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经济

打印

由P2P之殇探析当今社会骗局滥觞的根源

P2P之殇探析当今社会骗局滥觞的根源

彭水周

  一

  P2P肇始于2007年6月,谢幕于2020年11月,马拉松式跑了13年多。它同市场经济背景下其它千奇百怪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一样,已然淹没于“掘金时代”汹涌大潮之中,恰似大江中激起的一朵浪花,除了见诸媒体的几篇宣告其终结的哀悼式文章外,再未掀起什么舆论波澜,在浩浩荡荡的捞金失败者的悲壮大军中,它也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只给人们留下一个可资消闲的凄惨背影。

  二

  让我们简单捋一下P2P在国内金融市场上由兴起到灭亡的过程。

  首先须说明一下,P2P是金融舶来品,它的英文缩写是peer-to-peer,意即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其模式是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群。

  2007年6月,模仿海外P2P公司的中国第一家网贷平台——拍拍贷宣布成立,做起撮合借贷双方的“掮客式”服务生意。因为当时大家多不知道P2P是什么玩意,所以在社会上也未掀起什么波浪。

  几年后的2012年3月,以唐宁为首的几个“海龟”从P2P中觑见商机,建立起宜人贷网贷功能平台,和拍拍贷“掮客”身份定位不同的是,它做的是类影子银行,即将众多借款人的钱集中打包后,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兜售给需要资金的投资者。它是P2P的变种。如此一来,P2P便从信息中介摇身变成了信用中介,具有类实体银行的信用功能。

  P2P突飞猛进大发展是自2013年开始,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轮又一轮强劲政策春风,P2P互联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于神州大地遍地生长起来。P2P机构以“保本保息”,投资回报率大于10%,甚至达15%以上的宣传噱头,吸引众多风投机构、激情创业者和民间百姓加入游戏。一时间,P2P成了互联网金融风口飞起来的姿势最妖娆的猪。

  2017年鼎盛时期,P2P网贷平台高达5000家,网贷余额逼近万亿大关。当年7月,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突破5万亿大关,较2016年同期猛增112%。

  2018年,随着国家去杠杆大政方针既定,叠加国际贸易风波,A股一遍惨绿,P2P寒冬来临。

  2018年6月,著名P2P高返平台唐小僧爆雷,紧接着,P2P“高返四大天王”接踵阵亡。7月3日,P2P二线大平台牛板金轰然倒下,继之投之家,P2P资讯平台——网贷之家的兄弟平台等声名卓著的P2P网络金融机构纷纷雷掉。2018年全年全国共曝出848家问题平台,同比2017年扩大了42.7%。

  2019年,国家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金融平台整治。3月28日,P2P绝对头部平台团贷网被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全国各地纷纷重拳出击P2P,各省市P2P网贷机构平台如秋风扫落叶般被纷纷取缔。2020年年中,全国仅剩29家P2P机构,8月末减至15家,9月末,残存6家。11月27日,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对外透露,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期的约5000家逐渐压降,到2020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

  一场互联网金融变种P2P的盛宴至此黯然谢幕。

  三

  同其它花样繁多的网络金融游戏最后结局一样,在P2P游戏中,最大的输家当然是最广大的游戏主体——普通老百姓。据查证,在P2P“全军覆没”中,仅有不到4成的人幸免于难,96%的人成为游戏的牺牲品。通过一组统计数据显示的P2P涉借数额人群占比,可以看出其涉及的主体人群:1-5万元之间的,占比超过19.14%;5-10万元之间的,占比11.99%,10-50万元之间的,比例17.03%,100万元以上,比例仅为3.76%。它表明P2P瞄准的对象虽然覆盖社会各收入阶层,但最大群体是普通百姓。

  四

  尘埃落定,我们冷静地反思P2P兴亡过程,不能不又一次感叹“庞氏骗局”屡试不爽的恒久魅力。其实,海外舶来的P2P网络金融模式,其本身只是一个并无多深奥妙的简单概念,即其英文本义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点对点的网络借贷,扩延一下,也只是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属民间小额借贷。所谓P2P不过是古老民间借贷行为于今天信息化时代借助网络呈现而已,古老的借贷模式何以借助今天的网络媒介魔幻嬗变,乃至发展到最后,完全偏离了其社会效用初衷,走上了类庞氏骗局的不归路?

  我们只要拿出自己的理性来冷静地思考一下,便不难发现隐藏在破碎表象下面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P2P的出笼背景,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以及国内外经济大气候波动影响,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尤其是民营小微企业运营状况充满变数,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其主体是传统建、工、农、中四大银行)审慎放贷,造成已占中国实体经济体量半壁江山的私营小微企业以及初入市场的创业者借贷难问题,形成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继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所以P2P民间小额借贷作为企业发展融资、创业者获取首笔启航资金的传统国有商业银行放贷业务补充,应运而生。

  客观的讲,P2P借贷模式吻合市场经济机制,对推动企业发展、尤其是对推动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平衡市场金融杠杆,激发国家经济活力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正是金融市场(也可以类比资本市场)的巨大社会需求,恰恰成为最终勒死P2P们的绞索。巨大的需求市场,酝酿、滋生无穷的阴谋和贪婪。这根绞索,一头连着觊觎超高利息的出借者群体,一头拴着海量亟需资金的借贷人,这些借贷人既有真心经营经济实体和干事创业的,也有坑蒙拐骗干不法勾当的,还有因生活、家庭遭遇不幸亟需资金救助的,鱼龙混杂,不一而足;而联系供求两端的众多P2P网贷平台机构在市场经济意识驱使下,虽然处在同一“战壕”,却各自在心里打着隐秘的“小九九”,有将P2P真正作为服务供求双方、获取正当利益的诚信经营者,也有将P2P纯粹当作牟取财富的逐利工具,甚至不乏顺着风向建个平台实施金融诈骗的不法之徒。

  造成这“九龙治水”,在同一平台上,各唱各的戏的乱象的根本原因,是以金钱为终极追求目标的市场经济机制诉求,激发人们自私逐利心理作祟使然。人们极端的或精致或野蛮的凡事逐利固化思维,孕育、产生于长期以来市场经济政策舆论氛围形成的社会市场生态环境大气候。由于利欲熏心,导致P2P平台出借人对平台回馈超出传统商业银行利息10%,20%,甚至更多的信誓旦旦坚信不疑,丧失了对事物真伪的起码辨别能力,忘记了基本社会常识。不去思考P2P平台经营者建立平台的目的,不去思考自己如愿得到了起初的几笔“高息”回报,是不是垂钓者为钓取更多更大的鱼投出的香饵,这正应了俗话说的“利令智昏”。

  在P2P网贷业务狂奔途中,作为关键的枢纽——P2P网贷平台机构,在急功近利的时代潮流裏挟下,随着P2P平台同行竞争,尤其是违背国家金融法规,违反游戏规则的恶性竞争白热化,正常运作市场逐渐扭曲,曾经一些诚信经营的P2P平台也纷纷加入单向逐利行列,正常、单纯的P2P借贷平台机构渐行丧失其本质服务属性,开始异化、膨胀,衍生偏离主题的业务。它们同与其联系的社会借、贷两端的庞大而杂乱的群体,朝前一个共同的目标——攫取利益最大化勇往直前。平台由简单而变得复杂丰富,它们不再满足于左手换右手的缺乏技术性的借贷业务,而是千方百计在自己平台上做文章,争取攫取更大利益。于是,他们将平台改造为立体多元,将出借人投来的零散资金打包整体运作,研究设计获利更多的金融借贷产品,多面出击,甚至扩大范围、更高层次拓展业务,与商业银行合作,形成新型金融怪胎——影子银行。因其变态牟利偏离国家经济金融政策,而为自己铸就了第一把自戕的利刃。

  二是政策与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在中国,政策总是吸引人们眼球、左右人们意志的风向标,是人们心理预期的压舱石。相信政府政策是老百姓的朴素情感,政府的公信力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几成坚不可摧的定势。可以说,是自2013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的一轮比一轮强劲的激活经济、金融市场的新政,彻底燃起了互联网金融的大火。尤其是2014年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振奋人心的口号,掀起了互联网金融业务高潮,P2P由此迎来了欣欣向荣的繁盛春天。当时,从国家政策到各级政府机构,乃至各部门各行业,都向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开绿灯,撤除制度樊篱、打破惯常禁锢条条框框的P2P运行畅通无阻,一时风光无限。而素来与政策并驾齐驱的媒体,也开足马力对网络金融新兴业态不遗余力地渲染揄扬。政府号召与舆论媒体营造的浓烈氛围,将P2P推上发展巅峰。在打破传统商业银行单一借贷融资渠道,倒逼传统商业银行打破过于繁复的陈旧制度桎梏的同时,为企业发展融资,尤其是为民营小微经营主体及时便捷的获取资金广开渠道,提供了极大便利,激发了经济活力。

  但国家政策与具体执行政策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金融监管部门,开放失之过急,监管失之过宽,形成无论良莠 “一窝蜂”现象,缺乏在网贷平台机构发展进程中正确引导、行业准入资质审核及法规监管,导致过度开放政策为市场中人们欲望的洪水猛兽打开了觊觎和侥幸的闸门,一条光明大道由此变得诘屈晦暗,简单的借贷平台异化为复杂的逐利机构,抽离了其原始社会功用。

  建立在市场贪欲前提下的P2P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的最后结果,非但使政府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反而带来一系列损害经济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弊大于利。从事实结果来看,似乎成了一个冷幽默:国家向全民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和配合这一国策推出的一系列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政策,以及自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媒体围绕这一中心宣传造势营造的鼓舞人心的氛围,竟反向逆袭,成了置P2P于死地的重要推手。

  针对这一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项政策出台,在保持其政治正确的大的前提下,兼具市场性,蕴含着顺应市场规律的市场调节意旨。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在把握国家政策宏观方向前提下,运用独立思考,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时政热点等综合辨析政策出台的功用、目的,用以指导自己思想行动。

  三是网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入网络互联信息化时代,经济金融活动可以通过虚拟空间完成,这使得今天经济金融活动由原来的实体形式日益变得虚拟化;与此并行的,实体人格也可以通过网络虚拟空间相互呈现,天南地北的人们不用见面,无须面对面交流,通过系列制度、协议规定的植入个人信息芯片捆绑的上网的契约、密码,便可以完成几乎任何交易。

  我们知道,当今虚拟化信息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多大便利,给我们精神世界增添多少色彩,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经营方式,彻底颠覆了此前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和交往模式。然而,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信息化网络时代既是人类的幸运,也是人类的灾难。幸运的是人们孜孜追求的生活幸福感大幅提升,迎合了人类享乐懒惰的原始欲望,很多事情只要动动手指,即可完成,省去了亲历亲为、劳动身体的诸多艰辛;而灾难恰恰也来自于互联网使人类个体孤岛化享乐,因市场经济语境下的网络世界各种知识、各种娱乐,无论正邪,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更重要的是,它还是真金白银的具有法律效用的现实经济金融活动虚拟运作平台,同线下用传统方式经营交易一样,受国家法律保护。它迎合、满足一切人的喜好,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尊卑贵贱,它可以完全占领意志薄弱者的精神世界,使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它的无与伦比的虹吸效应,将市场经济体制下本来呈碎片化的人们诱至麾下,形成庞大的虚拟的互联王国,而现实中一具具活生生的肉体,反而因此更加成为其操控下的一座座孤岛。在网络经济金融世界里,有多少人上当受骗,有多少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可谓罄竹难书。网络的虚拟化、现实世界功能模拟的高度仿真性,成就了它非现实世界的迷惑性,由于消弭了空间距离,抽去了人与人(交易双方)的现实接触,给暗藏祸心的不法之徒提供了伪装自己、施展欺骗伎俩的空间。

  网贷平台虽然对激活民间金融市场,推进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我们耳濡目染的更多的是其负面效应。可以说,网络借贷金融市场就是一口大染缸,即便是正规的依法从事网贷机构入市,也难免被其染黑。鱼龙混杂的P2P网络金融机构同其它众多异曲同工的网贷平台一样,借助国家互联网金融开放政策春风,呈爆炸式发展,但最后同样难逃覆灭的厄运。易于伪装的虚拟化网络平台助其腾飞的同时,也以市场丛林法则下人们心里熊熊燃烧的欲火毁灭了它。

  五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同其它网络犯罪具有共性的是,网络金融诈骗是三种因素合力驱动的结果。

  一是在私有化市场经济语境下,人人将追逐名利视为根本目的,视金钱财富多寡为社会身份地位的根本性标志。二是市场经济由自由竞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属性,决定其资本逐利的任性,而制度前提下互联网运营商自身便是世界资本财阀,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其为追求最大利益,几无底限放纵人们欲望的倾向性。为了自身利益,它竭力为资本、为所有自然人提供一切服务。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的明确定位与市场监管间存在的矛盾,必然导致监管的疲软乏力,很多时候所谓监管,多采取睁只眼闭只眼、放任自流暧昧态度,不到严重危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关键节点,不会断然采取行动。

  确立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开放以来,包括股市在内的历次互联网金融风波都证实了这一点。如2008——2009年,国内执掌生杀大权的金融内鬼配合西方资本大鳄连续收割中国股民的股市狂澜,近年来荼毒涉世未深的莘莘学子的网贷平台“校园贷”的取缔等等,都表明了市场经济制度属性所决定的资本的任性和监管的乏力与滞后。此外,还有市场经济制度下执法监管人为缺位,这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里滋生的各种复杂因素错综交织的结果。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强调网络监管的重要性,关于防范网络金融安全的政策法规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全,但网络金融犯罪仍然天天上演。究其原因,还是发展与规范、监管的龃龉,——这是市场竞争机制秉赋所决定的。

  回到P2P,尽管当初政府要求从“监管”、“征信”、“技术管理”、“平台管理”等多方面构建合规、诚信、安全网络借贷金融体系,号召企业坚守法律、道德底线,推进金融普惠,进一步激活市场经济,但事与愿违,美好的愿望因敌不过残酷现实终成泡影。利用在贪婪的私欲驱使下如洪水般涌入的新的投资人的钱,向先入彀的投资者支付高息的欺诈性短期回报行为,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人投资的“庞氏骗局”,再次成功上演。

  六

  由P2P的“团灭”到接踵其后与P2P类似的人人贷网络金融平台爆雷,让我们联想到从网络到现实,以及由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共同泡制的诸多骗局。这些骗局滋生繁衍于市场经济运行时必然存在的灰色地带,利用国家相关政策作为行骗的幌子,采取各种手段收买、雇佣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 “专家”“权威”为其站台发声,摇旗呐喊,甚至拉拢政府部门领导,借助政府部门公信力为其实施诈骗鸣锣开道。所有的冠冕堂皇的言行,都是为了掩藏其内心深处不可告人的鬼胎。像一条条游走在政策法规边缘的油滑的泥鳅,手段日益翻新,道行日益高深。他们觑准政策法规漏隙,钻进去,利用人性的贪欲,人间的苦难,上下其手,大发横财,害得落入陷阱的受骗者,竟成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即便倾家荡产,万劫不复,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这里讲一个发生在现实世界里的非网骗的真实骗局。

  十年前,在笔者家乡黄冈,同全国其它城市一样,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住宅装修行业十分火爆,装修公司遍地开花,冠有天南地北大都市名头的公司门面,一个比一个气派堂皇,其中有一家名叫炬坤的装修公司,在黄冈全域通过媒体及其它方式大搞舆论宣传,在企业背景、企业资质、企业规模、企业社会美誉度等方面无限拔高自己。他们还通过拉拢关系,傍上具有社会公信力的政府部门——黄冈市装饰装修管理办公室和消防部门,通过发文推介及允许在其张贴、散发的广告宣传单上联合冠名推介等方式,骗取消费者信任。

  炬坤公司强大的立体宣传攻势,赢得了黄冈广大住宅装饰装修消费者的拥趸。炬坤公司在黄冈市区及底下各县市举办一轮又一轮客户签约会,聘请大量临时工充当公司员工,在签约会活动现场向前来客户倾力推介,信誓旦旦承诺施工质量,并以交定金多少给予递进式优惠的诱人方式,预收签约客户定金。与此同时,他们临时聘请、组建的本地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队同步跟进,入户设计、装修,予人以一种言必行、行必果的假象,从而诱骗更多的客户入彀。

  在入户装修期间,他们便借故客户太多,公司人手少,耍起怠工、拖延工期的把戏,催促、诱骗客户提前支付剩余的装修费。就这样,他们一边面向社会不断撒网,捕捞更多的客户,一边针对已经上钩的客户,在入户施工期间,找出各种理由,竭力榨取更多的工程预付款,同时,找寻各种理由压减、拖欠装修工人的工钱。

  当其不轨行为遭到越来越多的客户投诉,眼见骗局再也难以维持下去的时候,他们便搬出和社会上其它众多骗局出诸一辙的借口,“因公司合伙人之间产生矛盾,股东抽资散伙,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卷起在黄冈骗取的数百万客户住宅装修款,扔下无数装修至半拉子、有的甚至刚入室开工的受骗客户的房子,还有众多提前预付装修定金,尚在苦苦等待公司约定的装修日期的受骗客户,欠下无数装修工人的血汗钱,逃之夭夭。

  这一非虚拟网络的现实骗局过程与P2P等网络金融借贷平台由兴起到覆没的剧情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当前爆炒的互联网金融孪生兄弟“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深层问题苗头凸显,说明无论是网络世界还是现实世界,所呈现的问题同属现实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向我们预示什么,警示什么,亟须我们深入思考。

  七

  行文至此,让我们将视线投向更远的历史天空。

  政治没落,风雨飘摇的晚清,出身官宦世家的吴趼人写了一部专门描摹腐败丑陋的晚清官场及社会百态的纪实性讽世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小说中无论是权倾朝野的朝廷命官,还是汲汲名利的市井商侩,亦或是普通升斗小民,大多利欲熏心,投机钻营、追名逐利,无所不用其极,整个社会自上至下,在抽空本质内涵的伪善的仁义道德的画皮下,充满尔虞我诈、相互戕害的戾气。

  在书中列举的众多骗局中,有一个骗局令人叹为观止。

  这起骗局发生在当时的南京城数一数二的珠宝店——祥珍珠宝店里,开珠宝店的东家叫包道守,本来靠招摇撞骗、敲诈勒索发迹,因他骗术精明,人们半真半假地读别他的名字,称他为“包到手”。他店后本有六七间供家眷住的房子,因中了一张上海吕宋彩赢得一大笔银子,便在外面买了更宽大舒适的房子,将家眷搬了出去,而将腾空的房子通过招租,租给了一个姓刘的体面人做私人公馆,

  这姓刘的带了家眷来住下后,天天坐着轿子到外面拜客,在珠宝店里走来走去,时间一长,就同店掌柜混熟了。有一天,姓刘的告诉掌柜,说是自己眼下手头有些紧,打算将自己珍藏的几件宝贝拿来变现,问掌柜要不要。如要最好,不然,就托他放在店里寄卖。掌柜和一众店伙计问他是什么东西。姓刘的就拿出来给他们看,原来是一尊五六寸高的玉佛、一对白玉花瓶、一枝玉镶翡翠如意和一个扳指。掌柜的凭借多年经验,鉴定这几样东西最多不过值三千两银子。但姓刘的却说要卖二万,还说如果掌柜的帮忙卖出,给他一个九五回扣作为佣金。掌柜明知姓刘的宝贝不值他要的这个价,但是熟人,不好强驳他,便做个顺风人情,将他的几件东西放在店里寄卖。一连摆了三个多月,虽然隔三差五有人问津,但一听价钱,都被吓回去了。

  有一天来了一个顾客,买了几件珠宝,交易间其品鉴谈吐,表明他是珠宝珍玩的行家。此后他多次光顾祥珍珠宝店。忽然一天,他带了两个人来,点名要看姓刘的寄卖的玉佛、花瓶、如意等几件宝贝。掌柜拿给他们看,他们一见便赞不绝口,说是搜遍整个南京城,也找不出这样宝贝来。赞赏了半天,便问价钱。店里的一个伙计见他如此中意,存心打趣他,说要三万银子。顾客认真地说,东西虽好,但哪里值得这么多,最多一个折半价。掌柜一听,心里盘算:三万折半就是一万五千,看来有些指望了。这么一想,就索性连姓刘的寄卖的那个扳指拿出来给顾客看,顾客把扳指仔细端详了一番,也很中意,向掌柜说,就是再加上这扳指,也不值三万银子的价。掌柜请他还价,顾客仍坚持折半价一万五千银子。一个伙计说:你刚才说的一万五,是玉佛、花瓶、如意的价;怎么添了这个扳指,还是一万五?顾客笑了笑,自下台阶说:那就一万六吧。彼此“拉锯”到最后,掌柜将卖价递降至二万六,顾客将买价添加到一万七,终因双方愿望落差过大而未成交。顾客走后,掌柜和伙计们把姓刘的寄卖的几件宝贝反复认真鉴看,却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奇异之处。他们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特地请来同行专家鉴别,都说只值三四千银子。

  掌柜回想起这个特殊顾客先前光顾店里买珠宝时的内行谈吐,寻思他这回肯出重价,未必肯上当。但思来想去,总觉得有些云里雾里。

  第二天,那顾客又带了一个人来看,又加了一千的价,但仍未成交。此后他天天来,说是买来作为送京城一个大官的寿礼。他每来一次加一点价,后来加到了二万四。掌柜暗想,如果此时出手,加上寄卖宝贝的姓刘的许给自己的九五佣金,稳赚了五千银子。一念及此,便松口答应了。交易时,顾客却拿出一张五百两的票据,说是一时没有现银,先拿这五百两作定金,等过了十天来正式交易。又说如过了约定日期,自己没来,这五百两定银将白白奉送店里;但如若十天之内,祥珍珠宝店把自己已定下的宝贝卖了,就是赔他再多的银子他都不答应。掌柜因东西妥妥地握在自己手里,便痛快的应允了。顾客又说这桩买卖太大,恐口说无凭,要立个字据。掌柜认为他考虑周全,便依他立下了凭证。

  顾客一去数天,未见音讯。等到第八天晚上,半夜里忽然有人来敲门,伙计开门,只见一个陌生人声调凄惶地问:这里是刘公馆吗?伙计回答是的,随后告诉他店后几间房子便是“刘公馆”。来人进去不大一会儿,便从里面传出嚎啕大哭声,吓得店伙计们赶忙打听,原来是姓刘的接了家报,他家里的老太太仙逝了。

  第二天,也就是掌柜和顾客约定的最后交易期限的头一天,一大早,姓刘的哭丧着脸出来算还房钱,说即日要带上家眷回老家奔丧,并向掌柜要还他在店里寄卖的几件宝贝。掌柜百般劝他等一天,一心想着待翌日将姓刘的宝贝出脱了,付给他先前定下的售金。但姓刘的执意不肯,口中只是说:得了父母的讣音,本是要星夜奔丧的,只因收拾行李,耽搁了一天,眼下无论如何是再无拖延的理由了。掌柜见他如此执拗、性急,也无可奈何。但问题是姓刘的东西已经被自己卖了,不能还他。他转而又想,反正明天就要同顾客交易了,不如按姓刘的要价先兑了银子给他算了。于是他扣下姓刘的承诺自己的一千两佣金,兑了一万九千银子给他。姓刘的果然即日动身,带着家眷匆匆离去了。

  第二天,那个同掌柜约定交易的买主并未如期而至,此后更是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掌柜和众伙计这才知道是钻进了人家精心设下的圈套,被人家合伙做局讹去了近二万银子。

  这个骗局从整个过程及运作程序来看,可谓是匠心独运,滴水不漏。借用描摹当今骗术的最高境界的话来讲,便是在刀尖上跳舞,游走于法律的边缘,但始终和法律的“高压线”保持着最精准的距离,骗得你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骗局中,即使受骗的掌柜在人海之中找到那个姓刘的骗子,也不能拿他去见官,因为其一,他是将实实在在的东西交珠宝店掌柜寄卖而被掌柜卖掉的,这期间,掌柜不过躺着中枪,由寄卖角色转换成了既买角色,在寄卖货物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隐秘地完成了自己和寄卖方的交易,只是掌柜作为首轮买家,按照卖家即姓刘的所要的狮子开口大价钱买下了他的宝贝,于情于理,双方交易属合规合法的正当买卖行为, 即便骗局中掌柜与此后来店“投饵钓鱼”的顾客只是达成意向性买卖协定。其二,掌柜同骗子顾客立下的买卖字据上,已清楚写明,买主如逾期未来,错过了交易期限,所交的五百两定金将白白奉送。依此而论,骗子顾客并未违约,因为他已按照立下的字据,放弃定金不要了。白纸黑字,你奈他何?如果掌柜将姓刘的几件寄售的宝贝完璧归赵,还给急于回家奔丧的姓刘的,那么等到翌日,那下了定金的骗子买家,必定会携带备齐的银子来店交易,没有宝贝给他,他就可凭借捏在手中的字据,漫天敲诈勒索。这种骗术的牢靠严密,简直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任你妖魔鬼怪,也逃不出他如来佛的手掌心。

  骗局的结果就是骗子想要的结果,就像是火车之于轨道,只要开动起来,就必将沿着预先设定的路线驶向既定的目标。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深藏在这场骗局幕后的总导演竟是祥珍珠宝店的东家“包到手”。他为何监守自盗,联合外人共同上演这出在旁人看来滑天下之大稽的坑己肥人的骗局?

  原来他和店掌柜及众伙计之间因一段“私案”暗中结下了“梁子”,它成为“包到手”设下这场骗局的动因。设局的前一年年底,“包到手”到上海办事,顺手买了一张吕宋彩票回来。店里的掌柜、伙计们见了,打闹着要分他半张。因彩票是碰运气的玩意儿,极难中的,“包到手”当时也没太在意,便爽快答应了,并当即裁下半张来给大家,这半张是五条,掌柜的要了三条,余下两条分派给了众伙计,当下各自将银票交割清楚。没想到彩票开奖时,“包到手”买的这张彩票竟中了头彩,他到上海取回六万块洋钱,自己拿了三万,另外三万,掌柜三条得一万八,余下二条一万二分给了众伙计。

  逢着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掌柜和众伙计自然满心欢喜。只有东家“包到手”悔青了肠子,但木已成舟,虽然口头上不便说什么,但又不甘心,便使个心眼,要掌柜拿出钱来合些股份在店里,掌柜不肯。他又叫店里众伙计合股,伙计们也没有一个愿意的。因此“包到手”怀恨在心,设下这个毒局。待骗局落幕,现存的姓刘的寄卖的玉佛、花瓶、如意、扳指等东西值三千两银子,在他骗去的一万九千两中扣除,店里共计“损失”一万六千两银子,因是掌柜和店里伙计不慎失算,“包到手”咬定要他们分赔,这既挽回了他意外损失之财,又出了心中的怨气。

  八

  通过一百多年前的骗局,反观当今社会上产生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骗局,不难发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行骗手段可谓同流共源。

  其一,它们几乎都是在碎片化私有制政治制度构建的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概念之眼“市场经济”,同样蕴含着私有化自由竞争的实在意义。其二,在鼓励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由市场竞争的体制框架下,社会因碎片化治理必然呈现五彩斑斓的丰富色彩,人们几乎所有的行动和诉求靶向都朝向名利钱财,社会上几乎所有的领域,所有的行业,乃至包括维护国家机器运转的政府部门领导、司法人员,都在国家政治大法总纲下,觑准一切可能的机会,游走于政策法律的边缘牟取私利,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制度与法律被自由市场铸就的贪欲之手扭曲变形。正是私有化市场竞争机制激发人们愈来愈炽烈的私欲,成就了社会五花八门的骗局。无论是古老的封建社会、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当今信息化网络时代,所有骗局的实质及其基本形式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其基于社会发展形成的新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同社会载体,当今的网络金融诈骗只不过借助科技的力量为骗局加披了一层更隐秘、更便捷的外衣而已。

  无数的网络金融诈骗案例,以及现实中层出不穷的诈骗乱象,同历史上诸多骗局混为一体,形成一只巨大的问号,拷问我们的政策和良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jj/2020-12-24/66786.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0-12-24 关键字:经济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