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历史

打印

不应否定中国知青的历史岁月

对中国知青文化节的几点想法

云南知青杂志副主编
昆明安宁知青联谊会秘书长
程约汉


至今年12月22日,中国知识青年分赴祖国各地上山下乡已整整四十周年。倘若上溯至1955年,那就是半个世纪,潮起潮落,日月如梭,壮怀激烈,感慨万千!
当年,正值旧中国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第一次当家作主的亿万劳动群众开始建设与创业的伟大历程,上千万知识青年在祖国发出号召的时候,积极响应,脱下学生装,穿起粗布衣,参与奋斗,用青春与热血推动农村边疆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知识青年先后走上新的岗位,以新的姿态书写自己的多彩人生篇章。“知识青年是共和国教育最成功的一代人”,这一命题越来越为各种群体和社会接受。每位知青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每段感人的故事都有一位知青。这一代人无悔于国家,也无悔于自己。
今天,当开国领袖发出上山下乡号召四十周年这个历史性日子正一步一步朝我们走来的时候,历史会再次发问:两鬓染霜的你们,会不会裹步不前?还能对社会做什么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吗?
相信你我他,在缅怀大半人生经历的时候,也积极思考这个问题。
云南知青文化研究会,在知青上山下乡三十九周年的纪念会上,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向全省乃至全国知青倡仪成立“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在每年12月22日都争取政府支持举办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何创立12月22日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呢?我们认为:第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展经济创功立业,人数之多,跨度之长,空前未有,堪称新中国建设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知青的汗水没有白流,对新中国繁荣昌盛作出基础性的不可磨灭贡献。第二,千百万中学生第一次深入社会最底层,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谙熟国情,同农民结下友情,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走到各条战线后,他们没有也不会轻视农民,这是了不起的毛泽东时代的伟大成就。这也为“就业——升大学——成功”的杰出人才模式提供最典型的、最多的范例。第三,知识青年在最落后边远的农村和边疆,同最艰苦的劳动群众辛勤劳作,风雨同舟,在当时对美国、阿尔巴尼亚等国产生影响,引起世界的关注;至今热力四射、魅力未减。即便脱去斑斓的政治油彩,已体现着正义、公道、平等的普世价值,闪烁着人类精神的永恒之光。第四,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精神的力量,更需要理想、道德和情操的力量规范和支撑。请问,什么是中国知青的形象?是新中国一代建设者、创业者和爱国者。什么是中国知青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实干精神。中国知青精神延续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受“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的熏陶,在新中国的困难重重建设史上产生过精神变物质的巨大作用。挖掘、总结和传承中国知青精神,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二十一世纪的时代课题。这也关系到我们这代人留下什么遗产给子女后世的问题。在农村和边疆,多数知青表现是好的,比较好的,思想单纯上进心特强,这是历史的真实。将艰苦而光荣的中国知青历史岁月,涂抹成一部血泪史、灾难史,有很大片面性。忽视、曲解和否定中国知青形象和精神,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曾付出青春和热血的千百万知青及其父母,以及关心和培养过他们的毛泽东、周恩来老一辈革命家和各级领导者,更对不起那些安家落户在当地的知青朋友们,包括在上山下乡中献出宝贵生命的知青朋友们!第五,对上千万知青在政治上肯定,精神上弘扬,经济上优抚更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广大知青及其支持者的努力。现在还有些知青滞留在农村;有些病残知青、边缘化的陷于贫病交加的知青;有些“青春献给党,到老无人管”的下岗知青;有些因冤假错案仍未平反的知青,有些“献了青春又献终生”的知青,其子女要求回原籍等问题都需呼吁解决。“国家关心、负责到底”,这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倡导,躬行实践,值得后来领导者思考。苏联优恤卫国战争老兵的经验,值得借鉴;1985年中央解决知青工龄的范例值得借鉴。关爱知青是一项涉及社会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上述内容的宣传、实施和落实是我们每个健在的知青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12月22日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具有巨大的容量和深邃价值;
12月22日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拥有最广泛而深厚的民众基础;
12月22日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是城乡互动和谐的新载体;
12月22日中国知青文化节(中国知青纪念日)是奋斗、平等和公正的精神象征。
知青朋友们,因为人民共和国由穷变富、由弱变强的一次历史选择,我们当年走到一起来了,而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号“知识青年”。共同生活与工作,所形成的知青情结具有巨大凝聚力、亲合力和创新力。现在在虽然年过半百,但任重道远。一位云南知青诗人说“人是不容易伟大的,良心却很伟大。一般说来,当过知青的人,都容易表现出良心。”无论自愿上山下乡的志愿知青,还是祖国号召上山下乡的潮流知青;也不管当年在农村,还是在边疆农场;也无论今天的生活际遇如何,让我们携起手共同努力吧!
顺致知青的敬礼!

2007年12月20日

代序


吴丹江
约汉兄将多年心血结集成册嘱我写序,我和他曾有过昆明市委机关同事的渊源,人生易老,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时间地点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在这个浏览迅猛,审美多元,抚摸和欣赏纸质阅读品日渐衰退的时代,任何图书都存在选读选购危机,因此,我不认为这类以钩沉为主题的书籍会引发传播的热潮,连是否有人会用心阅读我都表示怀疑。
逐一读完书稿,我对他在写作领域长久的坚持感到吃惊,全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作者从旧作中整理出的代表性随笔杂文,细品慢嚼,不能说篇篇珠玑却弥漫着陈年老窖的仓味余香;另一部分则是最触动我的中国知青章节,全篇点评与叙述结合,用“从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周总理、朱委员长对家里的年轻人说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四个历史阶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谁在妖魔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四个章节剖析知青历史的起落沉浮,解读知青归宿的种种悬疑,姑且不论立意写法是对是错,仅凭一个知青一介草民敢于求真相要说法的执著和勇气,就值得静心翻阅。
每个人都会享有自己的时代,但很少有人会把自己所生活时代的特定历史标记留作纪念,以致许多已经落幕的时代因为缺乏佐证而无法还原真实面貌。约汉兄作为昆明64届的老知青,不但能够坚持数十年,把自己收存到的知青时代的文章逐项归类圈注,而且能够在中国知青历史终结30年后予以出版面世,使知青那段史料散失严重的模糊过去,有了更多可资回忆与纪念的凭据。这些凭据作为特定时代的遗留物,虽然还需要权威机构的等级认证却无疑成为了民间少有的档案珍藏,虽然失去了现实发展的指导意义却无疑具备了见证历史的文物价值,使后世不会因为修史者的粗糙心而找不到历史的真正源头。
拨开岁月的丛林,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中后期,有一支不着军装的青少年部队,餐风露宿昼夜兼程,奔赴广阔天地,准备大有作为。
这支“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挥手我前进”的三千万未成年大军,以董加耕、侯隽、邢燕子为先锋,一位叫名金训华的上海青年在东北激流中牺牲生命的勇敢,使这支部队曾经不倒的军旗涂满了悲壮的色彩。
非常不幸的是:这支知青部队误入了历史的盲区,以致光荣贬值为悲怆,庄严氧化为浩劫,大约30年前,整支部队成建制归零。于是,在新中国的史册上,他们除了留下一个“原罪的知识青年”番号,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成了名符其实的有军无史的部队。
在求新求变的二十一世纪,像他这般站立于风雪垭口,痴迷于手书知青历史指路牌的作者恐怕微乎其微,但愿有人愿意倾听知青潮涨潮落的奉献老故事,但愿有人会对浸漫在祖国大江南北的知青产生哲学新兴趣,但愿有人会对中国知青行一个迟到的军礼。
当今时代,被注销被忽略被掩埋的历史性痕迹越来越多,何况其他非历史性痕迹。约汉兄穷尽半生积累奔波出书,完全出自对痕迹历史的担当负责,是最起码的知青家族人格尊重诉求,有勇敢也有冲动唯独没有功利,这种精神非常难能可贵,这种态度特别值得欣赏。
看完全书,阵阵苍凉,袭上心头。知识青年——虽书写了历史却被历史拒绝记载,虽创造了历史却被历史一笔钩销。如今事主尚在,已经滑稽天下;一旦物是人非,岂不哀莫大焉?
中国知青,在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猛烈爆炸的年代,把人生的初恋献给新生的祖国,把青春的花季绽放在贫瘠的农村,把生命的躯体匍匐在历史浩劫的崎岖路段,难道,就因为他们勇于默默无闻分担祖国的苦难而被理所当然地漠视和忽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三千万知青不仅仅是枯燥的数据,更是有血有肉不容践踏的生命,历史学家是否应该良心发现,使中国知青不再成为新中国史卷上最黯淡苍白的一代。
终于,《人民日报》在2008年7月18日刊载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大型画册》征稿启事中称:“在新中国的历史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史无前例的壮举,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漫长的岁月中,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同广大农民群众一道,战天斗地,用热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虽然,这仅仅是历史性礼仪的简洁肇始,却与本书的愿望一致,是对天下知青的一丝抚慰。

二○○八年七月


不应否定中国知青历史岁月

题记
一位日本作家曾说过:“青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必强求划一,不过那种向往正确的人生,为人们去流汗,去做贡献——应该认为这样的青春灵魂才能使人生迸射光辉”。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他的《莫斯科日记》中,深刻指出:“我在苏联的逗留过于短暂,在此期间,我接触了强大的人民,他们在不断克服无数障碍的同时,正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怀着英勇无畏和井然有序的激情创建新世界。我赞叹他们的强大威力,他们的快乐生活,他们的热忱,虽说有艰难困苦,它们正在被逐渐克服,而且,艰难困苦更提高了他们的伟大工作的价值。我在离开时真正确信我在前来这儿时所预先感觉到的东西:唯一真正的世界进步是与苏联的命运不可分割的,苏联是无产阶级共产国际的火热的策源地,全人类都应该并将成为这样的策源地。在所有国家,保卫无产阶级共产国际,反对一切威胁它的发展的敌人,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您是知道这一点的,亲爱的同志——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只要活着,也永远不会放弃”。
这两位肤色不同作家所说的话,不会因为现实生活的逆转变迁就丧失其价值,真理具有无障碍的穿透力,人类社会的进程还将要证明。为此,留下时代真相,阐述中国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地位,让“死者反生,生者不愧”,是每一位两鬓染霜老知青的历史责任——首先让我们的儿辈以至孙辈们,其次是社会明白,而不受忽悠与诓骗。

一、从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周总理、朱委员长对家里的年轻人说起
1、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子女毛岸英、毛岸青、李纳下乡
2、周总理侄辈周秉建、周秉和下乡
3、朱委员长孙子下乡
4、城市学生青年上山下乡、同工农结合是被民主革命证明成功的经验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四个历史阶段
1、民主革命阶段
2、新中国成立至文化革命前1966年,上山下乡知青182.28万人
3、文化革命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上山下乡知青1402.66万人
4、1976年至1980年日渐式微,上山下乡知青244.54万人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历史地位不应否定
1、一次大规模地改变旧中国落后的实践;知青的汗水没有白流,他们的功勋已成现实图景,彪炳史册。
2、上山下乡的主张不是毛泽东的个人行为,在实施中是动态管理,已有一千万知青调往各条战线。
3、上山下乡既解决经济(失业)问题,又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何乐而不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关爱、培养和器重、擢升知识青年。
4、知识青年和上山下乡是一株苍茂大树和累累硕果的关系;什么是中国知青的形象,及其精神。
5、中国知青精神感动世界,在阿尔巴尼亚、美国等国家的回应,并融入世界正义、平等和进步的潮流。
四、谁在妖魔化广大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岁月
1、知识青年是“共和国教育最成功的一代人”。
2、知识青年不是“敏感问题”,如何在新世纪把握知青问题的主动权。
3、“青春献给党,到老应该管”,正确认识和解决知识青年现有的实际困难,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3-05-01/5025.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上山下乡知青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