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岳芳:请呵护水晶一样的童心--说说保命童谣
小时候,我很喜欢童谣,现在还依稀记得一些:“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块馒头一块糕”“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奔奔跳跳真可爱”“笃笃笃,买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
我成长的那个年代,物质和文化相对比较苍白,就是这些朗朗上口的童谣,伴随了我的童年,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梦想。童谣文字简单,道理浅显易懂,诵读起来抑扬顿挫,是幼儿最喜爱的文本,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会念几首童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以前那些质朴清朗的童谣不听见了,不是孩子们不喜欢,而是成年人在刻意改变儿童的世界,旧童谣也被新童谣所替代。前天看到多家主流媒体在传播“保命童谣”:“一个人,上学校。问我什么不知道。低下头,快点走,追上前面小朋友”“小小秘密藏心里,谁也不会告诉你。坏人要是欺负你,告诉妈妈要牢记”“小老虎,会撕咬,小山羊,敢顶角。坏蛋问我不知道,敢骗坏人赶快跑”......我一个成年人,看见这些文字,只感觉心头很堵。
我不知道这些保命童谣是谁写的,看见“保命”两字,就把我吓得毛骨悚然!这些“保命”新童谣,保命的作用还未显现,撕裂童心的作用已经产生。难道,现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黑暗到没有一点阳光的地步了?社会真的到处是罪恶,防备工作需要从幼儿抓起吗?
如果可以用最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前面说的两种童谣,前者可称为“快乐童谣”,而后者可叫作“颓废童谣”。这两种类型的童谣,所起的作用截然不同。我们让孩子朗诵快乐童谣,他们小小的心灵就像沐浴阳光雨露,祥和而温暖。我们让孩子朗诵颓废童谣,他们小小的心灵则布满黑暗和阴霾,紧张而恐怖。
我知道,“人民日报”微博、“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等主流媒体推广这些童谣的目的,是教孩子从小掌握抵御暴力伤害的能力,从而少受伤、不受伤。主流媒体的出发点是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往往由于想当然,或不注意细节,有时候容易好事多磨,甚至,好心办坏事,这些“保命童谣”就是如此!
文字对人类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一个从小念“三字经”的孩子肯定彬彬有礼;而一个从小满口脏言的孩子肯定粗鄙恶俗。我曾经观察过一些家庭,父母用坦诚和礼仪教诲出来的孩子,为人处事大方得体,性格很健康。而一些家长教给孩子防备他人、不信任他人,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孤僻,对别人抱有很强的戒备心,不合群。看看这些“保命童谣”,正是在向幼儿灌输不信任他人、不帮助他人、时刻防备他人......
成年人的世界,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暴力杀戮,但请不要把这种阴暗和罪恶灌输给孩子,他们还那么幼小,没有分辨黑白善恶的能力,我们把成人世界的不堪,过早的强加在幼儿身上,想过他们是否能承受这生命之重?
幼儿的心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白雪一样干净,你若用阳光照射,童心就会璀璨生辉;你若用乌云遮蔽,童心将会蒙上烟尘。要教育孩子掌握生存技巧,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成年人是儿童最好的启蒙老师,我们首先做好自己,再潜移默化影响给孩子。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有一颗坦荡之心,而不是时刻提醒孩子防备他人,告诉孩子这社会有多可怕多罪恶,不要灌输给孩子人类有多坏,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长大后,性格乖张、孤僻、冷漠、偏激,就请大家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挖掘和创作一些哺育心灵的营养液,而不是制造一些摧残心灵的毒罂粟。
幼儿的世界,就是一张白纸,你可以画上鲜花、小溪、草地和太阳,也可以画上乌云、狂风、豺狼和秃鹫,你画的是什么,孩子的世界就是什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jy/2014-04-11/25615.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