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经先:关于“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与蒋正华先生商榷
关于“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与蒋正华先生商榷
孙经先
§1 前言
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949年—1982年期间我国经户口登记的每个年度的人口数据。这一数据显示我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现了人口大幅度异常减少的情况,其中最突出的是:1960年我国人口比1959年减少1000万人。国家统计局的上述人口数据中存在着一系列难以解释的重大矛盾。为了解释这些矛盾,国内外一些人认为在我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发生了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重大事件。
原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蒋正华先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承担了国家级研究课题,在这一研究中他估计我国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1700万。他的研究在国内是最有代表性的,并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们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了蒋正华先生收入该数据库的全部论著,并通过其他途径,找到了他关于上述问题的主要研究文献。这些文献是:
【1】蒋正华,李南:《中国人口动态估计的方法与结果》,载《中国人口年鉴(1987)》(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室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年,94—106页。
【2】蒋正华:《中国人口动态参数的识别》,载《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第1期。
【3】蒋正华,李南:《中国人口动态参数的校正》,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4】袁永熙主编《中国人口总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615—621页(这一部分是由蒋正华先生写的)
在以上四篇文献中,内容比较完整的是【1】,其他三篇与【1】的内容基本相同,但都写得很简略。
我们认为这些文献存在着一系列学术上的重大错误和问题。在本文和另一篇文章《蒋正华先生关于“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研究中的学术错误》中,我们将对这些错误和问题系统的提出我们的看法。
§2 国内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吗?
蒋正华先生在他的研究中使用了一个基本假定: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他在文献【1】中建立他的数学模型时说:“迁移可以忽略时”。他正是在这个基本前提下建立他的数学模型的。
人口迁移的影响真的可以忽略不计吗?
人口迁移有两类,一类是国际移民,一类是国内人口迁移。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国际移民人数很少,所以国际移民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国内人口迁移的影响,我们就必须加以认真的讨论了。
文献【1】—【4】重点研究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我国人口变动问题。正是在1956年到l964年这一个很短的期间内,我国先后出现了两次迁移方向相反的人口大迁移运动。一次是1956年到1960年上半年期间的由农村到市镇的人口大迁移,另一次是1960年下半年到1964年期间的由市镇到农村的人口大迁移。
按照张庆五、魏津生在《中国人口年鉴1986》(147—153页)上发表的文章中给出的数据,1954年至1957年这一阶段我国每年平均迁移人数为2627万人,1958年至1960年这一阶段每年平均迁移人数达到3213万。这样1954年到1960年期间全国迁移人口总数高达20147万人次。这一期间迁移的主导方向是从农村到市镇,其结果导致数千万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市镇。1961年至1965年这一阶段每年平均迁移人数为1680万,合计6720万人,这一期间迁移的主导方向是从市镇到农村,这是这一时期我国开展的大规模精简职工、减少市镇人口工作的反映。由上可知:在1954年到1965年期间,我国出现了总数为26867万人次的人口大迁移运动,相当于几个中等国家举国迁移。这一期间我国人口大迁移涉及人数之多,时间之短都是史无前例的。
1958年以前,我国全国范围内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已有的法规也存在着重大的漏洞。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以国家主席令形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这一条例标志着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这一法规的落实是需要时间的,正是在1960年前后,这一法规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落实(尽管这种落实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1953年到1964年,正是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从没有全面建立(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到逐步建立、并逐步相对完善的时期。
1960年前后,正是上述两次空前的迁移方向相反的人口大迁移运动的交汇点,也正是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转折点。在空前的人口大迁移中,户籍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漏洞,必然导致大量人口在迁移中出现重报虚报和漏报户籍的现象。所以从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的角度讲,以上这两个重大事件毫无疑问会对这一时期我国的户籍人口统计数据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影响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忽略不计的。但是这两个重大的事件的影响,在文献【1】—【4】中,都完全被忽视了。
我们在网站上以孙景泽为笔名发表的文章《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关于我国六十年代人口变动问题》指出:正是这两次迁移方向相反的人口大迁移运动中所出现的户籍重报、虚报和漏报现象(及其对这些行为的纠正)造成了这一时期我国户籍人口的急剧异常变动。
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在1956年至1959年期间我国从农村到市镇的人口大迁移中出现了重报、虚报户籍人口1144万人。这些重报、虚报的户籍在1960年至1964年期间被注销。
我国在1960年下半年至1964年期间进行了市镇人口大精简工作,形成了从市镇到农村的人口大迁移,在大迁移中出现了漏报户籍人口1510万人。上述漏报户籍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1970年至1979年期间补报了户籍。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1960年至1964年期间我国户籍统计人口减少2654万,这就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户籍人口大幅度异常减少的真正原因。这一减少与人口死亡无关。
上述事实表明,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我国国内户籍迁移运动对户籍统计人口的异常变动产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不计的。
国外一些人口学家对我国这一时期人口变动问题作了研究,但是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不了解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变化的情况,更不了解我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空前的人口大迁移运动,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研究出现了重大失误。作为国外的学术工作者,他们出现这样的失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还是法国人口学研究所所长卡洛先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较客观,他说:中国的问题最好由中国人自己来回答。
我们必须指出:在蒋正华先生文献【1】—【4】的研究中,他完全忽视了我国这一时期所出现的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移运动的基本事实和户籍管理制度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完全忽视了这两个重大事件对户籍统计人口的异常变动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所以,我们认为这一研究没有、也不可能反映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变化的真实情况。
我们还必须指出,最近二十多年来国内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关于我国这一时期非正常死亡数千万人的“研究”。这些研究也都完全忽视了我国这一时期所出现的人口大迁移运动的基本事实和户籍管理制度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以及这两个重大事件对户籍统计人口异常变动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
我国在1956年到1960年上半年出现的从农村到市镇的人口大迁移,必然导致许多地区农村人口减少,一些“研究”把这样的减少荒谬的归结为大量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由于户籍迁移原因造成1960年至1964年这一期间我国户籍统计人口减少2654万,一些研究把这样的减少也全部荒谬的归结为数千万人口非正常死亡。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也都没有反映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变化的真实情况。
§3 如何看待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中的重大矛盾?
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949年—1982年期间我国经户口登记的每个年度人口数据。这些数据中存在着表面上的重大矛盾。
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国际移民的情况下,某年当年岁末人口数减去上一年岁末人口数应当等于当年出生人口数减去当年死亡人口数。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中出现的令人难以解释的重大矛盾就是:在1957年到1979年期间中的大多数年份中,上述这两个应当相等的数字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我们把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字称为某一年的人口异常变化数:
某年人口异常变化数=(当年岁末户籍人口数-上一年岁末户籍人口数)
-(当年户籍出生人数-当年户籍死亡人数)。
人口异常变化数大于0,表示人口异常增加,人口异常变化数小于0,表示人口异常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我们把1954—1982年期间我国人口异常变化数(按绝对值)超过100万的所有年度的异常变化数列全部列出,见表1。
表1
年度岁末人口数
(万人)自然增长率
(‰)人口异常变化数(万人)
19576465323.23344
19586599417.24215
19596720710.19534
196066207-4.57-695
1961658593.78-598
19626729526.99-361
19636917233.33-397
19647049927.64-603
19708299225.83207
19718522923.33275
19738921120.89192
19759242015.69123
19769371712.66119
19779497412.06119
19789625912.00138
19799754211.61158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间的大多数年度的人口数,都出现了数量巨大的异常增加或异常减少的情况。按照增加和减少的情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57年—1959年,我国连续三年人口大幅度异常增加。这三年异常增加的人数合计1093万人。
第二个时期:1960年—1964年,我国连续五年人口大幅度异常减少。这五年异常减少的人数合计2654万。
第三个时期:1970年—1979年(1972年和1974年没有计入),我国连续八年人口大幅度异常增加。这八年异常增加的人数合计1331万人。
除了以上时期外,还有1965年—1969年、1972年和1974年。这七年人口异常变化数按绝对值计算每年都不大于100万人,但由计算可知,这七年合计我国人口异常增加203万人。
我国建国以后的其他时期,都没有出现过这样连续的、数量巨大的人口数异常变动的情况。
从整体上看,我国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人口异常变动问题,实际上包括以下三个问题:
1.1957—1959年期间我国户籍人口连续三年大幅度异常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2.1960—1964年期间我国户籍人口连续五年大幅度异常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3.1970—1979年期间我国户籍人口连续八年大幅度异常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此外,从以上三个时期人口异常变化的数字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我国户籍人口在1957年—1959年期间异常增加合计1093万人,1970年——1979年期间(1972年和1974年没有计入)异常增加合计1331万人,再加上1965年—1969年、1972年和1974年这七年人口异常增加的203万人,共计异常增加2627万人。
这个数字与我国户籍人口在1960年—1964年期间异常减少的2654万人,是令人惊异的高度吻合在一起的。我们无法用巧合来解释这种高度的吻合。所以产生了第四个问题:
4. 这种高度吻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仔细阅读了蒋正华先生的文献【1】—【4】,发现他的研究只注意到第二个问题,完全忽略了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更忽视了第四个问题。
他在上述文献中用大量人口的死亡漏报来解释六十年代初期我国户籍人口的大量异常减少,我们认为他也应当同时解释一下为什么在这一时期之前和之后又出现了户籍人口大量异常增加的现象!
如果户籍人口的异常减少用死亡漏报来解释,那么户籍人口的异常增加又该用什么来解释呢?上述第四个问题又该如何解释呢?
事实上这四个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真正解决我国六十年代人口异常变动问题,就应当同时回答以上四个问题!事实上,上述第四个问题所揭露的事实,已经揭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这就是:1960年—1964年期间我国户籍人口大幅度异常减少的真正原因,必须到1957年—1959年期间和1970年—1979年期间我国户籍人口大幅度异常增加的原因中去寻找。
我们发表在《乌有之乡》等网站上的的文章《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关于我国六十年代人口变动问题》,对以上这四个问题给出了一个统一的回答。我们的研究表明,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中的重大矛盾都是表面上的,都可以用我们的方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这一解释完全不涉及人口的非正常死亡。
§4 死亡漏报能解释人口异常减少吗?
蒋正华先生在他的研究中用大量人口的死亡漏报来解释六十年代初期我国户籍人口的大量异常减少(我们这里所说的户籍人口异常减少是指按上一节所定义的人口异常变化数小于0的情况)。
这里我们必须指出:从理论上讲,用死亡漏报是不能解释户籍人口异常减少的。事实上,我们有以下结论:
结论:出生和死亡漏报不会对人口异常变化数产生影响。
这一结论的证明如下,任何一个具有初中数学知识的读者,都可以完全理解这个证明。下面证明中的所有人口数均指户籍人口数。
证明:对每一个基层户籍登记部门来说:
当年岁末人口数=上一年岁末人口数+(当年出生人口数
-当年死亡人口数)+(当年迁入人口数-当年迁出人口数)。
在不考虑国际移民的前提下,上述公式对全国所有的地区求和得到
∑当年岁末人口数=∑上一年岁末人口数+(∑当年出生人口数
-∑当年死亡人口数)+∑(当年迁入人口数-当年迁出人口数),
所以:
全国当年岁末人口数=全国上一年岁末人口数+(全国当年出生人数
-全国当年死亡人数)+∑(当年迁入人口数-当年迁出人口数),
这就表明:
某年人口异常变化数=∑(当年迁入人口数-当年迁出人口数)。
最后一个式子表明:人口异常变化数只与迁移活动中的重报、虚报和漏报行为(及其对这些行为的纠正)有关,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及其登记活动无关。证完。
这一结论从理论上说明,人口异常变化数与死亡漏报无关。
从户籍统计的角度讲,这一结论是非常显然的,在某一年一些人已经死亡,但是没有在当年注销户籍,那么这些人死亡的事实既不会在当年的户籍死亡率中反映出来,也不会在当年年底的户籍人口总数中反映出来,显然他们也就不可能对当年的人口异常变化数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蒋正华先生的研究用死亡漏报解释我国这一时期户籍人口的大量异常减少是错误的。
§5 关于1953年到1963年期间漏报
死亡人口6274万人的问题
蒋正华先生在文献【1】中是这样论证他的结论与方法的正确性的:“第二次人口普查前进行的户籍整顿中发现应销者共约800万人,按本文估计1963年前全部死亡人口漏报为600万人(不计出生后不久死亡,未登记户口者);由于户籍整顿中还发现200万人的漏登,故总的漏报情况与本文的估计十分接近,这即说明那次户籍整顿是很成功的,也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这是他在这篇文章中说明他的方法和结论正确性的最主要的证据。
下面我们按照他在同一篇文章中提供的数据,计算一下1963年前全部死亡漏报人口(不计出生后不久死亡,未登记户口者)的人数究竟是多少。在下表中岁末人口数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死亡人数按岁末人口数由死亡率计算出。
表2 1953年到1963年期间的人口死亡情况
年份岁末人口数
(万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死亡率蒋正华估计的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人数(万人)死亡率(‰)死亡人数(万人)
195358,796 14.00 814 20.70 1,203
195460,266 13.18 785 23.78 1,416
195561,465 12.28 747 22.54 1,372
195662,828 11.40 708 21.52 1,337
195764,653 10.80 688 20.53 1,309
195865,994 11.98 783 20.06 1,310
195967,207 14.59 972 26.91 1,792
196066,207 25.43 1,696 31.58 2,107
196165,859 14.24 940 24.38 1,610
196267,295 10.02 667 17.83 1,187
196369,172 10.04 685 16.35 1,116
合计 9,485 15,759
由表2可以看出,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这一期间我国死亡人数合计为9485万人;按照文献【1】估计的死亡率计算,这一期间我国死亡人数合计为15,759万人。这两个数字之差为6,274万人,这就是这一期间按照文献【1】估计的死亡率所得到的我国漏报死亡人口的总人数。
按照文献【1】的解释,这一人数包括了这一期间出生后不久死亡,既没有登记出生,也没有登记死亡的人数。关于这一类人口的数量究竟是多少,文献【1】没有估计。我们下面做一个估计。
表3 1953年到1963年期间的人口出生情况
年份岁末人口数
(万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率蒋正华估计的出生率
出生率(‰)出生人数(万人)出生率(‰)出生人数(万人)
195358,796 37.00 2,151 39.56 2,300
195460,266 37.97 2,260 39.39 2,345
195561,465 32.60 1,984 37.32 2,272
195662,828 31.90 1,982 35.92 2,232
195764,653 34.03 2,169 36.84 2,348
195865,994 29.22 1,909 31.77 2,075
195967,207 24.78 1,650 27.86 1,855
196066,207 20.86 1,392 24.24 1,617
196165,859 18.02 1,190 25.03 1,653
196267,295 37.01 2,464 39.65 2,640
196369,172 43.37 2,959 46.23 3,154
合计 22,110 24,491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1953年到1963年期间我国出生人数合计为22,110万人;按照文献【1】估计的出生率计算,这一期间我国出生人数合计为24,491万人。这两个数字之差为2,381万人,这就是这一期间按照文献【1】估计的出生率所得到的我国漏报出生的总人数。这一人数既包括这一期间出生后不久死亡,既没有登记出生,也没有登记死亡的人数,也包括这一期间出生后生存下来,但漏报了出生登记的人数。所以这一期间出生后不久死亡,既没有登记出生,也没有登记死亡的人数应当小于2,381万人。
这样,我国在1953年到1963年期间,按照文献【1】估计的死亡率计算,漏报死亡人口(扣除出生后不久死亡,未登记户口者)的人数合计要大于3893万(=6,274万-2,381万)人。
这样就出现了几个重大问题。
第一,文献【1】中说:“按本文估计1963年前全部死亡人口漏报为600万人(不计出生后不久死亡,未登记户口者)”,显然这里出现了巨大的差错。按照文献【1】估计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计算,1963年前全部死亡人口漏报(不计出生后不久死亡,未登记户口者)的人数大于3893万人,而不是【1】中所说的600万人。
文献【1】中说:上述事实“也就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事实上恰恰相反,上述巨大的差错恰恰说明了文献【1】的方法是错误的。
第二,按照文献【1】估计的死亡率,可以推出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死亡数据之外,在1953年到1963年期间我国共有总数大于3893万的人口已经死亡但没有进行死亡登记(不计出生后不久死亡,未登记户口者)。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重大问题:这些统计数据之外的数量巨大的死亡人口的户籍是怎样处理的?在文献【1】中,这个重要问题被忽略了。
在我国,每个户籍登记的基层单位,他们都要根据死亡登记的情况,把当年死亡的人口注销户籍。在注销户籍的时候,根本不存在只注销正常死亡人口的户籍,不注销非正常死亡人口的户籍的问题。事实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每年人口死亡率的数据中,就已经包含了所有死亡(包括非正常死亡)并且进行了死亡登记的人口数。对这一时期所有死亡人口的户籍,无非是以下几种情况:
1.在这一期间进行了死亡登记。如果这样,这些死亡人数就已经包含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死亡数据之中。但是由文献【1】所获得的总数大于3893万的漏报死亡人口不是这种情况。
2.这些总数大于3893万的漏报死亡人口的户籍在1964年及其以后被注销了。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那么在这些人口户籍被注销的时期,大批漏报死亡的人口要补报死亡登记,这就必然导致这些年的户籍死亡率大幅度提高。但是在1964年以后,我国的人口死亡率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且呈逐年降低的态势,根本没有为注销这些总数大于3893万漏报死亡人口的户籍留出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可以知道,1964年以后我国每年户籍死亡人数只有600万—700万人左右,根本无法“消化”掉这些漏报死亡人口的户籍,要“消化”掉这些人口的户籍,需要整整五年我国没有人死亡才行。
3. 这些数量巨大的漏报死亡人口的户籍一直没有注销。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这样,这些总数大于3893万漏报死亡的人口就必然会在我国以后多次的人口普查中被发现。但是1982年及其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中,都没有发现这一点。
以上分析说明,从户籍管理的角度讲,由蒋正华先生的研究所推出的我国在1953年到1963年期间有总数大于3893万人的人口漏报死亡是不可能的。
§6 关于蒋正华先生提供的三组巨大差异的数据
我们阅读了蒋正华先生关于这一问题的四篇文献后,发现了他在这四篇文献中公布了三组差异巨大的数据。
在下面表4中我们列出了这三组数据中1953到1963年期间的死亡率部分,其中第一组数据见【1】【2】,第二组数据见【4】,第三组数据见【3】。
表4 蒋正华先生公布的三组死亡率数据(‰)
年度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195320.70 17.18 14.44
195423.78 17.35 14.21
195522.54 17.23 12.68
195621.52 16.77 12.80
195720.53 16.55 13.01
195820.06 17.25 13.36
195926.91 18.96 17.29
196031.58 31.25 32.40
196124.38 24.57 16.52
196217.83 18.08 13.60
196316.35 16.72 13.27
这三组数据的差异是巨大的。如果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每年人口总数为依据,由这三组死亡率数据可以得到:在1953年到1963年期间我国死亡人数总计,按照第一组数据计算为15,759万人,按照第二组数据计算为13,620万人,按照第三组数据计算为11,169万人。其中第一组和第三组数据得到的死亡人数的差距高达4590万,平均每年差距高达417万人。
对于这三组差异巨大的结果,究竟哪一个符合实际?蒋正华先生也有三个回答:
在公布第三组数据时,他说:“经有关研究机构及统计部门的学者、专家讨论,认为这一结果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见【3】)
在公布第一组数据时,他说,这组数据“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见【1】【2】)
对于第二组数据,他又说,这组数据“更加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见【4】)
对于这三组差异巨大的数据,他都认为是符合实际的,我们究竟应该相信他的哪一组数据呢?
蒋正华先生是用数学方法研究这一问题的。从数学的观点上讲,一个数学模型如果是正确的,并且初始数据是确定的,就只能得到一个结果(当然不排除由于某些因素考虑的不同而使最后结果有不大的差别)。我们仔细研究了蒋正华先生的上述四篇文献,发现这四篇文献尽管叙述有详有略,但是使用的数学模型都是相同的。他没有提供原始数据,但据他本人讲,他使用的数据是国家统计局专门提供的,显然国家统计局不可能向他提供不同的数据。这样由同样的数学模型,同样的数据就应该得到基本同样的结果。但是他在不同的文章中却给出了三组差异巨大的结果。对于这三组结果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在上述四篇文献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点说明。
蒋正华先生说:他的“方法的可靠性还可以由各年总人数的估计、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与其他来源的资料比较说明,此处从略。”
在这里,他是和那些“其他来源的资料”做了比较?是怎样进行比较的?他却没有做任何说明,也没有提供任何参考文献。
由他本人提供的三组数据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无法想象他是怎样把他提供的这三组差异巨大的数据同其他来源的资料比较,并得到他的方法的“可靠性”的?!
§7 关于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
蒋正华先生这一研究获得的最重要的结论是估算我国在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
在文献【1】【2】中,作者关于这一问题只有一句话:“在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总人数约为1700万人,这与从其他资料所作的估计比较一致”。
“困难时期”是指的那几年,文章中没有说明。我们从其他途径可以知道他指的是1958年到1963年。
“非正常死亡总人数约为1700万人”这样一个重要的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在文献【1】【2】中我们没有发现作者关于这一问题的说明。
在另一篇文献【4】中,蒋正华先生关于这一问题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1960年到1962年3年中,非正常死亡人口总数约为1858万人。”
作者在不同的文献中给出了两个数字:一个是1960年到1962年三年中非正常死亡1858万人,一个是1958年到1963年六年中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这两个数字,一个是三年中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一个是六年中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六年中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却小于三年中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对于这一矛盾,作者没有任何一句解释。这两个数字让我们究竟相信哪一个呢?
作者说他的结果“与从其他资料所作的估计比较一致”。在这里他究竟是和那些“其他资料”做了比较?这些“其他资料”是否可靠?他是怎样进行比较的?在他发表的上述四篇文献中,对这些问题都没有做任何说明,也没有提供任何参考文献。
关于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这个非常重要的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蒋正华先生2005年10月17日在给杨继绳的信中作了解释。
杨继绳在他的文章《大饥荒期间中国的人口损失》中公布了这封信的内容。(杨继绳的文章可见:http://www.douban.com/note/17847211/)
蒋正华先生在信中说:“因我手头没有详细资料,许多计算结果都压在手稿等资料堆中,要待我有机会再来整理。现在的印象3次计算(注:指用他公布的那三组不同的数据计算)相差不过200万左右,1700万是取其整大数,待我找到原始材料当可提供直到个位数的计算结果。”
我们分析一下蒋正华先生的以上解释。
“因我手头没有详细资料,许多计算结果都压在手稿等资料堆中,要待我有机会再来整理。”
蒋正华先生承担的是国家级科研项目,他的关于“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的结论二十多年来在我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这一成果的完成人,关于这一问题他却“手头没有详细资料”,计算结果还“都压在手稿等资料堆中”,这些计算资料经过了近二十年(从1986到2005年)都还没有整理,还要“待我有机会再来整理”!
对于这样一个完成人“手头没有详细资料,”“许多计算结果都压在手稿等资料堆中,”直到2005年还“要待我有机会再来整理”的这个“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的结论,却在最近25年来被一些人视为权威性结论,不断地在各种场合下被引用!
“现在的印象3次计算相差不过200万左右,1700万是取其整大数……”
对于这样一个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数字,主要完成人却只有“印象”!
蒋正华先生所公布的三组数据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这三组数据得到的死亡人数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不知道他是怎样计算出了几乎同样的非正常死亡人数的!
“待我找到原始材料当可提供直到个位数的计算结果。”
我们希望蒋正华先生能够尽快找到“原始资料”,公布“直到个位数的计算结果”,并且公布全部的计算过程!
蒋正华先生在给杨继绳的信中说:“中国经济困难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动情况是国内外都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应当在历史上讲清的一段往事。”
这段话说的非常正确。“中国经济困难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动情况”,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件重大的历史公案,也确实“是我们应当在历史上讲清”的一个重大问题。
我们希望蒋正华先生能够向历史讲清楚:你的关于我国“在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总人数约为1700万人”这个极为重要的结论,究竟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我们对蒋正华先生关于上述问题所发表的四篇文献进行了分析。蒋正华先生这一研究的核心部分是利用数学方法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
我们在另一篇文章《蒋正华先生关于“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研究中的学术错误》中将指出: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的学术错误和问题。由于这些错误,他根据这一数学模型所得到的我国“在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总人数约为1700万人”的结论,也就没有任何学术依据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3-05-01/4253.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