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委员林左鸣: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是自废武功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在吉林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国企改革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第一次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具有鲜明的改革指向性和现实针对性。
“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7月16-18日,习近平在吉林调研考察时,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对我国经济发展适应新常态、对我国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哪些重要意义?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释放出哪些新信号?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航空报》记者采访了中航工业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
重不重视大企业,是国民是否具有大国意识的标志
《中国航空报》: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您知道,近些年来,有关国有企业先“做大”还是先“做强”“做优”有过很多争论,这次,习总书记明确把“做大”排在了首位,对此,您怎样理解?
林左鸣:我认为,习总书记上述重要讲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充分肯定了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把过去一直在争论的问题,即国企做大、做强、做优的关系问题,给予了一个明确的定调,这是非常重要的,是非常英明的,我想他是做了调查研究的,是听取了企业界声音的。
我最近接受《中国航空报》的采访时,提出了一个大国意识的概念。我认为,重不重视大企业,是国民是否具有大国意识的标志。航空工业是装备制造业,是国防工业,在发展中航工业的时候,我经常想,中国当年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当时的中国不是被哪一个国家打败的,而是被大企业东印度公司打败的。
举目看世界,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实质上就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较量,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大企业。世界强国,又何尝不是把企业做大排在首位?何尝不是按照做大做强做优的顺序来做?
如果我们一直意识不到大企业对于大国的重要性,这是没有大国意识的表现,这是很悲哀的。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真的是很大的鼓舞和激励。中航工业成立之初就提出“做大做强做优”,我们一直是坚持“做大”优先。这些年来,有关做大做强做优哪个更重要,有过一些争论,也有过一些反复,排序也有一些变化。现在,在这个问题上定了调,明确了方向,让我们做企业的不再迷茫,真的是很大的鼓舞!极大增强了我们做大做强做优国企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航空报》:习总书记把国有企业“做大”放在“做强”“做优”之前,有些学者因此就说,国企要合并了,是这个意思吗?
林左鸣:国企是否合并,要看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该合并的要合,不该合的也不能强求。但是,我认为,国企做大,主要是市场占有率的扩大,而不能仅仅理解为企业规模大和人数多。在企业一线的企业家非常明白,进入一个行业,一定要想办法在行业里做大,如果不能在全世界做大,也会在全国做大,如果不能在全国做大,也要在省市县等自己的区域内做大。做大意味着要占领更多的市场,拥有更多的客户。这个道理非常简单。
《中国航空报》:如何理解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做优”?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林左鸣:这三者包含着做企业的内在逻辑。所谓“做大”,我个人理解就是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所谓“做强”,就是企业在自身领域要有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所谓“做优”,就是指产品要有非凡的品牌影响力。很显然,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投入商战以后,第一要务就是抢夺市场、控制市场,就要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有做大了,挣到钱了,才有能力支撑持续的技术投入,才能把企业真正做强,除此而外,我们还要做技术服务,还要保证产品质量,通过企业在质量、服务上做优,才能巩固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始终保持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就会渐渐形成它的品牌影响力。反过来看,要想持续做大,就必须做好技术创新,要做强、做优,所以,做强做优必须紧随其后,但最重要的是先“做大”,先把市场控制在自己手里。
最近,我就这个问题和某省分管工业的领导同志有过讨论交流,这位领导同志举了个例子让我很受启发。他说,如果一个医生认为自己医术很强,并且妙手回春,口碑很好,但长期每年都看不了几个病人,你能真的相信他医术高吗?只有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临床经验的量很大,才有可能医术高强。他举的这个例子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回头看一下这些年中航工业的发展,我认为,从做大、做强、做优这三者来看,中航工业这些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近些年来,国外评价中国航空工业是“井喷式”发展,这确实不假,但体现的仅仅是做强而已,我们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同台竞技,现在正准备为并驾齐驱发力,这只是体现了我们的“做强”,这些年,我们的技术创新有了长足进步,做出了很多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过去我们要手工画图纸、放大样,我们现在已经完全实现无图纸设计、电子仿真,这都是巨大的技术进步。
这些年,航空工业主要是在“做强”,但在“做大”“做优”方面,差距非常大,我们的航空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很低,航空军品主要是满足国内的需要,国际市场占有率非常有限,因为航空工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产品具有政治属性,不是做强了就能卖得出去的,“枭龙”战机、“翼龙”无人机的性价比再高,也难以跨越国际政治格局到处卖。我们的民用航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国际强者相比,差距就更大了,我们民用航空产品在国外同样受到挤压。我们的航空主业远没有做大,其最突出的矛盾是做不大的问题,而不是做不强的问题。也许有人说,做强了自然就会做大,做不大还是因为不够强。有时候企业不可能一下子就很强,需要有一个过程,例如空客起步的时候,并不很强,是依靠欧洲多个国家共同的力量,在亏损长达25年之久的情况下,先做大了,然后再逐步做强的。韩国的汽车业,依靠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做大了,甚至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依然谈不上已经做强了。美国柯达公司率先发明了数码照相技术,可谓在这个领域是强者,因为受自己传统业务的羁绊,没有及时做大数码照相业务,结果最终破产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为航空主业做不大,就只好通过非航空民品来反哺主业。我们何尝不想有一天我们的航空民品能像波音、空客那样大量走向市场,通过军民融合效应推动整个航空工业军民产品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现在做不到,因为我们还太小!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如果不做大,市场占有率就低,就很难具有持续做强的能力,这样我们的品牌影响力也不会大,也就不可能做优。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争论。为什么?因为没有人去倾听真正在一线做企业的人的想法。一些宏观经济领域里的专家,在宏观经济领域也许有真知灼见,但是如果一辈子都未曾在企业干过,对微观的企业经营管理,一会儿提该这样做,一会儿提该那样做,其实是很容易出偏差的。企业该怎么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企业家应该心里最有数。
习总书记能明确把国有企业“做大”放在“做强”“做优”的首位,是很英明的,解决了长期争论和困扰企业界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把这样的思想,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去。
“国进民退”是偷换概念,是在故意把“国家”和“人民”对立起来,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应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中国航空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有利于”,其中第一条就是“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您认为习总书记将其作为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标准之一,有什么特殊意义?
林左鸣:国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解决国企脱困的问题,采取了抓大放小、关停并转、下岗分流等脱困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错误地提出“国企无用论”、“国有资本无用论”,很多地方把国有企业一卖了之,这就谈不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了,而且很多地方认为中国的改革发展主要依靠非公经济,这样的一种思想,长期影响着中国社会。
到了本世纪初,国有企业逐步脱困了,搞好了,发展起来了,有活力和竞争力了,其他的一些论调又来了,包括“国退民进”的论调。一些人想尽办法压缩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存在的空间,找出一些所谓冠冕堂皇的道理,说什么国有企业应该退出完全竞争性领域。这是没有道理的!完全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都退出了,国有企业只局限于不竞争的领域,其“武功”自然就被废了,哪来竞争力?那国有资产还怎么保值增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完全竞争性领域也会越来越多,国有资本完全退出,自然就没有办法保值增值。所谓“国有资本全面退出完全竞争性领域”的说法,就是当年“国有资本一卖了之”的翻版。如果真的退出竞争性领域,这些人又攻击国企没有竞争力,效率低。总之,国企在他们眼里怎么做都不对,说白了他们就是要让国企退出历史舞台。
这几年,“国民之争”甚嚣尘上,国有企业和资本一旦进入竞争性领域,就会被指“与民争利”,这其实是把“非公经济”“私有经济”的概念换成“民营经济”的概念后,很容易让人们把这里的“民”理解为“人民”,其实这是巧妙地将“非公经济”“私有经济”视为代表“人民”,而把真正的国民所有的国有经济,变成了“非国民”的,让人们理解为似乎是“国家”与“人民”争利,真是岂有此理!如果说有“国进民退”的话,应该是“国进私退”,显然用“国进民退”这个词是在偷换概念,是在故意混淆视听,是在故意把“国家”和“人民”对立起来,制造一种国家在与人民争利的假象,说穿了,就是在制造“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就是要摧毁作为社会主义根基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这次习总书记在吉林调研考察时反复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这是对一些唱衰国企论调的有力驳斥。
习总书记重提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并把它作为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标准之一,我认为意义非常深远,那就是不能压缩国有企业进入很多重要竞争领域,不能再限制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国有企业也要像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而不能人为地设置门槛,限制国有企业进入某些领域。随着我国竞争性领域越来越多,一旦国有资本企业退出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就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就不存在了。
再拿航空工业来说,由于航空产品的市场还没有做大,我们当然要涉足其他领域来做业务组合,通过军民融合实现以民哺军。如果非要我们在很多领域退出的话,我们真正的航空主业也会捉襟见肘,无法发展。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来说,国有企业也不得不参与市场竞争,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把自己做大做强做优,在持续做大做强做优中,使国有资产不断保值增值。
我要强调的是,我绝不反对发展非公经济,我认为非公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些领域非公经济比国有经济更具竞争力,更有活力,要按照中央“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给予非公经济大力支持。但是,国有经济应该和非公经济平等对待,而不能用非公有制经济去压缩公有制经济的生存空间。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国有资产必须在市场中不断壮大发展、不断得到保值增值,如果我国不牢牢掌握一批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我们就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必须让改革当先锋,才有可能发展民生经济,把内需作为三驾马车中跑得最快的那匹马
《中国航空报》:习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提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第一次提出要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这样的提法有什么新意?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供哪些新思路和方向?
林左鸣: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这句话讲得非常到位。民生是最大的内需。我们第一轮内需消费就是衣、食、住、行,我把它称之为“消费1.0版”,都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1.0版还有很大的转型升级空间。但是第二轮内需消费,我归纳为“医、教、娱、养”,我把它称之为“消费2.0版”,是与民生相关的转型升级版。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意味着内需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应该放到最重要的方面去考虑。当然有条件的话,我们不会放弃任何条件去抓好投资和出口。
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看,内需应该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去抓。我的观点始终如一,必须抓好内需。从世界上来看,凡是经济发展好的国家,内需都占主导。日本经济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内需的萎缩。
我们应该深刻理解,抓民生实际上就是通过发展内需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对此,我们过去的认识,还是有差距的。
要做好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对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指我们还有很多领域改革没有真正触及,或者说没有深入触及。从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看,凡是改革比较彻底的领域,经济发展就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所有的问题都在改革中迎刃而解。比如,取消布票,“衣”的问题解决了,取消粮票、取消粮食统购统销,“食”的问题解决了,变福利分房为商品房,改革很彻底,“住”的问题也解决了,“行”的问题,轿车以前是地位的象征,是限购的范围,现在改革也很彻底,轿车已经大面积进入寻常百姓家;再比如,我国的航空运输业现状逐年增长,成为世界航空运输大国之一,可曾几何时,我国旅客乘坐飞机必须是处级以上干部,还要单位开介绍信才能买到票,现在这些旧规定都改革掉了,“行”的问题也就逐步解决了。
要发展民生经济,通过抓民生促进发展,很重要的是要改革。习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要着力保障民生建设资金投入,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如果把医疗改革做彻底了,医疗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问题集中的地方,而医疗产业会成为一个不亚于房地产的重大支柱产业。同样,教育、娱乐、养生养老产业等,都是如此。养生养老产业还有一个内涵,我们中国经济经历了“女人经济”、“儿童和青年经济”,现在到了“老人经济”。必须让改革当先锋,才有可能发展民生经济,把内需作为三驾马车中跑得最快的那架马车。
中国根本就没有一家能在全球具有垄断能力和垄断地位的企业,必须在国际竞争中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
《中国航空报》:习总书记将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准之一。您认为其具体内涵是什么?
林左鸣:说到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我想到了前一阵子有人指责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实际上,这个问题,要看从哪方面去看。如果放到国际竞争的层面上去看,我们会得出另外一个结论。
如果谈垄断的话,世界上最大的垄断国家是美国,是美国的华尔街。美国大的资本公司都是交叉持股,美国的20家资本公司,控制着全美120家左右的世界500强企业,他们做的是“超市经济”,他们是在资本层面进行垄断,两个企业看起来有竞争性,但实际上是一个老板,那是真正的老板。
国有企业到底是不是垄断,应该放到全球市场上来看,我们的国企,有哪一个行业、哪一家企业在世界上是垄断的?中国根本就没有一家能在全球具有垄断能力和垄断地位的企业,没有一家像波音、空客、微软、因特尔等全球垄断的企业。
因此,我们要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是要放在全球竞争的视野中去理解,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就是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企业。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提高国内外竞争力,尤其是其国际竞争力,就得怎么打得赢怎么干,不能自我设限、不能故步自封,不能自毁长城。
《中国航空报》:如何才能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
林左鸣: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就要考虑企业的机制和活力的问题。机制的活力最重要的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也就是说,非公企业依法依规采取的一些激励办法,国有企业也可以做。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激励形式,一定要与企业的效益紧密挂钩,非公经济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国有企业能不能也在这方面做好,是考验国有企业有没有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习总书记提出国企改革要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把机制搞活,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对为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有充分的激励,没有这一条,就很难有竞争力。
《中国航空报》:习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加减乘除”一起做,并且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您如何理解?
林左鸣: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一定要重视创新。总书记提出抓创新也是抓发展,用诙谐的语言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加减乘除”一起做,这一点非常正确,我太有感触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最大的特点是发展不均衡,工业没有通过创新走到前沿去,其他行业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奠定的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也束缚了东北的发展,总想做工业老大,只做“乘除”,不做“加减”,不太现实。总书记讲得非常有道理。
国有企业的创新,不仅要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还要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有了创新机制、有了激励机制,自然就能推动管理创新,创新就会成为企业的重要特征,体现出强有力的竞争力。
国有资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引领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走势
《中国航空报》:习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把“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作为推进国企改革的标准之一,这是一种全新的提法。您认为,国有资本功能的内涵是什么?
林左鸣:我觉得总书记这一提法内涵非常深刻。国有资本有什么功能?国有资本的功能向哪里放大?很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国有资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引领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走势。
资本的作用是引领的作用。或许美国在这方面比我们更重视,否则就不会有大量的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的好莱坞在扮演什么角色?按照我们做工程的说法就相当于物理仿真实验室。美国好莱坞就是美国未来精神、未来理念、未来趋势、未来价值的仿真实验室,美国把大量的想要引导的东西,首先推向好莱坞,然后以它来武装美国人的思想,就像一个个摹本一样,让美国人去临摹,之后他们又将这些大片推向世界,让那些对美国可望而不可即的国家,战战兢兢又心生羡慕,这就是好莱坞的作用。而好莱坞的背后,就是美国资本。好莱坞聚集了一批最前沿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做科幻大片。很简单,如果没有美国资本的大力支持,好莱坞不可能扮演这个角色。一个好莱坞,顶得上我们多少个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啊!
从好莱坞这一角色就可以看到,美国的资本的作用,就是在引领、推动整个美国的发展趋势。美国资本,不仅直接投入到实体经济领域,比如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医疗设备等,同时,也大量投入到影视等文化领域,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引领美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就是美国资本的力量。
回过头来看,我国的国有资本有这个意识和能力吗?做这件事了吗?我觉得差距很大。中国有很多时尚杂志,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80、90后的年轻人,这种影响使得90后的年轻人与60后、70后的父母都没有办法坐在一起谈论同一个话题。问题出在哪里?是因为国有资本的渗透力不够,很多领域国有资本都放弃了。我们应该很清楚地认识到,只要能够影响国家民族发展方向的,国有资本都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进去。
除了国内市场外,进入国际市场后,国有资本能发挥的功能就更多,甚至是正常外交活动所难以企及的,而国有资本这样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我们过去实际上是重视不够的。
有些人就凭着一句“国有资本退出一切竞争性领域”,就是想把国有资本逼到墙角去,就是要打掉国有资本的功能作用。习总书记提出要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这个意义极为深远、非常重要、充满智慧、十分英明。
国有资本的功能,就是国家资本的功能,我们扮演这个角色,就可以带动其他资本,包括非公有资本,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国有资本最大的功能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有多少事情要做?例如,很多新的电影拍摄基地、很多新的文化业态,国有资本都没有进入。国有资本拥有的一些传统电影制片厂,有的已经相当萎缩。非公资本进入这些领域也是好的,但是,如果没有国有资本的引领,就不容易使国家希望弘扬的正能量在这样的一些重要的思想文化领域站住脚跟。特别一些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领域,国有资本进入得还很不够,这是需要我们警醒的。
再比如,农村的深化改革问题,可不可以让国有资本介入呢?我觉得这恐怕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旦实现,也许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中国航空报》:您认为,如何才能发挥和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林左鸣:国有资本的功能要想很好地发挥,一定要摆脱国有资本只盯着物质财富、较少盯着非物质财富的思想窠臼,国有企业有几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集团?没有!中国的文化产业与美国好莱坞相比差距还很远。同时,国有资本也不能总盯着工业,还要关注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要领域。
《中国航空报》:如何发挥企业家的作用来做到“三个有利于”?
林左鸣:要做到三个有利于,就一定要培养一支我们党自己的企业家队伍。
(原标题:林左鸣:我们对做大做强做优国企更有信心)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pegstown.com/wzzx/llyd/jj/2015-07-29/33213.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