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中美“合作共赢”的空间还有多大
中美“合作共赢”的空间还有多大
张志坤
最近一个时期,中美两国之间对骂的事情比较多,但“合作”一直在进行,并且中美“合作共赢”的命题在中国始终占据舆论话语的主导地位,任何形式与任何程度的“对骂”都未改变中国矢志不渝寻求中美“合作共赢”的决心与步伐。
最新的例证是,虽然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但中国又开始大批量地进口美国大豆了。进口美国大豆当然是商业行为,但如果有谁把此举仅仅当做商业行为来看的话,那一定是不了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简单地解读一下,这样举措是中国在对美国释放善意,是在用具体行动诠释中美“合作共赢”的、风采与魅力,以配合刚刚开始的新一轮中美经贸谈判(最新的消息是,示好并未被认可,白费劲了,反而还受到指责)。既然这样,人们就有必要进行一点形而上的思考:展望未来,中美“合作共赢”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来回答。
其一,可能“合作共赢”的领域
结合多年来国际关系领域的耳闻目睹,笔者以为,迄今为止,中美两国可能“合作共赢”的领域大致上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双边经济贸易。中国相当依赖对美出口,而美国则乐于享受中国的廉价产品,此前相当长一个时期他们各取所需,因此既算“合作”也算“双赢”。只是现如今美国有点享受不起、享受不下去了,要同中国重新算账,所以目前这个中美传统的“合作双赢”项目也出了大问题。但惯性使然,今后在这方面仍还有可能继续一定程度的“合作”与“双赢”;
二是国际政治热点。在若干国际政治热点问题上,中国积极配合美国的部署与安排,比如朝核问题、伊朗问题、反恐等,中国都基本上按照美国的意见办理,高举维护既有世界秩序的大旗,不挑战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其实,既有的世界秩序就是美国霸权下的世界秩序,二者大致耦合重叠,维护既有秩序,不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等于是说维护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在这方面,中国对美国很是“合作”, 美国因此赢得了相当程度的战略自由,而中国则维持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和平环境;
三是一些所谓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比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这些东西中美也能“合作”那么几下子,虽然往往都浅尝辄止,但毕竟也没什么输家,勉强算做“共赢”也还说得过去。
其二,不能“合作共赢”的方面
中国两国至今也不能“合作共赢”的方面有很多,这倒不是中国不愿意,而是美国打心底里就不想,这体现着美国对中国长期以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战略底线与戒心。在中美不能“合作共赢”的方面,见识所及,笔者只能提出以下几点:
一是高科技。无论是民用高科技,还是军民两用高科技,包括其技术与产品,一概都是美国对中国限制与封锁的对象,历来如此。过去有巴黎统筹委员会来司行其职,现在“巴统”不再了,但规则与规定依然有效。
二是军备建设。任何层面的军备建设,美国都一概不同中国“合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仅有过的两次小尝试,最后还以制裁了事。
三是中国如何发展
其实,迄今为止中国并未对美国发起任何形式的战略挑衅,一直都在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中国一直都在极力地推动会同美国的“合作”,“韬光养晦”也主要是为了做给美国看。但现如今中国却成了美国战略语境中的头号对手,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在一个重大与关键问题上没有同美国“合作”,那就是有关中国本身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就是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表现出强烈不听从美国招呼、安排的特征,中国偏偏不走美国给指出、给规划的道路,这就为美国所不能容忍了。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热切盼望中国能够“合作”、“共赢”,但中国总体上加以拒绝,而且还先弄出个“四项基本原则”,后来又提出了“四个自信”,并以此为武器,对来自美国的“合作”诉求加以拒斥。
其三,冲突对抗的地方
在“合作共赢”的“可能”与“不能”之外,中美还有诸多冲突对抗的地方,对此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采取掩耳盗铃的态度。笔者以为,如下几个地方中美两国之间已经屡屡发生冲突与对抗:
一是南海诸岛这个地方。美国已经多次派遣军舰飞机入侵此地的中国领海。如果说美国入侵南沙中国人造岛屿十二海里之内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美国蓄意派舰船侵入中国西沙十二海里之内,就实在是欺人太甚、在中国头上拉屎了。在这个地方。不管中国愿不愿意同美国对抗,对抗事实上已经形成,冲突已经发生,今后也难以避免。
二是台湾岛这个地方
大陆并没有放弃军事统一中国的权力,但美国发誓说不允许武力改变台湾海峡两岸现状,这等于是否决了中国之“武统”。近年来,美国方面加大了干涉和介入台湾事务的力度,接连不断地发展同台湾的政治关系、军事关系,经常性地派遣军舰巡航台湾海峡,仅今年到现在就已达六次之多。中国大陆如果“武统”,就要面临一场同美国的战争,这将极大地考验中国的信心、勇气与力量,至于冲突与对抗,那已经是小意思、不值一提了。
三是钓鱼岛这个地方
中日钓鱼岛之争所争不仅仅是这个无人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民族感情,这个小岛不仅关乎中国现实的荣辱,更关乎中日两国的历史恩怨,对中国而言中国,其中有不堪承受之重。美国已经介入这个争端上来,已经明确表示要援引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应对钓鱼岛问题。这样一来,中美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冲突也在所难免。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来分析中美“合作共赢”,对比“可能”与“不能”,就会发现,从“数目多寡”的角度衡量,“能够”的项目少于“不能”的项目;从“关乎利害”角度看,“能够”的东西一般不关乎核心与要害,而“不能”的东西基本都属于底线与主权;从“发展趋势”预测,“能够”的东西正日趋收窄收紧,而“不能”的东西正急剧地加重加大。
也就是说,中美“合作共赢”尽管叫喊得轰轰烈烈,但实际的空间并不大,而且还呈现越来越小的发展趋势。
中美两国“合作共赢”的空间日趋萎缩,这给今后的中美关系带来严峻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靠“合作共赢”来应对中美关系,尽管期间发生多起严重危机事件,如前南炸馆,南海撞机等,但中国在始终维护中美“合作共赢”的基本面,即便现如今美国特朗普当局在世界各地乱打乱撞,恣意妄为,中国也小心翼翼地在经贸、伊朗、朝核等问题上维持同美国“合作”的局面,不去触碰美国的痛点,更不想撩拨美国的敏感神经。针对美国对中国所发动的声势浩大的贸易战,中国正在积极寻求同美国实现战略“和解”途径与办法。应该说,在如何安抚美国上,中国可谓殚精竭虑、熬尽心血了。
但问题在于,中美能否再次实现战略“和解”,并不取决于中国的主观意愿,甚至也不取决于中国让步多大与多少,核心在于中美“合作共赢”的空间还有多大。
现在,美国对待中国的基本方针是“争斗”,其名曰“战略竞争”,美国霸权的“斗争”精神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疯狂,世人皆知。为了斗倒斗垮中国,美国正针对中国进行系统全面的战略设计,比如推出“印太战略”,搭建新的反华联盟,还比如退出美苏中导条约,甚至针对伊朗、朝鲜的极限施压,也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为服务于对付中国总体战略的一个环节。当然,美国并未完全放弃对中国接触这一手,可谓两手并举,两手都在用,但“斗”与“打”的一手越来越居主导地位了。
在这样的战略大背景下,中国既有的同美国打交道的办法正日渐失灵,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同美国打交道的办法,这个新的办法就是抗击美国战略压迫的办法。新办法、老办法应该成为中国的“两手”,“两手”交相为用,才能驯服中美关系。直白一点说,抗击有力,继续博弈;抗击不力,合作无利;不能抗击,一败涂地。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jj/2019-08-08/58047.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