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报:还原中国战俘劳工历史真相
在日本 军国主义侵华期间,数十万中国战俘和平民百姓被作为“特殊工人”而受到使役、剥削,乃至迫害致死。这些所谓的“特殊工人”实质是战俘劳工。尽管日本侵略者 把有关战俘劳工的资料当成军事秘密,遗存文献很少,但血染的历史不会被轻易抹去。几十年来,学者们不断从遗址中、从相关档案里、从幸存者的口中,还原历史 真相。
送至东北奴役的战俘劳工近20万
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期间,在我国东北地区修建了很多大型军事设施。这些工程需要大量人力,人力从何而来?年近九旬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解学诗告诉记 者,自1941年起,侵华日军大规模使役中国战俘,这些战俘和被抓捕的平民百姓被作为“特殊工人”,送到东北或日本等地进行奴役,其中被送到东北的人数最 多。通过对比档案资料,解学诗认为,仅在东北地区的战俘劳工就达近20万人。
这些战俘劳工的处境十分凄惨,辽宁省委党校教授李秉刚曾采访过多位幸存劳工,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口述资料。一千三四百名在黑河筑路的战俘劳工,仅经过三个 多月时间,只剩几百人;还有大批劳工长时间被强迫在齐腰深的水中作业,或者在极其寒冷的天气下从事艰难繁重的工作。为了保密,大批战俘劳工被秘密屠杀。这 样令人发指的虐待和残害比比皆是。
虐待战俘是日本战俘政策的本质特征
厘清“特殊工人”群体的情况是研究的第一步,从中弄清楚日军对华战俘政策和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政策也尤为重要。
日本军国主义者不承认武装侵华是侵略战争行为,故不承认有中国战俘的存在。然而解学诗研究发现,在日本所有内部有关中国战俘劳工处理规程或规定中,都毫无例外地规定,战俘劳工准据俘虏处理。
日本战俘政策的突出特征恰就是其残暴性。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战俘问题上制造了一系列暴行,加上战时强制劳动政策的推行,致使日本的虐 俘行为残暴有加,遭到世界各国舆论的谴责与声讨。解学诗表示,“日军战俘收容所沦为无差别地扣押战俘、进行奴役和政治迫害的法西斯集中营,其残酷程度堪与 德国法西斯集中营相比。虐待战俘,是当时日本战俘政策的本质特征。”
“日本对华战俘政策及其实施的残暴性,较之日本在东南亚各地,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也有其特定的复杂性。”解学诗认为,这既是日本战俘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涉及其战时劳动政策问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重要战略与政策之一。
战俘劳工问题仍有大量研究空间
中国战俘劳工从被俘那一刻起即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办法逃走或者实施反抗计划。他们在失去自由的情况下,用逃亡、暴动展现了一条特殊的抗日战线。
这些战俘劳工的命运是悲惨的,研究战俘劳工亦是艰辛的。当年日本侵略者把战俘劳工的一切都当成军事秘密,因此留下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李秉刚告诉记者, 目前的战俘劳工相关研究主要是利用搜集的一批档案资料(主要是日本关东宪兵队和满铁档案),此外,还有许多战俘劳工幸存者的口述资料。他说,“这些都是可 信性极强的资料,两相对照,可以证实许多历史事实。”近日,由解学诗和李秉刚撰写的《中国“特殊工人”——日军奴役战俘劳工实态》一书出版。书中大量使用 了战俘劳工亲历者的口述史料及部分日军和满铁档案,从政策上和事实上揭示和探究了被运送到东北的战俘劳工被奴役、虐杀以及暴动、逃跑斗争的内情实态。
李秉刚建议,涉及战俘劳工的很多资料极有可能存在于日本一些企业档案之中,未来从这些资料入手,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广阔空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方 面,随着幸存劳工年老辞世和有关遗址遗骸的腐化,未来研究面临着更大的资料压力;另一方面,学者们也在忧心研究相关问题学者的老龄化问题。“这些是我们更 为忧虑的问题。”解学诗表示。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5-07-15/32959.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