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所在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的诞生
赵一曼所在的抗联第三军,是一支在中共领导下的抗日劲旅,其诞生极富传奇色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的中共党员张甲洲,会同在北平求学的东北同学夏尚志等人于 1932年春返回东北进行抗日活动。1932年4月间张甲洲等到达哈尔滨与中共满洲省委接上关系,经省委分配,除夏尚志留在满洲省委工作外,张甲洲等人回 到张的家乡巴彦开始筹建抗日队伍。经过多方串联、发动,汇集200余人,于1932年5月16日正式成立东北工农义勇军江北骑兵独立师,张甲洲任总指挥, 下设两个中队。
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任命赵尚志为省委军委书记。赵尚志决定尽快成立一支抗日武装,以武装斗争直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在他的推动下,中共满洲省委同意赵尚志前往巴彦县到张甲洲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工作。
化名李育才的赵尚志及共产党员夏尚志等人到了巴彦后,帮助张甲洲整编了队伍,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还成立了教导队、宣传队和党的干事会。赵尚志率领巴彦游击队于8月下旬便联合附近抗日军一举攻下了巴彦县城。
1932年11月,根据满洲省委指示,巴彦游击队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
1933年初,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精神传到北满后,各地中共党组织进行了认真研究与贯彻。中共珠河中心 县委于1933年6月派出许多党团员、反日会员等骨干进入义勇军、山林队、红枪会等抗日武装中,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做争取、改造和转化工作,以期建立广泛 的抗日统一战线。
当时北满抗日武装中比较有名的是孙朝阳领导的民众武装队伍。此时,赵尚志从巴彦游击队来到了该部,并取得了孙 朝阳的信任,担任参谋长。这支部队多次打击日伪敌军,但由于受到敌人几次较大的进攻,加之军需等方面的许多困难,孙朝阳部队中的一些人产生了动摇。得到敌 特挑拨的一些人欲杀害赵尚志等人的报告后,赵尚志、李启东、李根植、姜熙善、王德全、姜甘用、金昌满7名同志,于10月4日夜携带1挺机枪和11支大小枪 支脱离孙部,到达珠河县中东铁路南六道河子。次日与珠河中心县委取得了联系,珠河中心县委的李福林、李泰、朴吾德、朴三文以及满洲省委派来的王玉升、李天 池6人赶来入队加强力量,并带来了2支步枪和棉衣等用品,这使赵尚志等人备受鼓舞。
中共满洲省委认为这支队伍可作为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的基础。在省委的指导帮助和珠河县委的指导下,赵尚志 等13人在珠河三股流宣告成立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珠河游击队成立之后,以三股流为基地,打击反动武装,帮助农民建立了反日会、农会和农民自卫队等组织。 至1933年底,游击队发展到70余人,珠河地区的各抗日民众武装都向游击队靠拢。
在中共满洲省委关于扩大反日统一战线的指示下,珠河中心县委召集当地抗日民众武装,于1934年3月在中东路 铁道北秋皮囤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选赵尚志为总司令。联合军共有队伍达500人,在此基础上,1934年6月29日,成立了东北反日游击队哈 东支队,司令为赵尚志。
这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在赵尚志的率领下,积极贯彻中共满洲省委关于在军事上“协助建队,联合作 战,开辟新区,粉碎敌人讨伐”的指示,采取由南向北的发展方针,逐步转移到松花江下游的三江地区。1935年1月28日,哈东支队正式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 军第三军独立师,军长兼师长赵尚志,政治部主任冯仲云,全师设3个团,500多人。随后正式组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经过扩编,1936年8日,赵尚志 被上级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任军长后,赵尚志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并迅速开辟了汤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 根据地。在根据地里,赵尚志还指导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军医院和政治军事干部学校,并担任校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在赵尚志的率领下,其活动 范围遍及北满(西至哈尔滨以北、松花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从小兴安岭以东的国境线,到小兴安岭以西的松嫩平原20多个县境内。在半年多时间里,抗联第三 军就参加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歼灭敌人1000多人。到1937年,这支由13名同志创建起家的革命队伍,在赵尚志的领导下,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0个 师、6000余名将士的抗日劲旅,成为北满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核心。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5-11-13/34926.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