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理论园地>

经济

打印

贺雪峰:重新认识小农经济——新三农辩论·系列评论之五

作者:贺雪峰来源:观察者网日期:2014-07-18 点击:

一、

  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认为小农经济过时了,农业必须规模经营,农民必须组织起来。左派与右派的差异在于,左派认为应当由农民合作来组织起规模农业,右派认为应当以资本来组织农业。

  的确,当前中国有2亿多户小农,“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经营,农户不仅难与市场对接,而且一家一户很难独自解决生产环节中的共同事务,而且,靠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经营,农民是不可能致富的。这个意义上讲,在进入21世纪的这个后现代时期,小农经济的确显得不合时宜。

  二、

  不过,中国的小农经济本身似乎也在与时俱进,自我调整以跟上时代步伐,中国式小农经济在当前中国基本农业经营制度下面正在成型,其主要表现是小农经济出现了两个重要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农民家庭中普遍出现了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即家庭中年轻成员进城务工经商,而缺少城市就业机会的中老年成员留村务农,农业收入只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务农不仅没有影响农民家庭进城务工经商获得收入,反而因为农村生活成本低,农民家庭可以有更多的积蓄。

  第二个变化是农村开始通过土地自发流转形成“中农”,即有一些农民全家进城,他们的承包地就流转给亲友邻里。因为进城无法种田,流转土地的租金就很低。流入土地的农户往往是相对年富力强者,这些年富力强或者因为父母太老或子女太小,或者在农村从事副业,或者当村组干部,或者就是不想进城务工而喜欢农村的月明风清,他们有比较强的进行农业经营的能力,通过流入土地,而有一个适度的经营规模,如30亩的经营规模,从而可以从农业加副业中获得不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这些年富力强的农民,经济收入在村庄,社会关系在村庄,又可以保持家庭生活的完整,他们就成为了村庄中的“中坚农民”,“中坚农民”+留村老弱病残,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村庄结构。

  这样一来,在当前中国农村,通过“半工半耕”和“新中农”这样两种新型的小农经济形式,农民可以成功地适应时代的变化。

  三、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其中9亿是农民的发展中大国,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中是说,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处在中等收入阶段,人均GDP水平只有欧美日的大约十分之一,产业结构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这就使得中国城市不可能提供大量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农民进城就很难获得体面安居机会。9亿农民中进城务工经商的2亿多农民工就仍然要与农村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留守农村的6亿多农村人口的进城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6亿多农村人口,其中有接近3亿农业劳动力,虽然农业劳动力大多数是中老年人,但他们仍然要依托农业来获得收入,农业收入对于留村农民,甚至对于已经进城的农民工,都是极其重要的。

  6亿多农村人口不仅可以从农业中获取农业收入,而且,他们在农村生活的成本很低,因为农村经济中有着大量自给自足的经济成分。虽然这些自给自足的经济成分没有被统计到农民收入中,这些自给自足经济却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农民的福利水平。农民住房很宽敞,不要钱,自己种的果蔬卖不出价钱,若在城里买可是要花高价的,自己喂鸡,捞鱼摸虾,养几条看家狗,这些都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生活,虽然没有计入农民的收入。

  虽然农民收入不高,农闲时间却是很多的,尤其是这些农闲时间有序地分布在农忙之间,是随着农业季节而展开的,这样的农闲就不同于无事可做的无聊。农民可以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在村庄这个熟人社会偏织亲朋关系网络,这个网络不仅可以在农民遇事时提供帮助,而且这个网络本身具有价值:正是在这样的关系网络中,农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归宿,并因此有安全感,有价值体验。有喜有忧,有苦有乐。

  劳动本身也是一种权利。农村有的是空地,只要你喜欢,你总是可以在房前屋后种花养草栽树育苗。“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劳动才会身体好,劳动才有存在感。年龄大了,待在城市无事可做才是真正的悲剧。

  四、

  正是小农经济使得中国农民不至于在无法体面进城时也非要进城,从而使中国没有出现一般发展中国家都有的大规模城市贫民窟,正是进城农民工万一进城失败,他们还可以返乡,“灯红酒绿已过去,落叶归根终有期”,他们可以返乡,所以他们心中不慌。他们总对未来充满期待,因为即使他们这一辈未能在城市安居,他们还可以返回农村,以此为基地,让子女再出发。他们因此生活在希望中而不是生活在彷徨和愤懑中,他们因此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支持者而非反对者。农村可以继续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为中国顺利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再立新功。

  五、

  并且,小农经济使得中国农业可以继续保持精耕细作,从而持续保持土地的高产出,中国人多地少,21亿亩耕地能否养活自己?只要这21亿亩耕地都精耕细作,中国土地的农业总产出养活中国人绰绰有余。小农经济规模不大,劳动使用方式灵活,就使得小农经济具有远超过规模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当前的中国式小农经济也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农业了:中国以只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0%的人口,中国农产品价格低廉,政府为农业提供的补贴极少,粮食自给率达到95%,在10年前,国家还向农民收取农业税,而且,小农经济还为近7亿农村人口提供了农业收入、就业机会和休闲去处。这该是多么成功的农业啊!

  为何当前社会舆论一边倒地要消灭小农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呢?!

  六、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人小农经济,要认识小农经济的前提,小农经济的内涵及其适应性,小农经济的功能,小农经济的价值。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小农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及要探索解决小农经济问题的对策。

  小农经济的自我进化,继续维持了充沛的活力,也在发展农业生产力和解决就业方面功勋卓著

  2014年4月11日上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jj/2014-07-18/26903.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4-07-18 关键字:经济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 京ICP备13020994号| 技术支持: 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