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培谈国企改革:禁止国企投资复杂金融衍生品
新浪财经>会议讲座>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 正文
新浪财经讯 “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于2010年10月23日—2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左大培。
左大培:今天来谈点个人的看法,因为我们谈的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事情,我觉得西方的金融危机让我自己也思考的一些新问题,我过去有关国有企业的东西写过很多,想必一些人也看过,概括一下,过去说是从可能性,可能性是说市场经济中你有一块很大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这是可能的,甚至它们都可能经营得相当不错,其实从我的实践来看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不仅中国这样,新加坡、法国很多的国家都有经营得相当不错的国有经济部门,这里面不仅是国有企业,我觉得金融危机给我们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市场经济不管叫什么主义,不能没有国有经济,我说的国有经济很宽泛,不是简单说的国有企业,还有财政等等,主要是为国家筹资,但是不仅是这个层面,就是从整个经济的角度财政起的作用,财政当然是国家的,而且实际上也包括了中央银行,因为中央银行在现在世界上法律上讲不一定是国有的,美国还算私人机构,其实谁都明白,它那就是国有部门,把它们要放在总体上来考虑,总体上的考虑就是金融的角度来看。
今天我就从金融上讲讲,我们搞学术的人就讲点学术,要讲国家经济就要向国有经济运行,我对中国最近30年来改革以后,关于国有经济的改革、运营方式很有看法,我思考的金融问题之后,我觉得改革最初对国有经济的改革的思路就是错误的,80年代初有个两个错误,“利改税”、“拨改贷”,“利改税”,税之外就是留着自己花,拨改贷,国家有钱本来可以对国有企业拨款也一律改成贷款,这两个措施配套,它们是呈系统的东西,它们是互相对应的,但是这个系统是错误的,系统的政策是错误的,首先第一现在大家看得很清楚,任何的企业都要对政府交税,这不是国有企业的问题,私营企业也在交税,如果说把国有企业对政府的上交任务只限制在税收上,而且现在税收都拉平了,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表现呢?现在很多股民讲的话,企业不向股东分红,这个政策等于是不向股东分红,因为叫国有企业,政府是所有者(股东),怎么企业可以不向股东分红,而且“拨改贷”使得股东可以不向企业投资,那么企业就去借钱,借钱造成许许多多非常扭曲的行为,我现在做的关于企业的研究,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是全靠债务来办企业,那么他可能会做非常冒险的项目,平均这个项目可能是赔钱的,只要有一个赚大钱的机会赚上大钱就赚了,后来有人说国有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大量的银行贷款损失,如果说责任很大的话,那责任就在开头的“拨改贷”,这是逼着企业走上那条路上的,企业是短期化的行为,企业天天想着还本付息,巴非特就是等着长期投资。我们导致了企业天天想着还贷,好一点的企业就搞非常短期的高风险投资,这是开头的的措施管理方式就没用对,没有把自己摆在股东的地位,如果在股东的地位这些事情是不可以的,国有经济如果里面有国有企业,国资委就应该向股东一样做事,也应该有股东的一系列的权力,当然不是有所有的权力,当然代行股东的一大类事情是应该做的,我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讲金融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可以看到世界金融问题。
今天讲三个问题,第一、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有功能良好的融资渠道,我们一般说是金融领域、金融部门,实际上特别是像法国这样的国家是很清楚的金融和财务是连在一起的,欧洲人的概念财政和金融都是一样的,都是政府整个考虑,来整体运营融资的问题,现在市场经济需要功能良好的融资渠道,但是这次金融危机证明没有国有经济这个融资渠道不可能功能良好,其实这个内容是19世纪的大经济学家都认识的包括马克思,马克思讲原始积累,重商主义者第一个强调贸易,另一个就是金融,怎么为国家弄钱社会的大资金怎么周转,西方经济非常的讲究,整个做了一个大战略联合起来考虑,19世纪以后金融以后自由了,自主了。其实每一次危机之后大家都发现包括西方经济学界都发现没有政府不行,所以我是简单概括,没有国有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融资渠道不可能有良好的功能。
讲融资渠道应该做到哪几条,就这次金融危机的问题来给大家讲,第一,经济学讲的资源有效配置,把不花的钱引到投资渠道上去,就是把储蓄引导到投资渠道去,过去我们讲金融部门,主流的经济学家跟我们讲,市场化的金融部门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典型是美国的一套,美国有多余的钱可以买股票,可以存入银行,现在又衍生银行,债券在股权和债券的基础上演化出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理论家和金融家都告诉有这么一套就足够完成我们的功能了,其实不对,这次金融危机恰恰证明私营的市场化的这套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完成这样的功能,实际上每次危机都是因为这套功能完成得不好,我们讲得是很宏观的,我为什么敢这样讲,是十年前大家都在称赞格林斯潘的时候我就不赞成,因为它在过度扩张国际影响,他是玩得好,美国从国际上筹资,全是美国金融的人干的,美国人怎么吸引别人到美国去买股票,包括投机炒作,包括衍生产品,反正让外国的资金流入美国来,最后很简单给全世界留下的是坏帐,这是资源有效配置吗?最穷的国家中国这样的国家把钱拿到美国去,帮助美国人,美国人再穷的人都比中国人富,美国的富人买房子然后不还钱,这就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这套东西实际上极其无效的,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出发点是什么?2001年美国有一次格林斯潘急剧降息,西方把宏观调控的任务扔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完全弄到利息率上,格林斯潘干的事很简单,经济怕过热就不断升息,一看经济可能要衰退了就马上降息,我当时看格林斯潘就是玩这个,我说2000年以后肯定要降息,不断地降息,这是我事先说的,这套东西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房地产泡沫,这个房地产泡沫房价暴涨,之后大量的人贷款买房的人也不着急,整个次贷危机就是从这开始的,加上美国中央银行的控制体系也极其有效;还有另一套,最极端的是苏联,计划经济国有经济,所有的资金在政府计划委员会控制内,过去我们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其实不对,这套苏联人做得太极端了,但实际上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德国政府都在大量做这种事,只不过没有苏联这么极端,他们也有变相的计划,他们在背后协调,它是一个核心在金融上也是核心,法国也有一个国家级核心骨干企业,替政府把行业局面撑起来,法国政府和私营大企业关系也很好,可以私营大企业来做如果不行可以接过来做,这在法国非常的正常,在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很正常,金融部门都有大量的国营部门,而且国有的东西很大程度是有计划的国家经济战略连在一起,这样它自己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回到我讲的基本的功能上,把社会的一大块储蓄吸收到国营部门来,吸收到一个有计划的发展的核心部门中,然后投到国家最需要发展的方向中去,这涉及到一个争论,过去说国家投资一定是错误的方向,实际上不对,实际上西方国家哪一个国家在强盛的时候都没离了国家指导投资,包括讲美国产业的人都知道,美国产业到现在还保持最强势的,IT无产业、电子计算机、大飞机那都是政府培养起来的,最初都是政府军工的,虽然是私营企业做但是是国防部投资的,都是离不开国有企业这块。
有这么一个核心在,这样就衍生出一些法国有名的案例,法国每到经济衰退的时候它就要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因为私营部门都不投资,就是扩大总需求,就是国有企业投资,也是投资对国家发展最有利的方面,那么法国很多高科技的产业都是国有的。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中国今天其实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国人天天都嚷嚷说中国投资需求太旺,通货膨胀,要控制总需求,那是当年确实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后面说国有企业太差事了,总需求太大,搞各种的改革,包括银行的改革,把贷款给掐死,后来是十多年总需求不足,但是政府采取种种方式刺激,因为完全都走美国的道路,完全放弃通过国有经济进行宏观调节,所以导致今天的问题和美国差不多,导致了房价暴涨,为什么房价暴涨呢?最明显的数据和银行贷款增速有关,最近的房价暴涨,09年是贷款增加了9万亿,整个贷款的存量增加了30%,一年增加了30%,这么多钱进去房价怎么能不暴涨,、实际上要我说,要让房价不暴涨很容易,一年贷款增加4万亿房价肯定会下来,就是掐死贷款经济就不行了,特别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全靠贷款,实际上包括很多讨论房地产的人都说,很多民营企业拿贷款买房子,这面开企业那面是炒房子去了,这是全世界的通病,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么来的,这么样是搞泡沫经济,这样的泡沫经济中国的老百姓不接受大家都骂,政府又说不这么搞不行啊,我们要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最主要是放了贷款之后刺激总需求,实际上是因为在需求不足的时候靠国有部门投资来拉动总需求,这个国有部门是不能乱投资,不能说钱给国有企业,当然政府也可以发债券然后筹资给国有企业,不能说发钱了之后国有企业倒卖房子,这样扩张国有企业只能带计划,给了资金一定是带了“帽子”而且是专款专用。比如说我们建公租房,有些人说既然房子这么赚钱国有企业为什么不可以搞,我是说必须打破泡沫,你让国有企业跟着私营企业一样去捞钱,实际上国有企业最后很可能捞不到,我主张政府应该采取坚决的错误把房地产泡沫消灭掉,政府说本意是想消灭,因为房价不上涨房地产商不投资,不投资经济掉下来怎么办,那么造成失业怎么办?那么国家应该有一定的计划,国家应该有哪些部门缺乏投资,特别是在投资不足的时候政府出面筹资,最简单的办法是发债券筹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中国需要的投资多了,但是由于政府片面地依靠贷款刺激,最后中国走上斜路,为了把储蓄吸引到上面就搞房地产泡沫,不得不搞,放贷款让房地产价格暴涨,搞出口,出口不用讲了,这是西方人给中国布置的,西方人让人民币升值全是进出口太多了。
中国最大宗进口是芯片1200亿美元,其实石油才900亿,我们进口大尺寸电视液晶面板才400亿美元,铁矿石也不过500亿,铁矿石再涨还不如少进口或不进口大尺寸液晶,大尺寸液晶第一个任务是彩电来用,我们的彩电改革开放初也是不行的,后来为什么行,85年的时候上了200个彩电企业,这200个企业100%都是国有企业,结果最后企业发展到无力了。
实际上需要投资,我应该呼吁我们这两个产业政府必须下大力搞上去,这是真正高附加值,将来提高人均GDP、人均收入都得靠这种产业,政府下大力气搞上去,中国不管是私营还是民营都是做这个东西不行,中国很多的大款搞房地产谁去投资搞芯片,确实需要的基础投资太大,我也不指责现行的国有企业。我们管理国营经济的思路,中国的资金一年十万亿的投资,国家想一点办法凑几千亿新建一个企业,或者是以中科院为基础搞一个企业,技术是积累的过程,越早搞越容易,越晚越不行,只能通过从国有经济,从中央下决心。
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讲,没有国有经济融资渠道不可能良好,第二个表现总需求不足的时候,为什么需要国有经济呢?在整个经济总需求不足的时候,特别是经济危机的时候需要注入资金,这个注入只能是国有部门来拯救金融部门,这就是美国危机美国政府所做的事,这方面国有部门责无旁贷,包括美国也不例外,问题是美国是事后干,金融部门赔了几千亿,政府再救,我们不要等危机发生,先有一个国有部门把金融稳定下来,这点我们应该向德国学,德国最大的银行是储蓄银行,实际上是地方国有的,地方国有银行形成一个系统,有它在就非常的稳定。
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或者是总需求不足的时候需要国有部门注入资金扩大总需求,这个任务只能由国有部门做,问题是像美国一样事后做还是事前有一个稳定的部门防止这种危机,至少让危机发生的时候是最小化。
第三是好的融资渠道要使企业和个人经受住风险,其实美国的企业也非常想保险,这次金融危机中AIG为什么倒闭,因为它购买了过多的CDS实际上是一个贷款保险,简单说它是替银行保了险,结果银行出了坏帐保险公司垮掉了。要是从保险这个角度来看,美国比国有部门更好的,美国也是到政府最后来保险,国资委一个大的国营企业最后不行了倒闭了,只要国家认为这个企业值得救,国资委注入资金救下来这就是保险,保险基本的思想是把所有资金放在池子中,池子越大汇集的资金越多保险的功能越强,他们是想通过市场卖CDS衍生产品来搞这套保险,中国的国资委就有效地多了,因为它是最大的资金持有者,国资委就是最大的保险公司,那么从这个思路上必须把利改税、拨改贷要废止,废止了之后我们的国有经济体系真正是最强的保险体系,特别是给企业提供保险,只要是国家发展需要的企业,暂时倒闭哪个企业都会碰到,但是需要注入资金,我认为对国有企业除了的别的政府专门批准的企业之外,一般确实是不允许它们搞衍生衍生,因为不需要,有国资委的功能在其他的衍生产品不需要,很多的衍生产品都是骗钱的,国有企业不应该干这个事,我是一直主张国有企业要保值增值,但是把整个社会经济误导的东西是不能干的,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没有好处,美国玩衍生产品的公司自己也倒闭了,其实最后是害自己。因为国资委把很多真正的衍生产品真正有用的功能,国资委本身完全可以承担,原则上禁止国有企业玩太复杂的产品,个别的期权期货也是衍生产品,最基础的可以做。
第三是市场经济的融资渠道中让企业和个人经受风险的能力,国有经济部门更有效率,所以我的说法和社会是不同的,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用国有经济部门替代私营经济部门,因为美国的金融市场受不了,不是我们受不了,欧洲的国家也受不了,其实法国、德国都不玩这个。
第二个问题中国目前的产业升级尤其需要国有经济,中国的国有经济从前清就开始了,那是官办企业,我们很多的企业很落后,办了招商局来发展现在的造船,我们现在的国有部门也应该完成这个任务,就是在技术、研发整个产业上落后的东西,政府应该花大力去把它搞起来,搞起来一个主要的政府最得力的工具就是国有企业,也包括国有的事业部门,比方上芯片应该先投资,让中科院把技术突破了,然后搞下面的制作产业,核心的一条要有钱,政府要利用国有经济的优势进行筹资。
中国的国有经济历来就是完成产业升级任务的。
金融危机以来国有经济的重要性大家都认识到,那么之后又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其实恰恰主权财务危机说明的政府干预经济不可少,而且政府干预经济的时候绝对不能少了国有经济,其实福利的钱是花出一块钱就扔出一块钱,没有任何的回收,要把钱投在很多福利的功能上,很多的福利的功能以投资搞的话还可以收回一部分,恰恰是应该多搞点国有企业,投资一块钱赔一半还拿出五毛钱。
好的,谢谢大家!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llyd/jj/2013-05-02/6664.html-江南app网址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