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东: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的五种精神
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对这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共党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党内外都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都明确认定了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的伟大功绩。但对这次回忆到底留给我们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或者更具体地说,如何表述遵义会议精神?党史界、学术界讨论热烈,见仁见智。如今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有了明确的表述,唯独遵义会议精神表述尚无定论,各界都希望尽早有一个统一的概括。综合今年国内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依据“忠于史实、激励当代、启迪未来“的原则,当前应当大力弘扬遵义会议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和务求必胜等二十字精神。
首先应大力弘扬遵义会议实事求是的精神。遵义会议堪称实事求是的历史典范,无论是对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历史总结,还是对红军进一步军事行动的谋划,亦或是对犯错误同志的批评和对被错误处理的同志的重新起用,无不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早在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的革命道路时,毛泽东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早放弃攻打大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把战略退却变成战略进攻,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但是“左”倾领导人坚持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拒不承认毛泽东同志的这一伟大创造。虽然他们后来也不得不从大城市转移到农村根据地,但仍然排斥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丢失了中央根据地,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遭致革命的重大损失。遵义会议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胜利,它是付出了重大代价换来的。湘江之战后,到底是不顾严重敌情继续坚持与二、六军团会合,还是实事求是改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进军?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实事求是,就能绝处逢身,化险为夷;反之,就可能大难临头,全军覆没。
今天,我们要继续弘扬遵义会议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必须牢记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历史经验教训,努力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自觉把思想从不合事宜的观念、做法和制度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比如,在对国情、省情、市情和县情的认识上,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认定,首先承认“三个并存”的现实,即一部分现代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化水平很远的工业同时存在,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科学技术与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状况同时存在。然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扎扎实实推进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和小康建设进程。
第二,要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的精神。毛泽东指出:“我们认识中国,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从偶然性来看,红军长征前夕,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中断了通讯联系;从必然性来看,经过14年艰难曲折,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的一系列挫折,红军高级将领和党的高级干部已经从实践中懂得,要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走自己的路。作为共产国际的东方支部,中国共产党在它幼年时期得到过国际的许多帮助和正确指示;但毋庸讳言,共产国际及其派到中国来的同志,由于不了解中国情况也对中国革命有过不少错误指示,使我们遭受许多不应有的损失。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教条主义的问题,对如何看待共产国际指示作了科学的回答,并最早认识到“中国革命斗争要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从遵义会议开始,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党自身的重大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今天,我们要继续弘扬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精神。首先,在国际事务中,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于一切国际事务,我们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我们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我们尊重世界的多样化,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主张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主张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自己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商量解决。其次,在国内事务中,我们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国家都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创造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二十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尽管前进的道路并不都是平坦的,还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但是,无论什么困难和风险,都不能动摇我们的坚定信念,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地方各级党委在思想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则应根据省情市情特点,搞出自己的特色,走出独特的路子来!
第三,要大力弘扬遵义会议坚定信念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自己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正是由于有坚定的信仰和必胜的信念,所以才能历经磨难而不垮,屡遭挫折而不散。遵义会议前夕,党和红军陷入了极度危难之中:红军从长征初期的8.6万人经过湘江战役后锐减到不足3万人,前有重兵堵截,后有敌军围追,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生存环境十分险恶,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但从党的领导人到普通战士,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的中国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大家处变不惊,遇难不馁,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积极寻找正确的道路。正因为如此,才使遵义会议得以召开,错误路线得以纠正,正确路线得以确立,从而转危为安,转败为胜!毛泽东同志在娄山关上写下的豪迈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辛、勇跨征程的鲜明写照。长征是人的力量的赞歌,它告诉我们:即使面对生存绝境,只要有崇高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什么艰难险阻都能战胜。一位老红军说过:当年我们靠什么克敌制胜?靠理想、靠信念,靠的是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高尚情操,一句话,靠的是精神的力量。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困难还不少。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变局,面对国内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但首先要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保持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和建设初期的那么一股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如今人们常常抱怨条件不好,困难太多。是的,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我们正在干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干过的伟大事业,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去一个个加以解决。但是,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同长征时期比一比,那时候有什么物质基础,有什么基本条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靠坚定的信念,已经创造了一个长征的奇迹;21世纪我们靠坚定的信念,一定能再创造一个新长征的奇迹。
第四,要大力弘扬遵义会议民主团结的精神。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在幼年时期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没有共产国际直接指导的情况下,自己解决自身重大军事和组织问题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根据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取消了“左”倾错误领导人的指挥权,对思想上还未认识到错误的领导人,采取了耐心等待的态度。改变了过去对犯错误同志无情打击、残酷斗争的做法。遵义会议是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光辉典范,是体现党内民主团结的光耀典范。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特别是湘江战役惨败后,博古、李德受到红军指战员的强烈指责,要求更换领导人的情绪明显滋长,一些曾经支持过“左”倾错误的领导人,也在血的事实教育下,逐渐改变态度。所谓“担架上的阴谋”,实际上是毛泽东与其他同志正常地交换意见,对党的事业负责的表现。不是“非组织活动”,不是“阴谋诡计”,而属于“个别酝酿”。遵义会议也是按照党的“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事务。会议前后召开三四次,大家的意见发表得都比较充分。虽有尖锐的交锋但没有人身攻击,虽有严厉的批评但没有以势压人,就在作出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后,仍然允许一些同志保留意见。这是一次真正民主的会议,表明我们党即使在幼年时期,对民主原则的奉行就是那么虔诚那么认真,无愧是一个按马克思主义革命原则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党。这是一次真正团结的会议,这种团结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二是经过明辨是非后思想认识上的团结统一。
党的十六大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我们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创建中国政治文明的今天,进一步弘扬遵义会议民主团结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942年,毛泽东曾经把遵义会议的民主团结精神运用到延安整风中,并提炼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1957年,毛泽东又把这种民主团结方法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正确方法。可惜未能贯彻到底,以至后来发生“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那样局部的和全局性错误。从这反面证明:党内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党内民主建设是一个现代政党生死攸关的自身建设课题。我们一定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第五,要大力弘扬遵义会议务求必胜的精神。为什么要开遵义会议?为了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为什么要批判“左”的错误,为了端正党的路线,夺取革命的胜利。务求必胜就要敢于坚持真理,只有坚持真理才能保证党和红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真理要能在党内占上风,既要求掌握真理的少数人能以务求必胜的精神出以公心,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又要求大家也能从务求必胜的要求出发,出以公心,勇敢地服从真理。列宁说过:“向真理低头不算丢人。”陈云说:“要真理,不要面子。”张闻天说:“真理在谁手里,跟谁走。”他在遵义会议上作反报告,尖锐地批评了博古的严重错误,认为博古文过饰非的主报告基本上不是正确的。王稼祥也严厉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拥护毛泽东来指挥红军。朱德也发言明确支持毛泽东。周恩来不但主动承担责任,且全力推举毛泽东领导红军今后的行动。就是对遵义会议一度持保留意见的博古、凯丰等人,在长征后期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改变了看法,表示心悦诚服。党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就胜利;什么时候我们坚持错误,背离真理,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场正式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的。我们为什么会胜利?并不是因为党一贯正确,不烦多雾,而是因为我们党能坚持务求必胜的信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就是新生无产阶级政党不可战胜的真谛。正因为如此,列宁说:在无产阶级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条通向死亡,一条通向胜利。死亡不属于无产阶级。
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十六大确定的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制度保障。我们要有务求必胜的信念,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尤其要加强作风建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文选自《遵义党史党建》2004年第1期, 原标题:【遵义会议精神研究】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的五种精神 执笔者系中共遵义市委讲师团团长、社科联主席:李学东)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5-01-16/29768.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