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王中宇:经济体的货币循环造成的三大失衡

  作者前按:

  《中国困境》的政治经济学观察完稿于2012年3月15日,同年7月10日、11月20日两次修改。从2012年至今一直在联系出版,但均无结果。这使笔者意识到,本书关注的领域和看到的问题为当今主流们所忌惮。或许它根本不可能出版。

  国内外时局的发展,正一步步验证本书看到趋势。为此决定从今天开始,向关心这个领域的朋友全文公开此书,以作为对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献礼。

  由于此书有359幅图(主要是数据图),传上博客很麻烦,而没有图则难于阅读。故只能一章一章地上传,请朋友们耐心等待。

  第一编 货币循环观察

  现代主流经济体系有个鲜明的特征:高度深化的分工。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使生产与消费完全脱离,每个人的生产99%以上是为别人,每个人的消费99%以上依赖别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是今天的现实。

  这个特征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交换。高度深化的分工,造就了几乎无以计数的产品种类与职业、工种。如何使每一种产品的生产满足其需求?如何有效地分配资源,使整个经济平稳运转?人们试验过各种方法,其中最典型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所谓“计划经济”就是由行政系统来分配资源,所谓“市场经济”则是由货币交易来分配资源。现实的经济体并非纯粹的理论模式,即使在主要的“计划经济”中也保留着货币。只有被妖魔化了的“红色高棉”曾废除过货币,而那是一个远远谈不上分工深化的社会。

  事实上,当今的主流经济体中,货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货币循环顺畅是经济体健康运行的必要前提。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告诉人们,主流经济体的货币循环问题严重。但问题的症结何在?

  第一章 三大失衡

  多年来,金融界热衷于讨论“流动资金过剩”、“利率陷阱”、“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迷失的货币”等,结果却莫衷一是,也无助于发现并预防金融危机。这暗示我们,问题或许出在“视角”上。货币循环是一个动态系统,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看,系统的行为取决于子系统间的关系,而子系统的划分应依据其功能的差异。

  哪货币有功能的差异吗?

  1.1视角:两类货币

  主流经济学告诉我们,货币的经济职能是交易媒介,由此可以导出“货币中性”这个著名的命题: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只影响经济体中的价格水平,不会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经济变量。

  作为交易媒介,其拥有者心中的标的是欲购买的商品。交易者出售自己的产品或劳动以获取货币,再用所得货币购买所需商品。无数这样的过程建立起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联系,并通过价格变化向生产者和消费者传达供需信息。

  然而事实上还有另一类货币拥有者,他们心中的标的是利润。他们用已有的货币购买可出售的商品,再出售这些商品以求货币增殖。其目标是“以钱生钱”—靠现有的货币聚敛更多的货币。

  在现实的产业链中,除了最终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外,推动每一个环节交易的都是利润动机,各环节参与者所得的利润,归根结底来自最终消费者支付的货币。于是我们看到,同为货币,其实有不同的目标,在系统中扮演不同的功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经济系统持续运行,其先决条件必然是:逐利资金与提供最终利润的消费资金,在数量上相互匹配。消费资金偏多将导致产能不足,供不应求;而逐利资金偏多将导致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短期失衡可以设法调整,而长期单方向失衡势将危及整个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

  鉴于主流经济理论对现实的经济运行缺乏说服力和预见能力,让我们先直接观察统计数据,对货币循环获得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展开理论上的探究。

  困难在于,我们的经济统计系统不是从这个视角设计的,因而不存在直接反映这两类货币的统计数据,我们只能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间接观察这两类货币的演化历程。由于经济体量在增长,价格水平在变化,直接观察统计数据,难于看出问题的症结。代表经济体量的GDP是一个可用的尺度,用这同一尺度度量不同的统计数据,有助于观察不同货币演化趋势的差异。

  1.2 购买最终消费品的货币

  视角一:居民的货币收入

  居民的货币收入是购买力的基础。观察这基础有几个统计数据:其一是工资总额,其二是城镇居民家庭全部年收入,其三是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入。其中工资总额自1952年起即有完整的逐年数据,而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分别由城调队、农调队入户抽样调查得出人均值,再乘以城乡人口得出,但可得数据不如职工工资总额完整。这三组数据见图1.1:

  

  图1.1:工资总额与城乡居民现金收入

  数据显示,工资总额占GDP的份额从建国初年的10%升至1961年的23%,此后,降到15% 左右,并一直维持到1991年,然后逐年下降,到2004年仅为10.6%, 此后微幅回升,到2007年为11.3%。

  农村居民全部现金收入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19.8%,到1985年升至32%,然而此后持续而迅速下降到2007年仅为14.4%。统计口径中,农村居民全部现金收入既用于消费支出,也用于生产支出,可见过去20多年,农村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能力明显下降。

  城镇居民家庭全部年收入占GDP的比重,1985年为20.8%,到2003年上升到34.9%,此后维持在35%附近。

  将城乡居民收入相加,即得全部居民的现金收入,它占GDP的比重自1991年的55.1%降至1996年的44.5%,正是这一年出现了严重的内需不足。此后到2002年逐步回升到51.8%,然后再次下降。(见图1.2)这暗示我们,所谓消费能力不足,主要是农村人口支付能力不足。

  

  图1.2:全部居民的现金收入

  令人疑惑的是:城镇居民家庭全部年收入与工资总额的走势相反。事实上,城镇居民家庭全部年收入中既包括工资性收入,也包括财产性收入。后边的第三编第一章通过对17年资金流量表的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劳动者就业于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家庭小生产。他们的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总收入的比重,17年来持续下降。这与工资总额的走势相同。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消费。可见城镇居民的消费基金很可能如工资总额的走势所示,也呈相对下降之势。

  至于城镇居民家庭全部年收入中财产性收入部分,第三编第二章的分析指出,它集中在不到1%的人口手中(见图3.102、图3.103资产所有权分布曲线),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以钱生钱”。

  另一方面,工资性收入也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上下层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化明显,低收入者的工资主要用于消费,而高收入者的工资,有相当部分用于“理财”—追逐“以钱生钱”,至于那些年薪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工薪的绝大多数不可能用于消费。可见消费资金的走势可能比工资总额的走势更下倾。

  视角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间接观察购买最终消费品的货币,另一个视角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见图1.3)

  

  图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1988年为49.5%,此后高速、持续下降,到2008年仅为36.1%,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的是已成交的交易,而逻辑上影响成交量的既有支付能力,也有支付意愿。如何观察支付能力的演化?央行的货币统计提供了一个视角。

  视角三:流通中的货币M0

  第三个观察视角是金融统计数据。货币当局根据流动性的强弱,用逐层嵌套的方式定义货币种类:其核心是流动性最强的“流通中的货币”M0,M0加上“活期存款”为M1,M1加上“准货币”(其他存款)为“广义货币”M2。根据这个定义公布的统计数据,笔者查到的起始年为1985年,但M0的可查数据能追溯到1952年。(见图1.4)

  

  图1.4:流动中的货币M0/GDP

  M0主要被用于现金交易,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反映了购买消费品的货币。数据显示,建国初年,M0仅占GDP的4.1%,那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7.45%,农村基本上是自产自食、自给自足,需要的货币很少;即使在城市,居民自我服务的成分也远高于今天。直到1978年,M0仅上升为GDP的5.8%,表明社会分工进展缓慢。事实上今天人们已经离不开的许多行业、工种,当时尚未出现,当年居民家庭必备的许多技能现已成为陈年往事。

  从1978年到1993年,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需求增加,M0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达到了峰值16.6%。此后,M0的大趋势是下降,到2008年降到11.4%,低于1986年的水平。而这期间社会分工的深化并未停止,因此只能解释为购买最终消费品的货币萎缩。

  通过上述多角度的观察,可见不迟于90年代初,购买最终消费品的货币即开始了相对萎缩。

  1.3 “以钱生钱”的货币

  投资与固定资产存量的所有者构成

  逻辑上,逐利资金的重要来源是资本利润,而其主要出路是投资。因此先来观察投资与固定资产存量的演化。在《中国统计年鉴》中,1979年前,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只有国有企业的数据,此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类型分划几经调整。据此,整理出前后口径一致的分划,各投资主体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份额如图1.5:

  

  图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体演化

  事实上1979年前并非仅有国有经济(那时叫“全民所有”)投资,但苦于没有权威数据,无法计入。另一方面,笔者的主要目的是估计当今的社会固定资产存量的拥有者构成,由于以下原因,忽略当时非国有经济投资导致的误差应该不至于明显影响对目前格局的估计:

  1、当时非国有经济投资量与国有经济相比很小,它们更多是靠人力而非资本维持生存。而一些地方政府建立的所谓“大集体”企业,事实上与国企行为类似。

  2、当时的总投资量与后来相比很小。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1979年总资产为3,122.63亿元,而到2009年为130,004.41亿元,是1979年的41.63倍。因而前期投资构成对当今社会固定资产存量的拥有者构成的影响很小。

  3、前期投资构成的影响随着折旧逐步减弱。

  下面估算全国固定资产存量及其主体构成的演化。

  张军、章元测算,1952年全国固定资产存量为800亿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张军 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2003年第07期)。《中国统计年鉴》提供了以后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由此可估算历年固定资产存量的所有者构成。

  具体计算按“永续存盘”法估算。历年投资均按1952年价换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可用数据,1952—1978年用国民收入平减指数,1979—1991年用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1991年后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换算)。折旧率仿照宋海岩等的方法,取法定折旧率3.8%加上当年经济增长率(1978年前按国民收入计算,之后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宋海岩等 «改革时期中国总投资决定因素的分析» 世界经济文汇 2003年 第1期)。所得结果见图1.6:

  

  图1.6:全国固定资产存量主体构成演化

  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4年底:在全国企业的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占48.1%,而我们上面估算的结果:2004年国有经济占48.02%,这从旁印证了估算结果大体合理。

  逐利资金

  数据显示,30多年来分额增长最大的是“其他”经济体,包括: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其他等主体,2009年已占到全国固定资产存量的43.12%,位居第一。如果加上外资及港澳台资,共占52.06%。这些资本毫无疑问,以利润极大化为首要目标。

  个体经济为谋生经济,集体经济要兼顾社区就业和利润极大化。30年来,这两部分经历了从有限发展到明显衰落的过程。1992年,个体经济达其顶峰,占固定资产存量的20.51%;1997年,集体经济达到其顶峰,占15.49%。此后两者明显衰落,到2009年,个体降至8.00%,集体降至7.30%,两者合计仅15.30%。

  国有经济则经历了明显的衰退过程,到2009年占全国固定资产存量的43.12%。“国有经济”的收益应该属于全社会,似乎不可能去追逐利润极大化。但2003年5月22日,时任国资委党委书记的李毅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对国企领导人的考核内容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经济效益指标,比如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第二项是资本运营的目标,比如资产保值增值率。这说明,国有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已经是围绕资本、围绕利润极大化展开。

  逻辑上,国有企业还可能有两个核心目标,其一是解决国民就业,其二是提供财政收入。

  如果称一类企业占社会资本存量的比重为资本强度,称占社会就业的比重为就业强度,则就业强度/投资强度可用于评估就业在企业目标中的分量(见图1.7)。

  

  图1.7:国有企业就业强度/资产存量强度

  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就业强度/资产存量强度最高为26.96%(1997年),最低仅18.13%(2003年)。如果就业与资产大体对应,这个比值应在1附近,事实上它远低于1。2007年以前,国有经济一直是社会固定资产存量的最大拥有者,但它提供的就业机会最高不过占社会就业人数的19.15%(1981年)。此后这个比例一波一波地下降,1997年后更是飞流直下,到2009年仅为8.23%。可见就业不是国有企业的核心目标

  至于财政目标,2007年以前,«中国统计年鉴»的“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表中,给出了“企业收入”和“企业亏损补贴”两项,这两项的收支者无疑均为国有企业。1979年前,财政从国有企业获得的企业收入尚波动上升,可见财政收入无疑是国有企业的目标之一。但此后“企业收入”急速下滑,1986年降至42.04亿元,仅为当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2.02%,从1994年起,不再向财政上缴资本利润。与此同时,从1985年起,国有企业年年从财政领取巨额补贴(见图1.8)。事实上对财政而言,如果不考虑各类企业都必须上缴的税收,国有企业从1985年起,就是一个净吸取资金而非提供资金的主体

  有论者曾以国企的纳税额为国企辩护,但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都应依法纳税,而税后利润则是企业业主的收入。国企号称为“全民所有”,逻辑上应将利润交给“全民”。2006年12月财政部发布《企业财务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41号),于2007年1月1日起生效,要求国企上缴利润。其中规定,中央企业红利上缴比例为:

  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五个资源性行业,上缴比例为10%,

  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一般竞争性企业上缴比例为5%,

  军工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企业三年内暂不上缴。

  试问,那家私营企业可以扣留90%以上的利润不交给其股东?可惜的是,在2008年以后《中国统计年鉴》中没有了“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表,我们无法将图1.8向后扩展,无法得知《企业财务通则》的实施情况。

  

  图1.8:财政收入中的企业收入与企业亏损补贴

  由此可以判断,财政收入也不是国企的核心目标之一。于是逻辑上核心目标只剩下唯一的可能:国企事实上的掌控者的利润极大化。

  于是,国有企业加“其他”企业加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占社会固定资产存量84.70%的资本以利润极大化为其核心目标。

  资本以利润极大化,追逐“以钱生钱”,产生“财产性收入”,逻辑上必然导致三大失衡。

  1.4. 三大失衡

  1、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

  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只有«资金流量表»涉及财产性收入,但«资金流量表»仅覆盖1992-2008这17年,且表中的“财产性收入”只涉及产权拥有者集团内部,对营业盈余的再分配。鉴于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投向是投资,是追逐“以钱生钱”,同时投资规模本身也影响到财产性收入,可用投资总额的走势来间接表征财产性收入的走势。职工工资则表征着工资性收入。

  为了便于比较,用表征经济规模的GDP作统一尺度来衡量投资总额与职工工资收入(见图1.9)。数据显示,在1978年以前,两者大体维持均衡,许多年份职工工资总额大于投资总额。1979年后,两者间的差异持续放大,职工工资总额降到GDP的10%附近,而投资总额/GDP却显出指数增长的态势。到2009年,已达GDP的65.95%。2009年的“救市”,投入4万亿大单,让两条曲线间的“剪刀差”更为刺眼。

  

  图1.9:投资总额与职工工资收入对比

  2、产能与内需消费

  投资激增必然导致产能高速扩张,间接观察产能演变的一个视角是固定资产存量。在1.3节估算全国固定资产存量构成时,已经计算了固定资产存量总额,其结果见图1.10。

  

  图1.10:产能与内需

  数据显示,1970至1976年,我国的固定资产存量相对于GDP,有一次高速增长;此后到1985年大体与GDP增速持平;1985年到1990年又出现了一次高速增长;到1994年发生了一次回调;1994年后是史无前例的十多年高速增长,到2007年我国的固定资产存量已经相当于当年GDP的1.84倍,而1985年仅为86.6%。

  产能高速扩张的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依然维持在GDP的40%左右,还略有下降。于是产能与国内消费能力严重失衡,只能靠出口维持生产

  3、追逐利润的资金与追逐商品并祭献利润的资金

  从资产角度看,各种金融资产都在追逐利润,但它们的背后最终是各类存款即准货币。在央行的统计口径中,货币供应量被分解为“流动中的货币(M0)”、“活期存款”和“准货币”三类,其中的“准货币”包括除活期存款外的各种存款,银行必须为其支付利息,因而必须用它来赚利润。它是各种逐利资金的国内总源头。

  从利润源的角度看,所有的交易都由利润推动,但这些利润归根结底来自最终消费支出。《中国统计年鉴》提供了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政府的消费统计数据,它们的总和就是全社会追逐商品与服务的资金。在购买商品与服务的同时,它为逐利资金祭献利润,是各种利润的国内总源头。

  图1.11为两者比例的演变。

  

  图1.11:社会消费支出合计/准货币

  数据告诉我们,1985年,最终消费支出为准货币的5.86倍,足以提供它所需的利润;到了2009年,这个比值已降到42.86%,对单位逐利资金对应的获利空间而言,2009年它已经收缩到1985年的7.32%。事实上每一个生意人都感到,现在赚钱比当年难多了。最终消费已很难为准货币提供有吸引力的利润率。如果维持目前的趋势,利润率还会继续下降。

  至于展开“救市”后的走势,可惜统计局没有公布最终消费支的月度统计数据,笔者只能观察逐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准货币(见图1.12)。其缺点是,它只包含了商品,未包含服务。不过短期内,商品与服务在消费中的构成不大可能有明显的变化,从这个角度仍可观察演变趋势。

  

  图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准货币(月度数据)

  在月度数据的尺度上,我们观察到以年度为周期的波动,但其趋势线表征的平衡位置仍然显出下行的态势,无论是波峰还是波谷,大趋势都是下行。自2008年12月的波峰后,下行幅度明显超出了前两年,到2009年3月,更下行到前所未有的低点。可见救市未能改变这一失衡扩大的大趋势。

  事实上,自1994年后,我国的利率已经大幅下降,到2006年后经济过热期间,货币当局曾试图提高利率,但很快就不得不放弃,利率迅速降至底线。(见图1.13)

  

  图1.13:一年期存款利率

  表面上看这是因为国际经济危机,究其实质,因国内利润空间过小,根本无法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国际经济危机只是一个触发因素:海外利润空间萎缩,大量企业立刻资金链紧张,只能靠贷款维持。为避免企业大量倒闭,危及社会安定,一直担心通胀的央行只好降低利率,靠发钞票维持企业的现金流。然而,受限于真实的利润来源,降低利率也难于刺激实体经济中的投资。这就是让经济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利率陷阱”。

  由此,我们看到了经济体的货币循环造成的三大失衡:

  1.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失衡;

  2.产能与内需失衡;

  3.追逐利润的货币与祭献利润的货币失衡。

  让我们进一步观察,这三大失衡是如何产生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pegstown.com/wzzx/llyd/jj/2014-05-01/25846.html-江南app网址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4-05-01 关键字:货币循环  经济失衡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江南app网址 | 主办:江南体育竞技中心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pegstown@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