一顿半饱,非战斗减员大大高于战斗减员。

尽管部队极度缺粮,红军领导仍规定了严格的筹粮纪律。进入雪山草地附近地区后,因人烟稀少且百姓多已逃避,部队为生存只好收割藏民接近成熟的青稞,从而产生了非常时期的特殊征粮方式——“留条(牌)筹粮”。收割完后,指战员们将所收数量和原因用墨笔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藏民回来后可拿这木牌向红军部队领回粮钱。

红军起初还留下部分银元,后因钱物不足而改留欠条。毛泽东到达陕北后接受斯诺采访,曾说过这是红军唯一的“外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然牵挂此事,指示川西和西康地区的领导向藏民做适当补偿。当年红军留下的欠条,不仅由人民政府加倍偿还,而且还成了珍贵的革命文物。

过草地前,红军虽收割了一些尚未成熟的青稞,但收获后因缺乏工具只好用手搓麦子,未经加工的麦粒吃下去后很难消化,因此生病人员甚多。即使这样的青稞,在当时也是最宝贵的食物。

第一次过草地时行军七天,指战员们体力消耗很大,多数人走了一半路程便将携带的干粮吃光,断粮时只好搜寻所有能充饥之物——皮包革履、树皮草根、“神仙土”、粪便中残留的粮粒等,甚至一根牛皮带分几次熬汤供数人喝。处于半饥饿状态下行军的人极易生病,而在草地患重病不能行走往往就意味着死亡。当时红军中出现了长征中最严重的非战斗减员现象,如红一方面军主力过草地前,曾以一军(团)的第六团探路。该团在黑水马河坝一带陷入绝境,曾向总部发出的求粮急电称——“因为粮秣已绝,茹草饮雪,无法充饥,饿死冻死者触目皆是……生死完全取决于能否及时取得接济。”像这样的悲壮情景,长征中屡见不鲜。

红四方面军在第一、第二次过草地时,因刚离开根据地不久,部队还有一些物资积蓄,减员相对较少。在第三次过草地前,许世友带领骑兵师打散了反动土司的武装,缴获了8000多头牛羊,部队多数人才得以充饥而走完全程。

红军内部官兵一致,是长征中战胜缺粮难题的首要保证。多数指战员宁愿自己吃野菜、草根和树皮,也要把仅有的一点干粮让给伤员和体弱者。红二方面军过草地时,贺龙要求前面部队不要把野菜采尽,给后面的部队留下一些。每次会师前,先行到达的部队总是竭尽全力,为远道而来的战友们准备一些食物。靠着团结协助的精神,红军各主力部队终于战胜了饥饿,通过了西部缺粮区。

3、住──民宅荒野皆宿营

红军长征万里,沿途宿营方式只能随当地的情况而定。进入有村落的地区,部队通常分住民房,不论如何疲劳仍要求指战员保证“缸满院净”,多年后在各地群众中还留下一片赞誉。到了较大的镇子里,红军为避免扰民,便尽量找政府机构、学校或祠堂等公共场所作为宿营地。

进入大城镇是红军长征中的罕见事情,在荒郊野外宿营却是家常便饭。毛泽东在长征中赋词有“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描绘的就是历来被人们视为畏途的老山界。这座山是红军长征中遇到的第一座难行的大山,部队在仅有一人宽的崎岖小道上白天行军,晚间因走夜路危险只好就地野营,一些人在睡梦中翻身幅度过大还掉下了山崖。

红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特别注意执行好民族、宗教政策。在选择住地时,不得擅入喇嘛寺、清真寺等处,在居民区尊重当地风俗。

红一、二、四方面军进入高原荒僻地区后,民房难寻,部队大都野外露营,在帐篷极少的情况下搭草棚、生篝火驱寒。红军爬雪山时大都是白天,夜间下山宿营,住宿条件最困难的阶段是过草地。据一些当事者回忆:“地是湿的,柴草是湿的,身上几乎没有干过。”晚间有时找不到一块干燥地面,许多人只好坐在背包上背靠背依偎着取暖。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身边长眠着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着背休息的战友。当时能拣到干草烧起一堆篝火,对指战员们来说就是一件幸事了。

长征路上的多数地段住宿条件恶劣,严重影响了指战员的健康。红军在一些荒凉地区宿营时经常无法洗脸、洗澡,还经常要在草垛、墙角甚至是野外睡觉。征途上几乎每人头上、身上都长了虱子。红军中的女同志所受影响最大,许多女战士内分泌失调,造成的后遗症导致不少人终生不育。

4、行──人人磨出铁脚板

五岭逶迤,乌蒙磅礡,长征中的红军要翻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边缘区,经过人称“死亡之区”的水草地,向自然界的艰险和生命的极限挑战,这成为永远值得传颂的动人创作素材。“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正是其真实写照。

长征中的红军一边行军,一边又要受到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主要靠快速行军摆脱险境。经过考验的红军指战员都明白,练出一双“铁脚板”是征战的基本保证。据中央红军统计,长征期间平均每天行军35千米,宿营后一些人员还要因外出警戒、筹粮而再多走些路。不少人后来说,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个人至少走了三万里。

在长征途中,部队“扩红”临时动员来的新成员虽累计人数不少,例如在遵义一次就吸收了几千人入伍。这些人因过去未经长途行军锻炼,入伍后不久大都掉队,最后完成长征的人多数还是出发前的老骨干。红军与敌周旋时虽然走了不少弯路,部队相当疲劳,但敌人几十万大军被红军拖来拖去,更是疲惫不堪。

长征期间,不少部队为了抢时间完成重要任务,经常实行急行军或强行军。例如红一军团第四团为了夺占泸定铁索桥,创造过在崎岖山路一天一夜强行军240华里的纪录。此间,部队没有睡觉,干粮也是边走边吃。有如此惊人的行军速度,后人称其为“飞夺泸定桥”实不为过。

这是人迹罕至的水草地。长征中,红军不仅翻越了终年积雪的大雪山,而且穿越了人迹罕至的茫茫水草地。长征走过的松潘大草地,对一路征战、饥寒交迫的红军而言,几乎是一个“死亡陷阱”。

在这种长途行军中,胶鞋是很难得的物品,布鞋不耐磨,因此每个指战员身上都带两三双草鞋,一路行军一路自己打草鞋。国民党军追击红军最鲜明的标志物,便是路途边触目可见的一双双丢弃的烂草鞋。红军过金沙江后演出了一个剧目,名为《一只破草鞋》,意思是敌人自赤水河以来追击千里,只捡到红军穿烂的草鞋。

在红军的队伍中,通常只有少数师或团以上干部才配备有马,可是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指挥员让马来驮伤病人员或枪支,自己同战士一起步行。如当时年近半百的朱德总司令,长征途中多是徒步,而把马用来拖拉体弱的战士,这极大地激励了部队指战员。

除了过草地外,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就是过雪山。如红二、六军团在沿着玉龙雪山西麓、金沙江东岸前进时,一个“戴白帽子”的大雪峰很快横在眼前,这就是北上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必须翻越的哈巴雪山。哈巴雪山位于横断山脉南端,到处是被金沙江、澜沧江激流冲刷而成的沟壑峡谷,陡峭异常。许多雪峰都在海拔5000多米,寒风吹起山上积雪,宛如一条玉龙在天际飞舞。

在高度严寒和极度缺氧中,指战员们主要靠自身运动产生的热量驱走寒冷。除了缺氧的威胁外,此时衣衫单薄的指战员若是停止运动,身体很快就会被冻僵。据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写的总结:“有的在雪山上停止、休息和吃雪水的致死亡近百。”

翻越第一座雪山时,35千米左右的路程,红二、六军团各个部队都只用了十多个小时,不过在山高、路险、冰雪、严寒的残酷条件下,部队因情况不明和经验不足,付出了很大代价。尤其是红二、六军团指战员大多数来自南方水乡,对西部高山的严寒和稀薄的空气很不适应。自湘西突围以来,部队连续作战行军,体力消耗很大,到了雪线以上严重缺氧,人人感到如秤砣压胸。

一些战士被冰潮雪浪所吞噬;有的战士不知沟壑深浅,连人带枪跌进深谷;有的战士对爬雪山缺乏知识,累了就坐下来休息,结果再也起不来。总指挥贺龙内心非常焦急,向全部队口传命令,要求各级干部组织行军,照顾体弱有病的同志,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在这支队伍里,有贺龙的女儿贺捷生,此时仅半岁,是全程经历长征的年龄最小者。

万里征途中经常出现伤员和病员,因没有根据地而难于妥善安置。为了保存骨干,红军规定团以上干部和重要技术骨干伤病后用担架抬着走,轻伤病员能走则步行跟随,重伤病员每人发几块银元安置在群众家中。总计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出发时约有20万人。长征结束时,经过远征的部队只剩下5.6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长征中由于伤病而掉队的人员。

“为有牺牲多壮志”。红军万里长征的过程,不仅是与敌人进行战斗,也是向自身的生命极限挑战。根据唯物主义的原理,物质变精神,同样精神也可以变物质。长征中的红军正是将精神的反作用发挥到极致,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克服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才走向最后的胜利。

1937年,美国记者斯诺在西方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一时引起轰动。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到书中描写的长征英雄后,曾约斯诺夫妇到白宫中谈了一整天,询问“他们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当年访华时,还专门向长征英雄致敬,认为这是一次“人类意志极限挑战”的英雄行动。

中国共产党人有了一支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磨炼出的钢铁军队,这是长征最重要的胜利成果之一。长征胜利结束已经80年了,昔日一穷二白的旧中国经过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几十年建设,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对如今生活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环境下的新一代人,红军长征的往事已是那样的遥远,但仍然有着不尽的魅力。现代人继续颂扬长征,要学习的就是前辈那种英勇奋斗的精神,继承他们为振兴中华和实现人类最美好理想而不惜奉献一切的精神。

(作者:徐焰少将,国防大学教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6-10-24/40697.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10-25 关键字:历史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