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世界的伟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编者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949年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语)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今天是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98周年纪念日,重发2012年仝华发表在《党史文汇》杂志的文章,以兹纪念。
1917年11月,赤卫队员和士兵攻打冬宫。
1917 年11 月7 日(俄历10 月25 日),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发生。领导这一革命的是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全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的这一经典论述既指出了十月革命的划时代意义,也揭示了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密切联系。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真实的历史,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已经生根发芽。但是近些年来,质疑和否定十月革命的杂音时有鼓噪,产生了混淆视听,误导群众的不良影响。如,有人说十月革命“仅是一次人类历史上的大实验,整个说来,这一实验基本上失败了”;有人说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和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道路是错误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等等,奇谈怪论,甚嚣尘上。
那么,这一革命是怎样发生的?它的标志性进程及伟大意义是什么?它对中国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能否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民所逐步做出的新的历史性选择——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考察和梳理。
“亘古未有的大战”与十月革命的发生
众所周知,从世界历史看,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期间,到19 世纪末,世界已被资本主义各国瓜分完毕,于是它们为争夺殖民地,开始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1914 年8 月,“亘古未有的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主要在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协约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之间展开。这场战争席卷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卷入的人口达15 亿,伤亡总人数逾2800 万。其前后持续了四年多,至1918年11 月11 日(德国正式投降)结束。
对这场战争的性质, 列宁在战争爆发一个月后写的《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一文中即予以深刻的揭露:“ 各国的政府和资产阶级政党准备了几十年的欧洲大战终于爆发了。”“强占别国领土,征服其他国家;打垮竞争的国家并掠夺其财富;转移劳动群众对俄、德、英等国国内政治危机的注意力;分裂工人,用民族主义愚弄工人,消灭他们的先锋队,以削弱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这就是这场战争唯一真实的内容、作用和意义。”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进行的这场不义战(虽然塞尔维亚进行的是民族解放性质的战争,但在整个大战中只处于局部和从属地位),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1)促使欧洲走向衰落。如发动战争的沙俄、奥匈、德国、土耳其等四个帝国崩溃了;英、法虽为战胜国,但被严重削弱,这是帝国主义国家未曾预料到的。(2)促使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大国而兴起。特别是,当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美国尤其是日本的对华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迅速增加。(3)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确定了战胜国重新瓜分战后世界的蓝图。(4)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及其革命运动的高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密切相关。因为,在这场战争中,作为协约国之一的沙俄,其军队屡遭惨败,许多地区被德军占领,生灵涂炭。正是在这一背景下,1917 年2 月25 日,彼得格勒30万左右的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2 月27 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号召人民:推翻沙皇制度,成立工兵代表参加的临时革命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制定保护人民权利和自由的临时法令,镇压反革命;没收皇室、教会和地主土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联合各交战国人民,立即制止帝国主义战争。
但是,由于当时无产阶级的觉悟性不高和组织性不够,由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对资产阶级奉行妥协路线,至3 月初,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一个政权是“正式的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拥有社会中上层的支持,是资产阶级专政;另一个政权是彼得格勒苏维埃,它是革命群众的阶级组织,拥有一定的实力,行使着一定的政权职能,是工人、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决心继续进行战争,这就不能不遭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的反对。因此,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频频出现危机。7 月4 日,该政府在彼得格勒制造了镇压游行示威工人的“七月流血事件”。随后,他们大肆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包括下令逮捕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近四个月后,十月革命爆发。
十月革命的标志性进程及其伟大意义
十月革命的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十月革命是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彼得格勒爆发的。1917 年11 月7 日下午,彼得格勒的2 万名赤卫队员和士兵包围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当晚9 点40 分,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开始炮轰冬宫。次日凌晨,冬宫被攻陷,临时政府16 名部长在起义者的枪口下交出了证件,被逮捕。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垮台。
当晚,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十月革命的指挥部斯莫尔尼宫召开。次日清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代表大会已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和平法令》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第一个纲领性的外交文件,它向全世界表明了苏维埃政权的和平对外政策。《土地法令》则宣布,将以国家土地所有制代替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土地法令》,改革的结果将使俄国彻底解决二月革命未能解决的消灭封建土地私有制和消灭农奴制残余的问题。大会选出了临时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11 月9 日清晨,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十月革命后至1918 年3 月,苏维埃政权在全俄范围内普遍建立。同月3 日,苏维埃政权同交战国德国在布列斯特签署了和约,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更改党的名称和修改党章的决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开始改称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在随后的三年,俄共(布)领导苏俄人民粉碎了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叛乱和14 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初步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具有伟大的意义:第一,它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在这种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即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了;它就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毛泽东语)因为只要这些国家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在客观上它就是在削弱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这当然是对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支持和援助。
第二,它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即把民族问题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局部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地及半殖民地人民从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之下解放出来的总问题。第三,它给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革命的进程。
十月革命后,1919 年3 月4 日,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30 个国家的共产党或左派社会团体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建立后,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在此期间,1922 年12 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了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此前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或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十月革命消息的传入及中国民众的初步反响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共产党组织出版的供工人阅读的通俗读物
十月革命爆发的第三天,上海《民国日报》即刊登了此消息。它是中国最早的较为详细地公开报道十月革命的报纸。其报道此消息的题目为《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报道指出:“美克齐美党(Maximalist 音译,过激党之意——笔者注)占据都城”;“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已推倒克伦斯基政府”等。但是,由于中国北洋政府站在协约国一边,因此,它拒绝承认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并很快召回了驻俄公使。
新生的苏俄政府于1919 年7 月25 日发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表明自己的对华政策。但是,该宣言发表时,中俄交通是被阻隔的。因为1918 年1 月至1920 年春,从国际范围看,日、美、英、法等国武装干涉俄国,而西伯利亚地区也正被俄国反革命武装高尔察克军队所控制;从中国的情况看,北洋军阀段祺瑞把持的北京政府在政治上反对苏俄,并响应美国的“创议”,于1918 年4 月派了相当一个团的兵力出兵西伯利亚,参加日、美、英、法等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这种情况直到1920 年春才基本结束,中俄交通随之重新打开,苏俄政府的第一次对华宣言随后传来。
《宣言》写道:苏俄政府“代表俄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倡议建立巩固持久的和平,这种和平的基础应当是决不侵犯他国领土,决不强行吞并其他民族,决不勒索赔款。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不论居住何地、不论它至今是否独立自主或被迫附属他国,在自己的内部生活中均应享有自由,任何政权都不得把它强留在自己的领域之内。”
《宣言》还申明:“苏维埃政府废弃一切特权”,“苏俄政府准备与中国人民的全权(代表)就一切其他问题达成协议,并永远结束前俄国政府与日本及协约国共同对中国采取的一切暴行和不义行为”。
消息传来,“中国人民心理上起了一个极大的震动。这几天以来,各团体对于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都有极诚恳而有力的表示。”这两句评论出自 1920 年4 月14 日上海《民国日报》,评论是符合实际的。对此,仅以《新青年》第7 卷第6 号(1920 年5 月1 日出版)刊登的有关内容为例。1920 年4 月,《中华劳动公会致苏俄政府电》写道:“我们中华的人民,接着你们的通告,非常的喜欢;知道你们的革命,是要恢复我们劳动者的权利,是为世界人类谋真正的自由平等底幸福,知道你们全俄的农民、工人和红卫兵,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类。中华全体的平民,都钦佩你们创造的势力和牺牲的精神。我们劳动界尤其欢欣鼓舞,愿与你全俄的农民、工人和红卫兵提携,立在那人道正义的旗帜下面,一齐努力,除那特殊的阶级,实现那世界的大同。”同月,《全国各界联合会致苏俄政府电》表示:吾人前此,以中外报章传闻复杂,无从悉俄国之真相。“今读俄国通牒,一种正义人道之主张流露言表”。“吾人更信中国人民除一部分极顽朽之官僚武人政客外,皆愿与俄国人民携手。中华民国全国各界联合会,勇敢代表中国人民,答复俄国人民暨俄国劳农政府之盛意”。
同月11 日,全国学生联合会也致电苏俄政府。电文写道:“我们自当尽我们所有的能力,在国内一致主张,与贵国正式恢复邦交;并敢以热烈的情绪,希望今后中俄两国人民在自由平等、互助的正义方面,以美满的友谊戮力于芟除国际的压迫,以及国家的种族的阶级的差别,俾造成一个真正平等、自由、博爱的新局面。”
基于中国民众对这一《宣言》的热烈反响,1920 年9 月2 日,苏俄政府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政府的宣言》。其中强调:“为了两国的幸福起见,有必要发展前次宣言的原则。”为此,苏俄政府向中华民国外交部提出了缔结中俄友好协定的8 个要点。《宣言》并表示:“苏俄方面将尽一切力量以求建立双方最密切、最真诚的友谊。”
由上可以看出,中国各阶层民众对《宣言》作出最热烈的反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它表达的苏俄政府对中国的“自由、平等、互助的正义”;二是它的“要恢复我们劳动者的权利”的内涵。这正是十月革命在中国民众中产生积极影响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从深层次上认识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北京学生在五四运动中。
十月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革命,它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其中特别是:第一,它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从多方面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与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
十月革命的直接打击目标是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俄国资产阶级是国际帝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推翻了这个阶级的统治,也就直接减轻了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压力。特别是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对被压迫民族采取了和平、友好的政策,它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固然,十月革命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临的最大压迫,仍然是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临的反帝斗争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但是,由于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因此,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不是孤立的了,而是同世界人民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连在一起了,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变化。对这一问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有过多次论述。如他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948 年11 月)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的光芒照耀着我们。苦难的中国人民必须求得解放,并且他们坚信是能够求得解放的。一向孤立的中国革命斗争,自从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就不再感觉孤立了。我们有全世界的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援助。”
第二,十月革命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如果没有对马克思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人们就难以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因而也就谈不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从十月革命后的情况看,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所着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期间,1919 年9月,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 年9 月,该文第1 至7 节在《新青年》第6 卷第5 号上发表)一文中的相关论述,很有代表性。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从而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李大钊告诉大家:“‘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大变动,惹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的误解。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虽然极其贫弱,而自一九一八年马克思百年纪念以来,各国学者研究他的兴味复活,批评介绍他的很多。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吾信这也不是绝无裨益的事。”
在李大钊的大力倡导下,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组织社团、创办刊物、开设课程、创办工人夜校等,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与宣传。如 1918 年4 月,毛泽东、蔡和森等在湖南长沙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它成为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影响最大的一个革命团体及湖南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中心;1919 年9 月,周恩来、马骏等在天津组织的青年学生的进步社团——觉悟社,成为天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和反帝反封建的中心;五四运动前后,恽代英、林育南等在湖北组织了互助社、利群书社和共存社等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从1919 年起,李大钊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高师、朝阳大学等校开设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不遗余力地向在校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 年3 月31 日,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秘密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述为主要目的。
可以说,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先进分子对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倡导及其身体力行,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指示了正确的方向,这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长久、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先进分子创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需要具备“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的结合”这一基本条件。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即逐步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世界的和中国的问题。
1918 年11 月和12 月,李大钊先后写作了《庶民的胜利》和《Bolshvism 的胜利》两文,并都发表在1919 年1 月的《新青年》第5 卷第5 号上。同月(元旦),他在《每周评论》第3 号上发表了《新纪元》一文。从这三篇文章中,我们已能清晰地看出李大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作出的科学分析与评介。他指出: “原来这回战争的真因,乃在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家的政府想靠着大战,把国家界限打破,拿自己的国家做中心,建一世界的大帝国,成一个经济组织,为自己国内资本家一阶级谋利益。”李大钊并说明,正因为“俄、德等国的劳工社会”,首先看破了资本家的政府的野心,因此,他们“不惜在大战的时候,起了社会革命,防遏这资本家政府的战争”。他认为,“这亘古未有的大战,就是这样告终。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他并由此而预言:“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还指出:俄国的Bolshvism“就是革命的社会主义”;持这一主义的 Bolshviki“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客士(Maxr)为宗主的;他们的目的,在把现在为社会主义的障碍的国家界限打破,把资本家独占利益的生产制度打破”。在学习、研究、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日益提高。
特别是,他从多方面论述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结合本国具体实际的问题。如他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他要求大家:“应该细细的研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详细一点说,就是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研究怎样成了中国今日政治经济的情状,我们应该怎样去作民族独立的运动,把中国从列强的压迫之下解放出来。”
在中国先进分子学习、研究、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1919 年发生的五四爱国运动,以其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姿态,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一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二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了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而揭开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从思想上、干部上直接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后,1919 年下半年,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同胡适所宣扬的改良主义进行了有理有力的论争,阐明了中国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主张。1920 年11 月—1922 年夏,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蔡和森等,同张东荪、梁启超所吹捧的“基尔特社会主义”进行了论争,比较深刻地批驳了张、梁极力反对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宣扬通过消极静待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来使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陈独秀、李达、施存统、蔡和森、李大钊等还围绕着革命的形式、国家的本质等问题,对无政府主义的错误主张进行了严肃的批判,从而帮助大批激进青年比较清楚地区分了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界限。许多曾经的无政府主义者放弃了错误信仰,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并有一批人后来成长为英勇的共产主义战士。
自1920 年8 月至1921 年春,中国先进分子相继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和法国巴黎也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卓有成效地进行多方面工作的基础上,1921 年7 月23—31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在上海后移至嘉兴南湖胜利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毫不含糊地向世界宣示:“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本党“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等。虽然,一大纲领还很不完备,特别是未能提出适合当时中国国情需要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一任务是一年后由中共二大完成的。但是,一大纲领的这几点宣示,是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它把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以及实现这一最高理想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昭示于天下,从而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根本航向。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语)回首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年和世界风云的变幻,再看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我们更加信服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年6 月30 日)一文中所写的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这段话阐明了三个重要观点:(1)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核心因素是“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是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民的最根本的帮助;(3)基于前两点,这里所说的“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走十月革命所昭示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之路。
让我们牢记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和中国共产党90 年的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的方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胜利。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5-11-07/34824.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